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生:《融入當下生活的文旅演藝新形態》

2021-02-23 河北省舞臺美術學會
《只有愛》是由多種機緣,多種條件聚合的產物。從蘇北鹽鹼地到亞洲最大鬱金香花海,對鹽城大豐來說,是旅遊景區建設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引入戲劇的新需求;從「印象」到「又見」,再到「只有」系列,對王潮歌導演和團隊來說,是作品創作形態和內容變化的新階段,這個作品在整體上也標誌著中國文旅創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包括《只有愛》等新近的文旅創作體現出許多新的特點:

一、對接地域資源的多元業態,包括自然稟賦、人文遺產、產業形態等綜合要素匯聚;

二、超越單純娛樂的嚴肅主題。文旅演藝並不意味著就只是休閒娛樂屬性,文旅演藝和戲劇藝術創作沒有本質差別,當今觀眾的審美需求更加歸於藝術的本質功能。因此,對作品內容要求更加注重體現思想表達、社會關切、心靈慰籍;

三、融入生活體驗的作品形態,包括沉浸參與、觀演互動、非線性敘事結構等藝術方法創新。

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遞進,就如同我們在參與學院正在進行的「十四五」規劃工作的體會,不是「十二五」「十三五」規劃一般的延續,是翻開了歷史新的一頁,真正感到進入了新的時代。中國舞美學會的文旅創作委員會2017年在貴州成立,就是因為關注到持續了近二十多年的文旅創作發展及趨勢,作為專業學會有責任和義務對這一持續性的現象在規律層面進行研究和總結。我們看到當今觀眾和遊客的文化需求漸漸發生改變,簡單的娛樂和粗放的文化解讀已滿足不了當今觀眾的需求,文化旅遊項目和藝術創作之間沒有本質區別,我們今天看到的《只有愛》正是這樣的一個典型範例。

因此,學會策劃這次論壇確定主題為「新起點、新邏輯」,也正是因為這個作品所體現出的新時代帶有轉折性的特點,特別是恰遇看似偶然的全球性的疫情帶來的深遠影響,所有行業領域不可迴避的發生著產業邏輯、消費邏輯、社會邏輯、文化邏輯的新變化,藝術的方式也在發生著全新的深刻的改變。旅遊業受疫情影響最直接,隨著國內疫情控制趨於平穩,卻已經不可能再回到過去暫停時,一切都會是一個新的開始。這既是當下,也是長遠的新課題。

今年9月「文匯報」的一篇文章《常態化防控下,什麼是與亞洲演藝之都相匹配的劇院》中提到:「更應注重內循環演藝消費群體的擴容,讓舞臺藝術真正浸潤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真正服務於城市的大文化產業發展」。藝術融入生活,已經不僅僅是藝術創作者的理念,也成為了社會的共識。

今年6月的「博鰲亞洲論壇」發布了專題研究報告《疫情與變化的世界》,提出這次百年來最嚴重的疫情,「人類歷史上首次主動為傳染病防控按下全球經濟的暫停鍵」,從十個方面概括了給全球幾乎所有方面帶來深刻影響和改變。抗疫情成為常態對文化旅遊和演出行業轉型,以及對戲劇藝術創作帶來了新的提示。

在技術形態層面,疫情加速新技術的滲透和應用,加速了社會數位化轉型,強化了遠程辦公、遠程社交、遠程購物、遠程娛樂、遠程教育等向常態化發展;

在內容內涵層面,疫情凸顯人類社會的脆弱性和發展韌性並存,社交活動和社會生產陷入停滯,可能引發社會和政治危機,牽一髮而動全身,社會運行成本,政府壓力、輿論爭議、不同階層和不同國家間矛盾等。「人類曾經歷多次重大危機,但歷史的車輪仍滾滾向前,人類對於危機的「免疫力」也在不斷增強。」

這讓我們以客觀和辯證態度看待疫情的現實存在。由此聯想到爆發在14世紀的歐洲的黑死病對文藝復興運動客觀上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正是黑死病的偶然出現,使得人們對中世紀的歐洲根深蒂固的教會權威帶來懷疑,人們開始尋找黑死病在歐洲的蔓延新解釋,使得現實主義開始出現。但丁《神曲》、波伽丘的《十日談》等都直接表現了這一席捲歐洲的疫情,以及對人文主義思想的表達。

當今的疫情對文旅演藝和戲劇創作帶來的啟示也是多方面的。一是創作主題方面,更加凸顯了表現人類共同面臨的課題。面對疫情,無論國家民族地位貧富男女老幼,所有人都不能置身度外。基於中國哲學思想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這次疫情中成為更廣泛的共識。二是演藝形態方面,多元劇場形態更加成為需要並已經成為現實,如露天劇場、XR網絡劇場、沉浸體驗劇場、AI劇場等。三是文旅業態方面,體現為綜合業態、體驗消費、衍生服務等全域整體產業鏈。

