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是要翻車了嗎?

2020-11-05 電影侃不停

演員請就位2》已經播完整整五期了。

比起上期只有《無極》、《回家的誘惑》和《誤殺》三個劇目,這期一共放出了五個劇目。

其中有《甄嬛傳》、《天才槍手》這樣的熱門影視,也有《昨天》、《門徒》這樣的經典之作;

更有榮獲金棕櫚和奧斯卡雙料大獎的《寄生蟲》,可謂好戲連臺。

再加上這檔綜藝自帶熱搜的體質,毒舌的爾冬陞、永遠的話題製造機郭敬明、李成儒陳凱歌互懟,微博話題閱讀量超150億,甚至李成儒還自爆退出節目。

此間種種,無疑都應該讓網友們吃瓜吃到飛起。

可結果卻事與願違,雖然在節目播出後相關話題一度登上熱搜榜,但卻並沒有堅持多久就被刷了下去,比起預期中屠版熱搜榜的盛況差遠了。

為何這期《演員請就位2》擁有這麼多流量,卻依然在熱搜榜上這麼「不經打」呢?

與湖南衛視「雙十一開幕晚會」的撞期自然是首要原因,畢竟與一個雲集各路巨星在一個舞臺上的大型晚會相比,區區一個綜藝節目豈是對手?

但是,雙十一晚會只舉行了一天,即使觀眾們周六晚都在圍觀晚會,那隔天也可以通過各種形式重新收看《演員請就位2》,並圍繞節目內容展開討論。

事實上,在隔天的熱搜榜裡,《演員請就位2》的相關內容也僅僅是漸露頭角,很快就被「趙露思被P圖點讚肖戰」等話題給刷了下去。看起來噱頭滿滿的五個劇目就這樣徹底「糊」了。

