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當中年人遇上職場信仰危機

2021-01-09 bigfun的小火汁

文丨邊條@bigfun社區

當我寫這段文字的時候,《姜子牙》累計票房已經達到9.23億,破10億應該毫無懸念,但想打破去年《哪吒:魔童降世》的記錄看起來不太可能。

而在網絡上,很多人對與《姜子牙》的評價呈現嚴重的兩極分化,愛的人愛死,恨的人很死。

喜歡的人看到了《姜子牙》裡的叛逆一面:

身居高位的神明沒有那麼的偉光正,所謂的拯救黎民蒼生不過是掌權者為了鞏固統治地位的謊言。可以說,《姜子牙》呈現出來的叛逆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反主旋律的。

在真人電影越來越不敢說真話的今天,《姜子牙》的出現無疑是給眾人打了一針鎮定劑。

這對於看膩了歌舞昇平景象的觀眾來說,自然是值得驚喜的。

而不喜歡它的人,則是覺得影片內容空洞,縱然視覺效果再華麗,沒有好的世界觀也是白扯。

其實,在我看來,對於《姜子牙》簡單的粗暴的用「好」或「不好」來評價都是有失公允的。

《姜子牙》的問題不是不夠出眾,而是它甘於平庸,而且它的平庸還是全方位的。

不信你看(含劇透)——

1.《姜子牙》真的大膽嗎?

很多人看完《姜子牙》,第一感覺就是它好大的膽子,也太敢說了。

在電影一開始,就是一出掌權者對被管理者的洗腦大戲。

武王伐紂之後,姜子牙奉命在靜虛宮斬妖臺親斬九尾。

關鍵時刻,姜子牙看到了困在九尾體內的無辜元神。

姜子牙選擇解除封印放出那個無辜元神,雖然斬了九尾,但靜虛宮再也容不下他。

師尊把姜子牙的神力封印,讓他到北海修煉。

等姜子牙什麼時候不再執著於狐妖幻象,就能重回靜虛宮。

問題的關鍵在於「幻象」。

姜子牙在九尾體內看到的元神是不是幻象?

自然不是。

但在師尊眼中,這就是也必須是九尾製造的狐妖幻象。

這樣才能徹底剷除邪魔歪道。

因為姜子牙堅持自己看到的那個無辜元神不是幻象,這就是站在了當權者的對立面。

師尊不整你姜子牙整誰?

發麼發現,這就是一出上古時期「指鹿為馬」的故事。

《姜子牙》本質上講的還是人與權力和秩序的對抗。

與國慶檔一眾歌舞昇平景象的影片相比,《姜子牙》以此為主題確實夠叛逆,但還遠遠算不上大膽。

「與權力和秩序對抗」其實是早就是電影中老掉牙的話題了。

1961年的《大鬧天宮》已經把「個人與權力的對抗」這個主題表現到了極致,後來者想要有所突破本來就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畢竟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家喻戶曉,在故事的完整性和認可度方面是有天然優勢的。

而同樣是表現這個主題的《姜子牙》,故事本身就是存在先天不足的。

就拿電影的核心人物姜子牙來說,很多人所熟知的姜子牙是《封神榜》裡白須長髯、富有智慧的長者形象。

尤其是藍天野老師塑造的姜子牙可以說是深入人心。

讓這樣的老頭兒去和領導對線,你信嗎?

也許正是出於這樣的顧慮,在電影中對姜子牙這個人物進行了魔改。

姜子牙不再是年逾八十的耄耋老人,而是神似JhonWick的中年大叔。

不只是姜子牙,申公豹、九尾狐、蘇妲己這幾個人物也被魔改了。

尤其是九尾狐,在電影中被設定為與師尊做過秘密交易,又被師尊出賣的狐族首領。

這樣設定的目的,無非是要在姜子牙和師尊之間建立起足夠的衝突,要不然可能誰也想不到濃眉大眼的姜子牙會是個有反骨之人。

表面上看,作為反派的九尾狐形象似乎更加豐滿立體,但實際上是很經不起推敲的。

比如,九尾狐為什麼不在一開始就揭穿師尊的真面目?它是怎麼知道在歸墟能把狐族怨魂放出來的?它在幽都山復活搞出那麼大動靜,師尊怎麼後知後覺?

