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是2020年的年底了,然而,歐洲新冠疫情仍然十分嚴峻,「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在12月11日新聞發布會上,呼籲歐洲採取並堅持嚴格的隔離措施,特別是在聖誕節來臨前夕,必須繼續遵守這些規定。
記不清這是WHO第幾次提醒歐洲?如果歐洲各國當初願意聽取WHO專家的建議向中國學習,也不至於到今天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兇險過後又是兇險。
關於歐洲疫情,有壞消息,也有好消息,先說好消息:
一、德法兩個大國正在帶頭積極採取限制措施,以防聖誕節期間人群聚集,歐盟也在對其它成員國進行勸說;
二、在醫療物資上,有來自中國的「救命稻草」。德國《明鏡周刊》11月23日稱,由於疫情快速蔓延,歐洲根本沒有時間生產急需物資,單單防護服就有99%來自中國。《明鏡》用「歐洲不得不進一步依賴中國」來形容當前局面(心裡還是酸)。
再說壞消息:
有的國家保持躺平姿勢,把賭注都押在獲得疫苗上。像瑞典已經被「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列為歐洲抗擊新冠疫情最糟糕的國家,所謂「群體免疫」已徹底破產。
截止13日,瑞典累計確診病例數已超32萬例,死亡超7500例,斯德哥爾摩地區重症監護病房(ICU)已突破極限,不堪重負的醫護人員紛紛辭職。
如果這是一場戰爭的話,瑞典就是病毒的同盟國,但瑞典政府覺得自己沒有過錯,畢竟這顯示了它的「自由度」,這類「黑洞國家」的存在,嚴重破壞了歐洲整體防疫效果。
德國人這次仿佛決心要扛起歐洲防疫大旗,推出了有史以來最嚴厲的限制措施。
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今天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布從12月16日起,德國社會和個人生活將受到德國政府最嚴格的限制,疫情接近失控,抗疫正進入決定性階段,我們不得不採取這類措施……
這項政策是由默克爾決定的,她此前與聯邦各州州長進行了商議,計劃從12月6日到1月10在德國實行全面封鎖,除食品店和藥品店之外,其它一切商業場所停止營業,公開場合聚會人數不得超過5人。各州有權決定採取更嚴格的限制手段。
為了推出全國封鎖政策,默克爾事前做了大量輿論動員工作,12月9日,她在演講時含著眼淚,雙手合十,幾乎是在哀求德國人不要接觸太多。"如果我們在聖誕節有太多接觸,我們就會發現,這將是我們與祖父母們在一起的最後一個聖誕節"。
對於一位長時間執政的德國總理而言,默克爾在聯邦議會情緒失控,也是一種政治手腕。一方面,她需要說服反對派支持她的政策;另一方面,她需要在情感上觸動德國民眾,讓大家能夠理解並配合嚴格隔離措施。
法國也「響應」了德國行動,本來馬克龍計劃在12月15日重新開放電影院、劇院和博物館,允許民眾跨區活動,但法國政府發言人加布裡埃爾·阿塔爾在9日已經表示將延長限制措施。
其實歐洲要是真的能夠集體抗擊疫情,它是具備客觀條件的,因為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可以從中國得到大量供應。
不過,歐洲一些媒體又開始算小錢,稱中國春節已經不遠了,屆時物流價格會上漲許多,貨櫃費用也是如此。另外,絕大多數聖誕禮物來自中國,價格也會比往年昂貴。
這些錢,中國就算賺,也只是賺點辛苦錢,絕沒有殺豬價,歐洲就別不知足了。
還講什麼貴不貴的?歐洲大國忘了自己在年初是怎麼「攔路搶劫」的?醫療物資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金錢。
中國開足馬力供應歐洲,還要解決物流速度問題,已是仁至義盡。如果歐洲是遇上美國,不被美國宰出血來才怪。
雖然德國、法國、歐盟嘴裡不說,但如今採取的嚴厲限制措施,不就是認可中國的經驗嗎?中國的經驗比物資更寶貴,歐洲照抄就是了。
面對如此殘酷而漫長的疫情折磨,歐洲不得不回歸現實,用實際行動打了自己的臉,更打了那些360度無死角詆毀中國的噴子的臉。
「別拿中國當榜樣」、「抗疫不能以價值觀為代價」、「中國限制了民眾的自由」、「我們的抗疫成績更加高質量」……上半年西方媒體總是這樣陰陽怪氣。
1月24日,正是如今說「歐洲醫療物資依賴中國」的德國《明鏡》周刊,發了篇文章說什麼消滅病毒要靠「自由和民主」,主筆就是右邊這位吳小姐。
文章話裡話外都是將矛頭對準中國,暗示西方體制的優越性。
我們當初是如此認真負責地抗擊疫情,該隔離就隔離,該呆在家裡就呆在家裡,沒有酒吧,也沒有電影院,一切仿佛靜止了。
但吳小姐看不到中國人的努力和責任心,就像念咒一樣念著她的「自由民主」,這跟得病吃香灰有什麼區別?只不過這香灰叫「自由民主」。
中國人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早已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和生產,大街上車水馬龍,人潮洶湧,但仍然保持著高度警惕。
歐洲政治人物會看不到中國的成績?
默克爾決定採取嚴厲的限制措施,我不知道吳小姐們現在躲在哪裡敲鍵盤?是不是該給《明鏡》寫一篇痛批德國沒有「自由和民主」的文章了?不然的話,就出來公開道歉。
忽悠別人,結果把自己忽悠瘸了。如果這些西方媒體哪怕帶著一點點客觀和理性看待中國,不要昧著良心抹黑中國,默克爾在聯邦議會或許也不用流著眼淚勸說民眾接受限制措施。
把對的說成錯的,把白的說成黑的。結果怎麼樣?中國不會因為這些叫聲就鬆懈了防疫意識,反倒是西方在自我陶醉中掉進了深坑,而代價就是一條條生命。人權呢?難道在太平間裡?
我們在網上調侃一句「向中國抄作業都不會抄」,就馬上有人順著網線來罵你,居然說西方要向中國學習?你不知道西方現在多麼舒坦。它們怎麼受得了自己的「精神圖騰」在疫情面前碎了一地?
西方想聽到的是:武漢很慘,湖北很慘,中國很慘。不是嗎?仿佛這樣就能掩蓋它們疫情失控的現實,保持自己虛幻的優越感。所以,西方要尋找一些小丑文人來「證明」它們的幻覺。
西方主流輿論在對待疫情時心態是多麼扭曲?政客心病有多重?它們用手裡的話語權,製造了一大批無知無畏的民眾,結果,令自己的防疫政策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吳小姐們並不是恨病毒,而是恨病毒居然不懂政治,它們當初擺出的是一副「教訓」中國人的姿態,與幾何圖形的「日記」遙相呼應。
可惜病毒沒有意識形態,也不懂雙標,更不在乎「自由和民主」,病毒只有在中國人認真負責的態度下才會停止肆虐,別無他法。
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抗疫,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無能、謊言、甩鍋、栽贓。還煽動盟友,威脅要向中國「索賠」,要多少?燒給蓬佩奧們好了。
有多少美國人是在用生命在為美國政客的失責買單?而吳小姐們難道不是幫兇嗎?
等潮水退去,到底誰在裸泳?一清一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