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歷史最黑暗的一幕,一句無恥的話,斬殺了再造西漢的名將

2021-03-05 午休讀點書
博古通達
文化,趣聞,演義
世界,生命,人文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故,多讀書,多思考

來源 | 頭條號腦洞歷史觀

歷史上最無恥的栽贓,算起來,還不是嶽飛的莫須有,而是周亞夫之死。

有一年,大漢著名神算許負給周亞夫看了一個相,說道:你三年以後將會封侯,封侯八年後將出將入相,這時候,你執掌國家大權,位尊權重,沒有人能比得上你。不過,再過九年,你就要餓死 。

周亞夫笑了,「我父親的侯爵已經被我哥哥繼承了,我哥哥就算去世,侯爵之位也有他的兒子繼承,我怎麼可能封侯?再說了,我如果真像你說的大富大貴,怎麼又會餓死呢?你這自相矛盾啊。」

許相指指他的嘴,「你臉上有縱紋一直延伸到嘴裡,這就是餓死的面相。」

過了三年,周亞夫真的封侯了。因為哥哥殺了人,被剝奪爵位。爵位落到了周亞夫的身上。

而周亞夫進入漢文帝的視野,是因為帝國的一次軍事行動。

在漢文帝後元六年(前158年),匈奴入侵邊境,情況緊急,漢文帝緊急調動三路大軍護衛京師。

這其中,宗正劉禮駐軍霸上,祝茲侯徐厲駐軍棘門,周亞夫駐軍細柳。

想了一下,漢文帝還是有點不放心,決定親自到軍營裡查看一下。

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一路上看到是皇帝來了,軍營大開,將軍跟下面的官兵紛紛卸甲相迎,把一個軍事考察搞成了領導歡迎會。

漢文帝沒有表態,只是說了兩句同志們辛苦了就離開了。

到了周亞夫的細柳營,漢文帝發現自己進不去,營中的將士披甲持銳,如臨大敵,根本不像要迎接大領導的意思。

這是什麼意思?

營中的將士報告,我們將軍說了,到了軍營,只能聽將軍的,不用聽天子的詔令。

難道這天下底還有天子禁區?

漢文帝下令拿自己的符節去開門。

終於,軍營大門打開了。剛準備進去,又有人攔住了。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對不起,你超速了。」

軍營內實行限速,不能開快車。

漢文帝只好放慢了韁繩,緩緩前行,好不容易才見到了周亞夫,卻發現這哥們身著鎧甲,手中還有武器,也沒有跪拜的意思,還理直氣壯的表示,「介冑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

說完,周亞夫給漢文帝行了一個軍禮算數。

沒有感受到皇帝應有的禮遇,漢文帝沒有生氣,反而端正了坐姿,揮手向營中的將士致意。

此後,漢文帝退了出來,面對被攔在營外的群臣,漢文帝嘆了一口氣:「這才是大漢的將軍啊。在霸上和棘門軍營看到的,仿佛就是兒戲,那些將軍只怕隨時會被襲擊成為俘虜,只有亞夫這裡,沒人能夠侵犯他。」

從此,周亞夫就成了漢文帝最為器重的大將。在去世前,他特地告訴兒子漢景帝:有事找周哥。(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

到後,周亞夫果然平定了七國之叛,並因此出任丞相。當年許負給他算的命大多已經實現,封侯、權傾天下。但不要忘了,許負給他算定的結局:餓死。

這位為大漢立下不世功勞的名將是怎麼淪落到餓死的呢?

一開始,是竇太后讓漢景帝給王信封個侯。

王信,皇后王娡的哥哥。

漢景帝猶豫了一下,表示要徵求一下丞相周亞夫的意思。

為什麼要跟周亞夫商量呢?不僅僅因為周亞夫是丞相,而是因為他是軍功集團的大佬。

給自己的小舅子王信封侯,其實是一件違反合同法的事情。

這個合同就是劉邦同志去世前搞的白馬之盟。

為了安定天下,劉邦殺白馬喝血酒,搞了一個合同,把大漢的蛋糕給分了分。其綱領性的條款是: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