比不過滿臺的天王巨星可以理解,畢竟無論是平臺還是人氣都遜色不少。

但四位知名導演加上四十個小有名氣的藝人,無論數量還是流量上都明顯佔優的《演員請就位2》竟然還比不過一朵「小花」,這多少讓我有些詫異。

其實通過復盤自開播以來的各種相關熱搜你就會發現,雖然《演員請就位》的關鍵詞是「演員」,但節目組很清楚,臺下的熱鬧和八卦,這些才是真正刺激眼球的。

可作為一檔競技類綜藝,關注點不在技能(演技)而在八卦上,無疑會讓節目的核心內容大打折扣,《中國好聲音》就是前車之鑑。

還記得2012年的暑假嗎?明星導師、盲選、懷揣夢想的音樂人、戰隊,新穎的賽制和選手極強的表現力,《中國好聲音》一經開播便成爆款。

但隨著節目的發展,節目的重點逐漸從舞臺演唱變成了選手賣慘和導師扯皮,雖然在剛開始也成功吸引了不少眼球,但很快就讓觀眾感到味同嚼蠟,於是慢慢退出主流視野。

今年的《中國好聲音2020》算起來是這檔節目的第七季了,但熱度早已大不如前,儘管節目質量有所起色,卻只能落一個「熱搜小透明」的命。

現在我們來反觀《演員請就位2》。

在第一階段競演時,演員的表演可圈可點,導演和嘉賓的評價也算中肯,況且還有郭敬明給S卡、大鵬亂站隊這樣爭議高的話題,三者相輔相成,節目開播就引起了轟動。

可隨著節目的展開,第二階段的競演開始後,演員因各種原因沒能發揮出上佳水平,導演為捍衛自己滿嘴瞎話,抱團組起了誇誇群,這些無一不讓觀眾越看越沒勁。

就拿第五期的節目作為例子,《甄嬛傳》引得現場陣陣大笑,結果身為劇目導演的陳凱歌卻選擇維護陳宥維,不僅稱讚他進步很大,還讓他成功晉級。

之前擲地有聲地說要讓演技成為晉級的標準,現在翻臉不認帳,如此打臉屬實——

另外,導演們對《門徒》裡的婁藝瀟和《昨天》裡的賀開朗的判斷標準也存在明顯的雙標。

婁藝瀟被淘汰理由很簡單,就是個人痕跡太重,表演風格太具有個性,難以在短期內有明顯提升。

賀開朗又何嘗不是這樣的演員?他之所以在《昨天》裡如魚得水,很大程度得益於原片角色與他自身的吻合。

實際你細看他的表演,他那眉頭緊鎖的厭世文青狀態,和他在第二期《金智英》裡面的演法並沒有什麼差別,純粹是因為找對了角色才顯得有進步而已。

所以,為什麼在同一節目裡,有同樣問題的兩個人一個被淘汰一個可以晉級呢?難道是因為賀開朗年輕帥氣,婁藝瀟人老珠黃了?

根據上述問題,我們可以看到《演員請就位2》的表演質量和評判公允性正在下降,與此同時,為了營銷而刻意製造或放大的話題卻層出不窮。

例如唐一菲退賽;陳宥維、何昶希這種演技明顯不合格的能順利殺入決賽;李誠儒明明說的大部分在理卻受到了主持人大鵬和四位導演的集體擠兌等等。

這些明顯有悖觀眾心理預期的節目效果,確實能在短時間內引起廣泛的熱議。但如果一直重複,觀眾的耐心很快會被耗盡,對節目的熱情也會隨之下滑。

如果你搜一下《演員請就位2》的風評,上述的情況似乎比想像中要來的更快。

更悲觀的是,演員行業的人才儲備,或許未必經得起多檔節目的快速消耗。

看看《歡樂喜劇人》,前兩季節目已把國內優秀的喜劇明星消耗殆盡,第三季雖然邀請了之前的嘉賓壓陣,依舊難擋節目品質的斷崖式下滑。

同樣,競演類綜藝也將面臨同樣的問題。

演員常有而好演員不常有,觀眾總喜歡在看到真正高水準的表演,能夠發自內心地為他們精彩的表演所吸引。

雖說市面上的好演員有很多,但並不是你請他就會來,況且不少功成名就的演員根本不可能來參加這些綜藝,而這些選手質量的疲態在《演員請就位2》就開始漸露端倪了。

所以為了彌補,節目組選取了不少強情緒的劇目,混雜著各種淚點和爆點的劇本導向之下,難免呈現出一場場情緒激烈的技巧秀,觀眾看多了,自然也覺得套路化,再難提起興趣。

未來的第三季、第四季,要到哪裡找演技不錯又願意參加綜藝的演員,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萬物皆可綜藝」的時代,競演類綜藝的霸屏來得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從2017年開始,當時浙江衛視推出的《演員的誕生》(後改名《我就是演員》)絕對稱得上是頂流。

本著有熱點一起蹭的原則,在此後的幾年裡,《演員的品格》、《演技派》、《演員請就位》等等「演技類」綜藝應運而生。甚至連央視都加入了這股風潮。

這無疑給大家造成了一種「鏡像奇觀」,娛樂業的蓬勃發展貌似正帶動著文娛市場的理性回歸和大眾審美能力的逐漸提高。

但我認為這更像是一種「節目效果」。我們也許都不記得每檔節目的冠軍是誰,但肯定還記得章子怡衝劉燁發飆、黃聖依的「海娃」、歐陽娜娜的「螞蟻競走十年了」等名場面。

所謂的競演類綜藝,從模式上看的確有所創新,像《演員的誕生》這類的節目,國外都沒有成功的先例。

但表演不像唱歌,不能瞬間打動觀眾,這也是為什麼節目開播後,雖然請來國內一線演員,我們記住的卻更多是選手的醜態和各種互懟、撕逼的原因。

我認為競演類綜藝應該是行業生態一角的呈現,它引導觀眾去認知影視生產鏈,一部作品背後創作者的審美與偏好,演員與導演對話,導演如何掌控一部戲的製作等等。拋去流量,競演類綜藝的大眾化功能在於「揭秘」。

