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曾取悅於我,所以我創造了自己的生活,與其在意別人的背棄與不善,不如經營自己的尊嚴和美好。
——可可·香奈兒
今天看到臺灣全民偶像趙慕鶴的故事後,內心深深的為他點讚。
和我一起吃飯的好友看到後,說這人實在是太勵志了,要我把文章發給她的親朋好友學習一下。
我說,我也要收藏,每次當我要偷懶的時候,看看這勵志的老頭,就再也不敢停下腳步。
這位普通的老爺爺不拋棄,不放棄,憑著自己的努力,認真,做出許多讓我們年輕人佩服的事。
當他學習電腦的時候,隔壁退休的鄰居大爺笑他:「老趙,你都要死了,還學什麼電腦呢?」
他笑著說:「我現在不是活著嗎?」
100多歲的人,還在不斷地學習,提升自我。在他的概念裡,年齡只是個簡單的數字再無其他意義。
人生就該是活出自己的精彩,不能因為別人的評價、年齡、性別等等外在因素為自己設限。
唯有打破自己的舒適區,勇敢地走出去,「不解釋地」去做事,才有可能過上彪悍的人生。
就如趙慕鶴說的那樣:「人生中唯一的幸福,就是不斷前進。」
我們總是在做事時,為自己設限,特別是在年齡問題。25歲要嫁出去,要結婚,30歲之前要生孩子,60歲退休,然後照顧兒孫,一輩子就這樣過下去。
趙慕鶴的經歷卻告訴我們,只要你真正想做一件事情,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總有一百種辦法克服。
他的人生可謂精彩紛呈,讓人羨慕不已。
戰亂時他幾次與死神插肩而過,39歲獨自一人到臺灣,40歲,他任職高雄師大,75歲,做背包客旅行海外,93歲做義工,96歲讀碩士,創下金氏世界紀錄,100歲,「鳥蟲體」書法作品被大英圖書館,105考取博士,寫自傳,做暢銷書作家,義賣書法作品……
40歲時,他任職高雄師大,在此期間,他兢兢業業,助人無數,一直到66歲退休。
退休後,他有大把的閒暇時光,他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首先他想去歐洲旅行,對於有錢有閒的人來說,這確實不是難事。
但是,對於一個不懂英語,又沒有足夠的錢,也不願意報旅行團,甘做背包客的老年人來說,難度堪比登天。
他的同事們勸他年齡那麼大了,別在折騰了,他搖搖頭不肯,沒一點兒猶豫,說走就走。
他說:「如果出國玩一趟要準備很久,要懂語言,要有錢,那就三輩子都出不了國了。」
為了省錢,他曾和幾十個背包客住在青年旅館,也曾蜷縮在火車站的座椅睡覺,甚至是擠在電話亭裡睡一晚。
不懂英語,他去中餐館找到服務生幫忙寫下目的地,然後拿著紙買火車票。
就算迷路也沒關係,他說「跟著背包的人走,就能去好地方。」
87歲,他的孫子要考大學,為了鼓勵他,趙慕鶴也報了名。
爺孫倆一頭扎進書本裡,刻苦學習。
第一年,準備不足,兩個人都落榜了。
沒關係,不怕。來年再戰。
第二年,兩人同時考上了大學。
雖然進入了大學,有人看著趙慕鶴的一頭白髮,狠絕地說:「你一定讀不到畢業,如果你讀完,我給你下跪。」
四年後,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用實力讓那些說閒話的話統統閉了口。
96歲,朋友的兒子要考碩士。
趙慕鶴為了鼓勵年輕人,再次開啟學霸模式,和朋友兒子一起挑燈夜戰三個月,成功考取南華大學。
兩年的時間裡,他從不遲到早退,認真學習專業知識。
唯一一次遲到是因為騎車時和一輛摩託車相撞,但即使是這樣,他還是一瘸一拐地來到學校,堅持上完課才走。
98歲時,他完成碩士論文,順利畢業,成為全球最老的碩士,創下了金氏世界紀錄。
現在的他,正在不斷向自己期望的目標奔跑,爭取考上博士。
趙慕鶴的「鳥蟲體」書法在現代社會獨樹一幟。
這種書法始於春秋時期,因為書寫十分不易,每一筆畫都是一隻鳥或者蟲,逐漸失傳。
趙慕鶴依然用一隻禿筆竭力保護著它,從14歲開始學習這種書法,90年間從未間斷。
2011年,他書寫的《三國演義》被大英圖書館看中,英國女王伊莉莎白親自發籤名函求收藏。
他很少以書法家自居,有著一顆大愛之心。
2009年,高雄水災,他四處奔走,賣掉自己的書法作品,所得款項全部捐給受災群眾。
2015年,在國立清華大學的書法展中,他拿出20幅作品來義賣,善款捐助清華旭日獎學金。
他說:「現在老了,只想把這字體免費教給有興趣的人,不要失傳,我願足矣。」
看著他的經歷,年輕的你,是不是覺得汗顏?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裡有這樣一段精彩的話:
這些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
你是不是正在所謂的高牆中,無法自拔?在你熟悉的舒適區裡,依賴的環境裡呆著,不敢走出一步,踏出你的肖申克監獄,過上精彩豐盈的人生?
《肖申克的救贖》的原著裡說:
每個人都在忙,有的忙著生,有的忙著死。忙著追名逐利的你,忙著柴米油鹽的你,停下來想一秒:你的大腦,是不是已經被體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裡?
踏出你的舒適區,拆掉周圍的高牆,勇敢走出去,對別人的評價,不用理會與解釋。
人生是一個孤島,和任何人無關,唯有你才能拯救自己。
—— END ——
豆豆
一個有點夢想愛寫字的姑娘
每天一篇走心文字
歡迎關注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