也就是非劉者不王,非功者不侯。

諸侯王必須稱劉,要想封侯,必須是開國功臣以及他們的子弟。

這是一項影響大漢半個世紀的盟約,大漢帝國的所有運轉都是圍繞著這個綱領所展開。

侯爵,是軍功集團的既得利益,要想從裡面分一杯羹……也不是不可能。比如呂后時代就分封了不少呂姓侯,但那是徵求了陳平周勃等人的同意。而且後果也看到了。不是軍功集團的非要爭取封侯,軍功集團秋後算帳,把呂氏集團當成鋁鍋一鍋端了。

不但非功者不侯,不是軍功集團的成員,也別想染指丞相這樣的高官。從劉邦建漢以來,所有的丞相都出自軍功集團,周亞夫就是一位。

不幸的是,他可能是最後一位了。

漢景帝當然希望給小舅子封個侯,倒不是怕老婆,而是他也想通過提拔小舅子打破軍功集團的壟斷,徹底改變大漢權力三分的局面。

只是,這個事情還得跟周亞夫打聲招呼啊。

於是,漢景帝叫來了周亞夫,把竇太后的話轉述了一下,讓周亞夫瞧在太后的面子上,行個方便。

周亞夫拒絕了,搬出的理由依然是白馬之盟: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這是高祖皇帝說的,這個東西不能變。

王信雖然是皇后的兄弟,但是,無功就是無功,給他封侯,不符合盟約啊。

漢景帝沉默了,當年劉邦清除功臣,異姓王們一個接一個的反,劉邦最終不得不祭出白馬之盟來安撫軍功集團。可以說,白馬之盟是漢初天下穩定的基石。但現在這塊石頭已經越來越大,大到成為大漢帝國前進的阻礙。

怎麼搬走這塊石頭呢?

漢景帝叫了聲散會,這個王信封侯的事情就不了了之。

但很快,這個白馬之盟被漢景帝強行打破了。

平定七國之亂的第七年,漢景帝登基的第十年。漢景帝決定提拔一批陸歸幹部。匈奴有六個人大概也是內部競爭壓力大,在草原上混不下去,跑到漢朝掛靠。

對於這樣棄暗投明的,漢景帝是無比歡迎,但人家來了,總要給點待遇吧。人家在草原上是王,到了中原,級別降一點也得是侯吧。

於是,漢景帝又找來了周亞夫,跟他商量一下,把這幾個人封為侯。

說實話,用他們做為榜樣,吸引更多的匈奴人員到中原落戶是一個目的,但依然有一個隱秘的原因,還是要打敗白馬之盟的合同條款:非功者不侯。

這一次,周亞夫不能用非功來拒絕了。因為用這個理由來拒絕王信,是對抗外戚,這容易博得同情跟支持。但拒絕這批人的升遷,很容易給人造成不容外國友人的印象。

但周亞夫同志找到了更好的理由。

「這些人背叛了自己的君主,如果把這些人也封為侯,以後陛下怎麼責問自己不守節操的臣子。」

漢景帝一下被問得噎住了。你這個人不會聊天,我不跟你說話!


「你說的話不算數!」

退朝之後,漢景帝直接宣布,封這六人為侯。

周亞夫也不含糊,直接搞起了罷工,宣布自己得了病,沒辦法上班,要求辭去丞相的職務。

周亞夫舒舒服服躺在家裡,準備等漢景帝來勸他上班。以前都是這樣幹的。但很快,他就發現自己真的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漢景帝宣布,同意周亞夫的辭職請求,並且很快任命了新的丞相人選,桃侯劉舍。這也是一位軍功集團的二代目,但顯然,是拿來臨時頂角的。

問題是,漢景帝就怎麼不挽留一下呢?他就不需要照顧軍功集團的感受,不害怕軍功集團的反撲?

事實上,軍功集團已經無法影響長安政局了。原因之一當然是軍功集團們少文多質,人才儲備不夠,幹部出現斷層。更重要的是,軍功集團存在的另一個保障,劉氏諸侯已經名存實亡。

平定七國之亂後,漢景帝趁機收回了郡國的軍權、財政權、行政權,各位老劉家的孩子們也就收點租,安靜的當個地主了。

就在周亞夫下崗的同年,漢景帝下令廢除諸侯國的御史大夫一職。諸侯們監察權沒有了。

在漢初的白馬之盟裡,大家是股份制,各佔三分之一,只要兩者聯合,就能否決第三方。當年諸呂之亂,軍功集團就曾經聯合代王劉恆否決過皇帝方。而七國之亂,其實就是皇帝跟軍功集團否決諸侯。但這次活兒幹得太徹底,直接把三號股東給乾沒了。

