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六大名著為何變成四大名著?刪掉的這兩本家喻戶曉

2021-03-01 全科字典

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儒流。虛名薄利不關愁,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鉤。——《水滸傳》

隨著國家實力的增強,中國古典文化也在不斷地受到推崇,從詩詞歌賦,到戲曲再到中國傳統服飾—「漢服」也成為一種潮流。

中國傳統裡面有很多值得現代人學習的地方,這是千百年以來,中國的祖先給後代留下的寶貴財富,後人應當取其精華,好好珍惜,一個民族最重要的東西是他本身獨特的文化。

關於中國古典文化,最有名的莫過於四大名著了,眾所周知我國的四大名著有曹雪芹的《紅樓夢》,施耐庵的《水滸傳》,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與吳承恩的《西遊記》。

四大名著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在小學就要求知道其中的一些故事與段落,四大名著還被拍成了電視劇,這讓更多的人了解四大名著。

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其實在建國前有六本書,合稱「六大名著」,到了建國後,把其中的兩本刪減掉了,變成了今天的「四大名著」,刪減掉的名著也是家喻戶曉,那麼他們是哪兩本呢?

一、 四大名著的起源

首先,四大名著只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沒有人公開提出過這個概念,都是在漫長的歷史環境中,眾多的讀者根據文化的傳播與書籍本身的影響力,共同推舉出來的四本文化內涵豐富,影響巨大的四部古代經典圖書。

在明代 ,「明後七子」的領袖人物,著名的文學評論家,王世貞,首先提出了「四大奇書」的概念,只不過他認為的四大奇書是《史記》、《莊子》、《水滸傳》和《西廂記》。《紅樓夢》在那個時代還沒有成書。

而馮夢龍所推選的四大奇書與現代的四大名著非常類似,分別是《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與《金瓶梅》。

金瓶梅裡有很多的關於「性」的描寫,被當時的統治階級視為「誨淫誨盜」,對於這種書籍一再銷毀,從清順治一直到乾隆,經過十幾次的查禁與銷毀。包括它的仿寫,與續寫,都在銷毀之列。

《紅樓夢》一度也被視作是《金瓶梅》的續寫,或者說是脫胎於《金瓶梅》,但是《紅樓夢》成書比較晚,在乾隆年間才問世,也並沒有被完全封禁,到了後期《紅樓夢》逐漸取代了《金瓶梅》的位置,成為了現代的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都屬於長篇通俗類小說,故事結構完整,情節豐富,繼承著中國古代無數的文化精華,四大名著是中國浩如煙海的文化作品中的頂峰之作,把中國古文化的眾多的魅力集於一身。

直到現在,很多的學者還能從中找到應對現實的生活的重要思維模式,閱讀四大名著,能夠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的豐富。

當然還有很多的文化明珠,因為歷史的原因沒有進入到「四大名著」之中,像是《金瓶梅》,雖然有很多的「性」的描寫。

但是對於人物深層次的刻畫,對於人性的剖析,對於明朝末期當時的歷史環境,故事的結構,在中國整個文化史上也是無出其右。後世人評價它:「極摹人情世態之歧,備寫悲歡離合之致。」

還有兩本書,如果要評「六大名著」,這兩本書絕對能入列其中,那就是《儒林外史》與《聊齋志異》,這也是兩部奇書,在中國古代對於人性與社會的諷刺可謂是一絕。

但是由於這兩本書對於現實黑暗太過描寫深刻,再加上《聊齋志異》有很多「鬼狐妖怪」,中國主流文化是「子不語怪力亂神」。導致他們並沒有四大名著的發行量那麼高,但是從文化價值上來說,這兩本書並不弱於四大名著。

二、「鬼怪」的《聊齋志異》

近代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先生曾經這樣評價《聊齋志異》這一本書:「寫鬼寫怪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聊齋志異》是一部短篇小說合集,主要表現了三個方面的主題,首先是對當時貪腐與黑暗的不滿。第二是對於當時科舉制度的抨擊,第三是嚮往著自由的戀愛,想要衝破固有的封建婚姻。

