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孔方兄之間也。——歐陽雲
A
馬老闆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發表的驚人演講,猶在耳畔。
一向低調謹慎的他,在大膽炮轟完金融監管體系後,又炮轟巴塞爾體系。只是話音剛落,螞蟻即被約談,IPO宣告暫緩。
這其中是否有因果關係,演講稿早被審過N遍的馬老闆是否後悔做了表態,局外人永遠無法知曉。但我們可以通過這篇文章,講一講馬老闆背後的驅動力是啥。
畢竟,這可謂是一場註定會刻在歷史柱上的演講,只不過我們大家其實都不知道,這一根歷史柱,是歷史的恥辱柱,還是歷史的榮譽柱。
要知道,這些個人噴巴塞爾協議,當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首先我們先看看,什麼是巴塞爾協議。
這是1988年國際上約定的一個關於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協議。資本充足率反映銀行在存款人和債權人的資產遭到損失之前,該銀行能以自有資本承擔損失的程度。
也就是說,銀行持有的有可能損失的風險資產,比如老賴的貸款,比如有問題的公司債等等,必須控制在一個度裡。國際上一般把這個充足率設為8%。
而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約在14%,很多銀行甚至都高於20%。
也就是說,我國對於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監管執行的比國際公約更加嚴格。
中國對於這個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監管要追溯到2013年頒布實施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這就像是中國版的巴塞爾協議,在這個額協議的監管下,中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比國際準則提高了小一倍,從8%到14%。
明眼人都能看到,中國巴塞爾,其實才是他們心中真的想噴的巴塞爾。
B
演講原話說了:執政能力的提升,是指發展了並且監管有序的發展,而不是監管了沒發展。
遠在歐洲的巴塞爾打了個噴嚏:鍋從天上來。
若中國執行的中國版巴塞爾協議(即《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放鬆至國際通行的巴塞爾協議的數字,馬老闆家的螞蟻可多掙多少錢呢?
就讓我們來粗粗計算一下吧:
如果中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從14%下降到國際標準8%,那麼大約還可以釋放出125萬億的風險加權資產,如果按照目前三類風險加權資產的比例計算,那麼信用風險加權資產(包括各類貸款等)大約可以新釋放出115萬億。
而螞蟻能夠從這新增中拿到多少呢?
按照螞蟻招股書公布的數據,螞蟻消費貸+企業貸促成的餘額約2.1萬億,而今年年初我國人民幣貸款總量160.45萬億,推算螞蟻促成的貸款佔全國貸款存量大約1.31%。
當然,不可能一次性就釋放百萬億信用風險加權資產。其實僅新增50萬億融資規模,螞蟻即可以多弄到50萬億 × 1.31% = 6550億的貸款。而這些錢都將變成花唄借唄,開始錢生錢的行當。
其中只要抽成2%,螞蟻就能多出131億的收入。誘人不誘人?
當然不止於此。抨擊「巴塞爾協議比較像一個老年人俱樂部」,比起多賺百億,巴塞爾協議監管更是限制了他的螞蟻所代表的「新金融」的創新。
因為按照巴塞爾協議,螞蟻集團屬於「影子銀行」的範疇,所以螞蟻的所有賺錢業務包括支付、理財和放貸業務都要接受嚴格監管。
假如螞蟻能確立科技公司的地位,即可掙脫傳統金融監管的束縛。
2013年,馬老闆到重慶開了兩家小額貸款公司,註冊資金30億,然後向銀行借款了60億元,此時坐擁了90億元的資本金。
可重慶對於槓桿率有2.3倍的限制,花唄借唄用這90億元放貸,只能放出200多億元的貸款。
因此,螞蟻將花唄和借唄的資產打包成循環融資無限的ABS資產,在數年的時間內,即循環40餘次,形成了如今3000多億的規模,是螞蟻總資產的100倍,相當於放了100倍的槓桿。
要知道,巴塞爾協議核心的條款是資本充足率,針對的主要是銀行,因為銀行如果也被允許像螞蟻那樣放超級槓桿,相信大部分銀行都會大肆撒錢。
就是因為有監管限制和資本金的限制,螞蟻要做大貸款規模還需要拉正規銀行入場,做助貸,一起分利差。
如果銀行沒有了監管限制,銀行也將可以大肆放錢,系統性金融風險繼續大增;如果螞蟻沒有了監管限制,那麼螞蟻可以直接踢開銀行,自己放貸,利用自己的科技和大數據,花唄借唄的規模將不是2萬億而是20萬億了,所有老百姓都可以被螞蟻……
C
說完了最關心的熱點問題,接下來再說一些有意思的觀察。
前段子京東數科和螞蟻金服的招股說明書放出來的時候,筆者第一時間去看了,因為對於網際網路金融這個行業來說,京東數科公布了行業數據就相當於脫了行業外衣,螞蟻金服公布了行業數據就相當於脫了行業內褲。
可是誰想到,螞蟻金服的內褲都脫好了,京東數科的外衣只解了個扣子。
京東數科在招股書中極力將自己的消費貸款和企業貸款業務描述為向金融機構提供技術服務,極度拒絕把自己和「放貸抽傭」的形象綁定,把自己塑造為一個ToB的技術服務企業,還特別排比句的自己整了一串概念,構築了一副業務版圖……
不過後來我發現證監會和我一樣,都沒看懂京東數科到底想要說啥,到底是做什麼的?
