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上個壞了一鍋粥的傅榆,是何許人也?

2021-02-08 藥房電影院

第55屆金馬頒獎禮上,年度最佳紀錄片獲獎導演傅榆發表了不合時宜的政治感言。其所引發的效應遠遠高於金馬獎本身,由於可查資料較多,筆者就不在此累贅了。

好奇的是,這個在之前名不見經傳的傅榆,究竟是什麼人?

傅榆,1982年生人,父親是馬來西亞華人,來臺求學定居;母親是印尼華僑,9歲至臺灣長居。傅榆稱自己成長於「外省」家庭中,卻又不是真正的外省人,與真正的臺灣歷史脫節,「我的身份比較奇怪啊,比較尷尬。」

傅榆曾多次在採訪中回憶自己作為外省家庭的一部分成長的經歷。小時候她因聽不懂臺語,而常受到同學排擠,開始覺得自卑,無法融入「本省」這個族群。進入高校之後,更覺得自己與周遭同學格格不入。

「不會講臺語」、「外省」、「天龍人」這些標籤貼在傅榆身上,讓她覺得很不是滋味,覺得自己是「外人」,無法融入「臺灣」這個群體。

傅榆的家庭對國民黨認同感極高,母親自認是中國人,他們對於民進黨、泛綠陣營充滿厭惡,耳濡目染間,傅榆的想法也曾傾向於父母,但離家上大學後改變了。傅榆認為:「(以前)這不是我自己的選擇,是我以為世界就是這樣。」

傅榆曾參與拍攝「太陽花學運」紀錄片《太陽不遠》、記述大陸學生參與臺灣社會運動的《我在臺灣,我正青春》。此次獲獎的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臺灣》以學生運動帶頭者陳為廷與大陸學生蔡博藝為拍攝對象的作品。

在傅榆曾經作品《不曾消失的臺灣省》的最後一段,鏡頭裡只有傅榆一人,畫外音詢問傅榆為什麼要拍這部短片:「你真的認同臺灣嗎?還是你只是不想被取笑,想被接受?不想被排擠?」「你到底想要大家認同你什麼?」