從此,論股份,皇帝永遠最大,再怎以聯合,也湊不過超過半數的票。

經過文景兩代人的努力,白馬之盟的三權分立正在不可逆轉的朝著唯我獨尊的帝王體系過渡。

如果能夠明白這一點,周亞夫還是可以逃過許負詛咒的,至少像他父親一樣,能夠有驚無險。

但身處其中的人很難理解這一點,他總想保有既得的利益,維護本身集團,在發現自己已經無能無力時,他們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周亞夫辭去丞相,好久不當大哥的四年後,漢景帝突然想起在家賦閒的周亞夫,準備把這位大哥叫過來敘敘舊。

周亞夫來了,來之前,他有不太開心。前兩年,漢景帝把自己的小舅子王信封了侯。沒有任何人反對。當然也沒有周亞夫怎麼看。

而在今年,漢景帝讓充數的劉舍下崗了,把御史大夫衛綰任為丞相。

衛綰,山西文水縣人,以前是個雜技演員,擅長在車上表演雜技,因為被漢文帝看中,一路高升。漢文帝去世前,特別吩咐漢景帝,這是個老實人,你以後對他好點。

漢文帝這麼叮囑,不僅僅因為衛綰是個老實人,更因為衛綰的身份。衛綰起於代郡,而代郡正是漢文帝當代王時的老地盤。簡單來說,衛綰屬於文帝系,是他從地方帶出來的官員。

現在,衛綰成為了丞相,這是自劉邦以來,第一位非軍功集團的丞相。

軍功集團最後的地盤被佔了,周亞夫當然不高興了。進了宮,這頓飯吃得更是不高興。

落座之後,發現面前擺了一大塊肉,肉是好肉,只是擺盤不正經。肉沒有切,還沒有筷子。就是七分熟,這也不能手撕啊。

那麼,漢景帝為什麼要擺一塊沒切的肉,又不給周亞夫準備筷子呢?

原因很簡單,就問你服不服?

自從那年反對匈奴降王封侯後,周亞夫告病在家,雖然退隱江湖,也不再管漢景帝封誰侯,等於默認了白馬之盟不再有法律效力。但漢景帝覺得周亞夫欠他一個服字。

在這個席上,漢景帝要周亞夫寫一個服字。

不要再給我提什麼白馬之盟,從今天開始,這天下是我漢家天子的天下,當年我們說過施及苗裔。但是,也要看我給不給你吃。

不給你吃,就是肉擺在你面前,你也無從下箸。

周亞夫顯然並不理解這背後的深意,或者他理解了,卻並不想給漢景帝服個軟。

他站起身來,大聲吆喝著服務人員把筷子拿上來。

漢景帝注意到了周亞夫。

這一刻的漢景帝,早就不是被逼著殺死自己老師的漢景帝。

屬於你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你們再也沒辦法持功自重,你們也無法威脅到我了。一塊肉我就能讓你們團團轉。

於是,漢景帝笑了,「怎麼,難道桌上的這些還不能滿足你嗎?」

聽到漢景帝的笑聲,周亞夫轉過身來,脫下了帽子向漢景帝行禮。

這是周亞夫的臣服?

漢景帝輕描談寫一句:「起來。」

漢景帝等待著周亞夫的請罪。這多年的忍耐,需要一個句號。漢景帝等待一個真正意義的臣服。

可是,他忽視了周亞夫的驕傲,這是一位在細柳營拒絕向漢文帝行大禮的將軍,他忘記了,這群人的特徵:少文多質。

他們可以拋頭顱灑熱血,唯一不會的就是低下高昂的頭。

周亞夫猛得站起來,一聲不吭,轉身就走。

漢景帝一直看著周亞夫,直到他消失在自己的視角之內。隨後,他臉上的笑容消失了。

「這種憤憤不平的人,怎麼會甘心做幼君的臣子。」

周亞夫的命運就此開上了不歸路。

沒過多久,周亞夫就被告了。

說起來,也是老周家不厚道。周亞夫同志這些年在家裡病退,搞得很消沉,年紀又大了,是時候考慮百年之後的事情了。事死如事生,因為是將軍,所以在挑選陪葬品時搞了點軍方特色,準備了五百付的鎧甲。為了搬運這些東西,專門僱了一批人。

大概覺得咱們兩代勳侯,讓人幹活天經地義,所以不但沒給這些工人工錢,在別人來討要錢時,還把人家揍了一頓。

這就太欺負人了,我大漢也是有律法的。這夥工人集體把周亞夫給告了。奇怪的是,這些工人還相當有文化,竟然知道周亞夫家搬的鎧甲盾牌是違禁品。

這些東西屬於管制刀具,普通人是不能私藏的。而且一搞就是五百件,這難道是想搞革命工作?

