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裸奔」了,傅榆卻打著金馬獎旗號巡演,遭臺灣電影人怒斥

2021-02-21 姚氏體科娛

2018年的金馬獎,張藝謀、鄧超孫儷夫婦、胡歌、徐崢、周迅、舒淇、劉德華、劉嘉玲、鞏俐等眾多大陸電影人帶著誠意出席,顯示了對金馬獎這個藝術殿堂的尊重,也是主動交流的表現。可是臺灣女導演傅榆的一番發言,引發了大陸電影人的強烈不滿,她的發言直接玷汙了金馬獎這個純粹的藝術殿堂,導致了大陸電影人對金馬獎的厭惡。


而今年金馬獎不僅頒獎典禮與金雞獎撞期,而且還遭遇大陸電影人的集體缺席,只剩下臺灣電影人自娛自樂,星光黯淡,淪為笑柄。

近年來,大陸電影人已經成為了金馬獎的絕對主角,幾乎壟斷了金馬獎。

2016年第53屆金馬獎,大陸電影人血洗金馬獎,包攬了金馬獎四大獎,範偉憑藉《不成問題的問題》獲得影帝,周冬雨和馬思純憑藉《七月與安生》榮獲影后,《八月》獲得最佳影片獎,馮小剛憑藉《我不是潘金蓮》獲得最佳導演獎。


2017年第54屆金馬獎,大陸電影人也幾乎橫掃了金馬獎四大獎,文晏憑藉《嘉年華》獲得最佳導演獎,塗們憑藉《老獸》獲得影帝,惠英紅獲封影后。


2018年金馬獎更是大陸電影人的高光時刻,金馬獎23個獎項,有14個獎項由大陸電影人獲得,《大象席地而坐》獲得最佳影片獎,張藝謀憑藉《影》獲得最佳導演獎,徐崢憑藉《我不是藥神》加封影帝。


如今,大陸電影人集體缺席金馬獎,金馬獎失去了近十年來支撐電影節優質電影和演員的主要來源,變成了臺灣島內獎,影響力已然大不如前,競爭力下降了好幾個檔次,就連臺灣綜藝天王吳宗憲都笑稱「今年金馬獎最容易拿獎啦」。

而近日來,金馬獎又再遭重創,金馬獎的重量級贊助商都悉數撤銷贊助,先是手機品牌Oppo和瑪莎拉蒂率先退出贊助,緊接著,寶格麗和伯爵也相繼退出金馬獎活動,就連臺灣本土企業長榮航空也撤銷了對金馬獎的贊助。隨著各大讚助商的退出,金馬獎徹底「裸奔」了。


失去了大陸優秀電影,沒有了大牌明星,雪上加霜的是各大讚助商也都退出了金馬獎活動,這樣一來,金馬獎處境十分艱難而又尷尬,出現「史詩級慘澹」,就連臺灣資深媒體人唐湘龍都感嘆「此情此景令人不勝唏噓」。


而造成金馬獎今日如此尷尬的局面,完全就是金馬獎自做自受,咎由自取的結果,而這一切都由臺灣女導演傅榆的那番言論引起的。

近日,傅榆一直以「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名義四處巡演。如今金馬獎處境艱難,而導演傅榆卻還一直打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旗號四處巡演,她這樣的行為,引發了一些臺灣電影人的憤怒和不滿。


連日來,臺灣電影人廖哲儒在臉書上多次發文怒斥傅榆的所做所為。

在他看來,傅榆這樣的不負責任的言行令人感覺格外諷刺,她愧對李安、侯孝賢等電影前輩和所有華語電影人,傅榆龜縮在電影背後,讓資深電影人替她背黑鍋,真的枉為電影創作者,這樣的行為令人不齒,「太陽那麼大,卻躲在花的陰暗裡,原來她們的青春,都給了無恥」。


8月26日,臺灣電影人廖哲儒又再次發文憤怒地譴責傅榆,他表示每次看到金馬獎的訊息,內心都無比心痛,並對傅榆的「嘴炮」行為表示強烈地不滿。


作為華語影壇的三大獎,金馬獎和金像獎、金雞獎一直都並重。金雞獎比較嚴肅,官方色彩較強,注重影片的主旋律;金像獎偏商業,往往兼顧票房和口碑;而金馬獎更側重藝術,對獲獎影片的票房並不看重,因此備受文藝電影人的青睞。

