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香港電影,大家一定能隨口說出不少如雷貫耳的的導演,大名鼎鼎的影視明星更是數不勝數,但是世人所知的才華橫溢的編劇卻少之又少,電影編劇本是一部電影裡除了導演外最重要的幕後職員,他們是決定電影質量好壞的基礎,編導演,從來都是編劇在先,可見編劇的重要性,今天我們就來說道說道小編心目中香港電影十大編劇。
第十名:岸西,代表作:《甜蜜蜜》《特務迷城》《男人四十》《蝴蝶飛》《刺陵》《月滿軒尼詩》《三岔口》等。
岸西,香港知名作家、編劇,她最為華人觀眾所稱道的是對人性和情感的獨特體悟和表現。1997年,電影《甜蜜蜜》榮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臺灣金馬獎最佳編劇提名;2002年,電影《男人四十》再次榮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臺灣金馬獎最佳編劇。岸西是香港女編劇的代表,也是一名比較強勢的編劇,不許導演隨意篡改她的劇本,這份底氣來自於岸西以《甜蜜蜜》和《男人四十》兩度獲得金像獎最佳編劇獎,這兩部著名的愛情片突出體現了岸西擅寫細膩感情的風格,她筆下的情感都存在於可以觸摸的現實中,沒有絕症,沒有脫離普通生活的悲情。除了文藝片,岸西也創作了《玻璃樽》《特務迷城》《三岔口》等動作片。岸西的作品時被形容有文學意味,喜歡把詩詞歌賦放入電影。她笑言可能跟自己是一位母親有關,因為時常希望推介一些好東西給小朋友,所以可能不經意地放入了一些元素給觀眾,逐漸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第九名:蕭若元,代表作:《江湖情》《三狼奇案》《跛豪》《飛女正傳》《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飛狐外傳》《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一代梟雄之三支旗》《3D玉蒲團》等
蕭若元(1949年-),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著名電視、電影編劇。廣東中山人,父親為華僑子弟。蕭若元是著名犯罪寫實片導演麥當雄的最佳拍檔,在七十年代後期麥當雄執掌亞洲電視時,蕭若元創造了約20套,800集電視劇,博得「編劇聖手」「蕭才子」的美譽。八十年代,兩人一起轉戰影壇,由蕭若元編劇的《月亮•星星•太陽》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跛豪》獲得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編劇獎,《跛豪》《鬼新娘》《公子多情》都是當年十大賣座片。從1992年起,蕭若元成為永盛公司的監製,監製了周星馳主演的一系列影片,包括《鹿鼎記》《武狀元蘇乞兒》《唐伯虎點秋香》和《逃學威龍3龍過雞年》。
第八名:文雋,代表作:《人在囧途》、《風雲》、《中華英雄》、《百分感覺》、《古惑仔》系列 、《山雞的故事》、《陽光燦爛的日子》、《洪興十三妹》等。
文雋,原名王文俊,1957年出生,香港影視人。現為資深影視廣播、出版人,曾參與的影視作品超過一百部,近年以監製、編劇及經理人工作為主。文雋既是電影事業家,又是少有的多棲影人,在演藝圈的經歷極其豐富,也正是因為他涉足的領域之廣,才得以坐上今天的位置。八十年代,文雋輾轉於麥當雄,德寶等電影公司,九十年代一度沉寂,直到1995年與王晶,劉偉強合組最佳拍檔公司,從1996年起,由文雋編劇,監製的五集「古惑仔」系列電影共獲得九千多萬票房。《風雲之雄霸天下》更是成為14年來首次非「雙周一成」主演的票房冠軍,加上《中華英雄》《烈火戰車2極速傳說》的高票房,文雋編劇的電影在商業上獲得巨大成功,而由他編劇的《靚妹仔》和《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也兩度獲得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尤其是他所編劇的《古惑仔》系列不知影響了多少懵懂的年輕人,小編以前也深受其所腐蝕,影響力可見一斑。
