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受抵制,臺媒炮轟只靠臺灣藝人會退化為「臺北電影節」

2020-12-24 派娛天下

因為臺灣本土導演傅榆的一番話,2018年因李安、鞏俐等國際明星的加持而備受矚目的金馬獎風雲突變,李安滿臉尷尬,霸氣的鞏俐更是拒絕上臺頒獎。2018年原本質疑金馬獎公平性的鞏俐看在李安的情面上才再次參加金馬獎,其他的電影人也是衝著李安作為金馬獎評委積極參加。

而去年也就是2019年的金馬獎,鞏俐和張藝謀、婁燁、王小帥等人率先表態不參加金馬獎,之後內地電影人集體拒絕參加金馬獎,劉德華、古天樂、任達華、張家輝、梁朝偉等香港藝人也都不參加金馬獎,金馬獎星光黯淡,徹底淪為寶島本土獎。

2018年的盛大

據統計,近十年來,內地和香港的影片在金馬獎的入圍數和獲獎數佔比60%以上,佔據了金馬獎半壁以上的江山。而近年來,內地和香港電影人幾乎壟斷了金馬獎。

2016年金馬獎22個獎項,臺灣僅僅拿到5個獎項,內地電影人血洗金馬獎四大獎,馮小剛獲得最佳導演,範偉摘得影帝,周冬雨和馬思純雙雙榮獲影后,張大磊的《八月》拿下最佳影片。

2017年金馬獎四大獎有三大獎是由內地和香港電影人獲得,塗們和惠英紅分別拿下最佳男女主角, 文晏獲得最佳導演。

2018年金馬獎23個獎項,內地和香港電影人拿到了16個獎項,張藝謀摘得最佳導演獎,徐崢拿到影帝,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獲得最佳影片。

2019年失去了這些華語頂級佳作、電影人,金馬獎再無昔日的分量可言,從華語頂級大獎淪為地域性小獎。而且瑪莎拉蒂、伯爵、寶格麗各大重量級贊助商的退出,則令原本處境尷尬的金馬獎雪上加霜。

造成金馬獎今日如此尷尬而又艱難的局面,女導演傅榆所發表的不恰當言論無疑就是罪魁禍首。而她卻打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旗號四處巡演。她受到了廖哲儒、趙少康等多位臺灣名嘴的譴責

右為傅榆

而在杜琪峯這位三次獲得金馬獎項的香港導演請辭金馬獎評審團主席後,臺媒對金馬獎的現狀變得更加不滿,有臺媒嘲諷道,隨著內地和香港的電影退出,「金馬獎」淪為另一個臺北電影節。

臺灣名嘴邱毅的炮轟

實際上,從入圍影片與電影人的質量可以看出金馬獎確實已經徹底淪為另一個臺北電影節。2019年的金馬獎入圍的影片,幾乎都是臺灣本地電影。臺灣本土電影人競爭壓力降低、拿獎拿到手軟,其中光鄭人碩和邱澤兩個人就有五部電影入選,中獎率超高。但是即便他們得獎了,獎項和榮譽的含金量也是大大降低,拿到大眾面前也沒有巨大的說服力!畢竟金馬獎已經今非昔比了。

而金馬獎淪為笑柄,完全就是咎由自取,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怨不得別人。只有金馬獎自己反思過錯,改過自新,才有可能重拾輝煌,不然只會淪為本土電影節,而不是國際電影節。

