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由蓋爾·加朵主演的《神奇女俠》帶來女性超級英雄的新浪潮,集美麗與力量一身的黛安娜,讓接連推出《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自殺突擊隊》,被大力批評不會說故事而評價慘遭滑鐵盧的華納,借著《神奇女俠》一反頹勢再與漫威超英大片抗衡,扳回一些劣勢。首集的成功讓派蒂·傑金斯與蓋爾·加朵成為全球知名的女導演與女演員,續集的動靜備受期待,年初還曾謠傳內部試映反應不佳,足見人人對續集抱持多高期待,也可以想見導演壓力多大。而續集《神奇女俠1984》登上大銀幕後,我們可以肯定幕前的非蓋爾·加朵莫屬,但幕後真正的神奇女俠絕對是導演派蒂·傑金斯,她讓續集有了超越前作的格局與感動,動作升級、情感與故事也更加豐富。
一波三折,歷經一年半載檔期更迭、疫情加劇接連撤檔的情況下,《神奇女俠1984》終於將在近日壓軸登場。在前作上映後獲得不錯佳績與評價,原班製作團隊即開始著手續集策劃,導演派蒂·傑金斯更親自參與劇本撰寫工作;選角方面,除了核心人物「黛安娜」蓋爾加朵,以及克裡斯·派恩驚喜回歸,看命運多舛的兩人,相愛卻無法相伴,久違重逢之際,勢必又將面臨再次的斷舍離。此外,喜劇女星克裡斯汀·韋格和佩德羅·帕斯卡加盟,分別飾演神奇女俠的勁敵「豹女」和野心勃勃的企業投機客馬克斯維爾·勞德,成為本片反派雙組合。
《神奇女俠1984》劇情描述,1984年,一顆神秘寶石被送往研究中心鑑定,寶石具有讓人願望成真的力量,黛安娜希望愛人史蒂夫能夠重生、芭芭拉博士外貌與性格都不顯眼,她許願能變得性感迷人、破產的石油大亨麥斯洛德,希望自己能擁有應允他人願望的能力;人人有獎可拿,世界秩序因此大亂……
《神奇女俠1984》以天堂島競賽揭開視頻序幕,年幼的黛安娜一路領先賽事,卻在途中失誤落馬,失去奪冠的機會。渴望贏得比賽的小黛安娜,偷偷抄捷徑意圖扭轉戰局,遭到母親與導師的揭發,她們教導黛安娜要能夠「誠實面對事實」,作弊得來的勝利,遲早要付出代價;也教導黛安娜接受「世事的不盡然完美」,不是想要的東西就一定得搶到手,有時候必須顧全大局,不能一意孤行。
就如同前面所說,這次故事設定在美國人最愛回顧的80年代,也是對於神奇女俠創作歷史來說是個極具革命性改革的時代,因為漫畫這時替神奇女俠在故事氛圍和設定上做了許多變動,使得創作出許多經典故事,為此導演選在這時的確別具意義。
就我個人觀點來說,《神奇女俠1984》是很不錯的續集,因為他設定在美國資本主義最極盛,也就是資源相當豐富的時代,對比了第一集那種因為戰爭爆發並缺乏物資的時間點來說,的確有很大對比,而這造成黛安娜在心態上的轉變,尤其是失去愛人的感受,更能闡述物資豐富但心靈孤獨的惆悵感。
《神奇女俠1984》故事好看動人,除了挖掘黛安娜人性脆弱的一面(唯一願望是想要史蒂夫死而復生),兩位反派,由佩德羅·帕斯卡飾演的商人麥斯威爾與克莉絲汀薇格飾演的豹女沒不淪為一貫扁平臉譜的超英反派,反而是細膩描繪他們的脆弱,講述兩人身上的欲望故事,一個長期被視為邊緣人、一個打腫臉充胖子想成功的商人,他們的欲望與得不到的挫折經過刻畫引起觀眾投入,而當他們想做的欲望與黛安娜的理想衝突,他們擁有了與黛安娜抗衡的力量,自然站到了反派的位置,也讓故事進入精彩之處。
此外兩位反派就是凸顯該時代的問題,像是豹女她就象徵父權社會壓迫女性而誕生出來的惡,至於麥斯威爾羅德則象徵那時代的貪婪,兩者跟黛安娜象徵無懼社會的女性,以及無私的大愛產生衝突,而這部分在闡述議題上,的確成為本片非常優秀的地方。
感情戲份上,史蒂夫的回歸真得很不錯,表達黛安娜身為神和超級英雄也有自己的欲望,這凸顯了角色的人性之虞,更使得之後的分開讓觀眾會對黛安娜感到不舍,以及體會到身為一個英雄有時得以大義為重,必要時還得捨棄自己個人的利益。