如果說《演員的誕生》是將鎂光燈投射到那些能力強沒流量的演員身上,那麼《演員請就位》則更為廣闊,不管形式賽制與嘉賓陣容如何變化,節目都旨在從業內的角度切入,展現「如何成戲」的過程。

然而,一邊是「演員就位」綜藝的火熱播出,一邊卻是影視演員的「星途坎坷」。

據統計,一年能有五部及以上作品播出、在觀眾面前露臉的演員在全行業中的佔比不過1%,65%的演員在一年中是沒有機會在能夠播出的影視劇裡露臉的。

而真正能夠通過競演類綜藝吃到資源紅利的演員也是極少數。

在《演員的誕生》裡有過精彩表現的藍盈瑩和凌瀟肅算是在節目播出後得到了相應的資源提升。

但像《演員請就位1》的冠軍牛駿峰,《我就是演員》第一季的冠軍韓雪,翻看他們參加節目後的作品表,牛駿峰依然在當配角,韓雪也只出演了幾部無人問津的電視劇。

不管演員如何,節目和平臺終究是最大獲利者。但在享受流量的同時,競演類綜藝也面臨「演技缺乏統一評價標準」的爭議:到底是話劇表演還是影視表演,這個問題一直探討到現在。

還有一點,演員競技與歌手競技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演技的評判標準相對模糊。

唱歌比賽上,對於音準、節奏之類的評判標準,大家基本上是有共識的。而在表演比賽中,所謂的「信念感」、「共情」等專業詞彙,都有千差萬別的認知。

換句話說,某某某演技好不好,基本上全憑導演一張嘴。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前提,才有人會去爭論,才貢獻了這麼多流量。

但就算有諸多漏洞,競演類綜藝一時半會絕對涼不了。

因為參加這種綜藝的人主要分為兩撥,一撥是已成名的演員,另一撥是所謂的網紅明星或偶像藝人。這兩類人的組合恰恰反映出當下文娛市場的現狀。

由於近些年愈演愈勝的頭部流量聚攏效應和稅務事件之後管控力度的加強,不管是剛畢業的新秀還是沉寂多年的戲骨,這幾年都感到越來越迫切地渴望曝光機會。

這幾年裡,幾乎每個月都有網紅被大家通過社交渠道熟知,他/她們為了維持曝光率,除了在眾多活動裡刷臉外,做演員就成了維持名氣成本最低的辦法。

在演員和網紅們如此強烈的曝光需求下,表演類綜藝這個新品類就具備極大的吸引力。不僅是演員新人、流量明星希望在節目中嶄露頭角,就連部分老演員們也希望在這裡找到更多機會。