相關焦點

  • 金馬獎起內訌?傅榆遭多方怒斥,臺媒嘲諷金馬獎淪為臺北電影節
    梁朝偉等一眾香港藝人也紛紛退出金馬獎,金馬獎星光黯淡,徹底淪為寶島獎。而在杜琪峯請辭金馬獎評審團主席後,有臺媒也對金馬獎的現狀十分不滿,有臺媒嘲諷道,隨著大陸電影退出,「金馬獎」淪為另一個臺北電影節,所有得獎電影都由「臺灣製造」,終於可以獎不落大陸了。
  • 鞏俐炮轟金馬獎都是經紀人惹的禍
    當然鞏俐倒是沒有說什麼,只是鞏俐的影迷罵金馬獎罵得很兇。  如果有看過直播的朋友或許會發現,在鞏俐和臺灣導演侯孝賢作為頒獎嘉賓上臺頒獎的時候,侯孝賢調侃鞏俐道「先拿到最佳女主角再說」以及一句「下回來,希望你是站在臺前拿獎」,侯孝賢這兩句玩笑話卻讓鞏俐當時有點尷尬,不過鞏俐表現的很大度,並沒有受影響,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暫停大陸電影參加臺灣金馬獎.這意謂金馬將黯然失色了嗎?
    ↓中國家電影局叫停了大陸電影和人員參加第56屆臺灣金馬獎。本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23日在臺北舉行。不過,當天也是大陸金雞獎在廈門的頒獎典禮。臺媒早就預測,大陸可能會以「撞期」為名,不讓電影和人員出席金馬獎頒獎典禮。這個消息,一如臺媒預測。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舉辦日期17日公布。
  • 遭鞏俐馮小剛炮轟,金馬獎原罪只問流量不問質量?
    2016年的時候,金馬獎產生了一大盛事,當晚最佳女主角誕生了「雙黃蛋」,周冬雨和馬思純憑藉《七月與安生》都拿下了最佳女主角,同期入圍的還有大前輩範冰冰以及許瑋寧、吳可熙。當晚,一度被傳為行業佳話,周冬雨更是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金馬獎影后。
  • 臺北金馬獎疑再受重創 大陸退出後贊助商也跑光了…
    自大陸、香港影視人接連宣布退出參選,臺灣金馬獎孤芳自賞。現下金馬獎看上去似乎未受影響,繼續按既定日程進行中,目前參選影片進入覆審階段。此外,長榮航空表示今年仍會繼續贊助金鐘獎、金曲獎和金馬獎等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寶格麗一度出現在金馬獎官網的「首席贊助」名單中,但如今已悄然消失。此前為金馬獎造勢,各大主要臺媒紛紛為贊助金馬獎系列活動之一「義大利電影課」的寶格麗叫好。
  • 《青田街一號》臺北電影節首映 臺媒圍堵萬茜
    由臺灣新銳導演、知名電影人小野之子李中執導,萬茜、張孝全、隋棠主演的新片《青田街一號》7月11日在臺北電影節首映,演員萬茜、張少懷、高盟傑、曾珮瑜等皆出席典禮。張孝全和萬茜因《青田街一號》傳出緋聞,二人在片中的火花備受注目,而在臺灣的首映會上,臺媒各種逼供感情的問題讓萬茜措手不及,在旁的李烈趕忙救場官方回應。
  • 大陸影片和藝人暫停參加金馬獎,臺當局又「賊喊捉賊」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韓林】今年早些時候,一則「金雞百花撞金馬檔期」的新聞引起兩岸電影人的關注。7日,大陸方面正式宣布暫停大陸影片和藝人參加今年的金馬獎,眾多島內媒體與影迷的擔憂變成了現實。沒有大陸參與的金馬獎,自己還能走多遠?
  • 鞏俐霸氣拒頒金馬獎!這是臺灣人第三次給她挖坑了
    記者為何會提出這個問題,還要追溯到2014年。四年前,鞏俐炮轟金馬獎評獎不公的新聞,鬧得一時沸沸揚揚,甚至還有專門的百度詞條。鞏俐鎩羽而歸,慶功宴取消,但鞏俐說她很喜歡臺灣,此行愉快。可緊接著,臺媒爆出「鞏俐通過經紀人炮轟金馬」,這則簡訊顯示——「一個不專業、不公正的電影節,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來金馬獎!
  • 10張圖還原鞏俐與金馬獎的「愛恨情仇」,當年炮轟金馬另有隱情?
    一 2014年11月,鞏俐穿著Ports 1961金色長裙出現在臺北,參加51屆金馬獎 。金馬獎視頻截圖頒獎結束離開臺灣的時候接受採訪,她話裡有話:我覺得一個好的電影節,應該是一個公平競爭的,才會得到大家的尊重,這一點很重要。」
  • 臺北電影節開幕了,它和金馬獎有什麼不同?
    不過,相對於即將舉辦第 53 屆的金馬獎來說,臺北電影節在大陸影迷心中的知名度不是特別的高,更準確地說,就連臺灣的一般觀眾,或許也無法明確說出兩者的差異。在開幕這天,我們前往典禮現場,《樓下的房客》主創人員與許多臺灣電影業界的人士都到了,這部片昨晚也是亞洲首映。以下是關於臺北電影節的一些事,我們採訪了幾個業內人士,以及把這個開幕片給看了。
  • 金馬獎禁令頒布後!臺媒叫囂臺片超強大,看到入圍名單後我笑了!