第七名:杜國威,代表作:《南海十三郎》《上海之夜》《刀馬旦》《無敵幸運星》《虎度門》《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白髮魔女傳》《如果愛》等
杜國威,香港話劇團駐團編劇。於1984年起編寫電影劇本,現為香港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71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地理系,1982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畢業後從事教職,倡導學校戲劇,屢獲校際戲劇比賽的獎項。1993年獲邀出任香港話劇團駐團編劇。1994年全面投身戲劇創作,撰寫多部膾炙人口的舞臺劇及電影劇本。其中《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及《南海十三郎》讓他兩度獲得金像獎最佳編劇獎,《虎度門》和《南海十三郎》分別在金馬獎獲得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獎。他在《南海十三郎》裡一語道盡了編劇界的辛酸,「編導演,從來都是編劇在先」,這就是《南海十三郎》裡面的臺詞,在以這些懷舊文藝通俗片成名前後,杜國威在商業娛樂片領域也有不小成就。杜國威在編劇界是名牌,是香港其中一個頂級的編劇。他的作品陸續結集成書,也有學生朗誦他的作品,教育署打算將他的作品納入課程、甚至內地學者也專門研究他的劇作。能夠取得香港特區政府所頒的「銅紫荊星章」勳銜,在文化界他還是第一人。
第六名:黃百鳴,代表作:《追女仔》《最佳拍檔》《何必有我》《開心鬼系列》《八星報喜》《家有喜事系列》等
黃百鳴,監製、編劇、演員,1946年04月08日出生於中國香港九龍。1967年,他編劇的《搭錯車》、《最佳拍檔》《何必有我》和《阿郎的故事》四部作品他以編劇身份進入香港演藝圈。說到商業上的成功,沒有編劇能及得上黃百鳴,從1979——1997年,共有十八部由他編劇的電影進入年度票房前十,總票房近四億,僅次於導演王晶和徐克,但是在1984年以前黃百鳴的作品更像是新藝城集體創作的成果,新藝城三巨頭:麥嘉,石天,黃百鳴,加上徐克施南生夫婦,曾志偉和泰迪羅賓,形成七人小組,經常通宵達旦開會討論劇本,再由黃百鳴執筆寫出,七人小組議定的劇本不許任何人修改,所謂導演,也淪為了「執行導演」。無論是作為編劇、演員、導演,還是製片人和投資人,黃百鳴在每一個領域都取得了驕人的成就,他在電影圈的奮鬥歷程,已成為香港喜劇電影一個時代的縮影。編劇出身的黃百鳴表述能力極佳、語調像說書人一樣抑揚頓挫、每一個問題的答案都能被他演繹成跌宕起伏的段子。黃百鳴是香港電影的活化石。
第五名:劉鎮偉,代表作:《大話西遊》《賭聖》《賭霸》《新精武門1991》《上海灘賭聖》《九二黑玫瑰對黑玫瑰》《東成西就》《方世玉》《猛鬼差館》等
劉鎮偉,1952年8月2日出生於香港長洲島。香港導演、編劇。劉鎮偉在編劇、導演、監製、演員等多個領域都頗有建樹,是王家衛的黃金拍檔,也是周星馳的主創福星,是香港喜劇的代表人物之一自從影以來,他一直以「鬼馬狂癲」著稱,劉鎮偉編劇的電影從來就不會以嚴肅的面貌來教育觀眾,他讓觀眾在觀看電影時都能感受到一種輕鬆和自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娛樂性。他的編劇風格很符合香港娛樂圈的遊戲規則,一切以娛樂為重。他當初在編寫《大話西遊》時,一開始根本就沒想過要表現什麼後現代主義或是用什麼魔幻流派之類的東西,更沒想到《大話西遊》後來會引來如此大的轟動。劉鎮偉所追求的只是如何娛樂觀眾,他的思想再是天馬行空,他也只是想娛樂觀眾罷了。就好比在1992年他編寫《92黑玫瑰對黑玫瑰》時,他也沒想到過該片會在金像獎上拿獎,因為這部電影的主題還是純娛樂。但在這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這麼奇怪。無論是《賭聖》、《東成西就》,還是《大話西遊》到處流露著天馬行空的想像,肆意放縱的幽默,讓人啞然失語的無釐頭,這成為劉鎮偉獨樹一幟的電影風格。
