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陳老師在教學時引用徐霞客的詩句「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有學生產生了疑問:「為什麼黃山不在五嶽之列?」陳老師下列處理方式恰當的是( )。
A.不予理睬繼續上課
B.批評學生上課分心
C.布置學生課外探究
D.解釋說作者弄錯了
2.學習單詞Foot(足部)後,再學Football(足球),所產生的遷移是( )。
A.一般遷移
B.普通遷移
C.非特殊性遷移
D.具體遷移
3.學生由易到難進行學習活動,如先學加減再學乘除,這種學習屬於( )。
A.逆向遷移
B.縱向遷移
C.一般遷移
D.特殊遷移
4.王明是個聰明的孩子,但是他平時學習不用功,每次考試都抱著僥倖心理靠運氣過關,這次期末考試他考砸了,他認為是自己的運氣太差了的緣故。對於王明的行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王明的做法屬於外部歸因,是對自己的行為不負責的表現
B.王明的做法屬於內部歸因,是一種的歸因心態
C.王明應該將失敗歸於自己的能力不足而不是運氣不好
D.王明如果不能夠重新認識自我,那麼他以後一定會產生學習的無助感
5.在歸因結論中,屬於內部不穩定的因素是( )。
A.能力
B.努力
C.運氣
D.任務難度
6.平時嗓門很大的小強,在回答老師提問時聲音卻很低,老師批評說「聲音這麼小,難道你是蚊子嗎?」話音剛落,全班哄堂大笑,該老師的做法( )。
A.合理,有助於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B.合理,有助於鼓勵學生主動反思
C.不合理,沒有體現對學生的尊重
D.不合理,歧視學生的生理缺陷
7.某小學要求教師重視教學科研。盧老師抱怨道:「搞研究有什麼用,上課又用不著。」盧老師的說法( )。
A.不正確。教師須服從學校一切安排
B.不正確。研究有利於教師專業發展
C.正確。小學教師搞研究沒用
D.正確。研究對應試幫助不大
8.萬老師教學很認真,經常辛辛苦苦從上課講到下課,嗓門特別大,被同事戲稱為「全天候廣播員」,可教學效果一直不好。萬老師需要反思的是( )。
A.教學態度
B.教學方式
C.教學目的
D.教學條件
9.根據韋納的歸因理論,如果學生把成功歸因為自己的能力,學生會感到( )。
A.驚喜和感激
B.滿意和自豪
C.內疚和無助
D.學習沒有積極性
10某小學對學生評優制度進行了改革,增設了「創造之星」「孝心少年」「運動之星」等多項榮譽稱號。該學校的做法( )。
A.不利於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B.不利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C.有利於強化學生之間的競爭
D.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中公講師解析:題幹中陳老師的做法處理恰當的是應該布置學生課外探究的作業,這體現出了教師在面對課上突發問題時發揮自身的教育機智,因勢利導,從而促進學生發展。故此題選C。
2.【答案】D。中公講師解析:一般遷移,也稱「非特殊遷移」、「普遍遷移」、「普通遷移」,是指在一種學習中所習得的一般原理、原則和態度對另一種具體內容學習的影響,即原理、原則和態度的具體應用。具體遷移說的是具體經驗遷移到另一學習情境中去。題幹中從「Foot」到「Football」就屬於具體經驗的遷移,因此選擇D。
3.【答案】B。中公講師解析:垂直遷移也稱「縱向遷移」,指先行學習內容與後續學習內容是不同水平的學習活動之間產生的影響。垂直遷移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遷移,即下位的較低層次的經驗影響上位的較高層次的經驗的學習;一是自上而下的遷移,即上位的較高層次的經驗影響下位的較低層次的經驗的學習。學生由易到難進行學習活動,先學加減再學乘除屬於縱向遷移。
4.【答案】A。中公講師解析:根據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王明將失敗歸因於外部的、不穩定的、不可控制的運氣因素,是對自己行為不負責的表現。
5.【答案】B。中公講師解析:按照韋納的歸因理論,能力屬於內部、穩定、不可控的因素;努力屬於內部、不穩定、可控制的因素;運氣屬於外部、不穩定、不可控的因素;任務難度屬於外部、穩定、不可控的因素。
6.【答案】C。中公講師解析:教師應本著育人為本的學生觀正確看待學生,把他們看作是發展的人、獨特的人、學習和權利的主體,尊重學生,促進學生發展。材料中該教師諷刺學生,沒有體現對學生的尊重。
7.【答案】B。中公講師解析:教師專業發展要求教師恆於研究,成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中小學教師對於自己的專業教育教學是天然的研究者,應該不斷向研究型教師的目標邁進,積極發現自己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深入研究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所以盧老師的說法不正確,研究有利於教師專業發展。
8.【答案】B。中公講師解析:萬老師一直認真辛苦地進行教學,說明他的教學態度沒有問題,教學效果一直不好,說明他的教學方式有問題。因此萬老師需要反思的是教學方式。因此,答案為B。
9.【答案】B。中公講師解析:本題考查韋納的歸因理論作用。韋納認為,個人對其行為成敗的歸因能引起個體不同的心理變化,影響個人期望的改變和情感反應,繼而又影響其後繼的行為。因素來源維度與個體成敗的情緒體驗有關。把成就行為歸結於內部因素,會出現較強的情感反應,在成功時感到滿意和自豪,失敗時感到內疚和羞愧。所以學生把成功歸因於能力這一內部因素時,會感到滿意和自豪。所以選B。選項A,不符合題意。選項C和D,一個總是把失敗歸於內部的、穩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學生會形成一種習得性無助的自我感覺。習得性無助是當個體感到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對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產生影響時所體驗到的一種抑鬱狀態。故排除。
10.【答案】D。中公講師解析:素質教育是立足於人的個性的教育。它在承認人與人在個性上存在差異的基礎上,從差異出發,以人的個性發展為目標,實質上是一種個性發展的教育。題目中對於學生評優制度進行了改革,增設了「創造之星」「孝心少年」「運動之星」等多項榮譽稱號,正是關注學生個性發展的表現,這種做法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