隨著香港電影的沒落,金像獎影響力下降,金馬獎因其強大的包容性和權威性,一度被譽為「華語影壇的奧斯卡」。去年,李安導演更是憑藉一己之力將金馬獎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而今年金馬獎淪為臺灣島內獎,風光不再,又失去贊助,步履維艱,也就難怪臺灣電影人會如此憤怒了!罪魁禍首傅榆也就自然成為臺灣有識之士口誅筆伐的對象了。金馬獎淪落至如此難堪的境地,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相關焦點

  • 金馬獎起內訌?傅榆遭多方怒斥,臺媒嘲諷金馬獎淪為臺北電影節
    2018年金馬獎星光熠熠據統計,近十年來,大陸片和港片在金馬獎的入圍數和獲獎數佔比60%以上,佔據了金馬獎半壁以上的江山。而近年來,大陸和香港電影人幾乎壟斷了金馬獎。2016年金馬獎22個獎項,臺灣僅僅拿到5個獎項,大陸電影人血洗金馬獎四大獎,馮小剛獲得最佳導演,範偉摘得影帝,周冬雨和馬思純雙雙榮獲影后,張大磊的《八月》拿下最佳影片。
  • 金馬獎淪為臺灣島內獎,傅榆是罪魁禍首,臺灣導演卻還為傅榆辯解
    今年的金馬獎,大陸電影人集體缺席,劉德華、梁家輝、古天樂、張家輝、任達華等香港藝人也紛紛表示不參加金馬獎,金馬獎徹底淪為臺灣島內獎,尷尬至極。失去了一眾華語電影佳作,沒有大牌明星,金馬獎註定星光黯淡,影響力大打折扣,再無顏面可言。
  • 金馬獎被「暫停」,臺灣電影人唐哲儒怒斥傅榆,遭到電影公司封鎖
    臺灣電影人引以為傲的金馬獎被「暫停」,致使很多臺灣電影工作者為此感到的惋惜。
  • 金馬獎請日本影帝做評審,臺灣影人再次怒斥傅榆噁心
    金馬獎請日本影帝做評審,臺灣影人再次怒斥傅榆噁心隨著眾多優秀的華語電影的退出,金馬獎星光黯淡,已無昔日的影響力可言,已經徹底淪為臺北電影獎。沒有大牌明星,沒有華語頂級佳作,金馬獎的好作品寥寥無幾,以至於昔日地處華語影壇邊緣地帶的新加坡電影和馬來西亞電影都能夠在本屆金馬獎大放異彩,有11位馬來西亞電影人獲得金馬獎提名,兩位金馬獎影后的熱門人選李心潔和楊雁雁都來自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媒體甚至驚呼「大馬創作大爆發」。
  • 金馬獎輝煌不在,處境尷尬!金馬獎起內訌,傅榆遭臺灣電影人炮轟
    歷年來,大陸電影人幾乎壟斷了金馬獎,2018年第55屆金馬獎上,總共23個獎項,大陸電影人就拿下了16個獎項,佔比七成。一個好的電影節,都是因為有好的作品和大牌明星的參加,才會顯得有體面和尊嚴。而造成金馬獎今日之尷尬局面,罪魁禍首就是臺灣年輕導演傅榆。正是傅榆在去年金馬獎上的不當政治言論,才玷汙了金馬獎,才引發了大陸電影人對金馬獎的厭惡。而臺灣電影人對此也很不滿。
  • 金馬獎淪為空中閣樓,傅榆又一做法遭臺灣影人猛烈炮轟:太諷刺
    去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獲得者傅榆,上臺領獎時犯了人來瘋似的,發表了史上最惡俗不堪的獲獎感言,觸碰了國人的底線,給在場影人蒙上了羞恥尷尬的陰影,並瞬間引發全網憤懣吐槽!真正的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當然,臺灣本土也不乏明智影人和瓜眾。對於金馬獎的囧狀很遺憾也很傷心,而對始作俑者傅榆,臺灣不少本土影人不約而同流露出厭惡情緒。其中,臺灣電影人廖哲儒,對傅榆的不滿表現的最為強烈!
  • 淪為笑柄徹底涼涼,金馬獎起內訌,傅榆遭臺灣電影人炮轟
