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由麥克思研究院和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
大學畢業生升學比例持續上升
大學畢業生升學比例持續上升。本科生國內讀研比例從2015屆的13.5%上升至2019屆的15.2%,高職畢業生讀本科的比例從2015屆的4.7%上升到2019屆的7.6%。
學歷提升帶來的教育回報隨著時間延長而顯現。以讀研人群為例,2014屆本科生畢業五年內獲得研究生學歷人群月收入(10408元)明顯高於未讀研人群(9683元),其就業滿意度(獲得研究生學歷人群:79%,未讀研人群:73%)也明顯更高。
本科計算機類、高職鐵道運輸類專業領跑薪酬榜
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外,與2015屆相比,五年來本科生起薪漲幅為23.6%;高職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4295元,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外,與2015屆相比,五年來高職生起薪漲幅為15.7%。
其中,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等本科專業畢業生薪資較高,2019屆平均月收入分別為6858元、6145元、5899元;鐵道運輸類、計算機類、水上運輸類等高職專業畢業生薪資較高,2019屆平均月收入分別為5109元、4883元、4763元。
教育業是人才需求增長熱門行業
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比例最大的行業類是「教育業」(就業比例:15.9%),同時與2017屆相比增幅也較高,為8.2%。具體來看,在「教育業」的就業增長主要是「民辦中小學及教輔機構」(2019屆就業比例:7.6%)、「公辦中小學教育機構」(2019屆就業比例:6.1%)的需求增長,較2017屆分別增長20.6%、7%。2019屆高職畢業生就業比例較大的行業類是建築業(就業比例:11.1%)、教育業(就業比例:7.8%)。與2017屆相比,到「教育業」就業的高職生比例增幅也較高,為20%。具體來看,在「教育業」的就業增長主要是「教輔及培訓機構」(2019屆就業比例:2.9%)、「幼兒與學前教育機構」(2019屆就業比例:2.5%)的需求增長,較2017屆分別增長26.1%、19%。
2019屆本科畢業生從事最多的職業類是「中小學教育」(就業比例:10.1%),與2017屆相比增幅為6.3%。2019屆高職畢業生從事最多的職業類是「銷售」(就業比例:9.8%),與2017屆相比增幅為10.1%。
從畢業生中期發展來看,當教師就業「幸福感」最強
近三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後就業滿意度穩中有升(2019屆本科:68%;2019屆高職:66%),而同屆畢業生隨著工作時間增長,其就業滿意度也隨之提升。2014屆本科生畢業五年後的就業滿意度為74%,較半年後(62%)提升了12個百分點;2016屆高職生畢業三年後的就業滿意度為67%,較半年後(63%)提升了4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本科生畢業初期在政府及公共管理就業滿意度最高,畢業五年後在教育行業就業滿意度最高;高職生畢業初期在運輸行業就業滿意度最高,畢業三年後在教育行業就業滿意度最高。
民企是僱用大學生的主力軍,是支撐就業的中堅力量
2019屆本科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就業的比例(53%)最高,其次是國有企業、政府機構/科研或其他事業單位(均為20%);高職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就業的比例(68%)最高,其後是國有企業(16%)、政府機構/科研或其他事業單位(10%)。
教育、文體娛樂、零售業是大學生創業主要領域
2019屆本科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為1.6%,高職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為3.4%。隨著畢業時間的延長,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持續上升。2014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內自主創業比例為2%,畢業五年內上升至4.8%;2016屆高職生畢業半年內自主創業比例為3.9%,畢業三年內上升至8.1%。
數據顯示,「教育業」是2019屆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最主要領域(本科:24.5%,高職:10.5%),集中在教育及職業培訓、中小學教育,以及文學藝術、設計、體育等方面。大學生到「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本科:15.8%,高職:6.9%)、「零售業」(本科:8.6%,高職:11%)創業的比例也較高,從主要從事工作崗位來看,大學生到文體娛樂領域創業主要是做攝影師、自由寫作等,做零售主要是從事銷售、電子商務等方面工作。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樂琪
編輯:王海萍
流程編輯:王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