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假靳東的事情上了熱搜,原因是一位60多歲的大媽在某音上被一位假冒明星靳東的人給欺騙了感情,讓這位60多歲大媽愛上了「假靳東」,然後假靳東利用大媽的這份「迷戀」,來讓她們購買直播帶貨,以此牟利。
這位大媽對「假靳東」的痴迷程度已經達到洗腦的程度,比如她的老伴跟她說這個是假靳東,她甚至都會去打老伴。
甚至記者去採訪她的時候,已經列舉很多事實跟她說這個是假的,她也不信,仍然沉迷在自己所相信的「愛情」裡。
其實明眼人都能一眼看出來這是典型的網絡詐騙。
事情一出來後,馬上就在網絡上炸了鍋,很多網友都對這位大媽是冷嘲熱諷,大概就是在嘲笑她也不照照鏡子,想想為啥明星要跑來跟60歲大媽談情說愛等等。
其實現在網絡的輿論氛圍確實是挺不好的,說白了就是不太友善。
但其實大媽被假靳東詐騙還欺騙感情這件事情,我們嘲笑起來是很容易,但我們更應該想想這件事情背後所折射出來的諸多問題。
(1)假靳東們是詐騙產業鏈
首先大家也不用去嘲笑大媽們傻。
被詐騙這件事情,其實跟年齡沒有太大關係。
不信大家可以網絡搜一下「網絡仙人跳」或者「酒託」「飯託」,同樣有一大堆年輕人上當受騙,說起愚蠢程度也沒比60歲的大媽要強多少。
國內有一批人長期跑到東南亞那邊從事網絡詐騙,他們的詐騙模式也是千奇百怪,不管是「網絡仙人跳」,還是假靳東,大都是出自於他們的手筆。
他們都是形成規模化、產業化的這樣一個詐騙集團,並且不同的詐騙模式,都是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
比如說「網絡仙人跳」吧,他們的模式是這樣的,詐騙集團會註冊成千上萬個號,在各種社交軟體上,把自己包裝成漂亮美女,然後勾引一些年輕男性,去跟她們進行「果聊」。
同時,她們還會用引誘下載的方式,來讓受害者下載安裝一些可以竊取你手機通訊錄的APP。
一旦受害者安裝了這些APP,詐騙集團就可以瞬間獲取你整個手機通訊錄的名單和號碼。
然後她們就會在跟受害者「果聊」的過程中,拍下受害者的關鍵照片。
當這個時候,詐騙集團就會撕下偽裝,將受害者的「果聊」照片和手機通訊錄打個包發給受害者,並威脅受害者如果不打錢到指定帳號,就會把受害者的「果聊」照片發送給他手機通訊錄上的親朋好友。
一般受害者就會因為驚慌失措給詐騙集團打錢,而一旦這個時候,詐騙集團就會得寸進尺,不斷要求打更多的錢,從而讓受害者越陷越深。
這種「網絡仙人跳」的模式,也並不高明,受害者說不好聽點也其實是非常蠢的,但騙子就是抓著受害者「精蟲上腦」的特性,總能通過廣撒網的模式,重點捕撈到那麼一兩個受害者。
除了網絡仙人跳,其他針對年輕男性和年輕女性的感情詐騙也是十分常見。
大家平時在一些法制節目裡,應該也沒少看到過。
比如說,一些偽裝成知心暖男,來欺騙一些年輕的,或者30多歲的女性,欺騙她們的感情可能會長達一年,甚至幾年的時間,然後通過各種手段來詐騙高額錢財。
這跟性別無關,同樣也有一些騙子是偽裝成年輕貌美的女性,來欺騙一些年輕或者不年輕的男性,套路也基本都是一樣。
可見,對於這些詐騙集團來說,詐騙對象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不管年齡是20多歲,還是30多歲,甚至五六十歲,都是他們的詐騙對象。
只不過,詐騙集團會根據受害者的不同特點,安排特定的模式去欺騙受害者。
比如說,針對30多歲的大齡女青年,就偽裝成事業有成的成熟暖男,平時噓寒問暖,無比體貼。
針對年輕男性的,就偽裝成年輕貌美的女性,甚至可以進行「果聊」。
而這些年輕貌美的女性,實際上電腦前大都是摳腳大漢偽裝成的,他們跟受害者的果聊視頻,通常也都是用專門軟體偽裝的。
而這一次假靳東的事情,只不過針對的是五六十歲的大媽而已。
所以,在被詐騙這件事情上,其實大媽是沒必要被單獨被鄙視的,各個年齡層都有被詐騙的案例,誰也嘲笑不了誰。
