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山上挖一個池塘,不放魚,裡面會慢慢有魚嗎?
這樣的池塘,外界有魚的水源,肯定無法進入,加上沒有人工放魚,按理說基本上就杜絕了魚的來源,那麼這樣的池塘,能出現魚的可能性較小。不過,這樣的池塘並不會寂寞,很快就會出現蝌蚪,蝦,蟹之類。致於它們怎麼來的,不在今天討論的範圍內。
當然,根據進化論的原理,在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後,比如數億年的進化,這個水體如能在這麼長的時間裡,保持水位不變,那麼是有可能進化出魚類的,當然這個結果,我們甚至是人類可能都無法親眼看到。
可能很多朋友,都會認為這樣的池塘會長出魚來,而且還他們親眼所見。問他們這樣的魚塘為什麼能長出魚來?他們都給出同樣的答案,基本上都是"千年草籽萬年魚"之類。
大概意思就是土裡有魚卵,魚卵能在土裡存活上萬年,而池塘建成後,土裡的魚卵遇到水後,就會孵化出小魚。不過個人認為,魚卵能在溼潤的土裡,存活三五幾天,肯定可能。能存活上萬年,簡直就是在開玩笑,難不成是魚卵修煉成精了嗎?顯然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不過說實話,這樣的池塘,真的也是有可能會出現魚的。當然,這不得不佩服魚類生命力之頑強。
首先,這樣的池塘,雖然有魚的水源無法進入。但是,水流是相通的,就象是電網一樣,特別是在雨水季節。當山裡池塘的水流與外界接通後,那麼山底的魚也有可能逆水而上,來到山裡的池塘中。這雖然看起來不可能,但實際上卻真實地存在。因為有的魚,能逆水而上幾公裡,甚至幾十公裡,到達一個新的地方去繁殖發展。那麼這樣的池塘,出現魚也就成為了可能。
其次,雖然我們沒有人為地在這些池塘中放魚,但其它生物也可以把魚帶入池塘。最常見的就是水鳥將魚或魚卵帶入。我們知道,這樣的池塘建成後,很快就會有蝌蚪,蝦,蟹等。而這些食物也會引來水鳥。水鳥飛來覓食時,就有可能將魚從其它的地方帶入。
比如,水鳥身上攜帶了有魚卵的水草。或者有一些魚甚至會將魚卵,直接產在水鳥的腿上(反正我就見過一隻死去的水鳥,腿上沾有魚卵的情況)。那麼這樣的水鳥到達這個池塘後,肯定就會將魚帶入池塘中。當然,其它的生物,如蝦蟹等也有可能,用同樣的方法將魚帶入這樣的池塘。
總之,如果這樣的池塘,真的是與世隔絕(自成一個生物圈),那麼它肯定不會產生魚。但如果沒有與世隔絕,和外界保持著一定的聯繫(和外界同處一個生物圈),那麼這個池塘中,就有可能會出現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