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授獎詞
●瑞典學院-卡爾·拉格納·基耶羅
(1970年12月10日,亞歷山大·索爾但尼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皇家學院常務秘書卡爾·拉格納·基耶羅在受獎者缺席的情況下宣讀了此授獎詞〕
像所有作家一樣,索忍尼辛無疑受到時代的社會條件和政治條件的影響。索忍尼辛是在蘇維埃新政權下成長起來的第一代作家。他的創作才能的激發是跟他的祖國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的。
然而,他的作品卻具有全球性的藝術魁力,這種魅力來自他對貫穿於許多偉大前驅作品中無可比擬的俄羅斯傳統的繼承。他和他的前輩作家各個以不同的藝術形式象徵性地表達自己對俄羅斯苦難的沉思和對俄羅斯母親的摯愛。
隨著《伊萬·傑尼索維奇的一天》(1962;《伊萬·傑尼索維奇一生中的一天》1963)的出版,蘇聯和全世界都承認索忍尼辛已躋身於偉大俄羅斯作家的行列。
《真理報》將索忍尼辛與列夫·託爾斯泰相提並論,認為他對「即使處於備受屈辱時刻的人的品質」的描寫也會使人的心靈痛苦得緊縮起來,使人的精神得以升華。
對非俄羅斯世界來說,這部小說以其對時代的發人深思的啟示而具有同等強烈的吸引力:對不可摧毀的「人的尊嚴」的肯定和對破壞這一尊嚴的一切企圖的批判。
索爾仁尼琴曾對他的這種「復調」展示方法作過重要闡釋:個人不應作為集體的一員出現,當行動與個人有關時,個人便應成為「主角」。而「人的地位是平等的……個人的命運體現在千百萬人中間,千百萬人的命運集中在個人身上」。
這是人道主義的精髓,索忍尼辛為此而被授獎。
2、受獎演說
●亞歷山大·索忍尼辛
陛下!諸位親王殿下!
女士們和先生們!
在這個大廳裡曾有許多獲獎者在你們面前發表過受獎演說,然而,大概沒有一個人像我這樣給瑞典皇家學院和諾貝爾基金會帶來如此之多的麻煩。
有一次,可以說我曾經來過這裡,儘管不是血肉之軀來過;還有一次,是最尊敬的卡爾·拉格納·基耶羅先生已準備動身前往我國光臨寒舍了;再就是這一次,我終於親自來了,不合時宜地佔著多餘的座椅。為了使我能夠發表3分鐘的演說,竟需要經過3年多的時間,而皇家學院常務秘書今天又不得不給我這樣一個作家第3次提供機會。
正因為我給你們大家帶來了如此之多的麻煩,我在這裡應該請求諸位原諒,尤其應該對你們已故的前國王和你們大家於1970年在這裡面對空座椅所舉行的那次熱情的祝賀儀式表示感謝。
然而請你們相信,一個獲獎者要把4分鐘的演說裝在肚子裡4年,這同樣是不輕鬆的。當我最初準備到你們這裡來的時候,對於一生中第一次要在這自由的講壇上說些什麼,我沒有任何準備,心裡一點底也沒有。
對一個不自由國家的作家來說,他的第一次登臺和第一次演說也就是講世上的一切,講他自己國家裡的一切痛苦,在這種情況下,忘卻授獎儀式的目的,給在座諸位歡慶的酒杯裡注入幾滴苦澀是可以原諒的。但是,打從到這裡未能成行的那一年起,即使在自己國家裡,我也學會了把頭腦裡所想的東西幾乎全部公開地說出來。
而被驅逐到西方之後,我就更有這種暢所欲言的可能了,這在你們這裡是根本不在話下的。現在,我已沒有必要使這簡短的發言負荷過重,何況在這種氣氛中,那樣做也是完全不適宜的。
不過,事隔幾年再來對諾貝爾獎金的授獎致答辭,我倒覺得也有其特殊的優越性。比如說,在4年的時間裡,可以感受到這種獎賞在你的生活中已經起到什麼作用。就我來說,它在我的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它幫助了我,使我在殘酷的迫害中沒有屈服。它幫助了我的聲音的傳播,使長達幾十年之中人們對我的前輩一無所知的地方也聽見了。它從外部給了我支持,沒有它的支持我未必能夠挺得住。
對於我,瑞典皇家學院可說是作出了相當罕見的例外對待:決定把獎金授予我的時候我還處在中年,而根據我的公開文學活動算起,我甚至是處在幼年時期,總共才是創作活動的第八個年頭。對皇家學院來說,這裡潛伏著巨大的冒險性,因為當時所發表出來的東西只是我創作的一小部分。
也或許,任何文學與科學獎金的美好使命都正體現在這裡——有助於前進中的發展。
我對瑞典皇家學院表示由衷的感激,因為它以自己1970年的選擇對我的創作活動給予了異乎尋常的支持。我敢於以人數眾多的非官方俄羅斯的名義向皇家學院表示感謝,那裡的這些人由於寫書,甚至由於讀書而遭到迫害,他們連公開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也沒有。皇家學院由於自己的這項決定而聽到了許多非議,仿佛這獎賞是服務於政治目的的。不過,根本不知道其他目的的那些嘶啞的喉嚨,也只能喊出這種調調來。
我跟你們大家都知道,藝術家的工作是不能納入貧乏的政治範疇的,正如我們的整個生活,不管我們怎樣去捕捉,其中也不會有我們社會的意識。
1974年12月10日
於斯德哥爾摩
3、譯後記
●姜明河
我譯索忍尼辛的作品,首先是由於灕江出版社的鼓勵。據該社負責外國文學編輯工作的幾位同志說,因為我是他們的「老」譯者,此前我為該社翻譯的作品出版後曾受到讀者的好評,因而又約我翻譯索氏的小說。
但讀者對我翻譯作品給予的好評,使我受之有愧而又使我感動,因為我深知,其中包含著對我根底淺薄、功力不足的極大寬容。著手翻譯索氏小說已是好幾年以前的事情了,由於種種客觀原因,時譯時停,3個月前總算脫稿了,並把全部譯稿交給幾十年從事蘇聯文學研究工作的肖韋宏先生,請他在百忙中審讀並為之撰寫前言。肖先生欣然應允使我感到莫大安慰。這裡,我謹向肖先生表示由衷的謝意。
本書根據巴黎基督教青年會出版社俄文版第三卷(1978)和第四卷(1979)譯出。原書扉頁上註明此書「恢復了檢查機關刪改前的原稿面貌,經作者重新審訂。」而在原書「後記」中出版者又明確指出:「該書系經作者仔細檢查校正過的最完整的定稿本。」
在翻譯過程中,我參閱了斯人和榮如德先生翻譯的「內部版本」,一直抱著超越前人這種願望在努力,但我畢竟是前人勞績的受惠者,也因此而表達我對斯人和榮如德先生的敬意和謝忱!
姜明河
1989年9月於北京
(《癌症樓》完畢)
《洛克菲勒家訓:驚豔世界的財富智慧》
聖女小德蘭詩歌書信薈萃
《玫瑰經的奧秘》全文
賈神父9部音頻講道全部匯錄
賈神父獻給聖母的永恆頌歌彙刊
上海達陡專欄文章匯總
旅遊專欄圖文彙刊
88輯每日影院全部彙刊
燁座文化春季專欄彙刊
燁座文化·閱讀專欄聖書彙刊
劉明亮老師《因天之序看天主
曹志成「燁」心光閃耀-文章匯錄
盧少卿文章彙刊:教育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