關於九尾狐的很多問題和它的動機其實都沒有交待的很清楚。

這也讓本有可能極為出彩的反派再一次淪為工具人。

對人物做事動機方面處理的含糊不清,讓本就不算新穎的主題更加拉胯。

真的有人愛看中年姜子牙嗎?姜子牙作為整部電影的靈魂人物,是有必要展開去說的。

在電影《姜子牙》之前,我們已經已經見過很多不同版本的姜子牙。

無論是90版《封神榜》中藍天野老師飾演的姜子牙,還是TVB《封神榜》裡余子明版本的姜子牙,都算的上經典。

但是姜子牙的形象也被模板化——長鬚白髯,奉命執掌封神榜,助武王完成伐紂大業。

《姜子牙》有意打破這種在人們心裡早已固化了的形象。

前面已經說過,在電影中,姜子牙不是年逾八十歲的耄耋之人。

而是神似《極速特攻》系列裡冷面殺手JhonWick的中年大叔形象。

這樣的魔改不算新鮮,86版《西遊記》也做了很多魔改。

比如,六老師飾演的美猴王可以說是歷版《西遊記》中讓人印象最深的孫悟空形象。

無論是形體動作還是外形,都是真的美。

而原著所描述的孫悟空和「美」一點都不沾邊,反倒是黃渤在《西遊·降魔篇》裡所塑造的猴子形象更貼近原著,是真正的妖怪才有的形象。

但86版《西遊記》還是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這和被魔改的孫悟空不無關係。

畢竟在那個年代,真善美的孫悟空形象才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

那麼,同樣是被魔改的姜子牙,觀眾就頗有微詞呢?

我想,問題的根源不在於中年姜子牙本身。

而是我們早已厭倦了中年危機的恫嚇,或者說我們已經對此免疫。

姜子牙的故事用一句話總結就是,職場中年人遭遇信仰危機之後的一次大爆發。

影片一開頭,中年姜子牙被師尊命令親斬九尾妖狐。

姜子牙看到九尾體內的元神蘇妲己,心生動搖。

師尊卻一再強調這是狐妖幻象,催促他趕快將九尾處斬。

雖然姜子牙解除封印放出了元神,但在師尊的洗腦下他並不確定自己的判斷。

所以,直到在北海禁地見到小九之後,他還是一心想要查清事情的真相。

因為他不敢相信自己所敬仰的師尊會為了護佑蒼生而犧牲一個無辜之人。

這背後其實是姜子牙所面臨的信仰危機——為了拯救天下蒼生就應該犧牲無辜之人嗎?

當姜子牙再次踏上天梯,質問師尊時,師尊的回答就是讓姜子牙信仰崩塌的最後一根稻草。

所以,姜子牙終於徹底爆發。

爆發的結果,就是師尊被領導處罰,姜子牙成了能引玄鳥降世的大神仙。

這麼去看,其實《姜子牙》更像是一部當代職場寓言。

只不過,寓言終究是寓言,活在現實中的職場中年人有幾個敢像姜子牙一樣和領導對線的?

把上司送走,自己升職加薪這樣的好事兒更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

現實生活的中年人,比姜子牙慘得多,但是和領導激情對線,還成功把領導送走這樣的事是從來不敢做的,畢竟恰飯最要緊。

對《姜子牙》中不聽領導話就會被降職這樣的事,我實在不感冒,畢竟中年人都是直接被裁的,哪有降職這種好事。

所以,把姜子牙中年化的確很有想法,但這樣的魔改雖然算不上失敗,卻遠遠達不到86版《西遊記》這樣的成功。

究其根源,還是我們早已對中年危機這樣話題已經不足以牽動我們敏感的神經。

《姜子牙》最大的問題是甘於平庸我在前面說過,《姜子牙》的平庸是全方位的。

而它最平庸的地方就是「甘於平庸」。

這樣「甘於平庸」的地方在電影中隨處可見。

就拿同樣被魔改的申公豹來說。

在電影裡,申公豹成了姜子牙的「小迷弟」,不再是正邪不兩立的敵我關係。

按理說,這樣兩級反轉處理的人物應該非常出彩才對。

結果呢?電影裡的申公豹根本就是又一個工具人。

姜子牙被師尊遣往北海修行,申公豹私自跟來,陪姜子牙一待就是十年;

姜子牙前往幽都山查找真相,申公豹跟隨其後,還捨棄修為召喚天梯讓姜子牙去和領導對線;

