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最富詩情畫意的三個場景

2020-12-24 珍愛紅樓夢

《紅樓夢》無疑是中國古典小說裡最具有詩情畫意的作品了。可以說,曹雪芹用自己的生花妙筆將濃鬱的詩意注入了《紅樓夢》。這體現出中國人生活的雅趣,也體現出曹雪芹雖然經歷了家破人亡的悲劇,卻依舊熱愛生活。

我覺得《紅樓夢》裡最具有詩情畫意的場景分別是黛玉葬花、寶琴立雪、湘雲醉臥

《紅樓夢》裡第一次寫到黛玉葬花是在第二十三回。曹雪芹寫得也十分巧妙。曹雪芹不是平鋪直敘,而是藉助了另一個本身就很唯美的場景:賈寶玉正在看《會真記》,正看到「落紅成陣」的時候,一陣風吹過,把樹頭上桃花吹下一大半,落得賈寶玉滿身都是,賈寶玉於是就把落花抖在沁芳溪裡。這個場景本身就很有畫面感。

可是,林黛玉看到賈寶玉這樣做,卻說:「撂在水裡不好。你看這裡的水乾淨,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髒的臭的混倒,仍舊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個花冢,如今把他掃了,裝在這絹袋裡,拿土埋上,日久不過隨土化了,豈不乾淨。」可見,林黛玉多麼悲天憫人,多麼潔身自好,多麼希望給落花一個乾淨的歸宿。林黛玉的這個說法讓人想起杜甫在《佳人》裡寫下的「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再結合《葬花吟》裡的「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我們可以看出,林黛玉的內心是多麼高潔。

更加打動人的還是第二十七回裡的《葬花吟》。其實,曹雪芹從來都沒有具體寫黛玉葬花的過程。他是通過林黛玉肩扛花鋤,鋤上掛著花囊,手拿花帚的行為和《葬花吟》裡的詩句讓我們想像林黛玉葬花的過程。這樣寫,更巧妙,更體現出林黛玉婉轉空靈的美。

《葬花吟》是林黛玉的代表作。這首詩體現出的是林黛玉堅貞不屈的精神,對紅顏薄命的感嘆,對汙濁環境的抗拒,體現出深沉的生命情懷和女性意識。這首詩和劉辰翁的《代悲白頭翁》以及唐寅的《花下酌酒歌》都有異曲同工之妙。《代悲白頭翁》裡有「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好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這樣的詩句。而《花下酌酒歌》裡有「今日花開又一枝,明日看來知是誰?明年今日花開否?今日明年誰得知?」這樣的詩句。不過,無論是劉辰翁的詩還是唐寅的詩,都不像《葬花吟》那樣纏綿悱惻,悽婉感人。因為,林黛玉的遭遇更加讓人同情。落花觸動的是林黛玉自己的愁腸。

寶琴立雪出現在《紅樓夢》第五十回。故事十分簡單,賈寶玉和薛寶琴一起去找妙玉討要紅梅花。《紅樓夢》裡是這樣描寫的:「一看四麵粉妝銀砌,忽見寶琴披著鳧靨裘站在山坡上遙等,深厚一個丫環抱著一瓶紅梅。」這樣的場景讓大家想到了仇十洲的《豔雪圖》。其實,《豔雪圖》這幅畫的名字是曹雪芹杜撰的,仇十洲沒有這樣一幅傳世名畫。可是,光是這個名字就已經讓我們覺得這個畫面極有美感了。可是賈母卻說:「那畫的那裡有這件衣裳?人也不能這樣好!」可見,在賈母眼中,寶琴立雪的畫面更美。

其實,這也很正常。畫家畫得再栩栩如生,也不可能比得上現實中血肉豐滿,真實可感的畫面來得真切動人。而且,賈母本來就十分欣賞薛寶琴。因此,看到白雪紅梅配上亭亭玉立的美人,自然會心生讚嘆。可以說,這個場景充分體現出了薛寶琴的落落大方和美豔動人。幸虧她已經許配給了梅翰林家,幸虧賈母讓王夫人認了她做乾女兒,幸虧林黛玉和賈寶玉之間的感情已經穩定下來了,否則,林黛玉不知道又要因為薛寶琴的出現而慪多少氣了。

