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飛猛進,有望助力健康中國行動總目標,提高癌症總體五年生存率

2020-12-22 騰訊網

《2020世界癌症報告》指出,肺癌位居全球惡性腫瘤發病首位,是目前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約佔癌症死亡總人數的18.75%。肺癌作為我國第一大癌症,也具有很高的死亡率。確診肺癌對患者而言是沉重打擊,但得了肺癌真就是拿到了「死亡通知單」?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腫瘤科主任陸舜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多種肺癌新型治療的應用,治療手段的豐富已讓肺癌已經進入「精準治療」時代,讓不同的肺癌患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選擇,已顯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肺癌治療也正在逐漸走向慢病管理。

肺癌可以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大部分為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中主要的病理類型有鱗癌和腺癌,約佔全部肺癌的80%。其中肺腺癌患者常有基因突變,特別是亞洲患者,約一半有驅動基因突變,可以從靶向治療中獲益。還有剩下一半左右的肺腺癌和全部的肺鱗癌患者,正應了那句老話,「上帝給你關了一扇門,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他們恰好是免疫治療的受益群體,也已經在2019年陸續迎來了免疫治療藥物的獲批。

腫瘤治療中,患者確診後接受的第一種藥物治療被稱為「一線治療」,而試驗證明一線使用免疫治療可以為患者帶去更大的生存獲益,讓患者活得更久。陸舜介紹,最近,一個代號為KEYNOTE-024的研究首次更新了5年生存率數據,顯示了免疫治療帕博利珠單抗(俗稱K藥)一線單藥對比標準治療化療,讓晚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翻倍(31.9% vs 16.3%)。而在接受了完整2年療程的患者中,使用帕博利珠單抗單藥患者的預估5年生存率高達81.4%,這為肺癌治療送上了一劑「強心針」!

「KEYNOTE-024研究早在4年前就登上過ESMO(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報導了總生存期、無進展生存期和客觀緩解率的數據。這次數據更新是有了長期隨訪的數據,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晚期肺癌免疫一線治療的III期臨床證實5年生存率的大幅提升。」陸舜介紹,過去在化療時代,還沒有免疫治療的時候,晚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基本在5%左右,很少有病人能活過5年,而這次公布的新數據,在PD-L1表達陽性(TPS≥50%)的患者中,K藥單藥將5年生存率提高到31.9%,這很了不起,「5年生存率從5%到31.9%,是歷史數據的6倍以上,已經可以說是肺癌『慢病化』了。因為存活五年我們就認為這是一個慢性疾病,這個數據是很大的提高。」

截至目前,K藥是所有免疫治療中獲批適應證最多的一個藥物。有專家盛讚,K藥是一個在肺癌治療領域上更有裡程碑意義的藥物,這對患者到底意味著什麼?「我認為K藥憑藉著KEYNOTE-024試驗開啟了肺癌一線免疫治療時代,而且多個大型III期臨床都得到了陽性結果,也是是肺癌循證醫學證據最多的免疫藥物。總結來看,KEYNOTE系列臨床數據的豐富可以更好地指引我們用科學治癌,把不同的肺癌患者細化做針對性治療。對於那些PD-L1檢測陽性的患者,單藥效果就很好,直接單藥;而更廣泛的人群就聯合化療,也比只用化療好。」

陸舜教授同時談到,當下國家高度重視抗癌工作,也開展了「健康中國行動」,提出了「到2022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3個百分點」的目標。兩年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肺癌治療領域是否能實現?陸舜教授分析,未來肺癌5年生存率提高是沒有問題的,因為肺癌新藥現在上市步伐很快,科研進展也很快,相信未來提高5個百分點、甚至翻倍都有可能。

「作為醫生,我們希望每一位患者都可以用得上、用得起更好的藥。人人都有享受健康的權利,相信未來更多中國肺癌患者有機會從免疫治療中獲得長生存獲益。」陸舜教授補充談到,肺癌5年生存率的提高意義不一樣,因為肺癌患者基數大,可以帶動整體癌症5年生存率的提高。