當姜子牙帶小九去歸墟重生的時候,申公豹又捨命攔下九尾狐,為他爭取時間。

而申公豹做這一切的動機都因為姜子牙是他所羨慕的英雄。

這理由未免也太牽強了些。

的確有很多申公豹這樣的理想主義者,但是在電影中,申公豹實現理想的方式就是追隨自己崇拜的人,最後獻出生命也要給姜子牙打好輔助,這也太輕看理想的價值了吧。

還有那個看似高深莫測的師尊,在電影裡他和九尾做過秘密交易,事後反水要殺掉九尾以除後患。

本來這也應該是一個很出彩的反派形象,結果也是工具一樣的存在。

在影片中,師尊口口聲聲說為了拯救蒼生,但是電影看完,也沒見著這蒼生是啥樣。

「蒼生」從師尊的嘴裡說出來,似乎成了一個虛化的概念。

而這個師尊就像是複讀機一樣,無論是姜子牙說自己看到了九尾體內的無辜元神,還是和他對線,他的回答都是「拯救蒼生」,最終讓姜子牙爆發了。

看起來牛逼哄哄的師尊,本質上還是沒得感情的工具人,最大的作用就是激化和姜子牙的矛盾,讓姜子牙覺醒,最後自己被領導處理,難道掌管三界的大神仙就這水平?

