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堅信天圓地方,原來是河圖、洛書昭示了蓋天之說!

2020-12-22 趙向陽與現代易學

作者:武漢趙向陽(原創)

管仲(約前723年-前645年)

河圖、洛書究竟為何物?歷來看法不一:

管仲說是祥瑞。

管仲,齊國宰相。春秋時期,齊恆公九合諸侯,圖謀霸業,對周天子不肯臣服,管仲勸道:「昔人受命者,龍龜假,河出圖,洛出書,地出乘黃,今三祥未見者,雖曰受命,無乃失諸乎!」

鄭玄說是帝王受命之符。

鄭玄(127—200年),字康成,山東高密西南人,東漢末年經學、易學大師。

俞琰說是寶器。

俞琰(1258?—1314年),字玉吾,自號金陽子。江蘇蘇州人,宋元之際易學家、道教學者,著《周易集說》等,另有《林屋山人集》。

薛季宣說是上古地圖。

薛季宣(1134—1173年),南宋學者,字士龍,號艮齋,溫州永嘉人,歷官武昌令、大理寺主簿、大理寺正,出知湖州,改常州,未上任而卒。主張河圖、洛書為古代地圖。見《浪語集·河圖洛書辨》。

毛奇齡說是典籍。

毛奇齡(1623—1716年)

毛奇齡,字大可,號秋晴,世稱西河先生。易著有《仲氏易》、《推易始末》等,另有《西河全集》。

還有人說是符錄、纖緯……

現代人亦是各依其理,各持一說,更有人乾脆以今解古,猜測為雨水、羅盤、氣象圖等等。

學術界主流看法,認為河圖、洛書是星圖,這是比較合乎上古實際的。

《晉書·天文志》說:「然則三皇邁德,七曜順軌,日月無薄蝕之變,星辰靡錯亂之妖,黃帝創受河圖,故其星傳,尚有存焉。」

宋代朱震說:「國朝龍興,異人間出,濮上陳摶以先天圖傳种放,放傳穆修,修傳許堅,堅傳範諤昌,諤昌傳劉牧。」

後來朱熹命弟子蔡季通入蜀,從隱者手中購得河圖、洛書及太極圖,列入《周易本義》卷首,以後成為歷代易學者必研之圖。(《漢上易傳進書表》)

明代萬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一個自號「挹玄道人」的鄉紳,在為一尊古佛裝金時,竟然從佛肚裡發現了一部卷帙浩繁的奇書—《開元佔經》。

作者瞿曇悉達,祖居印度,祖孫四代都為唐代天文官員。

書中引用古代佔星術著作達70餘種,絕大部分都已失傳,記錄283星官(組星),1465星,可見中國古代天文學知識非常發達。

正如顧炎武所說: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

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

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

月離於畢,戌卒之作也;

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

後世文人學士,有問之茫然不知者也。

七月流火,見《詩經·豳風·七月》說,七月有大火之星西流,九月則將授以冬衣,否則天寒難耐。

三星在戶,見《詩·唐風·綢繆》:「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指參星,嫁娶者以為候。

月離於畢,指月亮附麗於畢宿,降雨之兆,畢為主雨之星。

龍尾伏辰,龍尾指箕宿,春末辰見。《左傳·僖公五年》:「童謠雲,丙之辰,龍尾伏辰。

顧炎武(1613—1682年)

有了大量仰觀俯察的結果,這才形成中國古代獨特的宇宙觀—蓋天說。

古人一直以為天圓地方,《周髀算經》說:「天象蓋笠,地法覆盤。」

直到漢武帝之後,才發展為「天包地外,地居於中」的渾天派理論。

奇怪的是古人蓋天之說,一直缺乏完整的理論支持,僅僅是一鱗半爪的殘篇斷簡,或是散落各卷中的片言隻語。

其實只要細心考察,亦有線索可尋,古人認為河圖、洛書渾然一體,一圓一方不可分離。所以洛陽的古代河圖、洛書碑,刻在一個球形巨石上。

清代萬彈峰《易拇》說:「蓋河圖外方而內圓,一三七九為一方,其數二十也;二四六八為一方,其數亦二十也;中十五,共五十五數。

中十點作圓布,包五數在內,此外圓內方,而五數方布在中央,中一圈即太極圖形,外四圈分布四方,為方形。

洛陽市巨石上的河圖、洛書

其實我們只要跳出文字的二維障礙,虛擬為立體圖形就可一目了然,活脫脫顯示出一個「蓋天說模型」!

