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部關於「作弊」的泰國電影橫空出世,憑藉1300萬的成本創造了12億票房的奇蹟,至今仍保持著8.2分的高分,它就是把作弊拍成了諜戰大片的《天才槍手》。
如今三年過去,這部看上去「三觀不正」的作品,再次以懸疑劇的形式回歸,這一次,它不僅有更刺激的高智商作弊,更有揭露教育現實的野心。
一般從電影翻拍來的電視劇,都容易讓人失望,畢竟珠玉在前,觀眾先入為主,很難超越。
但,劇版《天才槍手》似乎沒有陷入「翻拍必爛片」的魔咒,主演大換血,但演出了新的風格;
人物刻畫更加細膩,動機轉折更合理,故事演繹更加現實,揭露教育的「不可說」。劇版和電影設定一樣,都在講述作弊的故事。
作弊,為什麼會這麼吸睛?想像一下,你現在在考場上,由於題目太難抓耳撓腮,窗外陣陣蟬鳴更讓你心煩意亂。
這時坐在你旁邊的同學丟來一張紙團,你喜出望外剛想打開紙團,卻聽到身旁監考老師的高跟鞋聲,向你走來。
這個場景,想想就頗為窒息,就算沒做過弊,相信你也能體會其中的緊張。
作弊,這是學生時代人人都會面臨的問題,遠比狗血的戀愛故事更讓我們能產生共鳴,強烈的代入感,是《天才槍手》之所以大熱的重要原因。
影版和劇版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優點:現實意義。男主女的故事背景基本一致,兩人都是寒門學霸,每年為了搶奪獎學金「頭破血流」。
一邊,是為了學費每天辛苦工作的父母;另一邊,是學校裡靠著找「老師補課」輕鬆通過考試的富二代。而學校呢,打著優質教育,為國外輸送人才的旗號,連寒門學霸都不放過,依然要吸上他們家庭一口血。而等他們入學之後呢,卻只有六萬塊的獎學金,且只有一個名額。校長三番四次跟小琳和班克哭窮,說董事會堅持預算不足。不能將獎學金提高到兩個名額,只能讓他們倆平分獎學金,卻又不忘讓他們參加節目贏得獎金,為學校爭光。說白了,只要你家境貧寒,無論成績是否優異,在這所學校裡都是被當做棋子的份。學校裡的停車位,也不用講究先來後到,只要你家裡有錢,或者你給保安塞點小費,馬上就有專屬車位等著你。什麼是秩序?先到先得本是秩序,可金錢能輕易地擾亂秩序,這就是世界的運作方式,這就是制度的運作方式
除此之外,此次劇版中有一個細節,深化了「校園階級」這一主題。
還記得那個「賣考試題目」的補課老師嗎?閨蜜的富二代男朋友用錄音舉報了他,校長立刻開除了這個老師。但畫面一轉,原來他有一個在上學的兒子,補課老師原來也只是在為整個畸形的教育體制打工。最後,影版《天才槍手》上映後,很多人覺得結尾是一個敗筆,太政治正確,太像洗白了。畢竟在男女主驚險的「考場作案」背後,是貧富差距、階級壁壘、教育系統畸形等等現實問題,按照製作方的官方說法,此次劇版的結局將會和影版不同。從預告來看,劇版的走向似乎要更複雜,更黑暗,他們將會和更多的人進行博弈,會面臨更大的誘惑。
甚至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手段。期待這次劇版,能帶給我們一個不一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