這也太浪費對抗權力、打破秩序這樣的宏大命題了。

其實說到底,不管是申公豹還是師尊,他們都暴露出了這部電影最大的問題——甘於平庸。

因為甘於平庸,所以對於人物的塑造可以工具化,不管是申公豹這樣的正派還是師尊這樣的反派,只要各司其職完成工具人的使命就好。

因為甘於平庸,所以就算有著宏大命題,只要能讓觀眾get到點就行,至於引人深思和共鳴,並不是最重要的。

因為甘於平庸,所以本可以大放異彩的題材,只要視效華麗就好,劇情有硬傷也無關緊要。

我為《姜子牙》遺憾,遺憾的不是它不夠好,而是本可以有90分效果的題材,它只拍到70分就滿足了。

我們不能指望每一部國漫都像《哪吒:魔童降世》一樣票房口碑兩開花,但至少不要滿足當下,止步不前。

願國漫早日雄起,不僅只是一句口號。

相關焦點

  • 《姜子牙》:當中年人遇上職場信仰危機
    姜子牙的故事用一句話總結就是,職場中年人遭遇信仰危機之後的一次大爆發。這背後其實是姜子牙所面臨的信仰危機——為了拯救天下蒼生就應該犧牲無辜之人嗎?,質問師尊時,師尊的回答就是讓姜子牙信仰崩塌的最後一根稻草。
  • 姜子牙如何戰勝中年危機?丨內附焦慮測試量表
    都說今年的國慶和中秋是來彌補春節的遺憾,幾經波折,《姜子牙》終於在國慶假期順利上映,4天票房突破10億。從電影院出來,聽到孩子在身邊說道,媽媽,這部沒有《哪吒》好看,故事好無聊。表面上,它是在描述姜尚封神的故事。但實際上,電影裡呈現更多的是中年人的職場失意和對於信仰的掙扎。
  • 少年不識《姜子牙》,讀懂已是中年人
    二、姜子牙的困境與中年人的危機這是影片的第二層寓意。在影片的大部分時間裡,姜子牙這個中年大叔,都處於一種內心糾結、困惑甚至痛苦的擰巴狀態。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內心堅守多年的信仰,崩塌了。姜子牙看到了九尾狐體內被困的少女小九,但天尊卻說,那只是九尾狐的妖術,是他的幻覺。姜子牙因堅守理念而被貶人間反省,還連累到了同伴申公豹和神獸四不像。凡此種種困境,不都是每一個中年人所面臨的現實危機嗎?
  • 看《姜子牙》折射出現代中年大叔的人生危機
    中年大叔人生經歷很多人對於動畫電影《姜子牙》的初印象來自《哪吒之魔童降世》片尾露出的彩蛋,一句「姜子牙,你可知罪」勾勒出這部片子的情感基調,令人意識到這將是一個不同於《封神演義》的全新故事。姜子牙更像一個普通人,有迷茫、有膽怯。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哪吒的熱血,但每個人可能都經歷過姜子牙的迷茫與困境。姜子牙在尋找封神真相中,打破自身信仰、重塑信仰的道路上映射出現代中年人在工作、婚姻等問題的危機,《姜子牙》有「借古人酒杯,來滿足中年人心靈解脫之嫌,這也說明該片更適合成年人觀看。
  • 奇葩說,中年人的職場危機,並沒有完全被東北英語姐解讀出來
    這個在純正英語和搞笑東北話之間,自由切換的中年大媽,講述了來自中年人的職場危機。但她的闡述,並沒有完全解讀中年人的職場危機。2東北英語姐講述的,是自身經歷的故事,她原本是一個政府的英語翻譯。但是如今她放棄了二十年的鐵飯碗,選擇再就業。
  • 透過《姜子牙》只有區區13億票房,我看到了不一樣的職場
    但我從另一個角度看出了《姜子牙》揭示的深刻的職場潛規則。整部電影的劇情也不複雜,和過去白髮蒼蒼的姜子牙的固有印象相反,這次的姜子牙是一個事業受阻的中年人,很明顯這次的電影市場針對的是中年人。姜子牙封神任務結束回靜虛宮復命,但是他的任務沒有完成,師尊需要他去斬殺九尾狐。
  • 《姜子牙》:堅定的理想主義者,就是我想成為的中年人
    ,因為不贊同老闆的一些觀點,沒有按要求完成老闆交代的任務,因此在職場受挫。但姜子牙自己擰巴啊,總覺得自己雖然是中年人了,但做事還是不能光權衡利弊,得計較個對錯。,更像是姜子牙在自己所處的「神仙體制」內,所做的自我反思。
  • 《姜子牙》票房破10億:中年人的反叛,都是退無可退
    表哥我目前為止唯一的一張電影票,貢獻給了《姜子牙》。去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片尾彩蛋裡,一句厲聲呵斥「姜子牙,你可知罪」,讓無數影迷把《姜子牙》與《哪吒》深度捆綁,一個中國動畫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封神宇宙」呼之欲出。最終《哪吒》票房破50億,而《姜子牙》,一上映就刷新了動畫電影首周票房紀錄,三天票房超7億。
  • 131萬人想看的《姜子牙》,可能是史上最顛覆的,魅力在哪?
    >影片中,姜子牙是個中年人,作為&34;,他有困惑也有危機,上有領導,下有任務,一個&34;便&34;,電影正是以姜子牙的&34;開端的。,前途在哪;中年人家庭重擔一肩挑,在家上有老下有小,在職場,上有老闆下有屬下,KPI一肩扛,罵聲受氣兩頭受,
  • 《姜子牙》票房突破13億,觀後感