而所有這些都體現出經濟社會發展到新的水平和階段與藝術文化的關聯。對生活品質的更高追求,藝術的底蘊作用自然就更加凸顯。這也正體現了藝術是與所有人相關的永恆的內在需求的根本規律。   

戲劇和旅遊是需要更緊密對接的直接關聯行業,這是演出業和旅遊業發展的雙向需求。文化旅遊多年發展,遊客觀眾對演出藝術內容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旅遊演藝已經成為當今觀眾參與和接受戲劇的重要方式。

中國文旅演藝進入了更加強調基礎性的原始創新的新階段,如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2016年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首次提出「華為正在本行業逐步攻入無人區」的判斷,進入「無人區」,「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無人跟隨」,也正是由於在幾年前有這樣的判斷和準備,華為能夠經受在今天遇到的巨大考驗。

以前我們經常聽到旅遊景區經營企業對創作方案反覆強調,這是旅遊項目,太過嚴肅和文藝不利於市場,遊客不喜歡。這些都在悄然發生改變。面對當下人們的精神需求,是藝術的永恆功能和課題。對於文旅演藝和戲劇藝術,更加強調原創性不僅只是創作者藝術個性體現,而成為藝術本體意義和行業生存的需要。

中國旅遊業經過40年發展,經歷了1980年代的初創階段、1990年代的產業化階段,2000年的市場深化階段,2010年後進入國家戰略階段。跨界融合,全域旅遊,使旅遊成為常態化生活方式,「全要素、全行業、全過程、全方位、全時空、景觀全域優化、旅遊服務全域配套、旅遊治理全域覆蓋、旅遊產業全域聯動、旅遊成果全民共享」,由此帶來旅遊業、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全方位系統化提升,成為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的理念和模式。

《只有愛》出現在這一深刻變局的大環境,體現著從自然到人文到產業形態等新的歷史條件下的藝術創作新特徵。自然生態、人文生態、產業生態成為作品的基礎並形成互文,正是新時代的文旅演藝新的特徵。

貧瘠的鹽鹼地卻正是鬱金香適合的土壤,產業資源優勢和劣勢發生轉化,引進荷蘭鬱金香栽培和產業技術,又包含著歷史緣分,荷蘭鬱金香恰恰又是由古代中國傳入。大豐荷蘭花海景區遊客人數從2013年每年30萬到2019年的300萬,每年上萬對情侶來此拍攝婚紗照,當地民政部門在景區專門建立了婚姻登記處。

自然生態、人文生態、產業生態高度融合,王潮歌與主創團隊在茫茫花海看到創作動機。愛情主題恰恰就是當下的歷史、當下的生活中最普遍的問題,從十八歲到八十歲,對這一人類永恆問題的關切,使創作者找到了藝術、生活、社會和產業的最大公約數。《只有愛》應合了這一主題資源,融入花海的劇場群和表演點漫布,形成大豐環境業態獨特新優勢。

自然資源轉化,演藝解讀提升,新資源衍生,演藝創造的新資源不僅只是增量吸引,更是藝術生活新生態,形成旅遊小鎮未來生活新魅力。鹽城大豐花海和《只有愛》成為相互依託的整體,地方、企業和藝術家共同創造了對全國有示範意義的範例。

這種資源轉化的案例在全國有許多,比如河南蘭考,當年的縣委書記焦裕祿都不會想到,他在50多年前帶領幹部群眾治理風沙鹽鹼地種植的大量泡桐,使得今天的蘭考成為了中國「樂器之鄉」,目前國內古箏、古琴、琵琶的音板90%來自蘭考。

全國文旅演藝以及戲劇創作正在面臨一個新的基礎和開始。文化優勢、藝術優勢,產業優勢將不斷互動和轉化。

不論是男女老幼、種族職業、身份地位,每個人在《只有愛》都能產生互動,正如我們在園區通道所看到的裝飾文字標語:「只有愛,是千年不朽的」「只有愛,是不可捉摸的」「只有愛,是超越生死的」「只有愛,是無孔不入的」……;也包括演出中關於愛情的調查問卷,其中問題如同大學哲學系的調查問卷,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這是《只有愛》最大的突破點,圍繞主題,觀眾又會不斷賦予新的內容,於是就成為了藝術家、企業家和觀眾共同完成的社會作品,無窮無盡。創作的開放性會使之成為不會過時的作品。

簡而言之,就是在自然、人文和產業生態融合基礎上的多元形態、延展空間、主題內涵和生活體驗。文旅創作在遵循社會規律和產業規律的同時,必須堅持對藝術規律的敬畏,因為藝術的根本關乎人們的心靈。

