糖尿病患者應該「少食多餐」還是「一日三餐」?

2021-01-19 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據2019版《全球糖尿病概覽》,我國有1.16億糖尿病患者,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佔比超過90%,且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都存在超重或肥胖[1],並由此帶來巨大的社會負擔。飲食管理和體重管理是糖尿病患者綜合管理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糖尿病患者飲食管理和體重管理的複雜性離不開醫學營養治療,醫學營養治療是糖尿病患者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近日,由費卡華瑞倍瑞蘋主辦的「穩營養,倍輕盈」大咖對對碰活動,便開展了一場關於糖尿病患者是否應該「少吃多餐」的精彩辯論,為我們解答了醫學營養治療對糖尿病患者管理的重要性。



由來自上海交通大學新華醫院內分泌科主任蘇青教授擔任點評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陳瑛醫生作為正方辯手,持方的觀點是糖尿病患者應該「少吃多餐」;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醫院營養科張美芳醫生作為反方辯手,持方的觀點是糖尿病患者不一定要「少吃多餐」,三位專家就此問題展開了熱烈的探討。



「少吃多餐」和「一日三餐」誰更有利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


少吃多餐有利於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超重的糖尿病患者餐後血糖的控制。研究表明,中國患者的餐後血糖水平的改變明顯高於歐洲人群[2],而餐後血糖增幅大於4mmol/L會使患者全因死亡率增加一倍[3]。長期的血糖控制不佳,則會造成糖尿病患者併發症的負擔加重。少吃多餐可以使患者餐後血糖不至於過多的升高,更有利於血糖的控制。尤其是對於使用長效口服降糖藥和長效胰島素的患者,少吃多餐更有利於血糖的控制。


並不是每個患者都適合少吃多餐,當病人在服用藥物及正常一日三餐的情況下,可以更好地監控自己血糖的變化,如: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等,臨床醫生也會根據這些血糖值做出藥物的調整。同時,需要根據病人血糖的測定值,及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決定是否要加餐,而不是簡單地少吃多餐。還需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來源,選擇低血糖生成指數的碳水化合物有助於平穩血糖。

「少吃多餐」和「一日三餐」誰更有利於糖尿病患者的體重管理?


一日三餐的模式下,兩餐之間間隔長達5~6個小時,易產生難以抑制的飢餓感,以至於難以控制對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渴望。少吃多餐可縮短每餐的間隔,使飽腹感更持久,反而可降低食慾,有助於控制食物的總攝入量,進而控制體重。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年齡、性別、總的攝入量以及運動量均一致的情況下,飲食的頻率也與肥胖呈負相關[4]。


關於多餐是否能減少飢餓感,也有相反的研究結果。一日三餐的情況下,適當增加早餐比重,會降低一天的飢餓感,對後面兩餐的食物控制方面有幫助。有研究顯示,一日三餐但增加早餐佔比,會比一日六餐更少產生飢餓感,如早餐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佔一天總量的47%,會使後兩餐的飢餓感減少,糖化血紅蛋白和血糖的波動反而更小,且肥胖的糖尿患者早上用藥也相對比較多,增加早餐用量會起到保護作用。而如果每日多餐,對總攝取量通常無法掌控,可能會不知不覺地增加食物攝入[5]。

「少食多餐」和「一日三餐」 誰更有利於糖尿病患者的營養管理?


常規飲食加口服營養替代劑的加餐,這樣一日多餐的膳食模式(早餐→口服營養補充劑(ONS)→午餐→ONS→晚餐→ONS),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輕鬆控制血糖和體重,同時獲得均衡的營養。糖尿病患者常出現穩定血糖和控制體重的矛盾,如進行常規飲食,則餐後血糖難以控制,出現餐後高血糖;如控制飲食,下一餐前飢餓感會很明顯,而且會出現血糖偏低,甚至發生低血糖。因此,ONS作為兩餐之間的加餐可較好地解決上述矛盾。一項長達11年的一個回顧研究顯示,使用ONS可降低了21%的住院天數,21.6%的住院的花費,同時也減少了6.7%的30天的再入院率[6]。