此書看似是寫「鬼狐妖怪」,其實是通過寫「鬼狐妖怪」來諷刺社會的黑暗與現實的殘酷。

蒲松齡出生在一個破落的地主家庭,19歲考中秀才後,多次考取舉人沒有成功。

後來家道中落,生活困苦,只能依靠當私塾先生維持生計,在當私塾先生過程中,注意收集「鬼狐妖怪」的故事,再加上自己的聽說,改編以及原創,最終形成了《聊齋志異》一書。

此書通過蒲松齡的創作排解了他內心的憂憤,對於當時的統治階級的批評可謂是入木三分,雖然當時他並不受到重視,但是這本著作流傳至今,意義深遠。

現在很多有名的影視劇就取材於此,比如《倩女幽魂》、《畫皮》、《畫壁》等等。不僅僅寫出來人鬼之間的愛情,更通過「鬼怪」來諷刺人性,通過「鬼怪之口」,寫出人性的善惡。

三、 極具諷刺意味的《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出生於貴族世家,書香門第,父親吳霖起為官清廉,在任職期間盡職盡責,在教育這個不起眼的官職上,盡力做到最好,先是捐出自己一年的薪水。

後又盡數變賣家中三千畝田產,其下的當鋪,銀樓,布莊,等也相繼被父親變賣,籌集數萬銀兩,為家鄉修建文廟與尊經閣,並且重新休整了「敬一亭」

他親眼目睹父親對於社會的貢獻,並且為父親感到驕傲。但是由於父親不善攀附,最終罷官回鄉,這也讓他對官場的黑暗有了初步的認識。

直到父親去世,還給他留下了不少的田產。吳敬梓考取秀才後就再也沒有考中過舉人,但是由於文章風格怪異,屢試不中,最後放棄科舉。

由於自己又不會經營,最後家徒四壁,生活困苦,潦倒一生。

他所寫的《儒林外史》,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開創性的意義,他完全經過現實白描的手法,寫出了當時封建時代人與人互相攀附,見利忘義,等等的醜惡黑暗的現實。

我國近代的大文學家對於這本書有著極高的評價,認為他「秉持公心,指摘時弊。」魯迅的小說中對於《儒林外史》當中的現實主義諷刺也有著諸多的影響。

《儒林外史》最有名的一篇已經收錄進了中學課本,叫《範進中舉》,極力描寫人世間人心的勢力表現,在範進中舉前與中舉後,張屠戶截然不同的態度,可以得見,真的是世態炎涼啊。

結語

不管是「鬼狐妖怪」,還是「人間荒誕」,都寫出了社會的灰暗的一面,這些書籍可以針砭時政,嬉笑怒罵世道的不公,但是從主流文化看來,這些都是不好的現象。

但是不妨礙他們成為一個極具影響力的作品,文化的內核是包容,只要是不觸及底線,允許自由的發揮與想像,這也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

我們的中國文化傳承了幾千年的時間,群星璀璨,在文學上我們有四大名著,當然是文學史上當之無愧的高峰之作,但是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很多優秀的文化作品,都值得我們去拜讀,它們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同樣散發著奪目的光彩,我們也能從中收穫頗豐。

參考文獻:《紅樓夢》、《儒林外史》、《聊齋志異》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建國後,為何六大名著被刪成了四大名著,刪掉的這兩本家喻戶曉
    在我們從小到大的成長教育中,無論是哪個階段,身邊都不缺少四大名著的相關宣傳,它們也憑藉著獨特的風格和內涵一直豐富著許許多多人的精神世界。其實,四大名著雖然在中國古典文學榜單上長居榜首,當然它們也當仁不讓,但是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四大名著差點就成了六大名著,也就是比今天的四大名著還多了兩本,這樣的話就又多了兩本公認的經典供大家欣賞,但為什麼最後還是只有四大名著成為了大家心中的經典之最了呢?另外兩本是什麼呢?
  • 建國後,為什麼要把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被刪掉兩本家喻戶曉
    提起四大名著我相信很多人都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從小學課本開始我們就開始學習了四大名著,因為對於青少年來說,學習中國古典名著也是認識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過程,而四大名著恰好可以讓年幼的青少年們對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 四大名著本來是六大名著,莫名其妙的少了兩本,你知道是哪兩本嗎
    