相關焦點

  • 沉浸式×文旅演藝 體驗經濟時代下的新命題
    、新需求、新業態、新特點層出不窮文旅4.0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大家對於「沉浸式」這個詞不再陌生無論是主題樂園水上樂園特色小鎮文旅演藝還是商業空間裡沉浸式來勢洶洶開始重新定義遊客的感官體驗近兩年來國內打著沉浸式體驗噱頭試水沉浸式旅遊演藝的文旅項目不勝枚舉2017年14月,《知音號》作為全球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在武漢開演。
  • 韓生:今天的整體戲劇觀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數字演藝集成創新-文化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歷任上海戲劇學院舞美系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副院長、院長,現擔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舞臺美術學會副會長,中國話劇協會副會長,教育部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創意工作者協會副主席,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
  • 十二藝十二新⑤丨生活體現藝術,藝術融入生活
    表妹感慨道:「在我們那裡是過節,在你們這裡,就是過日子……」這是近期在黃浦區十分受歡迎的「表演新天地」活動,身處新天地的廣場、咖啡店以及太平湖邊,冷不丁就會冒出看似融入平凡生活,實則一點兒也不平凡的表演。這也是十二藝節後,延續在城市各個角落的文化氣息的生動流轉。
  • 韓生|融入生活的舞臺藝術觀念和形態 ——數字媒體和文旅產業語境下的舞臺美術思考
    為進一步提高本刊質量,歡迎廣大作者惠賜富有新材料、新觀點、新視角的佳作,尤其期盼關注當前戲劇實踐、學理性強的力作。      本刊實行專家匿名審稿制度,力求杜絕種種學術不端現象,務請作者文責自負。根據新聞出版總署及教育部有關通知,希望作者來稿時標明和做到以下幾點:1.     作者簡介:姓名及二級工作單位(如,夏曉虹:北京大學中文系)。2.
  • 怡美旅遊集團攜手麗江雪山峽谷演藝公園 共同推廣麗江文旅新體驗
    2020年6月16日,麗江文化旅遊演藝創新交流研討會在雪山峽谷演藝公園舉行。活動當日,來自全國各地的旅遊行業專家、雲南及麗江權威媒體及旅遊達人400餘人共聚木府風雲雪山峽谷演藝公園,體驗國內首創的演藝情景劇公園完整行程。
  • 擁抱在線文旅新機遇:【金文旅獎】上海在線新文旅20強榜單揭曉
    隨著城市數位化轉型的加速推進與「網際網路+X」模式的全面落地,文旅行業在線業態與數字內容不斷發展。針對文旅產業轉型側重點,上海市文旅局負責人指出,一方面,要藉助新興科技賦能線下文旅消費場景,提升消費者體驗的舒適度與豐富度;另一方面,要提升線上平臺的文旅內容生產能力,深度優化文旅供給結構。
  • 沉浸式綜合體,能成為文旅的未來嗎?
    我們的文旅目的地,從普通的文旅綜合體到如今的沉浸式文旅綜合體,已經悄然實現了兩次場景提升。最開始的文旅綜合體,滿足的是最基礎的出行需求,即購物+餐飲+娛樂的結合,所謂體驗,也不過是給遊客在簡單的場景下增加一些古裝攝影,除了千篇一律外,只剩格格不入的尷尬。而到了第二階段,則是對場景形態進行變化。
  • 蘭州:「飛天舞動」助推文旅融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了推動文旅市場回暖復甦,蘭州市文化和旅遊局通過網際網路和新媒體手段,藉助網紅直播實現流量帶動,讓遊客對景區產生更加生動、直觀、多元的印象,為景區持續增加關注度。同時,以文化為主導,以文化創意為發展脈絡,多方拓展新媒體渠道,創新開展網絡直播等宣傳活動;強化項目建設、景區建設、消費引導、消費轉化和線上服務力度,為蘭州文旅注入深層次文化內涵。文化旅遊演藝現在已經成為遊客到蘭州旅遊的必看消費項目,「飛天舞者」項目就是其中之一。
  • 與景區共生,雅閣璞邸酒店定義新文旅
    該品牌以「一店一故事,住在時光裡」為理念,將酒店設計與當地文化充分融合,用生活方式講述當地故事,意在為客人製造不期而遇的驚喜。   位於國家4A級旅遊景區的鎮江西津渡雅閣璞邸酒店,便以津渡文化為主體,打造成為首家中國渡口文化主題酒店。依附於雲臺山麓而建的民國風情酒店建築群,純粹而精緻,私密而與眾不同。
  • 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牽手摩登天空用沉浸式體驗打開音樂現場新玩法
