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金馬獎,傅榆,鞏俐以及看客們

2021-02-09 鄉村名媛俱樂部

金馬獎的全程回顧片至今都沒上線,按照門戶視頻網站的工作效率,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本來做藝術不見得非要扯政治,可電影這事比較特殊,既是工業產業,也是意識形態,一不小心就踩雷了。金馬獎辦了這麼多年,各方小心翼翼,儘量不踩紅線,表面上客客氣氣,你好我好大家好。臺灣演員得幾個獎,大陸演員就多得些,特別是這些年來,都快形成風氣了。說是不要搞政治,其實這本身就是一種特別現實的人情政治。主辦方自有難處,一邊等著被罵意識形態化缺乏獨立藝術精神,一邊還誰也不敢得罪,如果一意孤行,以藝術高下作為唯一的指標,可能明年這個獎就得變成死馬獎。

今年這一屆可能事先沒跟獲獎者通好氣,有點飛了。本來大家的焦點應該放在胡波的電影《大象席地而坐》悲情斬獲最佳劇情片大獎。本身這個片子之外的人情冷暖愛恨情仇階層對抗就夠複雜了,此殊榮一方面也暗含著致敬的成分,這事足夠媒體蒸發一星期了,然而誰也沒想到首次獲獎的紀錄片導演傅榆,會突然說出那麼一番看起來很維護「臺灣地方主權」的話來。

這件事的結果如人所知,鞏俐一氣之下拒絕頒獎,讓李安陷入尷尬,也讓部分愛國人士高喊鞏皇萬歲鞏皇硬氣。也恨不得當即把傅榆打入十八層地獄。估計到了下一屆,如果大陸再有演員敢去金馬領獎,志士們自會群起抵制,灌水封殺。因為咱們中國人,歷來最擅長打擊不跟自己同仇敵愾的一群人。

在「每一個正常人怎能不譴責」,在「每一個中國人怎能不憤怒」的狂歡中,在每一句「鞏皇萬歲」的山呼海嘯中,似乎讓人走進了《戰狼3》的片場。大家痛罵傅榆,卻不關心她是誰,不關心她在說出那番衝動不過大腦的言論前,曾經想過些什麼,做過些什麼,經歷過什麼。就像每一個在朋友圈用他們或許並不知道意義的字母RIP來深情悼念此前對於他們或許只是個人名的名人們——當名人死去的那個瞬間,就是狂歡的開始。

傅榆的一番言論,多少有點「縱千萬人吾往矣」的決絕感,當然也可能會被看做一時得意膨脹以及長期無知。在中國人編織的語境裡,找挨罵其實非常容易,就跟你在美國隨口說起膚色問題一樣,想成為眾矢之的太簡單了。一般稍有智識的人都求自保,不願把自己當靶子。她為什麼非要把自己當靶子呢?

我對這位導演突然非常好奇起來,在一片痛打落水狗的新聞夾縫中,唯一能找到的相關資料是,1982年出生的傅榆,父親是馬來西亞華人,到臺灣求學定居;母親是印度尼西亞華僑,9歲至臺灣長居。因此以「臺灣人」自居,稱自己成長於「外省」家庭中,卻又不是真正的外省人,與真正的臺灣歷史脫節,「身份比較奇怪,比較尷尬。」 

作為一個雙華僑家庭又沒在大陸生活過的人,沒法坦然說自己是中國人,這事就好比非要讓王力宏承認他不是美國華裔而是中國人導致他只能開口唱龍的傳人一樣,都非常尷尬。就像我們完全必須支持鞏俐嫁給新加坡富商之後急吼吼把國籍改了還要代表中國回來角逐獎項。當然了,皇上也大可以更硬氣一些,踐行她四年前的諾言「再也不來金馬獎」。

被痛打的傅榆曾經拍過一個紀錄片,名為《不曾消失的臺灣省》。在導演闡述裡,她自言「身為一個『非本省』家庭長大的小孩,我其實本來對『臺灣』是不存在認同感的。在『臺灣省』這個名詞似乎即將成為歷史的現在,卻想借這部短片重新從省籍的角度來爬梳自己的過去,因為,這是我理解臺灣的過程,也是期待未來能被臺灣理解的機會。」

她在臺北遭遇了來自土著的各種排擠,遭受冷遇,為此不惜想盡辦法,只為求得融入和接受。或許,如果當初她的父母選擇來到大陸創業,她非但不會因為文化差異被排斥,可能還會被當做半個外賓禮遇,也許,在那樣的環境下,她的視野心態會截然不同,說不定會由衷地感慨:中國真好,故鄉萬歲。