神奇女俠絕對是華納旗下的DC漫畫英雄系列最為成功的一個角色,DC拓展宇宙電影的路一直都走得有點顛簸,《自殺突擊隊》的票房雖高,但是評價卻不佳,《正義聯盟》導演中途被置換,成為了系列作品當中花費最高但是收益也相對不理想的一部作品、《沙贊》與《猛禽小隊和哈莉·奎茵》的迴響也不如預期,唯二獲得理想票房的就剩下《海王》與《神奇女俠》了,而這其中又以《神奇女俠》走得最穩,導演派蒂·傑金斯與主演蓋爾·加朵的組合不但符合時下女力崛起的政治正確,電影的故事也走得四平八穩,再加上蓋爾·加朵的明星魅力加成。《神奇女俠》可說幾乎是DC電影宇宙中魅力最強大的領導者,甚至都蓋過了超人與蝙蝠俠的鋒芒了。
平心而論,本片劇情鋪排是近期超級英雄片裡的上乘之作,而且場面規模更勝前作,漫畫中經典座駕「隱形戰機」以及星夜女神阿絲特瑞亞的「黃金戰甲」,均一一登場亮相,讓黛安娜能在最黑暗的混亂時刻,閃耀著璀璨的正義光芒。從時空背景設定即有相當程度的復古風和代入感,妥適地銜接出人物角色登場時機點與動機,加上主要角色描摹的有血有淚,人物形塑不至於令人感到扁平無趣,當然克裡斯汀·韋格和佩德羅·帕斯卡的演繹功不可沒,把伺機而動到張牙舞爪,看著世界變成失序的混沌感,兩者配合天衣無縫、絲絲入扣。另一方面,導演親自撰寫的劇本,以更貼近女性視野,透過情感和認知,來闡述女性的不同面向。整體而言,我們觀賞到的,是一場女人間美麗與人性拉扯的華麗對戰饗宴。它是美的,而且挺令人走心的。
《神奇女俠》用「我拯救今天,你拯救世界」為一段愛情劃下悲傷的結局,《神奇女俠1984》則以「長久以來我只想要你、我為什麼就是不能得到我要的?」的心聲,訴說黛安娜多年來始終無法癒合的情傷。《神奇女俠1984》的黛安娜和史蒂夫,令我想起電影《人工智慧》裡的機器男孩與母親共度的完美一日,也讓我想起《幽異仲夏》的男主角與逝世多年的父母親的「重逢」,《神奇女俠1984》藉由史蒂夫的重生,讓黛安娜學會接受失去與放下傷痛,也讓史蒂夫得以彌補他生前和黛安娜來不及擁有的幸福時光。如果黛安娜熟悉中文流行歌,我想她最愛點唱的歌曲應該是趙詠華的《最浪漫的事》:「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歡笑,留到以後坐著搖椅慢慢聊……」想來,身為超級英雄的悲傷(偉大),就是一再地選擇無私奉獻,犧牲掉屬於自己的小小幸福。
《神奇女俠1984》承接前作中規中矩的風格,劇情沒有落入女權覺醒或者男女平權等窠臼,導演以探究人性最根本的議題,針對人類對於自己所沒有的東西都會特別想擁有之意念,投射出人性是有純潔與光輝的一面,當然亦有嫉妒與貪婪的心態,黛安娜與芭芭拉在某種程度而言,就是強烈的對照組。黛安娜的純潔和良善,縱使在追求內心渴望且亟欲挽回的一切時,仍不至於失去自我初心,終至抉擇於犧牲奉獻,再次呼應著「我拯救今日,你拯救世界」的悲壯感,更顯人性光輝之情操;相對地,芭芭拉想擁有的自信、安全感,正當擁有超前的絕佳能力,絕對的能力卻造成絕對的腐敗,欲望之火曼延帶來破壞力,憤怒和忌妒讓她魔化成頂級的掠奪者。實現願望的代價,成為一把鋒利的兩面刃,參透個人造化,取決於內心對善惡價值觀之抉擇。超級英雄的悲傷誰能懂?之所以神與人的差別,在於愛、和平以及那無私無我的信念。
整體而言,《神奇女俠1984》絕對能稱得上是當今超級英雄電影的代表作,即便前方有著上集《神奇女俠》那堵難以超越的高牆,導演依然以她驚人的情節編排與場面調度,搭配蓋爾·加朵、克裡斯·派恩、克裡斯汀·韋格、佩德羅·帕斯卡等主要演員的精彩表現,讓《神奇女俠1984》跳脫了超級英雄電影的框架限制,不僅兼具娛樂爽度與故事意涵,也清楚傳達出整部作品與神奇女俠這位英雄的核心價值。在這個特殊時期,《神奇女俠1984》這部全片圍繞在「愛」之上,無論是愛別人或者愛自己的作品才更顯得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