畢竟相比於演一部劇電視劇或電影,綜藝在曝光效果上顯然更加省時省力,來錢也更快。

總之,競演類綜藝再火,也完全無法代表表演藝術的勃興。說白了,它們只是一類節目,不要附加太多的目標任務,因為它們根本達不到。

相關焦點

  • 同一男團,焉栩嘉因感情問題翻車,肖戰驚喜加盟演員請就位總決賽
    肖戰將會在《演員請就位》總決賽上傾情演唱《用盡我的一切奔向你》。今天很多人是不是都被驚喜到了?!肖戰驚喜加盟演員請就位對於肖戰來說,這既是一個久違的綜藝,也是一個久違的唱歌舞臺。焉栩嘉,夏之光,趙磊選擇了重新成團出道,RISE吸引了很多粉絲,然而前兩人卻因為感情問題翻車。
  • 《演員請就位2》:郭敬明已洗白上岸,陳凱歌這是要翻車?
    《演員請就位2》最新一期,李成儒和郭敬明竟然「世紀大和解」了,對郭敬明執導的《天才槍手》這個片段,一向愛說大實話的李成儒對郭敬明的評價是「非常棒」、「郭敬明這次用心了」,郭敬明趕緊起立鞠躬致謝,高興得像被老師誇獎的小學生。
  • 演員請就位?應該是撕B請就位吧
    因為《演員請就位2》,爾冬陞火了。本質上來說,《演員請就位》就是一個無比彆扭的節目。甫一開場,幾位製作人就用手裡「市場」的大旗把幾十位演員挨個評了級:有國民度的演員和突然爆紅的新人共享S級的沙發;被遺忘的中年女演員和還沒紅起來的小生一同坐在B級冷板凳。
  • 《演員請就位》最強演技翻車現場,《三十而已》真這麼難演嗎?
    《演員請就位》真的是一個寶藏節目,從開播以來就霸佔了熱搜。這是因為這個節目從主持人、評委再到演員都很有話題,可謂看點滿滿。每一期演員的表演都會受到關注,不僅要接受現場導演點評,還要被觀眾拿來和原版作比較。
  • 《演員請就位》,就位的不是演員
    《演員請就位》第一期播出後,網上層出不窮的消息,說看爾冬陞懟流量明星,太爽了。確實。爾導不僅懟了idol,還層層遞進,句句在點。每批一次,觀眾就爽一次。《演員請就位》這個節目組,挺會搞事兒的。第一期,讓大眾知名度沒有那麼高的爾冬陞導演出圈。第二期,新瓶裝舊酒。郭敬明和李誠儒,又吵起來了。《演員請就位》第一季播出時,就算很多人沒看過節目,對「李誠儒懟郭敬明」也有所耳聞。
  • 馬蘇想憑藉《演員請就位》翻紅,但可能嗎
    10月2日,《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正式開播。在這季節目中,不少人看到了馬蘇的身影。> 而作為「三料影后」的馬蘇,在 《演員請就位 雖說馬蘇參加《演員請就位》這檔節目,目標很是明確,就是要「翻紅」、要迎來事業的第二春。
  • 《演員請就位2》放棄熱搜KPI,讓演員回歸表演本身很難嗎?
    《演員請就位2》這檔定義為「角色競演類真人秀」的節目,自10月2日上線一來,可謂熱搜不斷,爭議不止,節目甚至還多了一項反向安利的功能。借用網友們的話來說,到底是《演員請就位》還是《熱搜已就位》? 如果用《說唱新世代》的賽制,打開《演員請就位2》 說到這兒,娛sir不妨腦洞打開一下:給《演員請就位2》換個玩法,用同期在播的另一檔節目
  • 演員請就位?不,演技請先就位
    不少人表示認同,認為演員也是技術類工種,需要把專業提高到一定標準才可以去表演。也有人不贊同,認為每個人都是從新人成長起來的,應該給予更多機會和鼓勵。只要長相好或者有知名度就可以跨界做演員嗎?簡單的戲,人人都能演嗎?演員到底有沒有門檻?
  • 李誠儒要退出演員請就位了?
    話說吸引你看《演員請就位2》的原因是什麼,反正吸引隨姐去看的就是因為李誠儒老師的犀利點評哈哈。但是呢,今天,李誠儒不去演員請就位了登上了熱搜~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據說是李誠儒在一個採訪中被問到《演員請就位》中哪段作品有打動到他?李誠儒表示:「作品選擇的好與壞也存在著差距,所以很難預測。這也不歸我管了,我現在已經不去了。」 ​
  • 「演員請就位」,還是「郭敬明已就位」?
    《演員請就位2》郭敬明回歸。本以為第一季,他翻拍《妖貓傳》片段翻車後,第二季節目組大概率不會再請他。回想他曾把《妖貓傳》原作裡仙氣飄飄的白鶴少年拍成「白馬會所裡走出的兩位牛郎」…...《演員請就位2》第二期,郭敬明和李誠儒「撕」上熱搜第一,8億閱讀量,9.3萬討論度,一撕撕得直接省掉了千萬宣發費。
