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輝煌時代的結束總是伴隨著無數唏噓,數不清的告別又添上了絲絲感傷,生老病死不可違,但那些被迫與觀眾說再見的藝人,我們實在不知該用什麼心情面對。空餘一句感慨:我們的童年或青春,真的結束了。
點擊播放 GIF 0.1M
這是告別了許多人的一年,不僅是無情病毒的肆虐,還有一個個明星演員們傳來的噩耗。
日韓選擇自殺的藝人不斷,前有三浦春馬、竹內結子、吳仁惠、蘆名星……後有樸至善與母親,以及剛曝出死訊的窪寺昭。
港臺因病意外致死的也不少,前有服藥混雜的羅霈穎,後有浴室滑倒的黃鴻升……
這不,TVB「金牌綠葉」曾偉權又因肺癌溘然長逝,終年58歲。
距離曾偉權傳出病危的消息也不過兩天,沒想到他還是沒有熬過去,另一香港資深演員何家勁發文悼念:「人生太無常,當年的亞視同學曾偉權,願再無痛苦,一路走好。」
去年,曾偉權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時,身形消瘦的狀態便惹人擔憂,隨即,確認患病的他清空了社交帳號,刪除了群聊好友,刻意不與其他人聯繫,偏居一隅,由乾妹妹照顧日常生活。
一生未婚無子,他臨終前交代不設靈堂、低調安葬,熱心善良的古天樂給他資助過抗癌醫藥費,現在又忙前忙後助他入土為安。
而古天樂正在幫助的也不止曾偉權一個,11月15日,「如花」的扮演者李健仁發文道出近況,原來他在去年意外中風,如今身體癱瘓,多虧有古天樂等人出錢出力,他才得以順利治療。
「為加快康復,除了看中醫之外,還有言語治療及物理治療,這些治療都需要一定的費用……能遇到各位善人,是我的福分,我會繼續努力,儘快回到幕前跟大家見面!」
這話讓人看了不由心裡發酸,是啊,這些童年記憶裡的熟悉面孔都在漸漸離我們而去,他們就算想回歸拍戲,日後在屏幕上也會很少甚至再也無法看見他們的身影。
代表著香港影視的TVB更是在加速沒落中,一個時代終究要落幕了。
生老病死
這兩年,悄然離開人世的香港資深藝人少說也有20位,如嶽華、藍潔瑛、李兆基、梁舜燕、夏萍等,他們每個人的離去都那麼令人痛心。
而光今年,除卻這次的曾偉權,香港就已經有兩位影響影視圈至深的老戲骨告別人世。
9月,知名經紀人汪曼玲公布了TVB「配音王」譚炳文病逝的消息,和曾偉權一樣是肺癌,從檢查出來到不幸離世,只隔了3個月時間。
譚炳文從上世紀50年代以「天才」之名踏入演藝圈,貢獻了無數配音作品,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各版包青天裡的包拯。
他也曾跨行演戲,無論是81年TVB版《封神榜》裡昏庸無道的紂王,還是電影《黑社會》裡揚言「拿下月球」的串爆,他的演技獲得了觀眾的肯定。
可惜因為身體原因,年紀漸大的譚炳文逐漸退出螢屏,但他一直堅持配音事業,去世前一個月剛和TVB續約,然而病魔來勢洶洶,打亂了他的計劃。
古天樂特意髮長文「永遠懷念炳哥」,訴說自己對譚炳文印象深刻的細微記憶,感嘆兩人合作時對他的敬佩,最後深情寫下:「我永遠會記著炳哥的演出,永遠會記著炳哥的聲音。」
早在3月份,像譚炳文一樣、對香港影視貢獻巨大的第一代小生梁天也病逝了,這位從TVB轉投亞視的老戲骨飾演了無數黃金配角,曾對周潤發、梁朝偉等年輕藝人提攜有加。
後來轉入幕後當監製,他又做出了《新包青天》等經典老劇。
進入新世紀,亞視內部變動中,梁天被解僱,於是他再度回歸演藝圈,偶爾客串一下影視劇,如也有譚炳文參演的電影《桃姐》。
汪明荃悼念梁天時,直指他的離去是演藝圈的一大損失。劉錫賢和尹天照也回憶道:「是天叔帶我拍劇,無他就無我。他為人沒架子,對人總是笑騎騎,是謙謙君子。」
「天叔是位最沒有壓力給人的導師,演戲任你發揮。我知道天叔晚年患腦退化,可是沒有他聯絡電話,加上自己忙在內地拍戲掙錢,所以沒主動聯絡,其實都是藉口、是懶,現在感到後悔!」
辭職退圈