湘雲醉臥是《紅樓夢》第六十二回裡出現的一個場景。這個場景被曹雪芹描繪得十分美好:「湘雲臥於山石僻處一個石凳子上,業經香夢沉酣,四面芍藥花飛了一身,滿頭滿臉衣襟上皆是紅香亂散,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鬧穰穰的圍著他,又用鮫帕包了一包芍藥花瓣枕著。」這個場景十分充分地體現出史湘雲不拘小節,天真爛漫的性格。這個場景可以說是曹雪芹為史湘雲量身定做的。林黛玉和薛寶釵都不可能這樣,唯有活潑開朗的史湘雲會這樣做。史湘雲雖然醉了,卻醉得十分優雅,十分愜意。湘雲醉臥帶有幾分慵懶,卻顯得十分舒朗。史湘雲在醉夢裡也念念有詞,說的都是酒令。而她說出來的酒令,也體現出她曠達的心胸。

湘雲醉臥讓人想到一首唐詩,那就是盧綸的《春詞》:「北苑羅裙帶,塵衢錦繡鞋。醉眠芳樹下,半被落花埋。」這首詩的意境和湘雲醉臥相得益彰,不過,曹雪芹並沒有簡單地因襲這首詩裡的意境,而是有所超越。畢竟,湘雲醉臥所展現出的靈動之美是盧綸的這首詩裡所缺少的。

有人說,湘雲醉臥也是取材於《海棠春睡圖》,畢竟史湘雲的代表花是海棠花。「海棠春睡」這個典故是來源於惠洪的《冷齋夜話》,講的是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的故事。而唐伯虎也畫過一幅畫《海棠春睡圖》。這一點,《紅樓夢》第五回裡有所提及。而史湘雲抽到的花籤上寫的是蘇軾的詩《海棠》「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裡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林黛玉還打趣說應該把「夜深」改為「石涼」。可見,湘雲醉臥的美和貴妃醉酒的美也是類似的。楊貴妃雖然被一些人看成是紅顏禍水,不過曹雪芹卻並沒有這種偏見。薛寶琴的《馬嵬懷古》就是證明。

黛玉葬花體現出的是林黛玉的悲憫情懷,寶琴立雪體現出的是薛寶琴的自然大方,湘雲醉臥體現出的是史湘雲的名士風流。三個具有濃鬱詩意的場景體現出三種不同類型的美,和人物性格也十分契合。這就是曹雪芹高明的地方。