在糖尿病患者正常用藥期間,堅持一日三餐即可。ONS從營養學的角度理解即是代餐,好的代餐產品必需蛋白質含量充足,低血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含有較高比例的單不飽和脂肪酸,並含有足夠的膳食纖維,以產生飽腹感。對肥胖者來說,既可減少能量攝入,又避免造成營養素攝取不足造成的飢餓感。



究竟應該少吃多餐,還是維持一日三餐?蘇青教授在總結中說明,這需要視患者的具體情況而決定。糖尿病患者的管理,無論是藥物方案、還是運動和膳食方案,都需要堅持個體化的原則,不僅要因人而異,也要視不同的病程階段而異。對於部分人少吃多餐可以適當分散每一餐碳水化合物的負荷,餐後血糖就會控制得比較好。但對於三餐正常飲食血糖也正常的人來說多餐則是增加負擔。「一日三餐」和「少吃多餐」針對的是不同個體。

ONS是營養專家根據糖尿病患者的營養需求擬定的配方,《中國糖尿病醫學營養治療指南》指出ONS能夠改善患者營養攝入,增加或減緩體重減少並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動能力,減少併發症並降低再入院率及死亡率,是經濟有益的營養支持方式[7]。目前,ONS作為營養治療方案應用越來越廣泛,也得到了普遍認可。但在選擇時蘇青教授也強調到,好的ONS產品,應該蛋白質含量充足,含有低血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及較高比例的單不飽和脂肪酸,並含有足夠的膳食纖維,以產生飽腹感。對患者來說更加簡化,使營養治療的計劃更容易實施。



參考文獻

1.Li YZ, et al.ADA.BMJ 2020;369:m997.2.Kataoka M , Venn B J , Williams S M , et al. Glycaemic responses to glucose and rice in people of Chinese and European ethnicity[J]. Diabetic Medicine, 2013, 30(3):E101-E107.3.Zhao Z , Zhang M , Jinlei Q I , et al. 1520-P: All-Cause Mortality in Chinese Adults with Diabetes in Association with New Indicator Generated by the 2-h Plasma Glucose Level Subtract Fasting Plasma Glucose Level[J]. Diabetes, 2019, 68(Supplement 1):1520-P.4.Yue-Qiao W , Yun-Quan Z , Fei Z , et al. Increased Eating Frequency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Obesity Risk, But Higher Energy Intake in Adults: A Meta-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6, 13(6): 6035.Jakubowicz D,et al. Reduction in Glycated Hemoglobin and Daily Insulin Dose Alongside Circadian Clock Upre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onsuming a Three-Meal Diet: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Diabetes Care; 2019;42(12):2171-2180.6.Philipson T J , Snider J T , Lakdawalla D N , et al. Impact of 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ation on hospital outcomes.[J]. American Journal of Managed Care, 2013, 32(2):S6-S7.7.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 中國糖尿病醫學營養治療指南(2013).中華糖尿病雜誌;2015: 7(2):73-86.