  • 演員請就位這姐姐要火
    演員請就位這姐姐要火《演員請就位》的熱度高居不下。而在第二次表演後,黃璐的演技再次翻車,表演完《寄生蟲》這個片段後,都沒有導演為黃璐亮牌。一副拿了若干個文藝片獎項的女主來這裡參加《演員請就位》,還拿自己以前的榮譽來「炫耀」,甚至在臺上直接暗諷張栢芝。
  • 《演員請就位》,導演就位了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文娛產業觀近日,《演員請就位豆瓣評分也從第一季的6.8分滑至6.7分的第二季《演員請就位》,激起了網友對於演員「就位」的激烈討論。「味同嚼蠟,味如雞肋,如此乏味。」這是李誠儒在《演員請就位》中說出的點評。李誠儒與郭敬明的針鋒相對,爾冬陞的辛辣點評,以及趙薇的反矯說辭,都讓《演員請就位》頻上熱搜。
  • 李成儒再次參加《演員請就位》親兄弟,這次的加入,還會退出嗎
    《演員請就位》這個綜藝節目,如今已經徹底變了味道。自初始為了甄選優秀的演員,才創立了這個節目。但是後來越拍越不對勁,各大導演們的評價也來越撲朔迷離。很多觀眾看著都覺得不好的,他們也能覺得OK。甚至在最近,這場綜藝節目已經完全變成了導演之間的互懟。甄選優秀演員這件事,反倒成了次要。
  • 《演員請就位》最強演技翻車現場,《三十而已》真這麼難演嗎
    《演員請就位》真的是一個寶藏程序,從上線就佔領了熱搜。這是因為這個節目充滿了來自主持人、評委和演員的話題。每一個演員的表演都會被關注,不僅接受現場導演的評論,還被觀眾拿來和原版比較。每一期都會有平庸的表演,精彩的表演。一般來說,翻車時間是可以接受的。
  • 《演員請就位》真的在選演員嗎?
    最近《演員請就位2》頻頻上熱搜!郭敬明和李誠儒的唇槍舌戰又再次上演。網友不禁發問:《演員請就位》真的在選演員嗎?所以,這根本不是一個從草根選演員的節目!裡面的很多選手都已經籤約了公司,說白了,這個節目就是在捧人罷了。
  • 郭敬明參加《演員請就位2》,是來選妃的?
    10月份最火的綜藝節目,毫無疑問是《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這檔演員競演真人秀節目從10月2日開始播出,播出了兩期就接連拿下數次熱搜,火爆全網,像《乘風破浪的姐姐》一樣火得猝不及防。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中引入了一個全新的規則——演員評級。節目中將會把演員分為S、A、B三個等級,對演員的演技、人氣、市場等多個要素進行評級劃分。
  • 《演員請就位》,就位的不是演員,而是導師
    《演員請就位》實火,三天兩頭上熱搜。就算你沒真的看過,估計也常常在熱搜上看個七七八八,比如「爾冬陞懟流量」「郭敬明李誠儒罵戰」「趙薇說李溪芮孟子義矯情」等等。《演員請就位》第一季播出時,就算很多人沒看過節目,對「李誠儒懟郭敬明」也有所耳聞。
  • 綜藝《演員請就位》,就位的何止是演員
    #演員請就位《演員請就位》熱度如此之高更多是因為有爭議,很多節目沒有收穫口碑但收穫了熱度對於節目導演來說這個節目就是成功了的,所以現在很多綜藝節目為了製造爭議點,刻意激發節目人員的矛盾,以此來獲取更高的熱度。
  • 演員請就位被嘲是資本請就位
    網上曝光了一張《演員請就位》的關係圖,沒想到這檔節目背後居然有69家影視公司投資,而這些公司跟參與比賽的演員有著某種不言而喻的關係。有些演員甚至還是公公司的股東,面對這樣交錯雜亂的「關係網」,不少網友感慨演員請就位是資本請就位吧?前幾期演員請就位都有各種爭議,李誠儒跟郭敬明的battle,甚至還有導師跟學員的矛盾,郭敬明還在節目中大罵孟子義的網紅臉。
  • 《演員請就位2》落幕之後,「真演員」何去何從?
    12月5日晚,歷經2個月的較量,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2》迎來總決賽。在40位參賽演員中,曾經的TVB視後胡杏兒以249票獲得「年度最佳演員」,毫無爭議拿下本季節目的總冠軍。帷幕落下,她亦心潮澎湃,寫下這樣一句話,與「戰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