    聯手共創"新聲態"產業摩登天空是全球重要的音樂公司之一,也是中國頗具影響力的原創青年文化公司,業務涵蓋音樂出版、藝人經紀、現場音樂、視覺和產品設計、零售與演出場地、錄音與製作、傳媒、展覽、設計酒店等多元版塊,力圖為中國音樂產業樹立一種全方位的、立體的"音樂+"生活方式運作模式,創建青年文化運營生態,為中國原創新音樂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 鄉伴文旅落子南海西岸 擬打造中國文藝青年小鎮
    南海區西樵鎮委書記關海權對本次合作充滿信心,在他看來,重大文旅項目是牽引帶動實現產業升級、環境蝶變的重要抓手,此次與鄉伴的合作,既能夠充分運用西岸豐富的自然與人文資源,也能盤活西岸周邊的發展,以重大項目落地帶動鄉村振興,將全力提升西樵作為文旅名鎮的建設質量,並與西樵鎮其他文旅項目形成區域聯動,有力推動佛山融入廣州都市圈,為佛山融入休閒灣區、人文灣區建設提供重大抓手。
  • 上海戲劇學院韓生一行來我縣採風
    10月30日下午,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韓生,國家一級導演童薇薇一行來到我縣開展戲劇創作採風。
  •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14位上海政協委員這樣建言「文旅融合」
    近年來,上海相繼出臺了「文創50條」「旅遊30條」等政策措施,市場主體的參與面逐漸擴大,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旅市場活躍度逐步提升,文旅新業態發展態勢良好,出現了一批市場認可、質量較高的文旅精品。但文旅融合仍有一些問題和瓶頸亟須突破。
  • 孵化亞洲首個沉浸式音樂節 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放大招
    摩登天空強大的音樂版權和音樂人資源,將為音樂節提供最穩定的陣容保證;文廣演藝集團沉浸式體驗的頂級創意團隊,將為音樂節增加新奇感、複雜性和不可預料性。通過敘事設計以及場景打造,以及結合音樂的氛圍營造也有望帶參與者共同入戲,帶來不同尋常的互動體驗。
  • 文廣演藝牽手摩登天空,沉浸式音樂節項目明年落地上海
    沉浸式體驗的跨界藍本沉浸式體驗跨界商業的可能性遠不止於音樂節,不管是上海文廣演藝集團還是摩登天空,近年來一直都在演藝與音樂之外尋求跨界的途徑。根據2019中國(上海)文旅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的數據,2019年體驗型消費與2018年相比,同比增幅達到465%,都市文旅具有廣闊的市場。
  • 鄉村文旅新形式在北京海澱上莊上演
    海澱的西部地區擁有著鄉村的原生環境,這些環境與中關村科技城區相形益彰,有著良好的條件去實現「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原野、記得住鄉愁」這樣和諧的人居環境圖景。因此,海澱區高度重視特色鄉土文旅事業的發展,海澱文旅局以第十七屆海澱文化季為契機,以上莊地區特色的鄉土原野為載體開展相關農耕民俗文化活動——「留住鄉愁記憶 傳承農耕文化——上莊鎮鄉村文旅之農耕文化民俗節」。
  • 說文解創 || 承憶文旅:一家把文創刻在骨子裡的酒店
    由此,整個承億文旅團隊便思考:如何把一個城市的縮影做到一個旅店裡,讓旅店成為遊客的回憶?並且在整個旅途中,遊客不再是遊客,而是做一天在地人,過一天在地的生活?承億文旅各館展示夢獸憨吉的品牌特展承億文旅貼心的服務,免費幫您於一年後寄出您的明信片,以時光膠囊的形  式留住當下的夢想。
  • 這場展會 讓你認識廣州文旅新業態
    代表性企業雲集 新業態項目齊聚2020廣州文旅新業態成果展示會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和廣州城投集團組織實施,涵蓋了騰訊集團、網易集團、長隆集團、融創文旅集團、廣州新華集團、玖的數碼科技、奧飛娛樂、漫友文化、天聞角川等24家文旅新業態代表性企業。重點展示我市數字文化、文化創意、文化旅遊雲服務、文旅消費、非遺文創等文旅新業態最新成果。
  •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文旅演藝唱響絲路:挖掘"西北風"傳遞時代溫情
    作為第三屆中國(甘肅)文旅演藝交流會的壓軸節目,由甘肅省演出行業協會主辦的《情系蘭州星耀隴原—頌今聲樂作品群星演唱會》1日在蘭州上演,而晚會的幕後主角,即是吳頌今。《軍中綠花》《我的老班長》《女孩的心思你別猜》等歌曲都出自他手。  1947年,吳頌今隨父母從江西來到蘭州,住進中央廣場旁邊的江西會館,後又搬家到蘭州相對偏遠地方居住求學。
  • 由內而外打造的臺灣文創街區 | 文旅中國
    這裡總結了臺灣最有名的八個文旅案例。侯硐:臺灣最萌的小鎮2018「文旅中國」博覽會10月15-16日·北京 新世紀日航飯店匯聚文旅資源  推動跨界合作文旅小鎮:從定位規劃開始,深度解析各類小鎮休閒度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