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2021-01-18 騰訊網

改革開放四十餘年,風起雲湧,大浪淘沙,既有英雄閃現,也有梟雄橫刀,既有數十年以實業和科技救國的真英雄,也有深深插入我們生活血管裡的「吸血鬼」。

當前處於輿論風口上的螞蟻集團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到底是不是大家形容的網際網路上的「吸血螞蟥」?

螞蟻金服是從阿里巴巴身體裡生出來的一家網際網路金融公司,依託的是阿里巴巴龐大的網際網路交易數據,不受監管的將這些數據轉化為網際網路金融數據,然後將這些數據用於金融領域的信貸、保險、理財業務,以獲取巨額利潤。

為了能夠讓螞蟻上市融資,實現快速斂取巨額財富的目的,螞蟻金服做了兩件事,一件事是將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改名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螞蟻金融服務變身為螞蟻科技集團,玩了一手狸貓換太子的戲法,使螞蟻集團成為了一家科技公司,由此就可以完成另一件事:在A股科創板上市,這就隱去了這家金融公司的真面目,掩蓋了其年均利率14%放貸的高利貸主的真實身份。

螞蟻的前身是阿里巴巴支付平臺支付寶,隨著擁有十億級用戶數據和超級資金流量,支付寶開始變身為螞蟻金融服務公司,在信貸、理財、保險等領域攻城掠地,迅速成長為一家大型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其收入的63%來自於信貸業務,而真正來自於科技賦能業務的收入佔比不到1%。

就是這樣一家披著科技公司外衣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整個上市程序的申報和審批流程,開始在A股申購,這次申購所堆集的資金量多達19萬億元以上,幾乎佔了2019年中國全年GDP總量的五分之一,預計融資額為350億美元,成為全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上市融資,螞蟻集團市值將超過2萬億元,市值佔整個科創板市值的40%以上,將來螞蟻打一個噴嚏,就會震動整個股市,已經大到絕不能倒的程度。

按照螞蟻現在的發展速度,將來其規模還會迅速擴張,就像阿里巴巴整死了大批線下銷售門店一樣,可能還會整死大批金融、保險、信貸、基金等線下傳統金融公司,小小的螞蟻將可能壟斷、控制甚至統治整個金融業務。

支付寶於2013年推出餘額寶,2014年成立包括支付寶在內的螞蟻金服,當年螞蟻金服成立浙江網商銀行,2015年推出花唄、借唄和芝麻信用,2017年成立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從此螞蟻的各項金融業務全面鋪開並迅猛發展,在銀行、保險、保險經紀、公募、基金銷售、私募、保險理財、小貸等金融全領域開展業務,擁有各種金融機構20多家。

螞蟻一出世就顯示出了其攻城掠地和獲取利潤的強大能力。目前螞蟻集團總資產3159億元,這個數據看起來並不高,是因為網際網路公司都是輕資產重利潤的公司,螞蟻集團的信貸規模達21356億元,其中消費貸款為17320億元,我們應該知道,到2020年6月,我國總的短期消費信貸規模只有8萬億元,螞蟻集團就佔了幾乎四分之一。按這個發展趨勢,螞蟻的消費貸款額將超過全國所有金融機構的消費貸款總額。

螞蟻的利潤的發展同樣迅猛。2020年螞蟻上半年淨利潤為219.23億元,全年淨利潤可能會突破450億元。螞蟻集團從2014年算起,利潤從56.56億元、42.54億元、29.06億元、82.05億元、131.9億元、182.72億元大幅遞增,除了2015年和2016年兩年有小幅下降,2017年以後淨利年複合增長率為48%,隨著螞蟻規模的逐年增大,相信螞蟻的利潤水平還會更高。

螞蟻集團收入來自於收租、放貸和科技賦能三塊業務,收租主要是支付業務和商家服務,佔比36%,放貸收入佔比達63%,其中小微貸款業務佔總收入的39%,螞蟻貸款業務平均利率為14%,遠遠高出國家傳統銀行的基準利率,幾乎就是一家民間高利貸放貸公司,螞蟻在上市前之所以要將螞蟻金融服務公司改為螞蟻科技集團公司,就是為了以科技公司的外衣掩蓋其高利貸公司的真實面目,這樣做還能逃避國家對金融機構的監管。

上市前螞蟻經過了七輪融資,PreA輪2.19億美元,A輪18.5億美元、B輪45億美元,PreIPO140億美元,2020年預計上市融資350億美元,由於這是一個超級造富機器,因此吸引了國內外最有名的私募及股權基金、投資財團如紅杉、凱雷、貝萊德、GIC、淡馬錫、加拿大養老基金、馬來國庫投資都有資本加入,而且在前此的指定融資中,國內的一些大牌人物、影視明星都有機會加入。由此螞蟻已經變身為一家國際性投資巨頭和馬雲周邊各類「朋友」雲集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螞蟻造富的群體並不是股市上的那些散戶小股民,而是惠及國際投資巨頭和馬雲「朋友」圈中的巨賈明星,如巨人集團的史玉柱、新希望的劉永好、華誼的王中軍、銀泰的沈國軍等人資產增長都在10億到100億不等。當然也會惠及阿里巴巴和螞蟻集團的高管層,據資料統計,阿里和螞蟻合伙人將有19人的財富增加百億元以上,還有二十人的財富增加在十億元到百億元之間,其中馬雲本人的財富將增加1841億元。