作者:唐聞佳

編輯:王星

責任編輯:唐聞佳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圖|pexels

相關焦點

  • 新聞會客廳|加強篩查與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最有效途徑
    他指出,加強篩查與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最有效途徑!陳萬青:根據我國腫瘤登記處全部癌症病例的隨訪和生存分析發現,中國目前總體癌症五年生存率偏低,遠低於美國和鄰國的日本、韓國。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癌症的五年生存率剛剛達到40%,而美國癌症的五年生存率將近70%。造成這一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可迴避的一點是,不同國家的癌譜分布不一樣。
  • 為什麼國內的癌症的五年生存率要比歐美等國家相對要低?
    什麼是癌症的五年生存率?癌症治療的五年生存率是醫生用來評價手術和治療效果的,如果癌症患者經手術治療能生存5年以上,即可認為腫瘤被治癒的可能性為90%。世界各國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全世界癌症5年生存率最高的國家是加拿大,除加拿大外,日本、澳大利亞和大部分西歐國家的生存率也很高,普遍在70%以上,中國、印度、阿爾及利亞等國屬於癌症生存率較低的國家。什麼原因造成中國癌症五年生存率低呢?
  • 中國的癌症生存率算什麼水平?科學家研究了200個國家發現真相
    但對比我國過去的數據來看,癌症5年生存率正在穩步提高。 尤其是一些高發的癌症,我國的生存率仍然處於較低水平。比如肝癌的生存率僅有14.1%,胰腺癌僅有9.9%,肺癌僅有19.8%,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中國為57.7%,也遠遠低於日本的87.6%。 2.五年生存率:得了癌症只能活五年?
  • 十年後癌症五年生存率要提升15%?有可能
    在論壇上,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主任束永前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腫瘤的治療手段日新月異,我國也提出了到2030年腫瘤患者五年生存率要提升15%的目標,中國的腫瘤科研、製藥能力已經提升了上來,而在臨床中,醫生是否能夠規範化、個性化精準用藥,與腫瘤「見招拆招」,也與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關。
  • 「全新全醫」健康關愛行動在穗啟動
    近日,「全新全醫」健康關愛行動在廣州正式啟動,將開展乳腺癌早篩早診科普教育、義診講座與乳腺健康篩查活動。 該公益行動由廣東省健康教育協會、廣州市正心慈善基金會、廣州泰和腫瘤醫院和新春天醫療門診部聯合主辦,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環境專業委員會協辦。 「全新全醫」健康關愛行動包括癌症防治科普教育、癌症領域醫護專業人才培訓、患者全程管理理念普及和網際網路醫療賦能等。
  • 腫瘤患者五年生存率上升10%
    「目前我國癌症患者總體五年生存率是40%,比10年前上升了10%,但是跟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腫瘤防癌篩查可提高早期發現率,做到早診早治可喜的是,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以往認為是「不治之症」的腫瘤如今正逐漸演變為可控可治的慢性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都在逐步提高。只要能夠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多數腫瘤都能取得很好治療效果,不必談癌色變。而有針對性地接受腫瘤篩查,則是助力腫瘤早期預警的有效途徑。
  • 國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國癌症5年生存率上升到40.5%
    中新網12月23日電 中科院院士、國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23日指出,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逐漸加快,加上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環境暴露等一些原因,使我國癌症發病仍然處於逐漸上升的態勢。另外,我國癌症5年生存率在近十年來已經從30.9%上升到40.5%,提高了將近10個百分點。
  • 癌症五年生存率是什麼意思?熬過五年,就沒事了嗎?醫生有話講
    那麼五年生存率是什麼呢?醫生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很多患者和患者家屬都會以為是還能再活5年,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實際上說的並不是患者還有五年的存活時間,而是一種用來評價癌症治療效果的說法,就是指患有某種癌症的人,在接受了治療以後,活了五年以上的比例。
  • 癌症五年生存率,是啥意思?五年不復發,說明癌症徹底好了?
    「這個不好說,不過您的這個癌症情況,治療後五年生存率還是比較高的。」很多癌症患者,在診斷出癌症後,醫生會提到癌症的五年生存率,這個是什麼意思?有些患者會以為自己只剩下五年的壽命,其實這個並不準確。癌症五年生存率,是啥意思?
  • 癌症是否等於死刑?權威機構:83.2%的五年生存率用數字闢謠
    謠言一:癌症等於死刑在傳統觀念中,患上了癌症就等於被判了死刑。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一方面,癌症因病發部位不同,早中晚分期不同,治療手段不同,個人身體狀況不同,存活率也各有不同。另一方面,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提高,癌症的存活率也在逐年增高。