她來自一個「外省」泛藍家庭,政治上向來支持國民黨,並不像大陸網民揣測的一般是蔡英文的傳聲筒。支持藍色不是因為他們做得很好,而是覺得她跟藍黨一樣被(臺灣)排斥在外。

11月20日,也就是今天,一位網友在從未看過這部影片的情況下,跑到網站頁面上留言(如圖)

這位思維混亂不知所云的疑似90後,可能代表著中國未來二十年的看客趨勢。也讓你無法想像目前中小學唯物史觀的教育可能匱乏到何等地步。

傅榆曾經拍過一部紀錄片,名為《電影正發生》,傳主是林強。林強正是今年金馬獎最佳電影音樂的獲得者,他所配樂的電影是大陸導演畢贛的新片《地球最後的夜晚》。

這部《電影正發生》,評價寥寥,卻並不差,分數也不低。

可見作為一個導演,傅榆在專業上也並非一無是處,否則也不可能獲得金馬獎。然而經過金馬獎這一鬧,她所有為這個專業所做過的事情,都很可能被屏蔽,她的輿論起點是負數,無論以後如何「洗白」,可能都很難翻身。因為她觸及了最敏感的一道紅線。

這不能不讓人想起裡芬斯塔爾。這位德國歷史上優秀的舞蹈家、攝影師、電影演員和導演。在藝術上的成就雖然有目共睹,卻因為為納粹拍攝,而至今仍被許多人從一般電影導演中區分開來。如果不談意識形態,裡芬斯塔爾在影像上的創造力,遠超於同時代的大多數職業工作者。94歲,去哥斯大黎加拍鯊魚。95歲開始學習最新的SONY專業設備,親自操作蘋果機加工圖像的電腦軟體。97歲帶攝製組到戰亂中的蘇丹,因戰事突變遇直升飛機墜毀並倖存。100歲時完成最後一部紀錄片《水下印象》。這些都不足以抹去人們對她的最初印象,一個拍攝過《意志的勝利》的希特勒的女人。

因為鞏俐公開的「愛國」熱情和硬核,看客們選擇性忘記了她是一個新加坡人,也忘記當年痛罵鞏俐不愛國的人,和今天高呼她鞏皇威武的,是同一撥人。當年罵她害張藝謀妻離子散和人,和今天高呼永遠支持鞏俐的,也是同一撥人。

沒有人需要走近一個女人的內心和背後的一生,人們只需要在必要的公眾事件裡,在需要站隊的時候,選擇性地支持一個代表著大勢所趨發聲的人。

傅榆公開「臺獨」,確實智商脫線,忘記了場面上要說場面話。鞏俐拒絕頒獎,確實霸氣,只是面對李安在後臺的痛哭,她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安慰了。

這一幕也像是李安導演的《喜宴》,人還沒走,茶就涼了。唯一慶幸的是,即便任何政權任何體制都會變涼,電影本身還是熱的,作為人類共同的歷史、經驗、記憶,它依然存在超越語言和意識形態的特性。