傅榆回答:「我只是想要得到那些不認同我的人的認同。」

傅榆曾經被自己的身份認同深深困擾,臺灣之於傅榆是一種情感投射。傅導演的政治立場更像是一種自我情感的宣洩,而「臺毒」只是她卑劣的腔調。

相關焦點

  • 金馬獎淪為空中閣樓,傅榆又一做法遭臺灣影人猛烈炮轟:太諷刺
    在中國電影界,有三個重要的頒獎禮,分別是:內地金雞百花獎、臺灣金馬獎和香港金像獎。
  • 金馬獎,臺獨!?內地電影人怒了,如果封殺傅榆,我堅決支持
    她叫傅榆。對傅榆臺獨言論進行回應的不只是上屆最佳男主角塗們,還有本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徐崢。
  • 金馬獎淪為臺灣島內獎,傅榆是罪魁禍首,臺灣導演卻還為傅榆辯解
    臺灣女導演傅榆藝術原本就應該是純粹的,而傅榆的不當言論,徹底玷汙金馬獎這個藝術殿堂,也將金馬獎推向了深淵。而造成金馬獎今日的尷尬而又艱難的局面,完全就是因為臺灣女導演傅榆引起,傅榆就是金馬獎的罪人,就是罪魁禍首,就該負主要責任。
  • 關於金馬獎,傅榆,鞏俐以及看客們
    金馬獎辦了這麼多年,各方小心翼翼,儘量不踩紅線,表面上客客氣氣,你好我好大家好。臺灣演員得幾個獎,大陸演員就多得些,特別是這些年來,都快形成風氣了。說是不要搞政治,其實這本身就是一種特別現實的人情政治。主辦方自有難處,一邊等著被罵意識形態化缺乏獨立藝術精神,一邊還誰也不敢得罪,如果一意孤行,以藝術高下作為唯一的指標,可能明年這個獎就得變成死馬獎。
  • 金馬獎「裸奔」了,傅榆卻打著金馬獎旗號巡演,遭臺灣電影人怒斥
    2018年金馬獎更是大陸電影人的高光時刻,金馬獎23個獎項,有14個獎項由大陸電影人獲得,《大象席地而坐》獲得最佳影片獎,張藝謀憑藉《影》獲得最佳導演獎,徐崢憑藉《我不是藥神》加封影帝。而造成金馬獎今日如此尷尬的局面,完全就是金馬獎自做自受,咎由自取的結果,而這一切都由臺灣女導演傅榆的那番言論引起的。近日,傅榆一直以「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名義四處巡演。
  • 金馬獎起內訌?傅榆遭多方怒斥,臺媒嘲諷金馬獎淪為臺北電影節
    2018年金馬獎星光熠熠據統計,近十年來,大陸片和港片在金馬獎的入圍數和獲獎數佔比60%以上,佔據了金馬獎半壁以上的江山。而近年來,大陸和香港電影人幾乎壟斷了金馬獎。2016年金馬獎22個獎項,臺灣僅僅拿到5個獎項,大陸電影人血洗金馬獎四大獎,馮小剛獲得最佳導演,範偉摘得影帝,周冬雨和馬思純雙雙榮獲影后,張大磊的《八月》拿下最佳影片。
  • 金馬獎輝煌不在,處境尷尬!金馬獎起內訌,傅榆遭臺灣電影人炮轟
    歷年來,大陸電影人幾乎壟斷了金馬獎,2018年第55屆金馬獎上,總共23個獎項,大陸電影人就拿下了16個獎項,佔比七成。一個好的電影節,都是因為有好的作品和大牌明星的參加,才會顯得有體面和尊嚴。而造成金馬獎今日之尷尬局面,罪魁禍首就是臺灣年輕導演傅榆。正是傅榆在去年金馬獎上的不當政治言論,才玷汙了金馬獎,才引發了大陸電影人對金馬獎的厭惡。而臺灣電影人對此也很不滿。
  • 金馬獎被「暫停」,臺灣電影人唐哲儒怒斥傅榆,遭到電影公司封鎖
    但大部分人把這一切的錯誤歸咎在去年大放厥詞的臺灣導演傅榆,因為她的不正言論,直接把被稱為「華人奧斯卡」的金馬獎推向了深淵。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從8月7日開始,唐哲儒開始炮轟臺灣導演傅榆,一次次批判她在第55屆金馬獎上的不正言論。
  • 55屆金馬獎事件傅榆怎麼了?2018金馬獎事件,去年金馬獎發生了什麼...
    根據資料顯示,傅榆是1982年生人,父親是馬來西亞華人,來臺灣求學後定居;母親是印尼華僑,9歲到臺灣長居。傅榆曾在採訪中回憶,小時候她因聽不懂臺語,常受到同學排擠,開始覺得自卑,無法融入「本省」這個族群。
  • 臺導演傅榆去年「金馬獎」發「臺獨」言論惹爭議,網友:欠李安一個...
    在2018年舉行的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臺灣導演傅榆公開發表支持「臺獨」言論,遭到在場大陸藝人與社交媒體上網民的自發抵制,事件引爆兩岸輿論,可臺當局官員卻趁機煽風點火。 臺灣導演傅榆在去年金馬獎頒獎典禮上發布「臺獨」言論 圖自:「中央社」 當時就有批評者指出,傅榆此舉打破了金馬獎長期以來不談政治的默契,恐會毀掉其多年經營。
  • 淪為笑柄徹底涼涼,金馬獎起內訌,傅榆遭臺灣電影人炮轟
    歷年來,大陸電影人幾乎壟斷了金馬獎,2018年第55屆金馬獎上,總共23個獎項,大陸電影人就拿下了16個獎項,佔比七成。一個好的電影節,都是因為有好的作品和大牌明星的參加,才會顯得有體面和尊嚴。而造成金馬獎今日之尷尬局面,罪魁禍首就是臺灣年輕導演傅榆。正是傅榆在去年金馬獎上的不當政治言論,才玷汙了金馬獎,才引發了大陸電影人對金馬獎的厭惡。而臺灣電影人對此也很不滿。