像一些新聞報導的,有些年輕男性和女性,被網絡感情詐騙的,詐騙金額動輒幾萬,甚至幾十萬,上百萬都有。
你有時候很難想像,有人會跟一個素未謀面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因為這樣網絡戀愛一兩年,就因為相信她/他的花言巧語,被騙幾萬甚至幾十萬元。
從這個角度看,不管幾歲,每個年齡層的人,總是有一些人會被網絡感情詐騙的。
(2)大媽群體的特點
我們總是給大媽群體,賦予太多的負面能量名詞。
早幾年廣場舞流行的時候,大媽跳廣場舞總是被人們各種抨擊。
我早幾年,也對大媽跳廣場舞不是太感冒。
不過後來,我媽媽也跑去跳廣場舞后,我也漸漸能夠理解大媽們跳廣場舞的需求。
因為當前這些五六十歲的大媽,她們的確總是需要一些精神和娛樂需求和寄託。
相比整天刷某音來說,我還更希望我媽去跳廣場舞。
說白了,跳廣場舞再怎麼樣也能鍛鍊一下身體,有益健康。
當然了,跳廣場舞的前提是不能擾民。
在不擾民的情況下,合理安排時間,我覺得大媽們跳廣場舞挺好的。
最近這幾年,某音流行起來後,大媽群體也成了某音的一個龐大用戶群體。
假靳東們基本就是盤踞在某音群體上。
而某音長期對這些假靳東們的不作為,最終導致大媽成為假靳東們詐騙的重災區。
可能因為利益關係吧,假靳東們的詐騙套現手法是通過感情欺騙,引誘大媽們在他們的直播帶貨平臺上購買商品。
而大媽們在某音上去大量購買騙子們的直播帶貨,同樣也能給某音帶來巨大的流量和收入。
這種利益關係,讓某音長期對這類高仿明星號的騙子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這次假靳東事情被曝光後,某音一夜之間把靳東的各種高仿號給封殺,而在這之前,據說某音上有2000多個假靳東高仿號。
而且即使現在你上某音搜東弟弟之類的其他關鍵詞,仍然可以找到大量的假靳東們。
這些假靳東們甚至都不需要「高仿」,名字都是這些亂七八糟的名字,只需要發幾個偽造的視頻,某音同樣會給其推流量,大媽們同樣會很輕易的就上當受騙了。
所以,如果某音只是這樣在事情曝光後,象徵性的把靳東作為關鍵詞的搜索屏蔽了,這只是頭痛治頭腳痛治腳而已。
除了假靳東,還有假馬雲,還有一大堆這種山寨假冒各種名人的帳號,在某音上藉助流量大肆騙取人們錢財。
某音這種按下「葫蘆浮起瓢」的做法,實在很難讓人滿意。
不給任何流量給可能是詐騙的短視頻,才是真正可以治本的做法。
(3)龐大的中老年群體
其實跟前幾年這種針對中老年群體的「保健品詐騙」一樣,這樣針對中老年群體的「感情詐騙」其實都是抓住我們中國當前龐大的中老年群體的很多弱點,還有龐大的人群。
當前這些詐騙集團所針對的中老年群體的詐騙模式,主要是針對50歲以上的這些中老年群體。
而他們這些人,大都是在1950年~1970年這個時間段出生的那一代人。
也就是我們的這一代人的父輩。
像我父親就是出生在我們那一代嬰兒潮裡,當時提倡的是多生多育,生越多越光榮,就是英雄母親,像我奶奶是生了9個。
這也使得,在當前我們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裡,50歲~60歲的這一代人是數量最多的。
而他們這一代人,也是我們改革開放的弄潮兒,其中也是我們2000年後大發展的人口紅利主要貢獻群體。
他們這一代人為我們的經濟騰飛,做出來最主要的貢獻。
但現在他們老了。
而他們這一代人實際上是比較辛苦的,他們這一代人小時候過得比較苦,到了上學的時候又上不了學,大都是比較沒有文化的。
所以,他們這一代人的整體認知水平是比較有限的。
沒讀過多少書,沒有多少文化,感情方面也比較空虛,因為他們那一代人很少人是有什麼愛情。
這使得在當前社會生產力急速發展,整個網際網路科技日新月異的情況下,他們面對這個光怪陸離的網際網路世界,顯得有些脆弱。
他們吃了最多的苦,為我們經濟做出最多的貢獻,但現在騙子們卻都盯上了他們。
這種情況下,難道我們還要去嘲笑他們蠢嗎?