相關焦點

  • 金馬獎淪為臺灣島內獎,傅榆是罪魁禍首,臺灣導演卻還為傅榆辯解
    張藝謀、李安、鞏俐、鄧超孫儷夫婦、段奕宏、胡歌、徐崢、周迅、舒淇、劉德華、劉嘉玲等諸多華語頂級電影人齊聚一堂,相互交流,其樂融融,但沒想到卻被臺灣女導演傅榆的一番不當言論搞得不歡而散。而造成金馬獎今日的尷尬而又艱難的局面,完全就是因為臺灣女導演傅榆引起,傅榆就是金馬獎的罪人,就是罪魁禍首,就該負主要責任。
  • 金馬獎,臺獨!?內地電影人怒了,如果封殺傅榆,我堅決支持
    在微博熱搜上,也全部是關於此事的報導,影響力十分巨大。光看熱搜題目,我們可能並不能看出2 5和金馬獎的聯繫,而鞏俐為何拒絕頒獎也是讓人一頭霧水,別著急,我們慢慢來看:這其實本是一群電影人討論電影的典禮,一切都很正常,在這個電影人最隆重的典禮,有95%的兩岸三地入圍影人都到了現場。金馬獎頒獎典禮,可謂星光璀璨。只是到最佳紀錄片領獎的時候,畫風突然變了。
  • 55屆金馬獎事件傅榆怎麼了?2018金馬獎事件,去年金馬獎發生了什麼?
    目前金馬獎已進入評審階段,各項金馬活動也會照常舉辦。」臺灣導演朱延平回應稱:「金馬獎是華語電影的重要活動,如果大陸影人這次無法來參加金馬獎當然令人遺憾,我們的大門從來沒有關閉過,希望儘快讓電影回歸電影,才是華語電影圈之福。」這是中國大陸繼停止全國47個城市赴臺個人旅遊之後的又一制裁舉措。金馬獎是三大華語片獎項之一,含金量頗高,排在金像獎、金雞獎之上。
  • 金馬獎「裸奔」了,傅榆卻打著金馬獎旗號巡演,遭臺灣電影人怒斥
    2017年第54屆金馬獎,大陸電影人也幾乎橫掃了金馬獎四大獎,文晏憑藉《嘉年華》獲得最佳導演獎,塗們憑藉《老獸》獲得影帝,惠英紅獲封影后。而造成金馬獎今日如此尷尬的局面,完全就是金馬獎自做自受,咎由自取的結果,而這一切都由臺灣女導演傅榆的那番言論引起的。近日,傅榆一直以「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名義四處巡演。
  • 臺導演傅榆去年「金馬獎」發「臺獨」言論惹爭議,網友:欠李安一個...
    臺灣導演傅榆在去年金馬獎頒獎典禮上發布「臺獨」言論 圖自:「中央社」 當時就有批評者指出,傅榆此舉打破了金馬獎長期以來不談政治的默契,恐會毀掉其多年經營。 去年11月17日舉行的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以一部描述「太陽花運動」的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臺灣》獲最佳紀錄片獎的臺灣導演傅榆,公然發表「臺獨」言論並引發爭議。 她宣稱:「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臺灣人最大的願望。」 此言隨即引發在場的大陸演員不滿,作為評審團主席的鞏俐拒絕上臺頒獎。
  • 因導演傅榆「臺獨」言論 內地影人集體缺席金馬獎酒會 只有他現身
    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當地時間11月17日晚在臺北舉行。獲得最佳紀錄片獎的臺灣導演傅榆在獲獎時被認為具有「臺獨」色彩的發言引發輿論關注。金馬獎惜別酒會17日晚在臺北舉行。因頒獎禮出現「臺獨」聲音,張藝謀、徐崢、鄧超等大陸電影人集體缺席此晚宴,唯有婁燁導演現身慶功宴。
  • 金馬獎起「內訌」淪為笑柄,靈魂三問臺灣導演傅榆,你後悔嗎?
    而去年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最佳紀錄片導演傅榆在頒獎臺上發表了不當言論。因為此舉,不僅玷汙了金馬,還引來大陸電影人對金馬獎的厭惡。導演傅榆,你頂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的稱號,你臉不疼嗎?第55屆金馬獎,你的紀錄片獲得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獎項。你四處巡演的海報中頂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稱號,相信有感的電影創作者都會覺得這是分外的諷刺。
  • 金馬獎上個壞了一鍋粥的傅榆,是何許人也?
    其所引發的效應遠遠高於金馬獎本身,由於可查資料較多,筆者就不在此累贅了。好奇的是,這個在之前名不見經傳的傅榆,究竟是什麼人?傅榆,1982年生人,父親是馬來西亞華人,來臺求學定居;母親是印尼華僑,9歲至臺灣長居。傅榆稱自己成長於「外省」家庭中,卻又不是真正的外省人,與真正的臺灣歷史脫節,「我的身份比較奇怪啊,比較尷尬。」
  • 金馬獎起內訌?傅榆遭多方怒斥,臺媒嘲諷金馬獎淪為臺北電影節
    梁朝偉等一眾香港藝人也紛紛退出金馬獎,金馬獎星光黯淡,徹底淪為寶島獎。2018年金馬獎星光熠熠據統計,近十年來,大陸片和港片在金馬獎的入圍數和獲獎數佔比60%以上,佔據了金馬獎半壁以上的江山。而近年來,大陸和香港電影人幾乎壟斷了金馬獎。2016年金馬獎22個獎項,臺灣僅僅拿到5個獎項,大陸電影人血洗金馬獎四大獎,馮小剛獲得最佳導演,範偉摘得影帝,周冬雨和馬思純雙雙榮獲影后,張大磊的《八月》拿下最佳影片。
