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黃埔馬拉松賽|9院士鳴槍 2萬跑友跑向幸福
金羊網 作者:侯夢菲 梁栩豪 郭思琦 2020-12-28
12月27日8時,中國田協金牌賽事——廣州農商銀行·2020廣州黃埔馬拉松賽在廣州科學城綠軸廣場鳴槍起跑。
眾多選手在今年黃馬賽場上取得新突破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鄧勃 攝
黃馬選手取得新突破,中新知識城迎來新局面
文/侯夢菲 梁栩豪 郭思琦
通訊員範敏玲 張成
12月27日8時,中國田協金牌賽事——廣州農商銀行·2020廣州黃埔馬拉松賽在廣州科學城綠軸廣場鳴槍起跑,來自全國各地的2萬名跑友用腳步丈量黃埔之美,以奔跑的姿態感受黃埔發展的「加速度」。
2020年是中新廣州知識城上升為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2周年、奠基10周年,這也是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第4次舉辦萬人馬拉松賽,設有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和迷你馬拉松三個比賽項目。
當天,廣大跑步愛好者再次跑向這座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創新之城,觸摸灣頂明珠的魅力,一路見證知識城建設10周年的發展成果。
新陣容
院士科學家方陣首次亮相,黃馬搭臺促進合作
上午8時整,隨著施一公、王曉東、徐濤、趙宇亮、Henry H.Radamson、林東昕、徐紅星、陳勇、葉思宇9位院士扣響發令槍,參加黃馬的2萬名跑友激情開跑。
從上一屆黃馬開始,院士鳴槍起跑成為黃埔馬拉松賽事的一大亮點。今年黃馬的院士陣容再次升級,不僅請院士為選手鳴槍助跑,還首設「院士科學家方陣」。這不僅成為黃馬現場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也再次展現黃埔創新引領、人才為基的發展活力與實力。
施一公、王曉東、趙宇亮、Henry H.Radamson、徐紅星「領跑」院士科學家方陣。其中,施一公以淨成績1小時35分27秒創下個人半馬最好成績。
「廣州是我的福地,肯定會經常來廣州。明年如果有機會,也會儘量抽時間參加黃馬。」賽後受訪時,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廣州諾誠健華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施一公表示,對自己首次參加黃馬的狀態比較滿意。
院士科學家方陣不僅為院士們提供了享受跑步的平臺,更為大家搭建了交流的平臺。兩位「領跑」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宇亮和徐紅星的研究領域都與納米相關。「我首次馬拉松比賽選擇黃馬,也是被黃埔濃厚的創新精神和發展活力所吸引。」徐紅星表示,未來將考慮在黃埔落戶相關研究項目。
作為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由趙宇亮領銜的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今年2月已在黃埔中新廣州知識城動工建設,「黃馬為我們交流合作搭建了平臺,我們也希望和其他院士團隊開展更多的交流和合作。」
新紀錄
全馬男女前三名,均打破原賽會紀錄
本屆黃馬設置了精英跑者直通報名通道,全程馬拉松項目精英跑者人數達1252人。比賽還設置了「破賽會國內選手成績紀錄獎」。今年的黃馬選手跑出了「加速度」,男子、女子全程馬拉松的前三名選手均打破了原賽會紀錄,每人都額外獲得了30000元的破紀錄獎金。
上午10時許,雲南名將粟國雄以2小時17分48秒的成績奪得男子全馬冠軍並打破賽事紀錄,竇發仙以2小時36分的成績奪得女子全馬冠軍並打破賽會紀錄。值得關注的是,粟國雄也是上一屆黃馬全馬中國籍跑手第一名,而今年的成績比去年快了近1分鐘。
