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錄片界承擔著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使命與責任,通過不斷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與海外傳媒機構形成合力,必將進一步提高全球範圍內中華文化的關注度和影響力。
隨著媒體融合不斷深化以及中外文化合作與交流日趨增強,紀錄片領域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較之以往有了很大發展。中國題材紀錄片受到普遍關注和重視,並藉助國際平臺廣泛傳播,有力推動了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進程。
中華文化的國際關注度提升
21世紀以來,隨著中國國力不斷增強,在國際舞臺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度逐漸提高。紀錄片具有追求真實的屬性,而且在跨文化傳播中容易被海外觀眾接受,因此成為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渠道。為了滿足海外觀眾對中國增加了解的需求,歐美主流媒體紛紛推出中國題材的紀錄片。英國BBC製作的紀錄片《中華的故事》和《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均由歷史學家兼資深紀錄片製作人麥可·伍德主持,以實地尋訪的形式講述中國的歷史發展以及詩人的人生軌跡。美國好萊塢蒙納瑞克斯電影公司製作的系列紀錄片《神秘中國》,介紹了中國豐富多元的歷史文化和自然地理。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推出的紀錄片《鳥瞰中國》,採用了空中俯瞰的新穎視角,以航拍方式展現了中國壯麗的山川河流和多樣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風情。此外,《中國文明之謎》《運行中國》《超級中國》等國外紀錄片機構製作的紀錄片都從不同側面和角度反映了中國的歷史文化與社會現實。
世界渴望了解中國,中外文化交流與合作較以往更加頻繁,在紀錄片領域,中外合拍中國題材紀錄片的項目日漸增多。中英合拍紀錄片《美麗中國》融自然和人文於一體,既展現了中國壯闊瑰麗的自然美景,也彰顯了「天人合一」「貴和尚中」的民族文化精神。《孔子》《透視春晚:中國最大的慶典》《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china 瓷》《中國建築奇觀》等合拍紀錄片也都從不同角度反映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多樣形態。中外合拍增進了合作雙方的溝通與協作,加強了海外人士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認識,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刻板印象和主觀偏見導致的文化誤讀。
中國故事多層面承載中華文化
講述中國故事是近年來中國對外傳播中廣為倡導且行之有效的手段,容易拉近心理距離、引發情感共鳴以及促進理解和互信。講故事是現今國際紀錄片界普遍採用的策略,能夠具體形象、以小見大地反映文化現象與社會問題。鮮活、生動的中國故事,更容易使海外觀眾產生興趣,並了解中華民族豐富多樣的文化現象。美國Discovery頻道播出的紀錄片《華人新福年》通過講述中國不同地域幾個家庭歡度春節的故事,呈現了北京兔兒爺泥塑、東北冰上捕魚等富於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民間春節習俗,真實反映了在由農耕文明向現代文明轉變的過程中,中國傳統年俗文化與現代科技相互融合的現象。中國故事不僅包括以中國人為主體的故事,也包括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友好往來的故事。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創作的微紀錄片《尋夢中國》以六位在華羅馬尼亞人為表現對象,展現了他們追求夢想的奮鬥經歷,也從他們的視角展現出中國的社會現實以及中華文化的特色與魅力。
紀錄片以中國故事的形式娓娓道來,既反映了那些有著具體可見的物質形態和外觀的物質文化層,也表現了由思想觀念、倫理道德、價值取向、審美意識等構成的精神文化層。後者尤其重要,因為精神文化層深藏著文化的基因與密碼,在文化傳承中居於核心地位。重視精神文化層可以賦予中國故事獨到的民族特色,並可以使紀錄片承載中華文化時擺脫類型的束縛。這也就意味著並非只有人文類紀錄片才能承載和傳播中華文化,其他類型的紀錄片同樣具備這種潛力和功能。《我們誕生在中國》是一部中國、美國和英國聯合攝製的自然類紀錄片,講述了中國大熊貓、雪豹、金絲猴、藏羚羊成長的故事。在國際團隊提供技術保障和支持的基礎上,導演陸川認為,中方團隊「講述了一個中國故事,守住了我們的精神」。這些故事表達的內涵與精神具有濃鬱的中華民族文化特色。比如,紀錄片中春夏秋冬的交替往復傳達出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的生命輪迴觀,動物母子之間的溫情令人聯想到中國式人倫情感。
國際平臺的傳播力與影響力
中華文化藉助國際平臺開展海外傳播,能夠有效擴展所能觸達的領域和範圍,增強傳播效果和文化影響力。目前,紀錄片領域具有品牌效應的國際傳播平臺大多集中在歐美國家,憑藉其廣闊的覆蓋面和強大的傳播力引領全球紀錄片行業的發展。中國紀錄片領域應積極與國際傳媒機構合作,使眾多中國題材紀錄片進入國際紀錄片市場。央視製作的12集紀錄片《故宮》經過中外團隊濃縮精編而成《解密紫禁城》,央視紀錄頻道製作的5集紀錄片《春晚》精編為國際版《透視春晚:中國最大的慶典》,之後均由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的全球網絡予以播出。網絡微紀錄片《風味原產地·潮汕》則憑著精良的製作水準被世界知名流媒體服務平臺Netflix買斷了全球版權,並配以幾十種語言的字幕進行全球化播出。國際傳媒機構的全球播出網絡覆蓋眾多國家和地區,能夠使中國紀錄片逐漸擺脫自產自銷的困境,將中華文化遠播到世界各地。
為了加快紀錄片的國際化發展和中華文化的跨文化傳播,中國紀錄片領域努力探索紀錄片國際傳播的新路徑。「一帶一路」紀錄片全媒體國際傳播平臺的正式成立,搭建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紀錄片聯合製作與播出渠道,實現了資源共享和互利共贏。紀錄片全媒體國際傳播平臺為優秀國產紀錄片及中華文化走出國門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促進了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溝通與理解。
總之,紀錄片具有跨文化傳播的優勢,有助於構築和拓展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版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智慧與資源,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礎與源泉,也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核心組成要素。中國紀錄片界承擔著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使命與責任,通過不斷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與海外傳媒機構形成合力,必將進一步提高全球範圍內中華文化的關注度和影響力。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中國新時期紀錄片創作與民族文化傳承研究」(16YJA760028)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山東師範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