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韓: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2021-01-19 今日永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文化建設作出重大部署,強調要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並把「中華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進一步增強」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把「建成文化強國」「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確立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的重要內容。在新時代新階段,我們必須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切實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怎樣對待本國歷史?怎樣對待本國傳統文化?這是任何國家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都必須解決好的問題。」歷史表明,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離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就失去了重要基礎。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人類優秀文化具有傳承性,先人在長期歷史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文化,深刻影響著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精神世界;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在當代中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是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體現,又是中華文化創新發展的重要源頭。近百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馬克思主義理論基因、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相互融合的產物。在新時代新階段,我們一定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當代價值,展現其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

在大力弘揚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弘揚黨和人民在各個歷史時期奮鬥中形成的偉大精神」。近百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獨特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新時代新階段,我們必須傳承紅色基因、發揚優良傳統,發揚鬥爭精神,保持革命戰爭時期的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革命熱情,築起牢不可破、固若金湯的精神防線,既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又在永遠銘記、世代傳承紅色精神族譜中創造中華民族新文化。必須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強大精神動力。必須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增強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不斷引領人民精神生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不斷朝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前進,使中華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在加強中外文明交流互鑑中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這是總結文化建設歷史經驗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推進人類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鑑,是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各國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動力。對於任何一個民族來講,都應自覺尊重各國各民族文明,虛心學習、積極借鑑別國別民族思想文化的長處和精華,堅持求同存異、取長補短。在新時代新階段,我們要順應時代潮流,以平等、包容、開放的態度推動文明交流互鑑,堅持以我為主、兼收並蓄,善於在多元共存、共融、共生中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努力創造出更加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要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精心構建對外話語體系,注重「中國元素、國際表達」,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把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優秀文化精神弘揚起來,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加強中外人文交流,促進各國人民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在世界各國人民心靈中堅定和平理念、堅定共同發展理念,形成防止和反對戰爭、推動共同發展的強大力量,讓各國人民享受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系中央統戰部研究室副處長、副教授)

相關焦點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以文化自信厚植中國之治的根基
    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明確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標誌著我們黨對文化建設重要地位及其規律認識的深化,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推動建成文化強國提供了行動指南,為我們深刻認識新時代文化建設新使命、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明確了前進方向。回望我國5000多年文明史不難發現,文化興盛始終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條件。
  • 協同共進,弘揚傳統,舜緣文化與杜保瑞教授達成戰略合作!
    近日優秀傳統文化整合平臺舜緣文化與著名國學教授杜保瑞先生達成戰略合作關係,雙方今後將在資源共享、師資交流、網際網路+授課模式、搭建國學文化平臺等方面進行廣泛合作。研發更多適合打中人喜愛並且能夠看懂聽懂的課程,共同宣傳優秀的傳統文化!
  • 鄭州藝術幼兒師範學校榮獲「鄭州市文化志願服務分中心」牌匾
    活動與會人員合影留念鄭州藝術幼兒師範學校立足中原傳統文化傳承,近年來,在非遺文化校園傳承與文化志願服務工作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2月24日,學校在鄭州市文化館舉辦的「慶雙節·中原民俗剪紙展」活動上榮獲了由鄭州市委宣傳部、鄭州市文明辦、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聯合頒發的「鄭州市文化志願服務分中心」牌匾。
  •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交流互鑑鑄就文化豐碑
    故宮博物院供圖10月20日晚,由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與清華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聯合主辦的清華大學文化藝術大講堂拉開帷幕。作為首期主講人,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以「敦煌與故宮——不同力量鑄就的文化豐碑」為主題,為現場的師生講述了敦煌與故宮的歷史文化內涵,同時分享了自己在這兩大文化殿堂工作的感悟。本報記者特邀請王旭東院長,就讀者感興趣的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 獻給世界的中國驕傲—— 酒鬼酒攜文化大師探尋中華文明,以文化使命守護中國世遺
    作為中國文化酒的代表,酒鬼酒攜手單霽翔等文化大咖,以中國12處世遺地的體驗探訪和中華文明的內核深挖雙驅的方式,站在品牌文化戰略的高度開啟了一場傳承與守護中國世遺文化的使命之旅。「這天人合一的承啟,鑄就了實體的文明源起,雕欄畫棟,疊壘獨樹一幟的文明美學。」
  • 中華文化之略談陝西方言
    陝西在歷史上曾是四方文化的交匯之處,其境內方言也隨著文化的接觸而變得較為複雜,其方言間相互滲透的現象也是十分突出的。陝西方言可以分為陝南方言、關中方言和陝北方言。各地方言之間有著相同之處,也有部分差異,特別是陝南方言與其他兩種方言。陝西方言大部分地區帶有「兒」化音。
  • 2020新生活本部長以上會議,四大戰略助力新生活新輝煌
    原標題:2020新生活本部長以上會議,四大戰略助力新生活新輝煌四大戰略,助力新生活新輝煌1.競爭力戰略新一年將對現有產品線的包裝、設計進行全新升級,同時拓展產品線。用科技和自然的力量,不斷研發新品。2.
  • 【理論講堂】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文化創造力。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中華文化既堅守本根又不斷與時俱進,使中華民族保持了堅定的民族自信和強大的修復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價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打開中華文化的智慧大門——讀《中華文化密碼》
    中華民族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唯一沒有中斷歷史的文明古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那麼,如何理解文化?中西文化有何差異?如何探究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近日,中央黨校報刊社原總編輯鍾國興教授新書《中華文化密碼——通達智慧之門》,給出了這些問題的答案,不能說是標準答案,卻是獨具啟發性的解答。
  • 紀錄片領域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
    中國紀錄片界承擔著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使命與責任,通過不斷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與海外傳媒機構形成合力,必將進一步提高全球範圍內中華文化的關注度和影響力。   隨著媒體融合不斷深化以及中外文化合作與交流日趨增強,紀錄片領域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較之以往有了很大發展。中國題材紀錄片受到普遍關注和重視,並藉助國際平臺廣泛傳播,有力推動了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進程。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專題片 | 深刻認識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意義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主講人:胡智鋒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明確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標誌著我們黨對文化建設重要地位及其規律認識的深化,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推動建成文化強國提供了行動指南,為我們深刻認識新時代文化建設新使命、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明確了前進方向。
  • 詞作家孫文繼作詞《江畔新區新輝煌》獲哈爾濱新區全國徵歌大獎
    由詞作家孫文繼作詞,作曲家劉書先作曲,青年歌唱家念麗媛演唱的《江畔新區新輝煌》在本次哈爾濱新區全國徵歌中榮獲三等獎。其中,由孫文繼作詞,劉書先作曲的《江畔新區新輝煌》獲本次全國徵歌三等獎。活動現場以徵集的歌曲為媒,以「新」為主線,緊緊圍繞「新城市」「新機遇」「新家園」三個篇章,通過訪談、短片、歌舞等方式,全面講述新區感人肺腑、催人奮進的故事,展示了新區新風貌、新區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