「非常高興,因為在現有的基礎上每進步一點都非常難。」粟國雄說,這兩年都跑進了知識城的賽道,感覺賽道優化之後跑馬的體驗會更加好一些,「今天天氣比較熱,消耗相對會多一些,但我一直想著要突破自己。希望通過馬拉松運動,把這種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
竇發仙同樣來自雲南,首次參加黃馬就一舉奪冠。「一路上我感受到很多來自觀眾的力量,他們的鼓勵讓我很震撼,我非常感動。」竇發仙說。
此外,黃埔馬拉松從第一屆開始就以送汽車驚豔跑友圈,今年的福利依然誠意滿滿。賽事官方合作夥伴廣汽本田提供30臺凌派汽車作為獎品。本屆黃埔馬拉松男子和女子冠軍也各贏得廣本VE-1+汽車一輛。
新速度
選手賽場取得新突破,中新知識城迎發展新局面
今年黃馬的賽道進一步優化,起點設在廣州科學城綠軸廣場。相比去年,今年黃馬在知識城跑得更遠,賽道縱貫知識城南北。
眾多選手在今年黃馬賽場上取得新突破,刷新了個人馬拉松賽成績。在全馬終點,正式落成的知識城北大門以嶄新的形象迎接八方跑友,成為不少選手完賽後拍照打卡、見證自我超越的地方。
「黃馬有風景優美的賽道、充足的補給、熱情的志願者,到黃埔,奔向幸福!」今年剛從新加坡回國,來到黃埔創業的跑友聶滴這樣說。
正如黃馬選手跑出了自己的「加速度」,中新廣州知識城也正以「加速度」跑向更輝煌的明天!2020年是中新兩國建交30周年,知識城的第一個10年建設圓滿收官,也迎來新一輪發展的開局之年。
今年8月,《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獲國務院批覆同意。隨著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升級,知識城進入了開發建設2.0階段,「一核兩心多園」城市空間布局全面鋪開,生物製藥、集成電路產業化、新能源汽車以及智慧財產權保護和納米科技創新領域的「三集群兩高地」產業力量正加速崛起。眾多跑者沿著黃馬全馬賽事路線,近距離感受阡陌變新城的「黃埔速度」,用奔跑的腳步丈量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發展。
新變化
疫情之下舉辦黃馬,彰顯抗疫決心和信心
疫情之下,今年很多國際馬拉松賽事都受到衝擊,在這樣的特殊情況下,一年一度的黃馬如期而至,其意義已經超出了一場馬拉松賽事本身。
與往年不同,今年參加黃馬需要上傳健康碼,賽前領取物資時還要提交12月23日後的紙質核酸陰性檢測報告,並配合檢查健康碼、行程碼和測溫。「家人都很放心,我們自己也很享受比賽。」廣州特馬隊隊長春信說,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周密安排、科學施策,用一場大規模的城市馬拉松賽事來表達抗疫的決心和信心,彰顯了黃埔的勇氣和擔當。
此外,賽事還繼續使用掌脈識別等高科技手段,及時有效杜絕替跑、蹭跑等違規行為,讓選手的黃埔馬拉松之旅更安全、更便捷、更順利。
在賽道安保方面,黃埔警方組織各種安保力量共1萬多人,全力保障賽事的安全進行。不僅如此,今年黃馬繼續設置「警察護跑團」,300名民警馬拉松愛好者作為一支成熟、可靠、流動的安保力量,為賽事安全保駕護航。
最暖心
在現場隨時待命,為賽事保駕護航
志願者也是黃馬現場一道靚麗的風景。4176名志願者為選手提供全程服務。本屆黃馬在起點、終點和賽道上布置了80臺AED(自動除顫器)、24臺監護型救護車、2臺醫療應急保障車、24個醫療站,共有44隊騎行救護隊、58名不同配速的急救跑者、670名醫療志願者、5組重點區域防控小組參與賽事保障,賽道沿途還有4間後方定點救治醫院隨時待命。
「今年,我們還準備了1部負壓救護車,醫療站還配備了防護服、護目鏡、口罩等防疫物資。」黃馬醫療保障副指揮吳女士介紹,醫護人員都接受了專業培訓及應急演練。
賽事由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廣州開發區管委會主辦,黃埔區體育局、廣東新中體體育集團承辦,廣州農商銀行冠名贊助,廣汽本田、廣發證券作為官方合作夥伴提供支持。
編輯: 正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