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的影響,電影行業在這段時間受了不小的衝擊,許多電影都在延期,等待最佳上映時機。不過,一推再推的《神奇女俠1984》卻終於與大家見面了。在這樣的時候選擇上映,不得不說的確是需要勇氣的。
不過,厚望之下的超級英雄實在是不怎麼好看。
往年的超級英雄系列電影層出不窮,但是在今年《神奇女俠1984》幾乎是獨佔鰲頭。擁有這樣展示自己的機會,卻萬萬沒想到它還是翻車了。
神奇女俠看起來像個「雜技演員」,老套的故事情節毫無新意,豆瓣給出6.6的評分可以說相當公正。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神奇女俠》口碑翻車的如此嚴重呢?
強行懷舊沒邏輯,男女主的愛情立不住
《神奇女俠》第一部對黛安娜成長線的描述是清晰有說服力的。她從一個懵懂的天真少女,逐漸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英雄,很關鍵的人物就是她的cp史蒂夫。
兩人的愛建立初期時候的黛安娜,還未經世事洗禮,對於當時的時代並沒有太多的了解。史蒂夫是讓她情竇初開,也是帶著她看世界的人。兩人在炮火中相愛,史蒂夫帶著她來到人類社會,這是黛安娜成長的一個關鍵點。
在《神奇女俠1984》中為了呼應這一橋段,便讓女主帶著重新復活的男主進城。不難發現電影為了帶給觀眾更多熟悉感,加入了相似的情節。
但是同樣事件的不同背景對比,就很容易發現這些情節的設計,更像是強行讓觀眾懷舊。
首先,在第一部中女主多是在男主的引導下接觸世界,對於女主來說這是全新的體驗,但是男主被女主帶著進城,沒有足夠的因由,單純為了激起觀眾的懷舊心理才有這樣的設計。
其次,男主早在之前就犧牲了,但是在這一部中又神奇復活,雖然黛安娜知道他的復活背後可能有陰謀,但兩人依舊是開場便走到了一起。
讓男主死而復生的橋段,更像是沿用大家熟悉的套路,讓觀眾再感動一次。
不過,同樣的套路可以用兩遍,但是不一樣的人物心理,則容易讓觀眾產生不一樣的感受。
在黛安娜還沒有成長之前,兩人的愛是相互扶持走過艱難的歲月,論心智那時候的黛安娜還不夠成熟,也沒有如今這樣獨立的思維能力。
但是很顯然《神奇女俠1984》中她已經變得成熟太多,如果想要呈現大女主帶著男人逆襲,就要附加很多互動,兩人之間變成了女強男弱,被保護的互動少了,感情自然也就會變淡。
秀技,喊口號,主旨究竟去了哪裡
神奇女俠之所以被吐槽像是雜技演員,與其出場後短時間內的一套迷之操作有分不開的關係。
因為小時候接受過訓練,黛安娜的能力逐漸變強,她的金色鎧甲戰袍將她的成長外化,讓觀眾的感受更加直觀。
然而,超級英雄的技能展示,卻像演雜技一樣,黛安娜跳躍的動作和騎馬射箭,都更像是在秀技,並沒有讓人覺得這樣的黛安娜有多厲害。
表面功夫下得很足,也是《神奇女俠1984》帶給觀眾最直接的感受,許多情節處理的邏輯不通,更像是事件的堆砌。
比如男女主兩人偷飛機,原因就十分淺顯,還不如不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純粹是為了開飛機而偷飛機來的更直接。
當然,最核心的就是其主旨,喊著女性獨立的口號,呼籲人們放下自己的欲望,但是電影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欲望或許人人都有,但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以怎樣的方式來讓欲望向著正面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呢?
還有影片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芭芭拉,一心想要成為像黛安娜一樣的女性,美麗獨立,自信優雅。在這樣的基礎設定下,芭芭拉的欲望隨之膨脹變得不可控,但是她最終還是覺醒了。然而對於她覺醒的描寫卻是十分單薄。
一個人放棄自己的欲望後,思想上的轉變更加吸引人,如果芭芭拉不再想成為黛安娜,她意識到自己的獨特,是否比單純讓她放棄自我的欲望來得更有說服力?
原本這一主題恰恰迎合了當下許多女性面臨的問題,容貌焦慮和自卑感,是導致一些女性無法真正實現自我價值,思想意識轉變的重要原因,如果僅僅是呼籲女性不要這樣想,實在是有些空洞。
主旨不夠有說服力,更像是一種規勸而非引導。
讓《神奇女俠1984》這樣一部展示女性魅力的超級英雄片變得索然無味。神奇女俠之所以更有吸引力,是因為女性力量同等重要,不依靠男人來拯救世界。
而超級英雄本就是多以男性為主,女性稀缺,神奇女俠更能夠彰顯其獨一無二。但是《神奇女俠1984》原本也可以像其他超級英雄電影一樣,因為拳拳到肉的打鬥戲讓觀眾看的過癮,但實際卻像雜技動作一樣。
西方價值觀水土不服
《神奇女俠1984》看似只是一部超級英雄的電影,但是它所傳達的西方價值觀才是真正的重點。
之所以將時代背景放在1984年,是因為這一年也同樣是大選年,對比如今2020年的大選角逐,算是一種呼應。
要知道當選為美國第40任總統的羅納德裡根,是唯一一位演員出身的總統,曾經在好萊塢出演了近50部影片。
在他任期內的美國幾乎是思想最為解放的時候,穿衣打扮形成新的潮流,人們的欲望也在極度膨脹。
配合影片想要傳達的控制欲望,以及真理和謊言的對衝,1984的設置再合適不過了。
導演派蒂傑金斯的設想,就是通過影片探討蓬勃發展社會中的人性。但是當過量的西方價值觀注入影片,中國的觀眾是否能夠完全體會和感受,就成為了不確定性,因此再巧妙的設定都很有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問題。
從製作上來看,《神奇女俠1984》的確花了不少心思。單單是為了呈現影片中的比賽,就請來了242名女性特技演員,其中還包括運動員,騎手等扮演戰士,其中一部分特技演員貢獻了大量的打鬥戲。
包括豹女的形象設計也下了大功夫,在動畫片版本中的豹女人身豹面,是一個半豹半人的模樣,在影片中這種強烈的外型對比被削弱,但是卻有一些小細節,比如在豹女的頭髮中混入真正的獵豹毛,製作精細也貼合設定。
但是,即便花了很多心思在設計上,主旨的不明確依舊是最大的短板,加上時代背景強烈,中國的觀眾很難人人都經過細緻了解,水土不服也是導致《神奇女俠1984》低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