漢景帝毫不客氣,下令將周亞夫抓起來。周亞夫似乎早就猜到一切,進了獄打死也不說。

我不認罪,你總不能把我弄死吧,畢竟我可是前丞相。

前來審案的人一時也搞不掂老周,要動刑吧,畢竟老爺子年紀大了,要是打死了可不好交差。人家在外面可是有關係的。可不動刑,怎麼讓他開口呢?

實在沒辦法,只好向漢景帝匯報,周亞夫一條都不認。

漢景帝破口就罵:「老子沒有你的供詞,一樣殺你!」

雖然過了這麼多年,漢景帝這暴脾氣還是沒改啊。

曾經他想用周亞夫的臣服給白馬之盟劃上句號,但現在,只能用血了。

那就把周亞夫送到延尉處吧。

進了天牢,延尉兜頭就是一句。

「你準備這些鎧甲怕不是想造反吧。」

周亞夫愣住了,因為造反可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這是滅族的罪,原本準備死抗到底的他跳了起來。

「我這是殉葬用的,怎麼說是造反呢?」

熟歸熟,亂說話還是要告你誹謗的。

接下來,這位無名延尉說出了無恥度跟莫須有可以一較高下的話:「你就算不在地上造反,也會在地下造反。」

真是君要你死,臣不想死,編個理由你也得死。

周亞夫就此開始在牢中絕食,五天之後,吐血而亡。

漢初最後一位名將,用自己的死亡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平心而論,周亞夫是軍功集團二代中不可多得的將才,也曾經是大漢的支柱,但無意中,他成為了漢帝國進化的一塊攔路石。

自他死後,壟斷漢朝政壇的軍功集團正式退出了舞臺。非功者不侯這座曾經阻攔賈誼晁錯們的大山終於倒下了。

大漢將成為冒險家的天堂,漢家兒郎將一波一波前撲後繼鑿空絕域,策騎方國,去萬裡外覓自己的封侯,去開創前所未有的雄圖霸業!

