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街頭採訪在中國讀書的韓國留學生,你的理想是什麼,你也許會收到異口同聲的回答,繼承麻辣燙秘方,回韓國開麻辣燙店發家致富。(有誇大成分,如果介意,你也打不著我)
麻辣燙在去年就已經成為韓國的新一代網紅食品,而這勢頭不是一時而是越來越火。
(圖源: Korea times )
韓國電商平臺數據顯示,中國香辛調料「麻辣粉」和麻辣燙食材今年的銷售額比去年增加了96倍以上,麻辣香鍋製作材料的銷售額也比去年增加了41倍以上。
韓國推出的麻辣燙口味方便食品
(圖源: Korea times )
原本聚集在首爾大林洞和建國大學附近的麻辣燙餐廳在最近一兩年時間裡已經擴散到光化門、汝矣島、江南地區,甚至蔓延到了社區胡同商圈。
而麻辣燙作為最包容的中國美食之一,怎麼可能一碗燙獨享風光。麻辣燙不僅讓自己在韓國紅了,還帶火了中國啤酒。
最近韓媒拜託三家連鎖便利店(韓國市場佔比80%)做商品銷售調查,結果發現進口啤酒在韓國市場的比重已經高達61%,而朝日啤酒(日本)、青島啤酒(中國)、喜力啤酒(荷蘭)分列第一、二、三位。
(圖截:中央新聞)
在2014年韓國的進口啤酒銷量中,日本啤酒佔比達到38.1%,但在今年這一比例下降到了27.5%;相反,中國啤酒銷量佔比則從2014年的4.9%上升到今年的10.2%,上升了一倍還多,排名也從第七名一躍上升到第三名。
韓國專家分析中國啤酒市場佔比排名上升的這麼快離不開麻辣燙爆紅的帶動。
麻辣燙在韓國紅起來是得益於YouTube和直播平臺,吃播形成現象最早就是在韓國,不論是美食製作,還是大胃王的類型,這些自媒體都在盡力搜尋世界各地美食,麻辣燙就是被這些網紅帶貨,成功在韓國開闢了市場。
(動圖源:YouTube)
除此之外麻辣燙自選點菜的模式在韓國也是少見的,也正因為這種嘗鮮和自主掌控的模式在韓國特別是年輕人間火了。
而這條新聞在我們國內被報出來,直接登上微博熱搜第一,直到今天下午三點半還在熱搜前三。
點開閱讀量高的微博的評論區,有一個神奇的現象,在大家感嘆中國美食魅力時,都在「申遺警告」,而這一次並沒有韓國想要申遺麻辣燙的新聞隨後爆出。
為什麼大家已經逢韓緊張了?
這和韓國病態的民族自尊心有著很緊密的關係。雖然媒體在韓國爭名奪利的道路上的報導出現過偏差,但韓國人留給大家的刻板印象卻不是假的。
中日韓網友圈有一句名言:中日友誼靠韓國~
韓國在歷史長河中相當長的時間是依附他國生存,特別是中國。這也是為什麼韓國喜歡搶佔中國的歷史。
等到二戰時,韓國又長期被日本殖民,而後還有美國和國內軍政的影響。
終於建立起自己的民主政權後,經濟也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被壓迫的時期,突然翻身後還有了快速發展,民族心理卻並沒有完全適應現社會結構與社會觀念的脫節, 便會引發社會認同危機, 出現所謂的社會斷裂現象。
整個民族有如打了雞血,在民族自尊心上尤其偏執。最近兩年,韓國專家和網友們常常語出驚人。
前段時間某韓國網友發布了一張自己吃的螺螄粉的照片,指出螺螄粉兼具拉麵的韌性、泡菜的鮮香酸甜和火雞面的辣味:「是我們大韓民國流淌在血液裡的傳統口味!」該韓國網友隨即發出了為螺螄粉申請成為韓國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號召,很多韓國網友還留言支持。
(圖源:微博)
體育比賽中韓國髒手已人盡皆知,為了滿足病態的民族自尊心,完全違背體育精神。
2019年5月29日,熊貓杯比賽結束,韓國隊獲得冠軍,然而一名韓國隊員在結束比賽後腳踩獎盃放浪大笑,甚至還有韓國隊員對著熊貓冠軍獎盃做出撒尿的侮辱性動作。
武大靖在2019年短道速滑世錦賽被韓國選手故意絆倒,重賽後失去冠軍。
武大靖被韓國選手絆倒雙雙摔出賽道
更讓人無語的是2007年冬奧會韓國短道速滑隊竟然打出「長白山是我們的」的標語,再一次刷新了我們的認知底線。
圖中標語:長白山是我們的
(來源:韓聯社)
人類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而韓國人只要一句話宇宙都是韓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