這樣的招股書令人頭暈,但最暈的招股書其實是螞蟻金服的:開宗明義的寫到,我募資主要是為了我的夢想。
當然,不得不說,京東白條和螞蟻花唄看上去都是做消費貸的,但是卻有本質的差別。
京東白條的商業模式裡說的很明白,你今天欠的款,欠的主要是東子的,因為京東商城願意讓你賒帳,允許你打白條,你能夠今天不花錢買東西完全要感謝京東把你今天賒的帳計入了自己資產負債表的應收帳款。你是東子的兄弟,東子相信你。
螞蟻花唄的商業模式裡也說的很明白,你今天欠的款,欠的主要是銀行的,花唄就是個串子,串起了你和銀行之間一座本來無緣的橋。
簡言之,在消費貸這個問題上,東子做消費貸其實是在允許你賒帳,沒有中間商;馬老闆做消費貸其實是幫你朝銀行借錢,馬老闆就是個中間商。
這個差別可太大了。這就相當於你朝朋友借錢,東子直接借給了你,馬老闆幫你介紹了一個放貸的。
你說,東子和馬老闆誰是真兄弟?
要不是馬老闆被約談了,我至今都沒有認識到東子其實比馬老闆厚道。
而且東子家的槓桿率,遠比馬老闆低。
查了下資料,以京東為主體共發行消費信貸ABS77單,總金額2450億元,其中仍處於存續期的ABS總金額大約540億元,以京東集團淨資產1560億計算,槓桿約0.3倍,循環了小半圈。
寫到這裡其實很明白,東子的套娃規模雖然也不小,但是最終槓桿不大是因為有京東在託底,東子把這部分風險拿到了京東來承擔。相比之下,馬老闆的路子……咳咳。
也因此,馬老闆這兩天等來了他「期盼已久」的大殺器。
新規明確限定了槓桿上限,ABS餘額不得超過淨資產4倍,且聯合貸款出資不低於30% 。照這個比例,重慶螞蟻小貸的資金缺口,大致是200多億元。
不過說回來,這和兩家公司的基因十分吻合,東子什麼事都喜歡自己幹,馬老闆只喜歡做平臺或者是中間商。
比如做電商,京東最開始就突出自營,淘寶主要是搭平臺。比如做物流,京東最開始就自己乾物流,菜鳥也相當於是搭了平臺。
現在做消費貸,兩家招股書裡說的很明確,東子貸款的資金,主要是京東商城賒帳,自己也做一小部分貸款。
馬老闆貸款的資金,主要是金融機構放的,自己的貸款只有一小部分。
東子還是把業務的核心交給了自己,馬老闆還是搭了個平臺。
D
時間撥回10月底。入秋的上海,氣溫18攝氏度,這既不是最令人激動的酷暑,也不是最令人沮喪的寒冬,這樣的感覺,正像是正在從疫情低潮中走出的經濟和人心,既告別了疫情爆發時最清晰的痛苦,又還沒有迎來下一波結構性經濟熱浪最熱情的回歸
大浪沒有,小浪還是很動人的,那就是螞蟻金服的上市,號稱人類最大規模的IPO。
不過有人說馬老闆參加這一場舉辦在上海的外灘金融峰會,是螞蟻金服的上市路演,這我絕對不贊同,但凡掌握網上衝浪技巧的同志就會知道,這是謠言。因為在會議官網上明確寫到了,馬老師的參會身份是——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倡導者。
16年時,人家即受邀出任聯合國貿發會議特別顧問了
再說,看看其他參會嘉賓……嗯,就知道這是一場比較務虛的會議。
當馬老闆在演講最後斬釘截鐵的說:螞蟻一直在堅持探索,如果普惠、綠色、可持續是個錯誤,那麼我們願意一錯到底!
我相信這句話他一定是站在人類的角度說的,而不是站在控制了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0.5177%股份的表決權的實際控制人,及無數個帶著面具跳舞的舞者們的角度說的。
因為只有站在人類的高度,才會擁有這樣的角度。我也曾擁有過這樣的視角,那一次我記憶深刻,是在南山區的一條酒吧街喝了幾大杯40多度的威士忌之後。
不過我們敬愛的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同志說的很對,咱,總要讓人說話嘛。
王傑沒有告訴同行的營銷利器,究竟還藏著什麼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