  • 中國只有「四大名著」?不,其實是六大名著,只是被刪除了2本
    我國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便是歷史文學的傑出作品,這不僅僅是四部名著,更具有非常高的文學地位與研究價值,是我國的一大瑰寶。01四大名著: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曹雪芹的《紅樓夢》、吳承恩的《西遊記》、施耐庵的《水滸傳》。
  • 建國後,為何要刪掉《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兩大名著?
    這是郭沫若對蒲松齡《聊齋志異》的評價,揭露出《聊齋志異》奇人異事背後的秘密。眾所周知,《聊齋志異》曾在中華大地響徹一時,尤其是它裡邊鬼怪陸離的神話故事,讓人既敬畏又嚮往。對於《聊齋志異》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了解,卻不知道《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曾與四大名著位列中國六大名著。
  • 我們都知道四大名著,其實民國時是六大,那其他兩本哪去了呢
    提起四大名著,簡直是婦孺皆知,裡面的故事大都耳熟能詳,就算沒看過,也能都能說出來其中的幾個人物或者故事,可見四大名著對我們影響至深。不過在民國時期,並沒有四大名著,而是六大名著。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建國前有6大名著,建國後變為4大名著,另外兩部是什麼?去哪了?
    很多人在歷史課本上學到的都是四大名著,其中這四大名著包括吳承恩的「西遊記」,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曹雪芹的「紅樓夢」,施耐庵的「水滸傳」,大家都對四大名著有所了解。其實在解放之前存在於六大名著的說法,那除了這四部名著其他兩部名著是什麼呢?
  • 我國原有六大名著,為何刪掉兩部?那兩部無人不曉,還拍成電視劇
    中國古代有著不少燦爛光輝的古典文學名著,種類也非常多,像詩經詞曲之類的就有周易、禮記、詩經、楚辭等等。史書傳記有史記、漢書等等,百科類的也有,比如說山海經、水經注、永樂大典。小說類的就更多了,戰國策、世說新語,不過大家了解更多的無疑是四大名著。
  • 中國六大名著之一少有人知,翻拍成電視劇有大腕也過不了審
    每個中國人都知道古典四大名著,其實,最早評的時候是六大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聊齋志異》、《儒林外史》,這六本書堪稱中國文學史上跨時代的優秀文學作品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聊齋志異》、《儒林外史》被刪掉了,於是只剩下四大名著。
  • 大家都知道中國四大名著,那其他國家的呢?
    我是大家的好朋友,大堅果張老師,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世界各國四大名著的那些事。,其他另外兩部分別是《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但是由於新中國剛剛成立時,人民出版社只是選取了其中的四部進行出版,沒有想到出版之後這四本名著深受好評,於是其他出版社也全都開始出版,漸漸地大家忘記了還有另外兩本書,六大名著也就變成了四大名著。
  • 我國原有6大名著被刪了2部,這兩部被拍成影視劇,成為了經典
    導語:我國原有6大名著被刪了2部,這兩部被拍成影視劇,成為了經典我們知道,中國人喜歡將一些同類型的事情並列起來,尤其喜歡並列「四大」、「六大」這樣的方式。明朝中期,當時的文學家王世貞率先提出了「四大奇書」的概念,並將《莊子》、《史記》、《西廂記》、《水滸傳》列為名著,後來著名的小說家馮夢龍在此基礎上,將《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金瓶梅》並稱為「四大名著」,自此,中國古代小說文學的名著體系就正式形成了到了清朝年間,統治者為了禁錮人們的思想,對四大名著中的很多內容都做了改動,其中最重要的改動就是將鼓吹愛情和描寫混亂場景的
  • 蒲松齡《聊齋志異》文字水平很高,為何沒入選四大名著?