    內地和香港的電影以及明星們紛紛拒絕參加金馬獎後,也就意味著,今年的金馬獎可以說就是省內的獨角戲了,畢竟我們都知道,近些年來,金馬獎能在華語電影獎項上面發光發熱,不僅僅是因為它相對專業的評審評委團,更是因為參與的內地電影和明星們眾多,間接的也成就了金馬獎在華語圈內的影響力!
  • 鞏俐在威尼斯電影節大放異彩,金馬獎再遭臺灣名嘴怒斥:變鐵馬獎
    鞏俐在威尼斯電影節有望封后,臺灣名嘴怒斥金馬獎變鐵馬獎2018年金馬獎,從金馬走向好萊塢的國際大導演李安回歸金馬獎,擔任執委會主席,憑藉一己之力將金馬獎辦成「華語影壇的奧斯卡」,推向了新高度,侯孝賢、張藝謀、婁燁、徐崢、劉德華、劉嘉玲、文牧野等華語影壇幾代電影人齊聚一堂。
  • 大陸電影拒絕參加第56屆金馬獎,誰之過?
    7日上午,《中國電影報》發布一則重磅消息:國家電影局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早在6月17日中國電影家協會與廈門市政府就宣布,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將在11月19日至23日舉行,這個時間點正好也是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的時間,當時就有臺灣媒體稱「有火藥味」。
  • 金馬獎輝煌不在,處境尷尬!金馬獎起內訌,傅榆遭臺灣電影人炮轟
    截至目前,金馬獎原有的大牌贊助商均撤銷了贊助,只剩下一些小的贊助商,沒有大陸和香港明星,又失去重量級贊助,今年的金馬獎真的是無比寒酸,徹底涼涼。而造成金馬獎今日之尷尬局面,罪魁禍首就是臺灣年輕導演傅榆。正是傅榆在去年金馬獎上的不當政治言論,才玷汙了金馬獎,才引發了大陸電影人對金馬獎的厭惡。而臺灣電影人對此也很不滿。
  • 「金馬獎,我們不會去」
    ► 文 觀察者網 阮佳琪早前,本屆臺北金馬獎參選作品報名截止時,有臺媒報導稱多部大陸影片也參加了本次角逐
  • 大陸影片和人員暫停參加臺灣金馬獎!臺導演傅榆去年言論惹爭議
    官方信息顯示,金馬獎是華語影壇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項,自1962年創立以來已舉辦了55屆。2019年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23日於中國臺北舉行,這一時間剛好與將在廈門舉辦的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撞期。曾三度榮獲金馬獎最佳導演的香港名導杜琪峯,受執委會主席李安邀請,擔任本屆評審團主席。
  • 柯震東又雙叒叕復出,臺灣電影首映會爆哭:這幾年蠻累的,努力在勇敢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6年前因在中國大陸吸毒被抓,臺灣藝人柯震東的演藝事業一落千丈,屢次嘗試復出均遭到大陸網友激烈抵制。近年來將事業重心轉移至臺灣本土的他,最近有一部新片上映。在7月5日的臺北首映禮上,柯震東哭訴現狀,更稱自己在「很努力在勇敢」,現場視頻再次引發大陸網友怒罵:犧牲的緝毒警察和親屬都沒有哭的機會了。
  • 金馬獎徹底翻車,臺灣電影人內訌,炮轟傅榆不要臉!
    而給金馬獎抹上汙穢的這位導演就是傅榆,她在去年金馬獎上獲得了最佳紀錄片的獎項,上臺時卻發表了希望臺灣能夠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的不正當不應該在此場合出現的政治言論,不僅使當時為金馬獎盡心盡力付出的從業人員心血毀於一旦,還引發了大陸電影人對其金馬獎的抵制和厭惡。其實每年的金馬獎臺灣地區的能夠入圍的並不多,大多數入圍金馬獎的電影還是大陸和香港的影片。
  • 2019臺北金馬獎!
    「國家電影局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這樣的消息,必然第一時間跨越海峽,引起臺灣輿論關注。先看看島內各媒體的「第一反應」:《中時電子報》:「陸電影局:暫停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臺北金馬獎」 、臺灣「中央社」:「中國國家電影局宣布,今年暫停參加金馬獎」。而綠媒呢,毫無意外地重彈起「中國打壓」的老調:《自由時報》:「卡臺下重手,中國禁報名2019年金馬影展」、《某果日報》:「中國打壓!國家電影局爆下禁令『暫停影片、人員參加金馬獎』」。
  • 沒有大陸人玩兒的金馬獎,能走多遠?
    目前金馬獎已進入評審階段,各項金馬活動也會照常舉辦。」陸委會7日上午稱,此事顯示「中國大陸以政治幹預文化交流,將造成國際及兩岸各界的負面觀感」。臺「行政院」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喀爾還聲稱,大陸「片面限制」大陸藝人或影視工作者參加臺灣與國際知名的影展,是大陸方面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