河圖、洛書就是上古的蓋天說理論!也是蓋天說時期最輝煌的理論成果。但這裡不展開論述,僅提出論點,以啟發讀者思路。

相關焦點

  • 為何古人說「天圓地方」
    」一詞來源於《易經》,世人總從字面上去直解,說:古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天圓地方」從《易經》角度來解釋,「天圓」是指:天時,即時間循環往復,周而復始。「地方」是指:地理方位。」只是《易經》口訣中的一個詞語,我們還可以找到「天圓地方」的《易經》圖,一個外圓圈即時間圈,中間一個方形八卦列陳即方位圖。
  • 天心易道:河圖、洛書是怎麼排列出來的?
    上面說了,河圖為體,洛書為用。換句話說,河圖以靜御動,洛書以動統靜,這叫陰陽合德、動靜有常、剛柔有體。 那麼,河圖是宇宙及術數的本身規律,從所有單數來看,一三五七九,這五個奇數,屬陽,屬天,即所謂「天數五」;二四六八十,這五個偶數,屬陰,屬地,即所謂「地數五」。
  • 河圖洛書詳細解析
    接下來,將河圖洛書中的陰陽轉化為數字加以分析。:東+西+南+北+東南+西北+東北+西南=0,餘數為中:5由於中華文化只講合不講分,故而將河圖洛書合起來看如圖河圖+洛書數字分析圖河圖+洛書數字分析:餘數-5+5=0所有數相加9+7+2+5+5+5+5+1+6+1+4+3+8+3+8+2+4+9+7+6=100所有陽數相加:9+7+5+
  • 從金字塔到河圖洛書 看懸疑小說《蜥蜴》的神秘性
    又比如中華上古文明的河圖洛書,不僅僅是簡單的佔卜圖像或地理圖形,它極有可能是一部史前超級文明的集大成者,河圖洛書用圈點以及數目表示九個數,分別為492,357,816,形成了享譽世界的九宮圖,其本質是表述天地間變化規律的幻方。何為幻方?
  • 探秘宇宙規律——簡說河圖洛書,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易經這本無字天書看起來難以理解,其實它包羅萬象,但它的奧秘也不是無從下手,只不過「道可道,非常道」,我們能說出來的都不足以概括它的所有,但我們還是儘可能的去詮釋它的意義,因為當今的數學,物理,生物,化學,哲學,藝術等科學,都能在易經裡有跡可循。
  • 現代風水學的源碼之「河圖」「洛書」
    河圖和洛書的傳說,我們無法考究其真實性,但在《周易》《上書》《論語》中都有記載類似的故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河圖洛書已經開始和天命、陰陽、佔卜等有關了。那時就已經有老子、孔子寫的關於天命的書《河洛讖》,可見河圖洛書的影響有多大,確實也是如此,當下的風水學無論出自哪門,都與這兩本無字天書有著密切聯繫。好了,歷史我們就不說太多了。先來直接說河圖的實際作用。
  • 河圖洛書數理揭秘!原來真相就在《周易》中的龍身上!
    有關河圖與洛書,歷來存在著太多的猜測和謎團,而真相,其實一直都藏在《周易》中。《周易》開篇的乾坤二卦,屢屢出現了「龍」字——我們說過,《周易》中的「龍」,指的是天上的東宮青龍,尤其特指青龍七宿最中間的一宿:房宿。房宿,與河圖與洛書的來源密切相關。
  • 河圖洛書出大荔
    (文/王小民)都說「河出圖,洛出書!」誰又知河圖洛書到底「出」在哪裡?一直以來眾說紛紜、爭論不休,即使河南洛陽「先下手為強」將河圖洛書傳說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蓋棺未論定」,陝西大荔就一百個不服氣!
  • 河圖洛書的感悟心得
    河圖洛書是我國思想文化的源泉,前兩天又拿出來思考了一下,特把一點點心得寫出了供大家參考。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河圖洛書的基本圖片。河圖為體,洛書為用。還有很多玄妙的解釋。一般人很難理解。個人認為,河圖是天,洛書是地。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河圖是站在天上看而得到的天地規律;而地支這是站在地上看而得到的規律。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河圖與洛書的共同點,1.中央都是5也就是土的代表,2.水火在一條線上,只不過是河圖是東西關係,洛書是南北關係。
  • 河圖洛書:上古星圖,宇宙魔方!
    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境內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
  • 河圖洛書是什麼?三分鐘速記河洛口訣,一看就會
