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早期人們多數認為高尿酸血症疾病以沿海地區為主要高發地區,由於沿海地區食物含有較高嘌呤,嚴重者則會導致痛風。但由於社會的變遷、時代的發展進步,人類的飲食、生活、環境等方式的改變,出現高尿酸血症疾病不僅僅高發於沿海地區,而且根據我國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內陸、經濟發達的城市有相對較高的發病率。現代飲食等各方面的變化,致使高尿酸血症逐步走向青少年化。
01你了解高尿酸血症嗎?僅次於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性疾病,不容小覷
1、高尿酸血症的概念
高尿酸血症臨床上常見的代謝性疾病,是由嘌呤代謝障礙引起的。高尿酸血症不僅是一個獨立性疾病,而且還是腦卒中、心血管事件、高脂血症、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疾病的危險因素,已經成為第二大代謝性疾病,僅次於糖尿病。
按照高尿酸血症的發病機理,西醫治療高尿酸血症主要通過以下三種途徑:抑制尿酸合成、促進尿酸排洩、鹼化尿液。目前治療高尿酸血症的藥物由於各種副作用,導致其尿酸達標率較低。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治療過程中應用中醫藥,其療效好、副作用小,已成為臨床治療高尿酸血症的重要手段。
2、高尿酸血症的診斷
高尿酸血症臨床表現多樣,患者症狀中頻率最高為關節痛,其原因為高尿酸血症臨床症狀不典型,除體檢患者外,患者多因首次痛風發作後就診,故導致關節痛頻率升高。倦怠乏力、身體酸重等常見症狀多符合「痰證」和「溼證」表現範疇。
在臨床病例觀察總結中,高尿酸血症常見於形體肥胖之人。以輔助檢查指標異常為主症,臨床辨證似乎無症可辨,通過四診多可採集到以「痰」「溼」「熱」為主體徵。例如:舌紅,舌苔黃,舌苔膩,脈弦滑等。紅舌主熱證。膩苔多主溼、痰證,弦滑脈象均可主痰溼證。依靠「五辨」能提高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3、高尿酸血症的併發症
慢性高尿酸血症與許多疾病密切相關,它不僅是痛風的主要病因,也是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慢性腎臟病等慢性疾病發生、發展的獨立危險因素,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代謝性疾病之一。
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與慢性腎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發生和發展有關,它是通過炎症和氧化應激等多種分子致病機制引起的。氧化應激即使在慢性腎臟疾病的早期階段也存在,其進展與腎功能的惡化相關,並且在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的終末期腎病患者中更加加劇。
02高尿酸血症的發病來源有哪些?可能是以下這4點,從源頭了解疾病
1、尿酸生成增多
發病來源根本原因是尿酸合成和排洩處於失衡的狀態導致的,10%酶的缺失會造成原發性高尿酸血症,而繼發性高尿酸血症會由於惡性疾病、運動過度、化療造成體內核酸合成分解增強,這些都會使尿酸增多。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帶有催化劑作用的黃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的X遺傳基因在尿酸合成中活性升高以及存在突變缺陷都會造成尿酸增多。
2、尿酸排洩障礙
大約2/3尿酸排洩途徑都是通過腎臟,所以是主要排洩器官,造成高尿酸血症發病機制其中包括腎臟肌酐清除率減少為5%-25%,濾過、重吸收、分泌、二次重吸收為尿酸轉運體在腎臟中主要代謝的四個模式,尿酸減少因素也發生在這四個過程當中。在排洩中所參與的基因出現異常會造成代謝障礙從而尿酸增多。
3、不可更改因素
性別、年齡、種族、遺傳基因等都屬於尿酸升高的不可更改因素,中老年人、絕經婦女容易患高尿酸血症,男女之間的激素水平不同,致使女性發病時間會顯著低於男性,黑人與白種人的差異性,父母雙方均患高尿酸血症比單親患病率較高。
歐洲調查高尿酸血症病例中報告顯示一種三磷酸腺苷結合轉運蛋白G2的功能障礙是增加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原因之一,尤其在這方面資料較少情況下這一發現對於早期發病風險評估很重要。
4、其他來源
其他疾病和治療方式、藥物等也是高尿酸血症疾病致病來源,患血液疾病人數中以及採取放化療治療手段使人體內核酸快速分解引發的高尿酸血症比例佔血液病總人數一半以上;各類腎臟疾病與高尿酸血症關系最密切會造成尿酸排洩障礙。
吡嗪醯胺是抗結核藥物之一,患有結核病人在服用抗結核藥物後尿酸會呈上升趨勢,少數民族男性服用抗結核藥物患高尿酸血症疾病增多。受到藥物影響的包括抗凝藥物中的阿司匹林,服用一周後會顯著上升。
03高尿酸血症患者應該如何治療?這3點還需知道,及時治療非常重要
1、非布司他藥物治療
非布司他作為一種新型的降尿酸藥物,通過選擇性地抑制黃嘌呤氧化酶來抑制尿酸合成,其降尿酸效果好,不良反應少,臨床中被廣泛地應用於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降尿酸治療。非布司他能有效減少高尿酸血症水平、減輕內皮細胞功能紊亂以及炎性反應狀態。非布司他對血液透析患者體內氧化應激水平有直接改善作用,且氧化應激狀態與內皮功能障礙高度相關。
非布司他和別嘌呤醇都可通過有效降尿酸進而下調炎性反應以及氧化應激水平,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內皮細胞損傷程度,且非布司他上述效能顯著勝於別嘌呤醇,通過有效降尿酸,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氧化應激能力。使得非布司他抗氧化應激能力愈發有意義。
2、維生素C補充
維生素C是一種具有清除活性的必需營養素,它直接與氧氣和羥基自由基結合併使其失活。高尿酸血症患者首先需要改變的生活方式是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的攝入,維生素C可能通過以下多種機制降低尿酸水平。
抗氧化劑改善氧化應激水平,從而減少腎小球微血管缺血,增加局部血流量,以提高腎臟GFR,增加尿酸排洩。血清維生素C每升高1mmol/L,SUA下降2.231mol/L。單獨使用降尿酸藥物別嘌呤醇或聯合抗氧化劑維生素C和維生素E治療,可消除觀察到的大部分氧化應激改變。維生素C作為目前研究最多的膳食抗氧化劑之一,可消除氧化應激以及降低高尿酸血症水平。
3、薑黃素
薑黃素因為良好的抗氧化特性和抗炎特性而逐漸受到重視,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從而顯著抑制氧化應激反應。薑黃素可有效抑制XO活性進而降低尿酸水平,而且其降解的副產物對XO也具有重要的抑制作用。
薑黃素治療成功地改善了所有氧化應激和炎症參數,並將高尿酸血症降至接近正常水平,從而提示薑黃素的降尿酸功能可能與其強大的抗氧化能力有關。薑黃素作為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通過直接與XO結合或抑制炎性反應及氧化應激反應等途徑,從而降低高尿酸血症水平。
結語:隨著疾病的發展,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漸增加,已經發展為一個全球關注的公共性健康問題,如何延緩高尿酸血症進展成為目前臨床醫師面臨的共同挑戰。除了標準的降尿酸治療外,聯合抗氧化劑治療可以進一步降低尿酸和氧化應激水平。面對眼前的疾病,還需保持冷靜且樂觀的心態,相信戰勝疾病指日可待,健康的道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