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對教師「終身學習」的具體要求不包括( )。
A.拓寬知識視野
B.更新知識結構
C.勇於探索創新
D.樂於廉潔從教
2.方銘是老師們眼裡的「問題生」,班主任王老師一次次的與方銘家長聯繫,每次方銘的家長態度都很誠懇,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但班主任王老師總是訓斥家長沒有教育監督好孩子,這一做法違背了教師職業道德的( )要求。
A.為人師表
B.熱愛學生
C.終身學習
D.愛崗敬業
3.「矮子裡面挑高個」的評價是( )。
A.相對評價
B.絕對評價
C.正式評價
D.非正式評價
4.被視為現代課程理論的奠基石的著作是( )。
A.《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
B.《兒童與課程》
C.《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
D.《課程》
5.課堂上,李老師在講解了蝴蝶的畫法後,給學生展示了世界各種珍稀蝴蝶的圖片,還介紹了其生活習性,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開發學生的潛能,這屬於( )。
A.基礎性課程
B.拓展性課程
C.研究性課程
D.課外活動
6.下列對課程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布魯納提出了結構主義課程理論
B.制約學校課程的三大因素是社會,知識和學生
C.教學計劃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
D.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程改革
7.把若干相關學科內容加以篩選核實後按照一定的體系合為一體的課程形態是( )。
A.學科課程
B.行動課程
C.核心課程
D.綜合課程
8.下列關於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課程性質的表述,理解正確的為( )。
①知識性課程 ②工具性課程 ③國家課程 ④選修課程 ⑤拓展性課程
A. ②③⑤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9.指導各學科教學的綱領文件是( )。
A.教材指南
B.課程標準
C.課程指南
D.教學大綱
10.講授法的基本方式有( )。
A.講讀、講述、講解、報告
B.講讀、講述、講解、講演
C.講讀、講述、講演、談話
D.講讀、講述、講解、討論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中公講師解析:本題考查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規定,教師要做到終身學習,要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故選項A、B、C均符合「終身學習」的職業要求。選項D,廉潔從教是為人師表的職業要求,教師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範,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牟取私利,與「終身學習」的職業要求無關,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綜上所述,選項A、B、C符合現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的「終身學習」規定和要求,D選項不符合,本題正確答案為D。
2.【答案】A。中公講師解析:本題考查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規定,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範,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牟取私利。題幹中班主任王老師總是訓斥家長沒有教育監督好孩子,沒能在與家長溝通中尊重家長,違背了為人師表的職業要求,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選項B,熱愛學生,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與題意不符。選項C,終身學習,教師要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與題意不符。選項D,愛崗敬業,教師要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與題意不符。綜上所述,選項B、C、D與題意不符,本題正確答案為A。
3.【答案】A。中公講師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相對性評價的概念理解。相對評價主要依據學生個人的學習成績在該班學生成績序列或常模中所處的位置來評價和決定他的成績的優劣,而不考慮他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矮子裡面挑高個」的評價,體現根據位置排名決定優劣,屬於相對性評價。故本題答案為A。選項B,絕對性評價又稱為目標參照性評價,是運用目標參照性測驗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的評價。它主要依據教學目標和教材編制試題來測量學生的學業成績,判斷學生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而不以評定學生之間的差異為目的。
選項C,正式評價是指教師通過相對規範的評價程序和測驗,通常是紙筆測驗工具或者通過一些正式舉行的活動,例如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等。有針對性的了解學生情況的評價方式。選項D,非正式評價是指教師在與學生日常教學的接觸互動過程中以觀察和交流為主要方式不斷地了解學生,進而在有意或無意之間形成對學生某種看法和判斷的一種評價方式。B、C、D三項與題意不符,故本題答案為A。
4.【答案】C。中公講師解析:1918年,美國學者博比特出版了《課程》一書,標誌著課程作為專門研究領域的誕生,這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課程理論專著。1949年,泰勒出版的《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被視為現代課程理論的奠基石,因此泰勒被認為是現代課程理論之父。故本題選C。
5.【答案】B。中公講師解析:按照課程任務劃分,分為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研究型課程。拓展型課程是指重點在於拓展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開闊學生的知識和視野,發展學生的特殊能力。題幹中老師給學生展示世界各種珍稀蝴蝶的圖片,還介紹了生活習性,激發學生興趣愛好,開發學生潛能屬於拓展型課程。
6.【答案】C。中公講師解析:課程標準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教科書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
7.【答案】D。中公講師解析:定義綜合課程是指打破傳統分科課程的知識領域,組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科領域構成的課程。
8.【答案】A。中公講師解析:信息技術教育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一項內容,屬於必修課程;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屬於新課改中設定的必修課,屬於國家課程,也是工具性的課程;「信息技術教育」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等,屬於拓展性課程。
9.【答案】B。中公講師解析: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的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範和質量要求。
10.【答案】B。中公講師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講授法的基本方式。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方法。主要有講述、講解、講讀、講演四種方式。講述,是指教師運用具體生動的語言對教學內容作系統敘述和形象描繪的一種講授方式。一般在人文學科教學中運用得比較多。又分為科學性講述和藝術性講述。講解,是指教師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教材內容進行解釋、說明、論證的一種講授方式。一般在自然學科教學中運用較多。講讀,是指教師把講述、講解同閱讀教材有機結合,講、讀、練、思相結合的一種講授方式。一般用於語文、外語教學中,也可用於數理化學科教學。講演,是以教師的學說或報告的形式在較長的時間裡系統地講授教材內容,條分縷析,廣徵博引,科學論證,從而得出科學結論的一種講授方式。因為講演時間長、知識面涉及廣、難度大,主要運用於大學教學中,中小學中較少運用。綜上所述,本題答案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