  • 金馬獎被「暫停」,臺灣電影人唐哲儒怒斥傅榆,遭到電影公司封鎖
    但大部分人把這一切的錯誤歸咎在去年大放厥詞的臺灣導演傅榆,因為她的不正言論,直接把被稱為「華人奧斯卡」的金馬獎推向了深淵。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從8月7日開始,唐哲儒開始炮轟臺灣導演傅榆,一次次批判她在第55屆金馬獎上的不正言論。
  • 大陸影片和人員暫停參加臺灣金馬獎!臺導演傅榆去年言論惹爭議
    2018年第55屆金馬獎頒獎禮惹出巨大風波。臺灣女導演傅榆執導影片獲最佳紀錄片獎,在發表獲獎感言時,一席「臺獨言論」引起在場大陸演員的不滿。臺灣導演傅榆(左)在金馬獎發表獲獎感言第55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鞏俐,直接面色鐵青。輪到最佳劇情長片獎宣布時,本來要上臺頒獎的她,一直坐在座位上沒有起身。
  • 金馬獎淪為空中閣樓,傅榆又一做法遭臺灣影人猛烈炮轟:太諷刺
    事情是這樣的。去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獲得者傅榆,上臺領獎時犯了人來瘋似的,發表了史上最惡俗不堪的獲獎感言,觸碰了國人的底線,給在場影人蒙上了羞恥尷尬的陰影,並瞬間引發全網憤懣吐槽!真正的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 55屆金馬獎事件傅榆怎麼了?2018金馬獎事件,去年金馬獎發生了什麼...
    根據資料顯示,傅榆是1982年生人,父親是馬來西亞華人,來臺灣求學後定居;母親是印尼華僑,9歲到臺灣長居。傅榆曾在採訪中回憶,小時候她因聽不懂臺語,常受到同學排擠,開始覺得自卑,無法融入「本省」這個族群。
  • 金馬獎輝煌不在,處境尷尬!金馬獎起內訌,傅榆遭臺灣電影人炮轟
    如今,大陸影片掛零,金馬獎便失去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沒有像樣的作品,沒有大牌的明星,金馬獎註定星光黯淡,輝煌不在,金馬獎淪為笑柄,自娛自樂。不僅如此,金馬獎的重量級贊助商也都紛紛撤銷了對金馬獎的贊助,手機品牌Oppo、瑪莎拉蒂、寶格麗先後撤銷了贊助,就連臺灣本地的企業長榮航空也撤銷了贊助。
  • 2018金馬獎事件直播完整過程 2018金馬獎鞏俐拒絕上臺頒獎原因
    2018年11月17日晚,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在臺北舉行。金馬獎與金雞百花獎、金像獎並稱為中國電影三大獎,分量十足。而且,金馬獎還是中國資歷最老的一個電影獎項,向來被電影人看重,它一直是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
  • 兩岸一家親|中國臺灣「金馬獎」上喊「臺獨」,鞏俐徐崢塗們現場回應
    她叫傅榆。在第55屆金馬獎典禮中,傅榆的《我們的青春,在臺灣》獲得最佳紀錄片獎。傅榆得知自己獲獎時顯得很激動,不斷抽泣。微博上群情激憤的網友曬出頒獎禮上另一段視頻,內容是中國大陸演員塗們「懟臺獨」。塗們是去年影帝,今年的頒獎嘉賓,他與惠英紅頒發最佳女主角獎。
  • 淪為笑柄徹底涼涼,金馬獎起內訌,傅榆遭臺灣電影人炮轟
    如今,大陸影片掛零,金馬獎便失去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沒有像樣的作品,沒有大牌的明星,金馬獎註定星光黯淡,淪為笑柄,自娛自樂。不僅如此,金馬獎的重量級贊助商也都紛紛撤銷了對金馬獎的贊助,手機品牌Oppo、瑪莎拉蒂、寶格麗先後撤銷了贊助,就連臺灣本地的企業長榮航空也撤銷了贊助。
  • 金馬獎得主傅榆?不!「臺獨」分子傅榆!抵制的就是你!
    金馬獎,創辦於1962年,是臺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每年舉辦一屆,1964年與1974年曾停辦。
  • 2018金馬獎事件怎麼回事?2018金馬獎發生了什麼?傅榆是誰說了什麼
    大陸影片、人員今年暫停參加金馬獎  2019-08-07 20:32:50 今天一早,中國電影報援引國家電影局消息稱,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其中包括獲得今年柏林電影節影帝影后雙銀熊的《地久天長》(王小帥執導),以及入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南方車站的聚會》(刁亦男執導)等。
  • 金馬獎出現「臺獨」,鞏俐拒絕頒獎,尊重是互相給的
    ,鏡頭掃到臺下鞏俐。「最佳紀錄片」獎的導演傅榆上臺致詞時,她卻公開表達了希望「臺灣獨立」的願望。本女王生氣了在金馬獎的官方流程中,原定李安與鞏俐一起頒發最佳影片獎,獨自上臺的李安對臺下的鞏俐喊話,「鞏俐你不上來跟我頒嗎?你寧願跟你的大家庭坐在一起是不是?」但最終鞏皇也並未起身上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