  • 金馬獎起「內訌」淪為笑柄,靈魂三問臺灣導演傅榆,你後悔嗎?
    而去年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最佳紀錄片導演傅榆在頒獎臺上發表了不當言論。因為此舉,不僅玷汙了金馬,還引來大陸電影人對金馬獎的厭惡。導演傅榆,你頂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的稱號,你臉不疼嗎?第55屆金馬獎,你的紀錄片獲得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獎項。你四處巡演的海報中頂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稱號,相信有感的電影創作者都會覺得這是分外的諷刺。
  • 因導演傅榆「臺獨」言論 內地影人集體缺席金馬獎酒會 只有他現身
    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當地時間11月17日晚在臺北舉行。獲得最佳紀錄片獎的臺灣導演傅榆在獲獎時被認為具有「臺獨」色彩的發言引發輿論關注。金馬獎惜別酒會17日晚在臺北舉行。因頒獎禮出現「臺獨」聲音,張藝謀、徐崢、鄧超等大陸電影人集體缺席此晚宴,唯有婁燁導演現身慶功宴。
  • 55屆金馬獎事件傅榆怎麼了?2018金馬獎事件,去年金馬獎發生了什麼?
    目前金馬獎已進入評審階段,各項金馬活動也會照常舉辦。」臺灣導演朱延平回應稱:「金馬獎是華語電影的重要活動,如果大陸影人這次無法來參加金馬獎當然令人遺憾,我們的大門從來沒有關閉過,希望儘快讓電影回歸電影,才是華語電影圈之福。」這是中國大陸繼停止全國47個城市赴臺個人旅遊之後的又一制裁舉措。金馬獎是三大華語片獎項之一,含金量頗高,排在金像獎、金雞獎之上。
  • 金馬獎得主傅榆?不!「臺獨」分子傅榆!抵制的就是你!
    金馬獎,創辦於1962年,是臺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每年舉辦一屆,1964年與1974年曾停辦。
  • 2018金馬獎事件怎麼回事?2018金馬獎發生了什麼?傅榆是誰說了什麼
    大陸影片、人員今年暫停參加金馬獎  2019-08-07 20:32:50 今天一早,中國電影報援引國家電影局消息稱,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而在今年6月,中國電影家協會和廈門市人民政府聯合在上海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將於11月19日至23日在廈門舉辦——頒獎典禮剛好與金馬獎「撞期」。
  • 大陸影片和人員暫停參加臺灣金馬獎!臺導演傅榆去年言論惹爭議
    2018年第55屆金馬獎頒獎禮惹出巨大風波。臺灣女導演傅榆執導影片獲最佳紀錄片獎,在發表獲獎感言時,一席「臺獨言論」引起在場大陸演員的不滿。臺灣導演傅榆(左)在金馬獎發表獲獎感言第55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鞏俐,直接面色鐵青。輪到最佳劇情長片獎宣布時,本來要上臺頒獎的她,一直坐在座位上沒有起身。
  • 金馬獎遭"雪藏",不得不重提她…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去年的金馬獎。在2018年舉行的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臺灣導演傅榆公開發表支持「臺獨」言論,遭到在場大陸藝人與社交媒體上網民的自發抵制,事件引爆兩岸輿論,可臺當局官員卻趁機煽風點火。
  • 劉心月:把金馬獎變臺灣電影同樂會?
    而今年金馬獎爆出統獨爭議,使得後續的相關活動全部叫停,連《如懿傳》的記者會都辦不成。    臺大教授蘇宏達在個人臉書上發表臺北故宮會被消滅的影片,引發社會譁然與憤怒。大家才發現,原來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早就在進行所謂的 「三階段完成故宮轉型的藍圖」,要在2025年之前,將整建完成的臺北故宮改為「東方文書館」,除了留下70萬冊的圖書文獻之外,其他珍寶展品將會分散到中南部。
  • 中國臺灣金馬獎上疑似「臺獨」言論……,無人可誤青春中國!
    (2018年11月17日晚)中國臺灣金馬獎頒獎典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