    蒲松齡《聊齋志異》文字水平很高,為何沒入選四大名著?現在說起我國古代名著,我們首先想到是《三國演義》、《水滸》、《紅樓夢》和《西遊記》這四大名著,其實我國歷史上有許多流傳甚廣的文學作品,比如《聊齋志異》、《金瓶梅》、《儒林外史》等作品,但無論從文學造詣,以及文言文的水平,《聊齋志異》都能名列第一,為何把這部優秀作品排除在外呢?
  • 中國四大名著如果變成五大名著,《金瓶梅》有沒有資格入選?
    另外,明末文學家馮夢龍編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3部短篇小說集合稱「三言」,同時期另一名文學家凌濛初編著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這5部短篇小說集合稱「三言兩拍」,跟後來的明末小說家李漁創作的一系列短篇小說,代表了明朝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
  • 同樣都是經典,《聊齋志異》為何沒有當選四大名著?
    既然《聊齋志異》如此經典,為何沒有當選四大名著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看四大名著的出臺過程。我們所說的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其實脫胎於明朝四大奇書。此外,馮夢龍還提出了「四大奇書」的說法。他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並列為四大奇書。明末文學家李漁贊成馮夢龍關於四大奇書的說法。四大奇書的說法便在民間流傳開來。1644年清朝入關後,曾經將《金瓶梅》列為禁書,在全國各地查禁銷毀。於是四大奇書變成了三大奇書。
  • 四大奇書之一《金瓶梅》,地位是否堪比四大名著之首《紅樓夢》?
    在一個日益開放的社會環境下,有一本被禁的名著也許應該得到正視,那就是《金瓶梅》。一聽到《金瓶梅》這3個字,估計不少人都會想入非非。在不放大《金瓶梅》中的某些描寫下,《金瓶梅》在文學藝術造詣方面以及通刻畫的明代中國市井文化生活的細膩度,絕對是超越一大批名著的存在。有人說《金瓶梅》是《紅樓夢》的先驅,沒有《金瓶梅》就寫不出《紅樓夢》。
  • 四大名著彩繪本,太美了!
    不管是電視劇、連環畫、還是小浣熊乾脆麵裡的水滸卡,每一代人都有屬於他們的名著記憶。那時候的名著啟蒙,大多都是歡樂的遊戲時光,不但記憶深刻,並且在日後久久不能忘。108 張卡,你集齊過嗎?但時代早就不一樣了,現在的孩子對四大名著的印象,更多是語文課本裡的名著節選,試卷上層出不窮的相關考題。再多的水滸卡片,也比不過一個亮眼的分數讓人羨慕。於是市面上出現了很多的彩繪四大名著。從繪本開始讀名著是合適的,這可以顯著降低入門難度,圖片還能增強記憶。
  • 「少兒不宜」的緊箍咒盯上四大名著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孫武北大考試院院長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說「四大名著」並不適合兒童閱讀
  • 「四大名著」名家演播版,一套既可以讀又可以聽的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之所以為經典,因它所承載的內容的厚重感,經得起沉澱與流芳。加上這幾年傳統文化的比重在語文考試中不斷增加,四大名著已經成為中小學語文的必考內容。適合對四大名著有興趣的讀者:這個版本很好地解決了生僻字詞帶來的閱讀困擾,對於有興趣閱讀四大名著的讀者來說,這套書讀起來更加輕鬆和愉快。
  • 中國傳統「七大名著」,為何少了3本?除《金瓶梅》外另2本是什麼
    從小,我們就知道中國擁有「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這「四大名著」可以說從小到大,一直陪伴著我們成長,如今依然有許多電視劇和電影,都是根據這四大名著改編,也是中學生的必讀書目。
  • 用英文簡單介紹一下四大名著吧!
    作為「國寶級」家喻戶曉的長篇小說,四大名著不僅是中小學生的必讀書目,還是眾多文學愛好者的心頭好,具有重要的文學研究價值。相信用中文介紹四大名著很多朋友都會說,但用英文的話,你還知道怎麼說嗎?今天就跟小南一起來學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