這就是周亞夫的故事,他到底做錯了什麼?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感謝您讀到這裡,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霍去病英年早逝,死因成謎,西漢名將為何不得善終?
    縱觀西漢時期的歷史,霍去病和衛青絕對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正是有了他們的抵抗,匈奴才一直沒能攻入中原,邊疆才得以休養生息。衛青是霍去病的外甥,在霍去病的身上學習到了很多兵法,兩人經常合作抗敵,每次都能夠大獲全勝。但是,霍去病年僅二十四歲便去世了,這位流芳千古的年輕將軍為何會英年早逝呢?
  • 馬桶的來源:因為西漢名將李廣的一次射獵,而後因避諱改名
    其實馬桶的歷史非常悠久,按照史料中的記載,馬桶最早期的源頭,就緣於西漢名將李廣的一次射獵。後來經過朝代更迭,因為避諱而改名,最後成為現在的馬桶。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李廣射虎李廣是西漢初期的名將,也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人物。因為李廣一直想封侯,但是在西漢時期,沒有軍功不能封侯。而李廣又沒有足夠的軍功,有建立軍功的機會也因為迷路而失去。不過李廣的個人武力非常強悍,很多史料都強調李廣弓馬嫻熟。
  • 西漢歷史初期同時有兩個韓信?
    但歷史上,西漢初還有另一個韓信——即淮陰侯韓信以外,還存在一個韓王信。韓王信本名也叫韓信,之所以叫韓王信,是後世史家為了和淮陰侯韓信做出區分,而給出的稱呼。這個韓王信出身是韓襄王姬倉庶孫,算起來也是個貴族,可惜,韓王信偏偏趕上韓國被秦國滅亡的歲月,成為一個亡國的破落貴族。
  • 西漢名將霍去病死因成謎,究竟是因病去世,還是被人秘密處決
    #霍去病#霍去病是西漢名將,是西漢大將軍衛青的外甥。同年秋,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使得渾邪王率4萬餘眾歸漢。四年夏,率5萬騎越過大漠,擊敗匈奴左賢王部後又乘勝追擊,深入腹地2000餘裡,殲敵7萬餘人。可謂戰功赫赫,後升任為大司馬,與舅舅同掌兵權。他用兵靈活,勇猛果敢,不拘古法,深得武帝信任。司馬遷史記之中並沒有詳細記載霍去病死因,只是匆匆數筆和詳細記載霍去病死後之事。
  • 西漢的開國名將彭越,結局為什麼那麼悽慘?
    談秦說漢(九十二)前言西漢開國名將彭越,原是鉅野湖澤中的水盜,生逢亂世,帶領一夥水盜造反,終成氣候。在楚、漢爭霸期間,不遺餘力地幫助屢戰屢敗於楚軍的漢王,在漢軍士氣低落的時候,義無所顧地率兵投向了劉邦。但劉邦取得天下之後,卸磨殺驢,斬殺功臣。
  • 西漢最後的名將陳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呼韓邪降漢,基本上可以認為匈奴對西漢帝國的威脅暫時解除,但並不代表匈奴退出歷史舞臺。漢宣帝對呼韓邪的安置,是作為盟國、而非臣屬國來安置的。呼韓邪單于代表的匈奴,要定時拜見盟主,國君更替要報備,僅此而已。與之對應的,西域諸國、漢帝國國內的諸侯,重要官員要接受漢帝國任命,國君更替要由漢帝國承認,並由漢帝國頒發的印綬作為憑證。
  • 中國古代最擅長外戰的十大名將 排名不分先後
    一批又一批名將挺身而出,為了國家安危和民族存亡,奮起抵抗外敵入侵,抒寫了可歌可泣的一幕幕,堪為國家和民族的中流砥柱。下面,勇哥就為大家介紹10位外戰名將。排名不分先後。李牧「良將身亡趙亦亡,百年遺恨一馮唐。」這裡的良將,指的就是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李牧。趙國位於北方,一直受到匈奴的威脅。匈奴騎兵相當厲害,多次擊敗趙國軍隊。
  • 西漢長城:漢武帝攻守合一
    匈奴的騎兵長驅直入,連年侵擾雁門,雲中,太原,河南隴西等地,奪走當地人的畜牧和財產,斬殺太守都尉等等。匈奴自稱小入則得小利,大入得則得大利。漢代初的時候,反將韓王信,燕王盧綰等等都和匈奴人勾結起來禍害人民。漢代初無力抵抗匈奴的入侵,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漢高祖6年,也就是公元前201年,韓王信造反,與匈奴相約一起攻大漢。
  • 蕭何:善濟天下,星耀西漢
    這個時候,蕭何厲聲喊出一句改變形勢走向的話:「雖然在漢中為王不好,但總比你去送死好吧?」(《史記》原載:雖王漢中之惡,不猶愈於死乎?)。在場的人全都愣住了,劉邦雙眼迷惘,不解地問:「還未比拼,你怎麼能肯定我會死呢?」。蕭何趕緊接過話茬,板著臉說「大王你現在的兵士不如人家多,氣勢不如人家盛,打群架必定是『孔夫子搬家--盡書(輸)』,即便是單打獨鬥,你能和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戰幾個回合?