    一、河圖與洛書《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圖,指河圖;書,指洛書。聖人,指中華文化的始祖伏羲。伏羲根據河圖、洛書繪製八卦,周文王將該八卦演繹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創作了《周易》。2014年,河圖洛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兩幅圖,揭示的是宇宙、時空、天地人、萬物的運轉規律。圖簡易微,乃為大用。二、河洛口訣河洛數字是一門預測學,是源於易學中河圖洛書的一門學問。其特點為直接用數字對人事進行預測,屬於易學術數的方法之一。
  • 易經裡的大衍之數說的是啥?大衍之數與河圖洛書的關係
    這是歷來爭論的問題,古人都搞不清,我們也沒必要糾結在這個問題上。不管五十還是五十五,但實際應用只用四十九。這也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古人一直沒有說清。先說大衍之數五十的來歷;《系詞》中講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九。在《周易集解》裡「參天地者,謂從三始順數至五七九,不敢取一也。兩地者,謂從二起逆數至十八六,不取四」。這就出現了三,五,七,九陽數四個,陰數二,六,八,十。
  • 從史前巖畫看《河圖》、《洛書》
    《史記·瘋闡書》說:「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 《河圖》、《洛書》發現於黃河、洛河流域,是河洛文化的開山鼻祖,是儒家經典的成書來源,是道家學派的重要典籍。所以,《河圖》、《洛書》是上古文化的集中體現,是華夏文化的神聖象徵。當人們論及中華文化的源泉時,莫不以它們為代表。
  • 河圖洛書中數字有什麼用?了解一下它深奧的含義,敬佩一下古人吧
    河圖洛書它是一部反映天地萬物規律的一部著作,當然人也包含在天地萬物之中,所以玄學中用它來對人或事做出預判。好多人對它的原理不明白不理解,所以會對它有誤解認為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迷信。可實際上它是古人的智慧結晶,用最簡單的形式來表達出蘊含的道理。
  • 河圖數列運動與洛書呼應的規律
    河圖文化,淵源流長,古今各家皆多分說,尤以陰陽術數家及易學家註解為甚,然河圖之初並未有周易,更何乎少陰太陰太陽少陽及五行生剋之論。若複本歸元,何不以方位運動規律為要更為貼合實際,或也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去探索河圖之初。
  • 90後風水師冒險透露河圖洛書的真正含義
    本文內容由(妙靜道長講風水)公眾號原創 妙靜道長/文 河圖本就是古人通過觀測日月星辰而繪畫出來的星圖,但大多數時候是用在地理之上,故河圖洛書真正的含義是:在天垂象、在地成形!
  • 河圖洛書圖像位置的排列決定其規律和變化,伏羲八卦是兩者的結合
    天地未合狀態的河圖首先來分析河圖與洛書的共同點,他們都是由實心和空心的圓圈組成的,利用古人的陰陽理論,將空心圓圈表示為陽數,實心圓圈表示為陰數,那麼,我們很容易看出河圖與洛書都是由陽1,陽3,陽5,陽7,陽9,陰2,陰4
  • 河圖對應史前世界地圖,洛書對應現在的世界地圖
    盤古大陸冰川大洪水時,從太空觀測地球,盤古大陸上有很明顯的水流路徑,從細到粗匯聚成大河然後流入大海,整體看起來,構成了一個特別的圖案,伏羲突然靈感爆發,有了感悟,於是開始畫了起來,畫出了最開始的河圖,然後結合外星科技的智能算法,用空心圓代表空心的天「月」,實心圓代表地球陸地,畫出了河圖的最終版,並創作了八卦算法,這就是先天八卦的由來。
  • 億法求教授講解《河圖洛書》
    億法求教授講解《河圖洛書》文字:馬背上面刻畫的痕跡,但現在都沒有見過那匹馬,只能想像。一說黃帝時代,黃帝和蚩尤大戰的時候,黃帝得到了河圖洛書;一說大禹時代,大禹治水遇到困難,這時候看到一隻烏龜,在他前邊拖著尾巴走,發現了河圖洛書。
  • 河圖洛書是不是真其圖其書?現在流傳的是不是杜撰的?
    河圖與洛書,歷來被認為是中華文明的源頭。關於河洛記載,最早見於《尚書·顧命》:「越玉五重陳寶;赤刀,大訓,弘壁、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這裡首次提到「河圖」。《行尚書·中侯》說「元龜負書出」,首次提到「洛書」。最先把河圖洛書並提的文獻是《周易·繫辭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