嘲笑他們的行為,實際上才是最蠢的。
這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我覺得有必要說明一下,他們這一代人的局限性,不是因為他們蠢,而是時代給予他們的種種磨鍊所致的。
而且就像上面說的,就算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同樣被這些網絡詐騙所欺騙,更何況這些對網際網路不夠了解的中老年群體呢?
我們應該做的是,多幫家裡的老人普及一下網際網路知識,讓他們降低被騙的可能性。
而不是去嘲笑他們愚蠢,容易被騙。
像今天我大姑還專門問我一個事情,就是她收到了幾條打著某多多旗號的簡訊,內容大概就是說中獎免單之類的信息,需要點連結。
我們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是典型的詐騙釣魚簡訊。
所以我是跟我大姑解釋了很久,讓她明白怎麼辨別這些詐騙釣魚簡訊。
我們需要體諒的是我們的父輩他們對網際網路的不了解,應該多有耐心的去教他們,而不是不耐煩的讓他們自己摸索,這毫無疑問會增加他們上當受騙的概率,然後等他們被騙了,才覺得他們蠢。
現在移動網際網路特別發達,這使得大量以前不使用網際網路的中老年群體,也都是整天進入到刷手機模式。
特別是某音和某多多,更是這些中老年群體所熱衷使用的APP。
因此圍繞著某音和某多多,也是最多這類騙子扎堆,利用他們的流量,來針對中老年群體詐騙的這樣一種模式。
這就需要這些平臺,要更有社會責任意識,不能只顧著賺錢就去對這類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像某音的算法整天吹得那麼厲害,那麼我就不信某音的算法不能把這些明顯是詐騙的短視頻識別出來,還跟他們這麼多的流量,讓他們有機會曝光在缺乏保護的中老年群體面前。
我覺得這才是大家最應該關注的重點問題。
當前這批60歲左右的中老年群體,他們的確是比較容易上當受騙的。
我們這些年輕人在網際網路裡是身經百戰,自然比較容易識別這些騙術,但即使如此仍然還是有很多年輕人被那些網絡詐騙所欺騙,更何況這些才剛接觸網際網路不久的中老年群體呢?
在技術飛躍的時代,跟不上技術的群體,很容易有一種時代拋棄感。
我們的父輩那一代人經歷過太多苦難,在他們老了,準備開始享福的時候,我們應該保護他們免於被騙子詐騙。
現在針對中老年群體的精神娛樂生活是比較少的,這使得很多老年人群體的感情比較空虛,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而且他們那一代人成長的環境是比較單調的,不像我們現在這麼多姿多彩。
這使得在他們老了的時候,其實他們同樣也有這種感情需求,這使得他們更容易被整天噓寒問暖的騙子們趁虛而入。
比如前幾年比較嚴重的保健品詐騙裡,很多騙子都是一天到晚跟老人們噓寒問暖,進行無微不至的關懷,比老人們的兒子還像兒子。
這種情況下,老人們想不上當受騙,都很難。
所以,我們不能在這種事情出來之後,就不分青紅皂白的嘲笑這些老人。
還是得多想想,多思考。
在防止受騙這件事情上,我們不能指望老年人自己能夠突然對網際網路這個新鮮事物一下子就駕輕就熟,能對騙子免疫。
而我們也沒辦法指望騙子們可以良心發現,放過這些老年人。
所以,不管是保健品詐騙還是網絡感情詐騙,這樣針對中老人群體的網絡詐騙,還是需要全社會的力量去共同打擊,特別是這些平臺應該承擔其這個責任。
而我們作為子女的,同樣也是需要多花點時間,去陪陪老人,或者抽點時間耐心教教他們免於被騙。
善待老人,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變老的時候。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