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林有有的扮演者張月參加《演員請就位》的訪談視頻流出。
在視頻裡,張月表示自己因為這個角色出名很意外,更沒有想到會引來那麼多的罵聲。
從小透明到人人「厭」之,張月的確「紅」了,但卻是黑紅,這也意味著她的演藝路會更加難走。
當「綠茶」容易,但想摘下「綠茶標籤」卻難了。
電視劇《三十而已》裡有一場戲,是林有有和許幻山一起吃冰淇淋。林有有看到許幻山手上的冰淇淋,主動上前咬了一口說是試試味道,但試的是東西還是人心,就請諸君自行判斷了。
而接下來許幻山的行為,才是讓眾人怒火急生的原因。
許幻山看著被咬過的冰淇淋端詳了一會,轉眼就把那咬過的部分送到了自己嘴裡,還細細品味。試問,這種做法代表了什麼?
沒有界限感的兩個人,又怎麼會在乎道德的約束,彼此投懷送抱來得痛快,哪會理會世間的悲苦。
就這樣,顧佳努力地顧家,卻被老公許幻山背叛,這讓人哪裡看得過去,罪魁禍首林有有就成了大家的發洩地。
不少人在林有有飾演者張月的微博下發言,並且還直言就是來「攻擊」林有有的。可憐了張月,只是飾演了一個角色,卻無辜背上了大堆罵名。
當初為了拍好這場戲連吃了二十多個冰淇淋的張月,恐怕也不會想到,自己會被角色所束縛住。為了事業有起色,張月甚至不敢關閉微博評論,只為給自己多點曝光。
這樣的紅,貌似多了點紛擾。
「容嬤嬤」算是被角色坑了半輩子的人。飾演容嬤嬤的時候,李明啟老師的演技可謂了得,那個「扎人」的狠勁著實讓人害怕。
當時年幼的我,看到容嬤嬤這個稍顯「猙獰」的樣子,都不禁出了點冷汗。
李明啟因為容嬤嬤被人熟知,卻不想導致了偏見的產生。李明啟說自己去買菜的時候,別人特意不賣給她,還扔給她臭雞蛋,坐車的時候別人都不願意載她。
凡是出門,大家都斜眼看她,對她頗有微詞。更有甚者,還光明正大地上前對李明啟進行言語傷害。
紅利沒吃到,壞事一大把,對於一個老藝術家來說,這種走紅既讓人無奈又不得不接受。
雖然說行得正坐得端,身正不怕影子斜。可一「斜」就幾十年,這種偏見為什麼如此牢固呢?
到底是演員太厲害,還是她帶給我們的陰影太強大。
《以家人之名》裡飾演陳婷的演員楊童舒,曾因出演了《武則天傳奇》裡的徐盈盈,也曾是許多人的「童年噩夢」。
在接陳婷這個角色的時候,楊童舒也曾猶豫過,畢竟這位母親的性格太令人費解了。但楊童舒轉念一想,自己要傳達的是家庭責任觀,為何要在意這些東西呢?
但即便如此,楊童舒還是被罵上了熱搜。
畢竟演員是演員,角色是角色啊!如果一個演員因為覺得角色不好,導致大家都不去接,那麼這部劇還會完整嗎?
答案是不會。
就算觀眾對於這個角色的反應有多大,多激烈,唯一能證明的一點就是你演得到位。觀眾罵得越兇,說明演員演得越好。
觀眾對於壞角色的厭惡,其實是惡魔效應的後果。
惡魔效應指對人某一品質或物品的某一特徵有不良印象,就會對這個人、這件物品的整
體評價偏低。
我們一旦發現某個人令自己覺得不舒服,不爽,就會放大他身上的缺點,並對其偏執打壓。
張月飾演的林有有就是如此,因為「綠茶」加小三的身份,堂而皇之地破壞別人的家庭,格外地讓人厭惡。
生活裡我們可能只會在背後吐槽兩句,不敢當面明說,但在影視熒幕中就不一樣了。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家對於林有有肯定是貶多於中立,相關的情緒被牽引了出來,不發洩出來難以排憤。
但我們卻時常忘記了,演員也是個人,罵角色可以,罵人就有點過分了。畢竟人家並沒有實際上對你造成傷害,為何要承受你的無端辱罵。
負面情緒可以發洩,但不要發洩錯了地方。對事不對人,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我們討厭林有有,只不過討厭那些壞品質罷了。
END
作者:七洲天,唯心不易創作者。原創不易,喜歡可以點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