相關焦點

  • 從三場大戲,看《87版紅樓夢》如何設計場景
    說實話,《87版紅樓夢》畫質挺「渣」的,渣到想截個清晰劇照都截不到,畢竟是三十多年前的劇了。但畫質渣歸渣,卻依然擋不住幾代觀眾對它的喜愛。豆瓣上,該劇評分高達9.6!遠遠高於比它晚拍20多年的《新版紅樓夢》。
  • 紅樓夢裡寫了三個春天,曹雪芹隱藏了三條伏線
    作為紅樓夢裡的春天,不但是書中的重頭戲,佔據重要的篇幅且有著重要的象徵意義,它代表了這世間最美好的事物。寶玉夢遊太虛幻境遇到的警幻仙姑是來自放春山遣香洞,「薄命司」兩邊的對聯道: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
  • 紅樓夢裡的詩詞到底是什麼水平?這三個方面很不錯
    第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的詩詞,曹公一個人扮演了很多個角色仔細去看《紅樓夢》會對曹公真心的佩服,因為《紅樓夢》不是以第一人稱去創作的小說,曹公站在上帝的視角,以每個人物在生活,那麼他在創作詩詞的時候,就需要注意到每個人不同的個性,創作出不同風格的小說。因為曹公一個人扮演了很多個角色,所以他就需要創作符合每個人物風格的詩詞,這樣的難度確實很大。
  • 《紅樓夢》揭開富不過三代的謎底,另有兩大家族依然延續百年榮耀
    在之前的幾篇文章裡,我都分析裡《紅樓夢》賈雨村這個人物身上的種種細節。這個人物雖然看似是個「男配角」,但是曹雪芹的好友脂硯齋對賈雨村其人也非常重視。我們一起來回憶一個細節吧。原著第一回當中,中秋節當天賈雨村跟甄士隱對飲時,飲酒之後,借著酒力又寫了一首應景的中秋詩:「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 帶你重溫《紅樓夢》,3個經典場景背後,是培養娃詩詞能力的關鍵
    在蘇軾《和董傳留別》裡有寫到「粗織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是指飽含詩書的人,胸中有學識,即便是身穿粗布爛衣但依然擁有學問的氣質。在家庭中,很多家長也注重於孩子的詩書培養上。有一個很好的參照範本,那就是《紅樓夢》重溫《紅樓夢》三大經典場景,提升孩子的詩詞愛好《紅樓夢》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化造詣上是極高的。但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詩詞愛好並不用看的那麼複雜,拋開紅學體系的繁複和深大,我們單看《紅樓夢》中的幾個場景,就可模仿著去做。
  • 紅樓夢裡面美到不可方物的5個場景
    紅樓夢包羅萬象,創造了寶釵撲蝶、黛玉葬花、林子洞耗子精等,許許多多非常美麗的場景。寶玉笑道:「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林黛玉聽了,不覺帶腮連耳通紅,登時直豎起兩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兩隻似睜非睜的眼,微腮帶怒,薄面含嗔,指寶玉道:「你這該死的胡說! 好好的把這淫詞豔曲弄了來,還學了這些混話來欺負我.我告訴舅舅舅母去。」
  • 跟著《紅樓夢》學寫作丨主體架構與情節編織(三)
    作  者:王一雄特邀編輯:董學仁微信編輯:張曉盈《紅樓夢》是一部詩化了的小說傑作,處處浸透著詩情的芬芳。大量的詩詞曲賦,猶如鑲嵌在天穹裡的星星,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悠遠冷寂的石頭,與大觀園裡的人間春色截然相反,也與石頭化身賈寶玉的多情世界形成強烈反差。這種樸實與繁華、靜穆與喧囂並舉的意象追求,在久遠與短暫之間形成了巨大張力,具有很強的暗示、象徵和烘託的作用,增強了作品的神秘性和藝術感染力量。事實上,石頭是最平凡不過的自然物,堅固、頑強、有韌性,閃耀著生命的光輝。
  • 富不過三代的家庭,有三個明顯壞特徵
    而就現實的實際情況來看,有些赫赫有名的大富大貴家庭,如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書寫的那四大家族,個個都曾大富大貴威勢赫赫,而到衰敗下去時猶如「大廈瞬間傾塌忽喇喇」。且不說遠的,在現代社會裡,有目共睹的大家族瞬間沒落的現象時有發生。正如著名教育學黃培炎研究了幾千年中國歷史後得出的朝代的興亡現象:「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 賈元春:紅樓夢裡地位最尊貴的薄命人
    紅樓夢裡,寫了無數優秀女子,若論地位身份,最高貴最尊崇的,當屬賈府的大小姐賈元春。
  • 紅樓夢 · 香文化