    無論觀眾對影片《姜子牙》如何好壞評價,從職場的角度,還有很有意義的……認清職場,不能停留在公司層面,更要去認清自己在職場中的角色,包括事業道路的選擇。《姜子牙》雖然沒給你帶來笑點,但這部立意深遠的動漫卻給我們帶來了3點職場忠告。
  • 《姜子牙》:自成一派,堅守自己的信仰,做不一樣的神
    本片卻從另一個角度塑造了一個完全不同於觀眾認知的姜子牙。在這個故事裡的姜子牙是矛盾的,掙扎的。電影開場就是姜子牙在湖邊釣魚的場面。一人垂釣再加上身處寒冬,整個畫面都略顯蕭瑟。這也預示著姜子牙命運的坎坷。
  • 131萬人想看的《姜子牙》,可能是史上最顛覆的,魅力在哪?
    ——成年人的困惑與危機影片中,姜子牙是個中年人,作為"仙界社畜",他有困惑也有危機,上有領導,下有任務,一個"錯誤"便"萬劫不復",電影正是以姜子牙的"錯誤"開端的。姜子牙與生活中的人一樣,每個人都有其困惑與危機,青年人四處漂泊求學,不知道學什麼,四處求職不知道做什麼,前途在哪;中年人家庭重擔一肩挑,在家上有老下有小,在職場,上有老闆下有屬下,KPI一肩扛,罵聲受氣兩頭受,還不敢輕易撂挑子,生怕犯一丁點兒錯誤,都知道"一步錯就步步錯",誰知道明天的房貸、車貸、孩子的教輔費、父母的養老錢在哪呢。
  • 《姜子牙》刷新《哪吒》首周票房記錄,導演成都路演開腦洞
    姜子牙的中年危機作為首部將姜子牙搬上銀幕的動畫電影,影片取材於經典,並大膽做出原創性改編:影片故事發生在封神戰後,本該安寧的世間卻重現狐妖,封神之戰似乎只是一個伏筆,更大的陰謀亟待被揭曉;影片以「做自己的英雄」為核心,呈現出一場「拯救蒼生」的信仰之戰:姜子牙、小九、九尾、申公豹等眾角色,都在以各自方式,拼盡全力為夥伴也為自己而戰。
  • 姜子牙的中年危機
    萬眾矚目的《姜子牙》也擺脫不了諸多人物塑造扁平,部分人物工具化的現象。沒有《哪吒》那樣插科打諢的生活化,也失去了有觀眾緣,勉強立的住的角色貌似只有姜子牙。電影裡的姜子牙是一個45歲左右,頭髮花白,面帶風霜,一個迷茫又潦倒的中年大叔形象。
  • 電影《姜子牙》首站路演選在杭州,導演為觀眾解惑:詮釋的是平凡中年人的反抗之「痛」
    昨天,他們二人帶著「兒子」回家,為觀眾「解惑」,「姜子牙跟大聖、哪吒出身不一樣,他們生來就天賦異稟,而姜子牙更像我們自己、更像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姜子牙是想要詮釋中年人的反抗之痛。」片中,「仙界社畜」姜子牙,因身居高位,有著許多束縛與責任。面對「救一人還是救蒼生」,姜子牙一開始也有猶豫,直至被貶人間,親眼看到世間殘破,才進行真正的反抗。可以說,姜子牙信仰崑崙卻一朝顛覆,他每一步都是隱忍的,仿佛是每個迷茫時的人一樣不敢前行,頗具共鳴感。有觀眾評論表示,當九尾體內出現小九元神時,崑崙弟子都聰明地當做沒聽到,只有姜子牙提出了質疑,是「一個至善到至愚的人」。
  • 《姜子牙》票房破6億:中年人的叛逆,才是真的驚天動地
    表面上,它是在講封神榜的故事,但實際上,我從電影裡看到的,是一個中年人的失意和掙扎。 中年人的叛逆,才是真的驚天動地 中年人的叛逆,才是真的驚天動地 旅途結束,小九的身份徹底暴露出來,天尊的野心和齷齪也浮出水面。
  • 什麼才是職場中年人,真正的天花板?
    今天這篇文章,正巧說的是職場中年人的天花板,希望我的讀者們無論現在是否遇到職場危機,都可以思考一下,如何突破職場上的一些瓶頸,向前再邁一步。職場中年人這個話題,都已經聊爛了。翻翻網上文章,什麼「我們不招35歲以上的中年人」,什麼「要罵就罵中年人,他們不敢跳槽的」等等,寫得都很對,事實也是如此。
  • 《姜子牙》票房破10億:中年人的叛逆,才是真的驚天動地
    文 | 書單君 · 主播 | 佳音來源:書單(ID:BookSelection)幾經波折,《姜子牙》終於在國慶假期順利上映,並且4天票房就破了10億。表面上,它是在講封神榜的故事,但實際上,我從電影裡看到的,是一個中年人的失意和掙扎。我們當然不是姜子牙,但誰也不能保證,某一天,我們不會成為他。
  • 《姜子牙》少兒不宜,票房卻破14億:中年人的叛逆,才是真的驚天動地
    最後的姜子牙和九尾狐妖的結局,更揭示了選擇不同,下場也會不同。 姜子牙:中年人的叛逆,才是真的驚天動地 影片一開始,就是姜子牙在封神大戰中大獲全勝江邊垂釣的姜子牙很像普通的職場中年人:年歲漸長,光華不再,空有名號卻無實權,就會連小妖怪都能對你嘲諷揚威。其實在這之前,每個人都有2-3次的關鍵選擇,可以改變人生,但是做出選擇後,境遇是否公平也決定了你能否成為「眾神之長」。
  • 《姜子牙》票房破7億:中年人的叛逆,才是真的驚天動地
    不過,看完之後細細琢磨一下,又能品出《姜子牙》裡有很多對於現實的隱喻。表面上,它是在講封神榜的故事,但實際上,我從電影裡看到的,是一個中年人的失意和掙扎03中年人的叛逆 年輕人的反叛,多數是因為初生牛犢不怕虎,出於無知,中年人的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