若說生命走向終結是天意不可違,可香港影視圈還有一部分人的離開就顯得非常無奈。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之際,文化方面迎來興盛期,短短十年間,光影視領域就有兩家電視臺迅速崛起——麗的電視(後改名亞洲電視)和無線電視。
那時,眾多人才匯聚一堂,為加強系統化訓練,兩家電視紛紛開辦藝員訓練班,隨著一部部經典影視的誕生,不僅劉德華、周星馳、張曼玉等人爆火,其他不那麼紅的演員也站穩腳跟,像上班一樣拍戲開工,不愁吃穿。
上世紀末期,亞視受到臺灣一宗賄賂案與亞洲金融風暴的雙重影響,出現經濟危機,此後便如大廈將傾,頻繁更換老闆和投資者,也避免不了倒閉的結局。於是,TVB就此一家獨大。
沒有競爭的市場絕對不是什麼良性的市場,TVB幾乎決定著香港影視圈的好壞,可它對待普通演員卻相當不夠人性化——賣命拍戲、酬勞一般。
於是,我們看到這些年湧入內地拍戲的香港演員越來越多,耳熟能詳的TVB當家花旦有佘詩曼、郭羨妮等,當家小生有陳浩民、林峰等。
當紅的也就罷了,他們可供選擇的路總是會多一些,還有一群人,重重失望加無奈之下,只能幹脆辭職退圈。
還記得那些年的TVB臺慶——萬千星輝頒獎禮都是多麼得熱鬧,星光熠熠,無數觀眾期待,可2019年的臺慶,只有一部熱劇《金宵大廈》和影后惠英紅撐住全場。
當晚,提名最佳男配角的劉江,當眾宣布"約滿離巢"。各種揣測中,媒體挖出了他的離職原因,不是由於73歲高齡,而是因為月薪收入越來越少。
劉江在TVB效力長達38年,作為一位人盡皆知的老戲骨,他最高的月薪是5萬多人民幣,2019年全年,活動和戲約劇減,他的月薪只剩6千多人民幣。
今年年初談論續約時,TVB竟然還想降薪,給他的月薪變成4500塊左右,連當地普通外賣小哥的工資都不如。
空餘受人尊重的地位,卻拿不到相匹配的報酬,劉江的離開簡直合情合理。
這並不是個例,早在2012年,專注在TVB打醬油20年的遊飆,就於一番蒼涼自白中辭職退圈,「我臨走時工資是10500元,當時邵氏的保安都是10700一個月啦。」
「我對演戲很有熱情,但現實是電視臺的收入,你連自己都養不了,還怎麼做?當初進去只想有份穩定工作,原來不行,我看到TVB不少40幾歲的前輩演員開始消失。我就開始想,如果我到了40歲,又被公司辭退,我靠什麼養家呢?」
2015年,參演過《尋秦記》、《壹號皇庭》、《法外風雲》等劇的陳國邦也發布一封《給無線電視的公開信》,他控訴在TVB呆了25年,眼看著一個個後輩越過自己。
「讚賞得到不少,而機會越來越渺茫,不想變作一潭死水,發黑髮臭。」
提出辭職後,TVB又遊說他回去拍攝《包青天》裡的公孫策一角,本以為要給他「機會」了,結果陳國邦前期準備皆已做好,再次莫名慘遭雪藏。
為演藝事業奮鬥半生,陳國邦結婚生女時卻連房子都買不起,幸好妻子羅敏莊支持他的一切決定,「不做了,無所謂了,可以演舞臺劇,教書,開心就好。」
轉戰內地
僅2018年上半年,TVB就有郭晉安、鍾嘉欣、林夏薇、岑麗香等一眾人離巢,參演過《宮心計》、《義海豪情》等劇的陳智燊發布辭職信,表明為養家準備開啟新的挑戰。
媒體紛紛揣測他要轉戰內地,TVB視帝黎耀祥被問到陳智燊出走一事,便證實了內地片酬更高的話題。
黎耀祥坦言每個人都有追求,TVB現在有很多種合作模式,他自己也去內地拍戲。
當記者問他是不是真如傳言所說,內地拍一部戲就比TVB幹一年工資還多,黎耀祥回答的是"還不止",直言片酬高到「看著數字像幻覺一樣」。
內地經濟文化崛起帶給了香港影視圈不小的衝擊,而TVB又不懂得珍惜人才,放任老戲骨們心灰意冷,最終選擇離開,黎耀祥也說繼續留在TVB,為的只是一種情懷。
再看看TVB如今力捧的新人們,如李佳芯、蔡思貝、周嘉洛、吳偉豪等人,我們熟悉面孔的居然少之又少。
一個輝煌時代的結束總是伴隨著無數唏噓,數不清的告別又添上了絲絲感傷,生老病死不可違,但那些被迫與觀眾說再見的藝人,我們實在不知該用什麼心情面對。
空餘一句感慨:我們的童年或青春,真的結束了。
#TVB#、#老戲骨#
作者:Seven Dreams
責編:zeria
往期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