  • 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通過精準診療有望讓「肺癌五年生存率」提高到...
    李為民接受媒體採訪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26日訊(記者 胡旭陽 實習生劉文玉攝影報導)9月26日,四川大學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共同舉辦的第六屆成都精準醫學國際論壇在成都舉行,伴隨著論壇的一次次舉行,成都精準醫學也在不斷發展進步,在論壇上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提出「肺癌登月計劃」,通過對肺癌精準診療,有望讓
  • 國家癌症中心主任:我國癌症5年生存率近十年從30.9%上升到40.5%
    他指出,我國癌症5年生存率在近十年來已經從30.9%上升到40.5%,但與發達國家5年生存率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赫捷指出,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逐漸加快,加上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環境暴露等一些原因,使我國癌症發病仍然處於逐漸上升的態勢。
  • 中國發布丨我國癌症5年生存率從30.9%升至40.5% 中科院院士:重在...
    中國網 倫曉璇 攝中國網12月21日訊 (記者 郭澤涵)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就《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表示,我國癌症5年生存率在近十年來已從30.9%上升到40.5%,提高了將近10個百分點,但是與發達國家5年生存率還有一些差距。
  • 中國癌症基金會患者關懷行動進行中
    據悉,這場由中國癌症基金會、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泌尿外科共同舉辦的主題為「共築生命之巢 釋放無限可能」腎癌患者關懷活動獲得了社會各界和眾多腎病患者的關注和參與。  作為這次活動主辦方之一的中國癌症基金會副秘書長史安俐女士介紹到:「從2008年起我們就開展了這項援助項目。
  • 我國癌症5年生存率近十年來已從30.9%上升到40.5%
    目前,我國癌譜正處於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癌譜過渡的階段,像發達國家高發的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等不斷上升,以發展中國家高發的消化道癌症比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相比,有所下降,但整體負擔仍然較重,癌症整體防控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關於癌症生存率問題,備受社會關注。
  • 腫瘤藥物研究新進展: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提至31.9%
    9月22日,2020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正式落幕,會議期間披露了相關腫瘤研究數據,其中關於腫瘤免疫治療「K藥」的KEYNOTE-024研究對於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更新引發關注:在PD-L1表達陽性(TPS≥50%)的患者中,K藥單藥一線治療將5年生存率提高到31.9%
  • 重磅:清除衰老細胞,可提高癌症生存率!哪些方法可以做到?
    將這些研究對象的數據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和衰老細胞相關蛋白表達越高的患者,生存率會越低,反之生存率越高。圖源《Cancers》官網如果通過技術清除了衰老細胞,能否降低相關分泌,以此來增加患者壽命呢?答案是可行的。這些患者在接受治療衰老細胞降低後,生存率也隨之升高了。
  • 提升乳腺癌診療水平 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本次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匯聚眾位乳腺癌專家、護士、患者以及行業人士,共同探討晚期乳腺癌防治新策略,旨在提升中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總生存期,推動實現晚期乳腺癌的慢病化管理模式,助力實現健康中國2030目標。
  • 我國癌症5年生存率近十年從30.9%上升到40.5%
    今天,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表示,近十年來,我國癌症5年生存率已經從30.9%上升到40.5%,提高了近10個百分點,但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逐漸加快,加上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環境暴露等一些原因,使我國癌症發病仍然處於逐漸上升的態勢。」赫捷表示,目前,我國癌譜正處於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癌譜過渡的階段。癌症生存率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
  • 太平人壽健康管理大數據:三類癌症出險率最高 健康體檢可有效預防...
    綠皮書還揭示了目前影響居民健康的重大因素:對於男性太平人壽VIP客戶,威脅最大的健康問題是體重指數增高;對於女性太平人壽VIP客戶,威脅最大的健康問題是甲狀腺結節。總體來看,健康問題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而健康體檢是早期發現重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