    歷年來,大陸電影人幾乎壟斷了金馬獎,2018年第55屆金馬獎上,總共23個獎項,大陸電影人就拿下了16個獎項,佔比七成。一個好的電影節,都是因為有好的作品和大牌明星的參加,才會顯得有體面和尊嚴。而造成金馬獎今日之尷尬局面,罪魁禍首就是臺灣年輕導演傅榆。正是傅榆在去年金馬獎上的不當政治言論,才玷汙了金馬獎,才引發了大陸電影人對金馬獎的厭惡。而臺灣電影人對此也很不滿。
  • 金馬獎起「內訌」淪為笑柄,靈魂三問臺灣導演傅榆,你後悔嗎?
    而去年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最佳紀錄片導演傅榆在頒獎臺上發表了不當言論。因為此舉,不僅玷汙了金馬,還引來大陸電影人對金馬獎的厭惡。導演傅榆,你頂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的稱號,你臉不疼嗎?第55屆金馬獎,你的紀錄片獲得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獎項。你四處巡演的海報中頂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稱號,相信有感的電影創作者都會覺得這是分外的諷刺。
  • 金馬獎,臺獨!?內地電影人怒了,如果封殺傅榆,我堅決支持
    光看熱搜題目,我們可能並不能看出2 5和金馬獎的聯繫,而鞏俐為何拒絕頒獎也是讓人一頭霧水,別著急,我們慢慢來看:這其實本是一群電影人討論電影的典禮,一切都很正常,在這個電影人最隆重的典禮,有95%的兩岸三地入圍影人都到了現場。金馬獎頒獎典禮,可謂星光璀璨。只是到最佳紀錄片領獎的時候,畫風突然變了。
  • 55屆金馬獎事件傅榆怎麼了?2018金馬獎事件,去年金馬獎發生了什麼...
    根據資料顯示,傅榆是1982年生人,父親是馬來西亞華人,來臺灣求學後定居;母親是印尼華僑,9歲到臺灣長居。傅榆曾在採訪中回憶,小時候她因聽不懂臺語,常受到同學排擠,開始覺得自卑,無法融入「本省」這個族群。
  • 關於金馬獎,傅榆,鞏俐以及看客們
    本來大家的焦點應該放在胡波的電影《大象席地而坐》悲情斬獲最佳劇情片大獎。本身這個片子之外的人情冷暖愛恨情仇階層對抗就夠複雜了,此殊榮一方面也暗含著致敬的成分,這事足夠媒體蒸發一星期了,然而誰也沒想到首次獲獎的紀錄片導演傅榆,會突然說出那麼一番看起來很維護「臺灣地方主權」的話來。這件事的結果如人所知,鞏俐一氣之下拒絕頒獎,讓李安陷入尷尬,也讓部分愛國人士高喊鞏皇萬歲鞏皇硬氣。
  • 臺灣影人亂作一鍋粥,傅榆遭多方痛斥
    隨著原定擔任56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的杜琪峯的遲到表態,及轉由臺灣本土導演王童的接任,這一操作再度令金馬顏面蕩然無存,意味著內地、香港電影人和臺灣金馬獎之間的瓜葛,做了一次徹底地切斷!金馬獎如今的一敗塗地,皆因咎由自取,好好過日子吧你整天搞事,劈頭蓋臉一陣訓責和揶揄你受得了嗎?
  • 臺導演傅榆去年「金馬獎」發「臺獨」言論惹爭議,網友:欠李安一個...
    【文/觀察者網 郭涵】 作為「華語三大電影獎」之一的臺灣金馬獎,不但今年的頒獎禮與金雞獎撞期,今天又被通知大陸影片、人員「集體缺席」。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去年的金馬獎。可傅榆本人卻聲稱,「要為自己的作品說話」。 金馬獎創辦於1962年,是為促進臺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而設立,其評選條件不設地域限制,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及影人,在大陸、港澳臺及新、馬等華人地區有很高的影響力,與金雞獎、金像獎並稱「華語電影三大獎」。
