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無疑是中國古典小說裡最具有詩情畫意的作品了。可以說,曹雪芹用自己的生花妙筆將濃鬱的詩意注入了《紅樓夢》。這體現出中國人生活的雅趣,也體現出曹雪芹雖然經歷了家破人亡的悲劇,卻依舊熱愛生活。
我覺得《紅樓夢》裡最具有詩情畫意的場景分別是黛玉葬花、寶琴立雪、湘雲醉臥。
《紅樓夢》裡第一次寫到黛玉葬花是在第二十三回。曹雪芹寫得也十分巧妙。曹雪芹不是平鋪直敘,而是藉助了另一個本身就很唯美的場景:賈寶玉正在看《會真記》,正看到「落紅成陣」的時候,一陣風吹過,把樹頭上桃花吹下一大半,落得賈寶玉滿身都是,賈寶玉於是就把落花抖在沁芳溪裡。這個場景本身就很有畫面感。
可是,林黛玉看到賈寶玉這樣做,卻說:「撂在水裡不好。你看這裡的水乾淨,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髒的臭的混倒,仍舊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個花冢,如今把他掃了,裝在這絹袋裡,拿土埋上,日久不過隨土化了,豈不乾淨。」可見,林黛玉多麼悲天憫人,多麼潔身自好,多麼希望給落花一個乾淨的歸宿。林黛玉的這個說法讓人想起杜甫在《佳人》裡寫下的「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再結合《葬花吟》裡的「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我們可以看出,林黛玉的內心是多麼高潔。
更加打動人的還是第二十七回裡的《葬花吟》。其實,曹雪芹從來都沒有具體寫黛玉葬花的過程。他是通過林黛玉肩扛花鋤,鋤上掛著花囊,手拿花帚的行為和《葬花吟》裡的詩句讓我們想像林黛玉葬花的過程。這樣寫,更巧妙,更體現出林黛玉婉轉空靈的美。
《葬花吟》是林黛玉的代表作。這首詩體現出的是林黛玉堅貞不屈的精神,對紅顏薄命的感嘆,對汙濁環境的抗拒,體現出深沉的生命情懷和女性意識。這首詩和劉辰翁的《代悲白頭翁》以及唐寅的《花下酌酒歌》都有異曲同工之妙。《代悲白頭翁》裡有「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好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這樣的詩句。而《花下酌酒歌》裡有「今日花開又一枝,明日看來知是誰?明年今日花開否?今日明年誰得知?」這樣的詩句。不過,無論是劉辰翁的詩還是唐寅的詩,都不像《葬花吟》那樣纏綿悱惻,悽婉感人。因為,林黛玉的遭遇更加讓人同情。落花觸動的是林黛玉自己的愁腸。
寶琴立雪出現在《紅樓夢》第五十回。故事十分簡單,賈寶玉和薛寶琴一起去找妙玉討要紅梅花。《紅樓夢》裡是這樣描寫的:「一看四麵粉妝銀砌,忽見寶琴披著鳧靨裘站在山坡上遙等,深厚一個丫環抱著一瓶紅梅。」這樣的場景讓大家想到了仇十洲的《豔雪圖》。其實,《豔雪圖》這幅畫的名字是曹雪芹杜撰的,仇十洲沒有這樣一幅傳世名畫。可是,光是這個名字就已經讓我們覺得這個畫面極有美感了。可是賈母卻說:「那畫的那裡有這件衣裳?人也不能這樣好!」可見,在賈母眼中,寶琴立雪的畫面更美。
其實,這也很正常。畫家畫得再栩栩如生,也不可能比得上現實中血肉豐滿,真實可感的畫面來得真切動人。而且,賈母本來就十分欣賞薛寶琴。因此,看到白雪紅梅配上亭亭玉立的美人,自然會心生讚嘆。可以說,這個場景充分體現出了薛寶琴的落落大方和美豔動人。幸虧她已經許配給了梅翰林家,幸虧賈母讓王夫人認了她做乾女兒,幸虧林黛玉和賈寶玉之間的感情已經穩定下來了,否則,林黛玉不知道又要因為薛寶琴的出現而慪多少氣了。
湘雲醉臥是《紅樓夢》第六十二回裡出現的一個場景。這個場景被曹雪芹描繪得十分美好:「湘雲臥於山石僻處一個石凳子上,業經香夢沉酣,四面芍藥花飛了一身,滿頭滿臉衣襟上皆是紅香亂散,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鬧穰穰的圍著他,又用鮫帕包了一包芍藥花瓣枕著。」這個場景十分充分地體現出史湘雲不拘小節,天真爛漫的性格。這個場景可以說是曹雪芹為史湘雲量身定做的。林黛玉和薛寶釵都不可能這樣,唯有活潑開朗的史湘雲會這樣做。史湘雲雖然醉了,卻醉得十分優雅,十分愜意。湘雲醉臥帶有幾分慵懶,卻顯得十分舒朗。史湘雲在醉夢裡也念念有詞,說的都是酒令。而她說出來的酒令,也體現出她曠達的心胸。
湘雲醉臥讓人想到一首唐詩,那就是盧綸的《春詞》:「北苑羅裙帶,塵衢錦繡鞋。醉眠芳樹下,半被落花埋。」這首詩的意境和湘雲醉臥相得益彰,不過,曹雪芹並沒有簡單地因襲這首詩裡的意境,而是有所超越。畢竟,湘雲醉臥所展現出的靈動之美是盧綸的這首詩裡所缺少的。
有人說,湘雲醉臥也是取材於《海棠春睡圖》,畢竟史湘雲的代表花是海棠花。「海棠春睡」這個典故是來源於惠洪的《冷齋夜話》,講的是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的故事。而唐伯虎也畫過一幅畫《海棠春睡圖》。這一點,《紅樓夢》第五回裡有所提及。而史湘雲抽到的花籤上寫的是蘇軾的詩《海棠》「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裡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林黛玉還打趣說應該把「夜深」改為「石涼」。可見,湘雲醉臥的美和貴妃醉酒的美也是類似的。楊貴妃雖然被一些人看成是紅顏禍水,不過曹雪芹卻並沒有這種偏見。薛寶琴的《馬嵬懷古》就是證明。
黛玉葬花體現出的是林黛玉的悲憫情懷,寶琴立雪體現出的是薛寶琴的自然大方,湘雲醉臥體現出的是史湘雲的名士風流。三個具有濃鬱詩意的場景體現出三種不同類型的美,和人物性格也十分契合。這就是曹雪芹高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