    一部《紅樓夢》,描繪了清代康熙以後的浮世繪,為後人展現了風月繁華之盛,蘊含了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大觀園中無處不在的香文化。《紅樓夢》寫盡了清朝香文化。《紅樓夢》中可說是芳香四溢,清代,貴族豪富之家流行焚燒藏香,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描寫的用香場景,算是清代貴族之家用香生活的縮影。讓我們一起來品讀《紅樓夢》中的香元素,感受清代的用香文化。
  • 紅樓夢裡最好吃的是什麼?
    轉載來源微信公眾號「就知道吃」(ID:EatWith)別人看紅樓夢,可能更關注寶、黛、釵之間的感情。可是小編更在意的,當然是紅樓夢裡的美食啊。聽說裡面有多達186種食物,(有誰仔細數過是不是這個數嗎?)
  • 《三讀紅樓夢》(八續)
    《紅樓夢》之所以流芳百年長久不衰,我認為它的寫作技巧具有十大特徵,除了以下之前所總結的九條外,(1)誘人可讀的故事情節扣人心弦、(2)人物形象塑造鮮明栩栩如生、(3)濃濃的文化元素提高了閱讀者的品味、(4)耐人尋味的善惡回報讓人有所感悟、(5)善惡讓讀者評判豐富了複雜的人性、(6)豐富的內容讓每個讀者各有所得各有所悟、(7)細緻入微的場景描寫讓人既增長知識又身臨其境、(8)儘量使每一個人物豐滿富有個性讓人過目不忘
  • 經典的成功與遺憾 87版《紅樓夢》電視劇觀感
    87版《紅樓夢》的服裝,不僅美倫美煥,而且完全符合原著「無朝代、地域可考」的精神,成功毋庸置疑;《紅樓夢》的音樂既有古典美,又能被當代青年接受,而且能夠在當代流行,可以說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那《枉凝眉》、《葬花吟》更是深入人心,至今還被人們傳唱。成為《紅樓夢》的形象代言,不愧為中國古典影視音樂的豐碑。很多場景拍得很美。
  • 《紅樓夢》裡最會養生的人!跟老太太賈母學養生哲學
    鳳姐手頭緊張,偷偷問賈母的大丫環鴛鴦借貸,鴛鴦雖然掌管著老太太的財產,但並不敢真就偷著把老太太的錢借給鳳姐,於是私下裡悄悄問過賈母,得到了賈母的允準。可賈母怕事情傳出去,開了這個頭,這麼多兒孫,這個也來借那個也來借,所以就假裝不知道。其實,老太太老歸老,不管事歸不管事,但她絕不糊塗,心裡明鏡兒似的。家裡的事情鬧到老太太跟前,老太太也特別清楚孰重孰輕,賞罰得當。
  • 《紅樓夢》中三個人物的特殊判詞
    《紅樓夢》中三個人判詞比較特殊,值得拿出來講一講。一個是賈元春,一個是賈惜春,一個是秦可卿。這三個人都是主角,都屬於金陵十二釵裡的人物,可是在小說裡,他們又不經常出現,對他們印象又不深,究竟曹雪芹寫她們的意義任在?
  • 經典的成功與遺憾──87版《紅樓夢》電視劇觀感
    87版《紅樓夢》的服裝,不僅美倫美煥,而且完全符合原著「無朝代、地域可考」的精神,成功毋庸置疑;《紅樓夢》的音樂既有古典美,又能被當代青年接受,而且能夠在當代流行,可以說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那《枉凝眉》、《葬花吟》更是深入人心,至今還被人們傳唱。成為《紅樓夢》的形象代言,不愧為中國古典影視音樂的豐碑。很多場景拍得很美。
  • 三版《紅樓夢》對比,最令人唏噓的卻是楊洋?
    儘管前前後後拍了幾十版,但如今大家印象深刻的,也不外乎三個版本:1987年陳曉旭版、2010年李少紅版,以及2017年小戲骨版。1987版:不可逾越的經典王扶林先生執導的87版《紅樓夢》,至今是紅樓迷心中不可逾越的經典。
  • 《小戲骨紅樓夢》正值豆蔻年華的孩子,展示了一出不同的紅樓夢
    《紅樓夢》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翻拍版本眾多。但都是成年人所扮演,直至2017年,出現了一部《小戲骨紅樓夢》。雖然只有短短的九集,只拍出了一些關鍵場景。但一群小孩,卻展示了一出不同尋常的紅樓夢。寶玉:釋小松飾翩翩少年,富家公子。釋小松在這部劇中的扮相,也算符合原著了。
  • 《紅樓夢》裡的命名藝術
    至於《紅樓夢》,本是太虛幻境中警幻所演之曲名,古代的「紅樓」是指富豪權貴人家婦女所居的華麗樓宇,如白居易《秦中吟·議婚》中就有「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之句;「夢」則是「本書主旨」之所在,在提綱挈領的《紅樓夢引子》中,作者就明確指出要演出「悲金悼玉」之「夢」,所以夢覺主人序中說:「紅樓富女,詩證香山,悟幻莊周,夢歸蝴蝶。」以為此名總其全部,最為切中題旨。
  • 《紅樓夢》中令人敬佩的三個女孩子
    鳳姐傑出的管理才能,寶釵和黛玉的才情,湘雲的豁達,襲人的柔情蜜意都令人敬佩。除此之外,《紅樓夢》當中還有三個為情而死的奇女子,讀罷令人扼腕嘆息。但是,天有不測風雲,計劃跟不上變化。用《紅樓夢》當中的原話,「誰知愛勢貪財的父母,卻養了一個知義多情的女兒,聞得退了前夫,另許李門,她便一條汗巾,悄悄地尋了自盡。那守備之子誰知也是個情種,聞得金哥自縊,遂投河而死。可憐張李兩家沒趣,真是『人財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