第四名:王晶,代表作:《精裝追女仔》《賭神1-2》《賭俠》《鹿鼎記》《鹿鼎記2神龍教》《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城市獵人》《逃學威龍3之龍過雞年》《九品芝麻官》《鼠膽龍威》等
王晶,1955年5月3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祖籍浙江省紹興市,香港影視導演、編劇、製作人,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1977年,編寫了第一部電影劇本《鬼馬狂潮》。1978年到1986年期間,編過40多部電影劇本。1981年首次執導電影《千王鬥千霸》。1997年聯同文雋等成立最佳拍檔電影公司。從影以來,出自他手中的電影作品多達160多部。王晶在編寫劇本時的唯一目的便是娛樂性,而且王晶也開創了香港現代賭片電影的先河,直到近幾年他還一直在編寫關於賭片的劇本,如《賭俠1999》、《千王之王2000》等等。而王晶對於感情戲方面的編劇才華也不落人後,象《偷偷愛你》、《每天愛你8小時》等等都算得上是經典的電影。王晶的編劇最大特點是把娛樂極致化,而且對於觀眾的喜好分寸把握得恰到好處,明白什麼樣的電影才是觀眾喜聞樂見的電影。可以說,王晶把庸俗推向了極致。王晶多年來被談只會拍低俗、色情、市井、商業,王晶不反駁也不理會,情況就如王家衛長年被數,他從不回應,低俗大師與藝術大師都有那份能耐。王晶創賭片及追女仔電影先河,為觀眾帶來不少娛樂。
第三名:倪匡,代表作:《獨臂刀》《唐山大兄》《精武門》《馬永貞》《義膽群英》《五郎八卦棍》《洪熙官》《楚留香》《功夫小子》《少林三十六房》《刺馬》《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劍》等。
倪匡(原名倪聰),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著名小說家,與金庸、黃沾和蔡瀾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1957年到香港,自學成才,成為專業作家。他寫作面十分廣闊,眾體皆備,小說則包括偵探、科幻、神怪、武俠、言情各種。寫作速度也十分驚人,每小時可寫八千字(手寫),曾同時為12家報紙寫連載。武俠小說以《六指琴魔》為代表, 想像奇特,也曾在金庸出國期間代寫《天龍八部》連載。倪匡是武俠片大導張徹的最佳拍檔,從1967年的《獨臂刀》開始,倪匡為邵氏編了360多部劇本,其中有260部拍攝成片,絕大部分由張徹執導。倪匡經常一周出一部劇本,但他三天就寫完了,然後鎖在抽屜裡,一周後再交貨從1967——1981年共有28部他編劇的電影進入年度票房前十,當中經典包括:香港第一部票房超過百萬的武俠片《獨臂刀》,香港第一次獲得亞洲影展最佳男主角的《報仇》,武打片經典《刺馬》,《流星蝴蝶劍》《少林三十六房》系列等等,連李小龍的成名作《唐山大兄》初稿也是由倪匡編寫,而《精武門》的意念也是來源於他的《霍元甲》,而由他創作的「衛斯理」系列小說也是不斷被拍攝的對象。對香港武俠片和科幻小說貢獻巨大的倪匡於2012年獲得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第二名:黃炳耀,代表作:《福星高照》《逃學威龍》《龍少年》《夏日福星》《富貴列車》《提防小手》《皇家師姐》《龍的心》《東方禿鷹》《辣手神探》