相關焦點

  • 一日三餐vs少吃多餐,哪個更減肥?
    正確的減肥方法不是不吃飯或者每天只吃一頓飯,健康又有效的減肥方法是少吃多餐,那麼少吃多餐是什麼意思?少吃多餐有什麼好處?下面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少吃多餐的意思並不是說吃多幾餐能減肥,而是將一整天的飲食分為多餐攝入。但是,我們在具體執行時可不要斷章取義,這每天多吃幾餐和每餐少吃一點都是有講究的。具體每餐在什麼時候吃、每餐吃什麼、吃多少、以及怎麼吃等都是有要求的。只有正確的執行少食多餐減肥法才能真正的瘦身哦。少食多餐並不是隨便的一天多好幾餐就夠了,也並不是說取代了長久以來的一日三餐。
  • 一日三餐適合大多數人嗎?不好意思,這3類人可能要「少吃多餐」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少吃多餐」就被大家捧上了「神壇」,似乎這種方式才能達到養生的效果。一日三餐是我們堅持了幾十年的飲食習慣,但少吃多餐也有其存在的意義,二者之間沒有矛盾,只是適合的人群不同。
  • 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怎麼吃?(附7天食譜巧搭配)
    中國糖尿病人群中主要是2型糖尿病人,通常發生在35歲到40歲之後,佔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2型糖尿病飲食應注意,科學飲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途徑。糖尿病人食譜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可能快速提升血糖的,以及糖分含量高或者澱粉、脂肪含量高的的食品是要少吃,它們都很容易轉化為葡萄糖。
  • 一日三餐要怎樣才吃得科學?糖尿病患者看過來,控糖必不可少
    糖尿病患者常被告誡少吃多餐,認為這樣吃能避免餐後血糖出現太大的波動,利於控制血糖。其實經過研究表明,一日三餐比少吃多餐更能控制好血糖,不過必須要掌握正確的吃法。糖尿病病人三餐該怎麼吃?早餐中要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能發揮碳水化合物快速升高餐後血糖的作用,同時蛋白質和脂肪能維持餐後兩個小時的血糖水平,能穩定一整上午的血糖,為大腦提供足夠的血糖供給。另外要注重於早餐的質量,需包括奶製品、蔬果、五穀類和動物性食物,不妨選擇水煮雞蛋、酸奶和西紅柿或黃瓜等。
  • 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醫生呼籲:健康的早餐,應該這樣進行搭配
    優質的早餐是一天血糖穩定的基石,糖尿病患者的早餐應該如何科學搭配呢?其實不僅僅是糖尿病患者的早餐很重要,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早餐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吃好早餐,才會有「元氣滿滿的一天」。只是糖尿病患者的早餐相對我們正常晚餐稍微有點特殊,以為需要十分注意升糖指數。升糖指數高的食物主要有這幾個特點。
  • 老爸有糖尿病,怎麼控制飲食?記住這兩點妥妥安排一日三餐
    隨著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家有糖尿病患者或者自己本身就是糖尿病患者的家庭越來越多,糖尿病患者如何安排一日飲食是比較頭疼的問題,前幾天就接到了糖友家屬的諮詢「家裡老爸有糖尿病,怎麼控制飲食?」老爸有糖尿病,怎麼控制飲食?
  • 餐後血糖從8.7降到6.8,一個糖尿病患者半年只做了這3件事
    白大爺查出糖尿病快2年了,一直堅持用藥,經常化驗空腹血糖,數值大致正常,但是偶爾查過兩次餐後血糖,卻發現結果都偏高,他開始認為是跟自己吃得多有關,沒怎麼注意。餐後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發病前最早出現的一個臨床指徵,當患者餐後2小時的血糖達到7.8~11.1mmol/L時,會診斷為糖耐量減低,如果能儘早的發現,早進行血糖的控制和幹預,就會極大降低併發症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什麼是餐後血糖,該如何測定呢?
  • 糖尿病兩餐間改變一下習慣,血糖更好了
    少量多餐、定時定量是糖尿病飲食原則之一,也就是說糖尿病友除了正常的一日三餐外,需要適當地加餐,這樣不僅有利於維持血糖的穩定,還能預防低血糖的發生。那麼,糖友應如何加餐?什麼時間加餐?加多少呢?需要加餐的糖尿病友有哪些?
  • 得了糖尿病不能喝粥?專家:一日三餐這麼吃,血糖安安分分
    在中國有1億多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但只有36.5%的人知道自己有病32.2%的人會接受治療真正能控制住的,僅有30%而這和各種錯誤認知有關誤區一我不怎麼吃糖,肯定不會得糖尿病真相:多吃糖未必得糖尿病少吃糖未必不得遺傳、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運動、抽菸、酗酒等諸多因素都可能將你推向糖尿病
  • 高血糖患者一日三餐食譜
