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當地時間11月17日晚在臺北舉行。獲得最佳紀錄片獎的臺灣導演傅榆在獲獎時被認為具有「臺獨」色彩的發言引發輿論關注。
金馬獎惜別酒會17日晚在臺北舉行。因頒獎禮出現「臺獨」聲音,張藝謀、徐崢、鄧超等大陸電影人集體缺席此晚宴,唯有婁燁導演現身慶功宴。

當晚,與該事件有關的女星鞏俐拒絕頒獎。內地獲獎電影的慶功宴也不開放媒體採訪。張藝謀原先預定會在酒店接受媒體採訪,但最後張藝謀不但沒有出席惜別酒會,就連飯店也被規定關窗,將臺媒擋在門外。

據悉,傅榆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影片名叫《我們的青春,在臺灣》,是她耗時6年拍攝的紀錄長片。
該片以2014年臺灣「太陽花」學運為背景,關注了學運領袖陳為廷、大陸交換生等人物,展現這些人在社會運動中所遭受的衝擊和影響。 傅榆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很多人以為這部影片在講政治,其實它在講青春。」
她說,「青春很美好,但是青春卻也是最容易犯錯的時候,也是容易把錯誤的期待投射在別人的身上,這種錯誤不僅可能發生在人對人、或是國家對國家,希望我們的國家可能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臺灣人最大的願望。」
傅榆11月17日深夜在個人臉書發文稱,「心情還沒平復,但實在太晚了,無法寫些什麼長篇大論。只想先說,想罵人的請來這邊,在其他無關《我們的青春,在臺灣》的貼文底下做人身攻擊,怎麼看都有點荒謬。」

她的這一言論也引來了官媒的回應。《人民日報》、共青團等媒體和機構立刻在微博刊登「中國一點都不能少」來表明立場,不但在臺灣出席金馬獎的鄧超、胡歌等大陸明星開始轉發,很多微博用戶也開始轉發或者發表了類似的表態。
因為這件事情,內地與臺灣媒體間的關係呈現出緊張態勢。11月18日報導稱,《地球最後的夜晚》、《後來的我們》等中國電影的宣傳會突然宣布終止,張藝謀的新作《影》的慶功聚會被臺灣媒體完全刪去,本來是友善的氛圍,突然變得劍拔弩張,讓人不舒服,真不知臺灣同胞咋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