  • 歷史上最霸氣的十句話,句句都是經典,句句讓人熱血沸騰!
    歷史上最霸氣的十句話,句句都是經典,句句讓人熱血沸騰!第1: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這一句話出自西漢宣帝時期立下的定胡碑文,整個西漢的疆域在漢宣帝時期達到了最為鼎盛的時候,而整個西漢王朝心心念念要徹底打敗的匈奴,終於在這個時候被漢朝打得只剩下了一些老弱病殘,於是漢宣帝在北境立下了這一塊定胡碑!
  • 西漢皇太后竇漪房的簡介:歷史上的竇漪房是怎樣的?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西漢皇太后竇漪房的簡介,歷史上的竇漪房是怎樣的?竇漪房從小生活的家庭環境算不上好,父母早逝,只留下她跟哥哥、弟弟,他們三個人相依為命,後來四五歲的弟弟還被人賣給別人做傭工,直到竇漪房為皇后時,才得以重新相認。
  • 西漢陵邑制度下,齊楚富豪們成為歷史上最早的一批「韭菜」
    秦末農民起義中,六國貴族出了大力,到劉邦建立西漢,六國貴族依舊抱有一定特權,在當地擁有強大的影響力,為了加強對地方的統治,劉邦大肆冊封宗族諸侯王,同時接受謀士建議,實行弱支之策,遷移六國貴族入關中,將他們安置在建設中的長陵周邊,名為守陵,實為監視。這一政策有效了削弱了六國貴族在地方的影響,穩定了西漢的統治。
  • 東漢和西漢,哪個更強大?
    所以西漢傳到平帝,白蛇轉投胎王莽,毒殺漢平帝,篡漢為新。後經光武中興,平滅了王莽,才又恢復了漢室,建立了劉氏東漢王朝。而東西漢恰巧各傳200餘年。那麼兩漢相比的話,又是誰更強大呢?從漢高祖劉邦到之後的漢武帝劉徹再到後來的漢中宗劉詢他們這一代皇帝基本上都屬於開疆拓土的皇帝。漢高祖劉邦就不需要多提了,在秦末亂世時期擊敗了其他軍閥一舉奠定了漢室江山。
  • 山西太原發現大型西漢墓園遺址,山西在漢代屬於哪個諸侯王
    眾所周知漢朝之初,大封諸侯王劉邦在楚漢之爭想打敗項羽,拉攏韓信,彭越、季布等名將,並分封諸侯王,稱為異姓諸侯王,待到天下太平劉邦怕異姓諸侯王謀反,開始剪除異姓諸侯王,分封同姓諸侯王,山西也在諸侯國分封之列,在漢代屬於代國。
  • 從大一統的秦朝開始,每一個朝代選取一位名將的話,他們都有誰?
    在秦國向秦朝轉變的歷史過程中,六國之一的秦國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軍事將領,其中有王翦、白起、蒙恬等人。王翦為秦國消滅楚國立下了大功,也是秦國名將中得以善終的一位;而白起手腕更是狠辣,滅韓魏聯軍,坑殺數十萬趙國士卒,最後被賜死;蒙恬軍事素養也非常高,曾攻滅齊國,在秦朝建立後又北擊匈奴,可惜最後死於趙高等人之手。所以秦朝這裡,論軍事素養和指揮才能,白起應當數第一。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
  • 西漢皇帝好「斷袖」,12位皇帝裡究竟有多少雙性戀?
    回復「揭秘」,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野史奇談
  • 師彬彬:西漢關內侯的類型
    西漢功勞類的關內侯以軍功型為主,並以事功型和定策型作為補充。西漢前期的關內侯以開國功臣為主,既反映了「(高帝)行賞而授位也,爵以功為先後」[2]677的政策,又與「自漢興至孝文二十餘年,會天下初定,將相公卿皆軍吏」[1]3249的權力格局相關。       西漢繼承了秦代「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1]2710的歷史傳統,軍功是賜爵關內侯的重要依據。
  •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將(上)
    在華夏數千年的歷史中,湧現出許多傑出的軍事將領,他們用自己的膽識與才能,創造了無數震撼人心的豐功偉績,為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統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天我來盤點一下中國古代十大名將為後世留下了怎樣震撼人心的豐功偉績!
  • 帶你了解西漢金餅
    江西海昏侯出土了285枚西漢金餅之後,把這種之前少為人知的古代黃金貨幣推到了公眾的面前,一夜之間成為家喻戶曉的文物。海昏侯出土文物在首都博物館展出期間,最吸引廣大觀眾眼球的就有這些黃金燦燦的金餅。隨著海昏侯金餅的出土,古玩市場的西漢金餅的價格也翻了幾倍,但是,魚目混珠,假金餅不時的出現。
  • 西漢時期,匈奴與大漢進行了一場生死決戰,最後衛青帶領漢軍慘勝
    秦國滅亡後,劉邦戰勝項羽,統一中原建立西漢王朝。中原在多年戰火的摧殘下,早已不復往日的強盛,而匈奴卻在這段時間得到了很大發展,實力更勝從前。在匈奴出現了一個叫冒頓的人,自立為單于,經過多年徵戰統一了整個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