    2、血糖高患者的蛋白質來源,大豆及其豆製品為好,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質量多質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膽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動物性食品,如肉類等。 3、在控制熱量期間,仍感飢餓時,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後加一些佐料拌著吃。由於蔬菜所含膳食纖維多、水分多,供熱能低、具有飽腹作用,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食物。
  • 糖尿病三餐怎麼吃?圖解糖尿病病人如何正確的飲食!
    各種食物餐食分配(簡易) 專家指出,糖尿病患者飲食治療方案的依據是 理想體重(公斤)=身高(釐米)-105 首先要知道成人糖尿病每日熱能供給量一般是30千卡/公斤理想體重,然後根據理想體重,可以計算出每天應該攝入的總的熱量。
  • 糖尿病患者皮膚總是發癢怎麼解決呢?
    最近,有位患糖尿病的患者告訴王炳彥院長,很長一段時間他總覺得皮膚發癢,尤其到了晚上,總是因為癢而難以入睡,去藥店買了藥膏塗抹也不見效。開始他以為是皮膚病或是被蚊蟲叮咬了。但是皮膚沒有任何皮疹,去了醫院的皮膚科,也沒查出皮膚病。不過皮膚科的醫生告訴他,他的皮膚瘙癢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建議他去內分泌科調整一下降糖用藥。
  • 早餐開啟一天健康的大門,糖尿病患者吃早餐得牢記這6點,餐後血糖不...
    一日三餐,一餐都不能少,這是每個人都需要遵守的健康飲食原則。早餐是非常重要的一餐,它能夠開啟一天健康的大門,促進新陳代謝,為人體提供營養。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更是如此,早餐吃好了,血糖就會控制的比較到位,就不會出現比較大的波動。
  • 少食多餐是把雙刃劍,它能讓你減肥成功,也能讓你加速變胖!
    本期是健身偽科學系列的第2彈,本期我們來聊一聊,健身減肥期間常用的少食多餐真的能夠幫助我們帶來額外的效果嗎?少吃多餐在健身領域的運用非常廣泛,比如當你看一些健身大神的視頻的時候,他們總會採用這種飲食方法來幫助自己增肌或者進行減脂,似乎這是一個萬能的方法。
  • 患糖尿病後,應該多喝水還是少喝水?需求量過大,並非正常現象
    目前,據官方調查數據顯示,全球患糖尿病的人群都在上漲。在2019年,全球年齡階段在20~79的人群中,患糖尿病人數能達到4.63億。也就是說每11個人裡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還有不少人會因糖尿病併發症而死亡。
  • 糖尿病患者冬季血糖容易升高?多與這2個原因有關,4個飲食原則需做好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有哪些? 1、按計劃飲食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問題是十分重要的,在飲食上最好有計劃,並且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來制定合適的食譜,堅持按照計劃進行飲食,保證每天的糖分和熱量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其他的營養物質也都需要均衡的攝入。
  • 糖友謹記:一日三餐要吃對,這3個原則不可「丟」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過程中方法合理,食物的搭配正確能夠獲取營養,維持身體健康,很多人的三餐搭配不合理,營養缺乏或者某些對血糖穩定不利的物質攝入過多,都有可能會帶來身體傷害,日積月累之後糖尿病病情惡化,血糖的飆升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因此需要重視這個問題,合理搭配一日三餐。
  • 糖尿病患者日趨年輕化不良生活方式是「元兇」
    糖尿病常見併發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等。    現狀:規範控糖過程不易多因「犯懶」無法堅持治療    「由於糖尿病初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並不會引起明顯不適的症狀,只能通過採血檢查的方式發現和診斷,給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發現和篩查帶來一定難度。」
  • 糖尿病患者能吃土豆、番薯嗎?這樣吃,血糖穩穩的!
    作者: 王磊(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糖尿病可以吃土豆和番薯,但吃的量一定要控制,要慎重,尤其是土豆,儘量別吃,番薯的話可以適量吃一些,因為這兩種食物都含糖量不低,吃地瓜的話千萬不能吃烤地瓜,可以吃燉煮的比較好。
  • 糖尿病?高分雜誌最新研究:請早上吃澱粉,晚上早吃少吃!
    一直都是糖尿病患者的痛點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上有許多雷點,一不注意就血糖就升高。近期有研究表明,對於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注意這2點,或可改善血糖水平。 / 早餐多進食澱粉的食物 / 澱粉作為高糖的聚集體,一直被糖尿病患者視為禁忌。 最近發表在「Diabetes Care」上研究表明,早上進食富含澱粉的食物,再加上晚餐少食,或可以代替胰島素注射和其他糖尿病治療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