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娛 | yiqiduyu
文 | 熙悅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用來形容相親節目可以說再合適不過了。
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哪個衛視要沒有一檔相親節目,都不好意思在圈子裡混了。6月7日,安徽衛視推出了《未見鍾情》,宣傳中提到,這是國內首檔沉浸式全互動相親真人秀,通過不看顏值的「盲選愛情」開啟國內相親節目4.0模式。
名頭打的不小,但收視卻可憐的很。讀娛君了解到,《未見鍾情》在優酷平臺播放量第一期為10.8萬次、第二期7萬次、第三期4.9萬次;騰訊平臺的播放量更是創新低,第一期為3.7萬次、第二期為3萬次、第三期為1.7萬次。這樣的播放量連小製作的網綜都比不過,更何況是有地方衛視操刀的節目。
如此數據,讓人難免想起:相親題材綜藝老矣,尚能東山再起否?
引進國外節目版權,但收視冰火兩重天
《未見鍾情》中每一期有一位女嘉賓會對三位男嘉賓進行選擇,男嘉賓分別在胸前佩戴GoPro直播自己的一天。女嘉賓通過男嘉賓的主觀視角觀察了解對方的生活狀態,可以進行實時對話,但雙方都看不到彼此的樣貌身材這些外在條件。女嘉賓選出心儀對象之後,三位男嘉賓才正式露面。
不是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嘛。估計這檔節目就是深受這句話的影響。不過這檔節目也是一款引入國外版權的綜藝,並非原創。其創意來源於以色列模式《Hear me,Love me,See me》,該模式曾在坎城秋季電視節上獲得國際節目大獎。原版節目在以色列、義大利播出時收視都很不錯,2017年泰國也製作了本土版本,美國版也在今年3月份播出。《未見鍾情》則是安徽衛視和發行方Fremantle Media合作推出的中國版。
一個在國外已獲得好評的節目模式,在搬上中國的熒幕之後卻遭遇了滑鐵盧,相比之前《好聲音》《爸爸去哪兒》等引進及模仿類型節目,《未見鍾情》的這次引進實在不怎麼成功。
相親題材綜藝過時了?
要說最火的相親節目,莫過於早幾年的《非誠勿擾》,可謂收到了人盡皆知的效果。此後,各大衛視爭先推出了各式各樣的相親節目,素人參加的《百裡挑一》《中國式相親》等,明星參加的《如果愛》《我們相愛吧》……但隨著相親節目遍地開花,多年來霸佔電視屏幕,觀眾已經產生審美疲勞。
從節目模式來看,雖然相親節目很多,各個電視臺也努力在做出創新,但歸根到底不管怎麼宣傳,依舊是大同小異。就像一顆土豆不管怎麼做,都依舊是一顆土豆,變不成一顆洋蔥。《未見鍾情》號稱不看顏值的「盲選」,但類似的節目早已出現。如《中國新相親》中,只能見到對方父母,看不到選擇對象的外表,不也是一種盲選麼?而《未見鍾情》中,雖說是盲選,但看來看去嘉賓的選擇還是要看顏值。第一期中,微胖的女嘉賓在聽到3號男嘉賓說自己身高190左右,就不禁動了芳心,最後選擇了3號,難道沒有外在的因素麼?而男嘉賓在決定是否牽手女嘉賓時則表示,她的氣質長相都是不錯的,以後一起鍛鍊,讓她的身材更好更健康。呵,這還不是看顏值麼?感情本就是始於顏值,陷於才華,終於人品的過程,一味搞噱頭走不尋常路,只會讓觀眾嘆一聲尷尬。
而從社會角度來看,相親這個詞被賦予了太多利益化的特性。公園相親角、相親鄙視鏈、不找屬羊的……現在幾乎到了提相親色變的時代。未婚單身男女在現實生活中已經被相親折磨的不成人形,誰還會自虐的去看別人相親呢?而已婚男女背負著巨大的家庭負擔,而且不少也是通過漫長的相親走在一起,誰又願意去再看一遍自己曾走過的路?80、90後曾經相親節目的收視主體已經退出歷史舞臺,相親節目又怎能長久。
而衛視也看到了相親節目在走下坡路。從安徽衛視將此次的《未見鍾情》放在了每周四晚上10點播出就不難看出,衛視本身就對這檔節目不報太大的希望,非黃金日的非黃金時段,除非節目好看到爆棚,不然絕對火不起來。
掌勺者水平還有待提高
當然,把《未見鍾情》這盤菜燒毀的還要數背後的掌勺者——安徽衛視與愚恆文化。
提起安徽衛視,讀娛君印象裡就是每年夏天都有的《男生女生向前衝》。多少年不變的節目類型能存在這麼久,也是一個奇蹟。雖說沒有什麼太能拿出手的節目,但安徽衛視在諸多地方臺中還是處於二流位置,也一直在努力想改變現狀。
去年,安徽衛視推出了《我們的法則》邀請到吳奇隆、李亞鵬、小瀋陽、黃子韜、孫藝洲等不少明星的加盟,但卻就是沒火起來。節目節奏拖沓,主題不明確,後期的剪輯也存在邏輯問題,在宣傳方面也不夠主動。在綜藝節目的製作上還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而此次《未見鍾情》是由安徽衛視和霍爾果斯愚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讀娛君查閱資料發現,霍爾果斯愚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7月5日,這個成立還不滿一年的公司還沒有知名作品出現。雖然也有新公司一個作品就打響名號的,但此前都經過了長久的積累,或有業內大拿帶隊,一個沒有經驗的公司是很難在前期就有出色作品出現的。
而安徽衛視此前一直是在電視劇方面處於較為領先的位置,每年的國劇盛典就是由安徽衛視主辦。但隨著近幾年廣電對每部電視劇不得同時在兩個以上電視臺播出規定的出臺,安徽衛視很難拿到熱播電視劇的首播權了,不難看出,近兩年來熱播電視劇的首播主要集中在浙江衛視、東方衛視、北京衛視、湖南衛視等財大氣粗的地方臺。
其實,地方衛視的格局已逐漸形成,不差錢的衛視處在壟斷地位,而其他衛視雖然在努力求變,但如何解決資金、人才、技術等各種問題,對於他們來說依舊是難題。
更多文章:
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生的終極一課,導演王潮歌:青春意味著兩個字——不怕!
粉絲集資為明星朱一龍做應援,粉圈銷金窟風氣何時休?
9歲的B站,上市之後該給股東一些交待了
段暄diss高曉松賭球論背後,泛娛樂化時代明星掘金世界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