  • 金馬獎受抵制,臺媒炮轟只靠臺灣藝人會退化為「臺北電影節」
    2016年金馬獎22個獎項,臺灣僅僅拿到5個獎項,內地電影人血洗金馬獎四大獎,馮小剛獲得最佳導演,範偉摘得影帝,周冬雨和馬思純雙雙榮獲影后,張大磊的《八月》拿下最佳影片。2017年金馬獎四大獎有三大獎是由內地和香港電影人獲得,塗們和惠英紅分別拿下最佳男女主角, 文晏獲得最佳導演。
  • 55屆金馬獎事件傅榆怎麼了?2018金馬獎事件,去年金馬獎發生了什麼?
    目前金馬獎已進入評審階段,各項金馬活動也會照常舉辦。」臺灣導演朱延平回應稱:「金馬獎是華語電影的重要活動,如果大陸影人這次無法來參加金馬獎當然令人遺憾,我們的大門從來沒有關閉過,希望儘快讓電影回歸電影,才是華語電影圈之福。」這是中國大陸繼停止全國47個城市赴臺個人旅遊之後的又一制裁舉措。金馬獎是三大華語片獎項之一,含金量頗高,排在金像獎、金雞獎之上。
  • 金馬獎上個壞了一鍋粥的傅榆,是何許人也?
    其所引發的效應遠遠高於金馬獎本身,由於可查資料較多,筆者就不在此累贅了。好奇的是,這個在之前名不見經傳的傅榆,究竟是什麼人?傅榆,1982年生人,父親是馬來西亞華人,來臺求學定居;母親是印尼華僑,9歲至臺灣長居。傅榆稱自己成長於「外省」家庭中,卻又不是真正的外省人,與真正的臺灣歷史脫節,「我的身份比較奇怪啊,比較尷尬。」
  • 因導演傅榆「臺獨」言論 內地影人集體缺席金馬獎酒會 只有他現身
    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當地時間11月17日晚在臺北舉行。獲得最佳紀錄片獎的臺灣導演傅榆在獲獎時被認為具有「臺獨」色彩的發言引發輿論關注。金馬獎惜別酒會17日晚在臺北舉行。因頒獎禮出現「臺獨」聲音,張藝謀、徐崢、鄧超等大陸電影人集體缺席此晚宴,唯有婁燁導演現身慶功宴。
  • 鞏俐在威尼斯電影節大放異彩,金馬獎再遭臺灣名嘴怒斥:變鐵馬獎
    鞏俐在威尼斯電影節有望封后,臺灣名嘴怒斥金馬獎變鐵馬獎2018年金馬獎,從金馬走向好萊塢的國際大導演李安回歸金馬獎,擔任執委會主席,憑藉一己之力將金馬獎辦成「華語影壇的奧斯卡」,推向了新高度,侯孝賢、張藝謀、婁燁、徐崢、劉德華、劉嘉玲、文牧野等華語影壇幾代電影人齊聚一堂。
  • 大陸影片和人員暫停參加臺灣金馬獎!臺導演傅榆去年言論惹爭議
    2018年第55屆金馬獎頒獎禮惹出巨大風波。臺灣女導演傅榆執導影片獲最佳紀錄片獎,在發表獲獎感言時,一席「臺獨言論」引起在場大陸演員的不滿。臺灣導演傅榆(左)在金馬獎發表獲獎感言第55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鞏俐,直接面色鐵青。輪到最佳劇情長片獎宣布時,本來要上臺頒獎的她,一直坐在座位上沒有起身。
  • 2018金馬獎事件怎麼回事?2018金馬獎發生了什麼?傅榆是誰說了什麼
    大陸影片、人員今年暫停參加金馬獎  2019-08-07 20:32:50 今天一早,中國電影報援引國家電影局消息稱,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姚晨擔任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的形象大使此外,多部電影此前已表示不參加或未報名今年金馬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