黃炳耀(英文名:Barry Wong Ping-Yiu,1946年11月20日—1992年10月16日),中國香港男演員,香港八九十年代的著名編劇,也演過很多的配角。人稱「奪命剪刀腳」黃炳耀,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生。中大畢業後,黃炳耀曾在香港政府衛生部門工作,又當過中學教師。1981年,黃炳耀加入香港影壇,為成龍的「拳威公司」編寫首個劇本《老鼠街》。同年起,黃炳耀進入「嘉禾」並開始成為洪金寶電影的御用編劇,成為洪金寶專用編劇,劉鎮偉對他的評價是:「這個編劇是天才,他是天才,當時電影商如果有180部電影一年,90部是他的。他影響了整個香港電影界。」,劉鎮偉認為他是八十年代香港最厲害的編劇,劇本寫得又快又好,喜劇才華出神入化,有他編劇的《福星高照》和《逃學威龍》是年度票房冠軍,《龍少年》《夏日福星》和《富貴列車》是票房亞軍,《提防小手》《皇家師姐》《龍的心》《東方禿鷹》和《辣手神探》都是經典之作,其中的「福星系列」和靈幻殭屍片是嘉禾公司對抗新藝城的招牌作品。除了喜劇片和動作片,黃炳耀還能隨機應變,轉寫文藝片《雙城故事》讓曾志偉獲得金像影帝。他在《逃學威龍》裡飾演「奪命剪刀腳」深受歡迎,正要在演員、編劇雙線發展時,卻不幸在德國心臟病發逝世,這一事件直接觸發了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的成立,這是英年早逝的黃炳耀對香港編劇界的特別意義。
第一名:遊乃海,代表作:《暗戰1-2》《槍火》《暗花》《黑社會》《再見阿郎》《PTU》《單身男女》《奪命金》《毒戰》《真心英雄》《非常突然》等。
遊乃海,1968年4月14日出生於香港,電影編劇、導演。喜歡杜琪峯電影的對他一定不陌生,以古龍為師的遊乃海被稱為香港最「妖異」的編劇,他的劇本裡往往充滿了奇巧的構思和靈感的細節,奇詭的轉折,拍案叫絕的懸疑,迷離詭異的氛圍,輕狂張揚的非凡個性。1996年起擔任銀河映像的編劇,曾獲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三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獎、兩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編劇獎等獎項。其中《暗花》中劉青雲和梁朝偉之間的警匪對峙,放棄了善惡的界定和表現,完全顛覆了觀眾對於英雄的慣常期待。有評論稱《暗花》活脫脫成了古龍小說的現代翻版。《黑社會》硬朗而冷酷的敘述風格,乾淨利落到完全沒有一絲繁瑣的結構,張馳有度又能扣人心弦的影片節奏,再加上個個精彩、個個深刻的人物塑造。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香港電影史上的奇蹟就在遊乃海的筆下誕生了。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並沒有拘泥於這些純粹技術層面的表達,更多的將筆觸直指向了幾千年的中國民間政治思想,指向了暗流中的中國人性,一筆幾乎寫盡了草莽中國的氣質。遊乃海所編寫的劇本風格變化多端,所以很難對遊乃海的編劇風格作出一個完整的歸納。怪不得人稱最「妖異」的編劇,是杜琪峯的銀河映像電影公司堪稱「國寶級」的人物。
結語:小編盤點的是電影編劇,當然還有很多優秀的編劇沒有入選,但是像小說家或者導演改編我並沒有列入進來,比如說《倩女幽魂》,你說編劇是徐克還是算蒲松齡?這個確實無法界定,類似這樣的,所以金庸、古龍、李碧華、徐克都沒能入選榜單。當然這只是小編的一家之言,目的也是為了讓更多電影觀眾了解電影的幕後工作人員,他們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敬。
END -聲明:上述內容均源自網絡免費下載,經由本號整理編輯發布,僅供學習交流,並不代表本公眾號的觀點與立場,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