馬雲這樣一個以讓中國的銀行業「搖一搖」為其責任的「外星人」,同時還擁有阿里巴巴的股份,還開辦了由他本人擔任校長、由阿里巴巴控制的湖畔大學,表面看,馬雲已經從阿里巴巴退休,現在我們再看馬雲,他真的退休了嗎?他只不過是從阿里巴巴跳到了一個更大、更可怕的平臺螞蟻集團,他說他退休後要去當一名教師,可我們看到,他沒有去當一名教師,而是想做一名以湖畔大學為基地的教宗。

馬雲大力批判當前傳統銀行的抵押貸款是當鋪思想,四處宣傳螞蟻集團的無抵押信用貸款,以高達14%的利率向中小企業特別是年輕人放貸,不僅使向螞蟻貸款的中小企業背上了沉重的負擔,而且使一大批年輕人特別是學生產生了隨意借高利貸的惡習,深深地毒害了年輕人,使他們產生了超前消費的不良習慣。

當前螞蟻集團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已經處於絕對壟斷地位,他們以先期進入的優勢、以已經獲得的十億級消費者的龐大數據、以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擁有的強大話語權,極欲掙脫《巴塞爾協議》,排斥、抵制國家監管部門的監管,以便讓它更迅猛的野蠻生長,直到控制國家整個金融體系,控制人們消費習慣,控制社會風氣。

未來螞蟻集團會走向何方?我想暫停螞蟻集團上市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停止螞蟻集團上市,然後是第三步,即打破螞蟻集團的壟斷,對其進行市場壟斷調查。第四步是對螞蟻集團進行分拆,科技的歸科技,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按科技創新公司管理,金融的按金融公司和金融機構監管。

第五步最為重要,那就是將螞蟻集團的龐大數據和金融業務進行國有化改造。首先成立國家數據管理局,不僅是針對螞蟻和阿里巴巴,而且針對所有擁有大眾數據和企業數據的網際網路公司,將他們所擁有的個人和企業數據先確定數據權屬為數據所有者自己,然後將這些數據移交給國有的國家數據管理局統一管理,成為全體大眾共有的財富。這些數據可以按照國家數據法的管理辦法,在徵得信息所有者同意的情況下有償使用,所得利潤歸全民共享。然後再將螞蟻集團的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國有化,這裡還要特別強調,國有化並不僅僅針對螞蟻集團,而且微信支付、京東金融也都將進行統一的國有化改造,通過贖買的政策,將這些網際網路金融公司進行國有化改造之後,由國家成立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統一經營,其所得歸全民所有。

現在我們會想起改革開放四十年多來,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產生的另一類公司,中芯國際在高端晶片這片深井裡,死了多少次,可仍然從血流成河的死亡之地爬起來繼續幹,雖然面臨著美國的制裁,卻仍在進行艱苦卓絕的拼殺。華為始終高舉科技救國和實業救國的旗幟,不搞房地產,不上市,不融資,絕對不讓資本家控制,一心埋頭發展實體經濟,推動科技創新,打敗了一家又一家國際科技巨頭,在慘烈的國際競爭中,生存下來了,發展壯大了,成為了全球科技公司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無論是5G技術,還是智慧型手機都做到了全球第一,在美國以國家緊急狀態和舉國家之力的打擊、封鎖、制裁下仍然保持著強大的意志、堅定的信念和永不服輸的精神。華為和中芯國際都是現代公司,一個已經做到了全球領先,一個仍然艱苦努力,這些企業才是中國的脊梁。

而像螞蟻集團這樣披著科技企業外衣卻幹著放高利貸營生的企業沒有腳踏實地的幹實業,而是一心想著掙脫政府的監管,一心想著上市獲得巨額融資,一心想著讓少數人致富而讓更多的中國人背上債務負擔,如果我們現在不對螞蟻集團這樣的公司進行嚴格監管,不對他們進行壟斷調查,不對他們進行業務分拆,不對他們進行國有化改造,將來,必將對我們國家、給我們全體國民帶來深重災難。

在中國有多少人崇拜像馬雲這樣的「外星人」?可我卻只崇拜像任正非這樣永遠不會被資本家控制、永遠打不垮、以實業救國、科技救國的中國實業家、企業家,中國的未來絕對不能掌握在馬雲這樣的「外星人」、「吸血鬼」和資本家手中,中國的未來應該是任正非這樣的英雄創造、全國人民特別是由年輕人參與創造的光明未來。

11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資金去哪裡?要去實體經濟,不要去玩「錢生錢」的遊戲。堅持創新是為實體經濟服務,要為實體經濟做貢獻。我們按照金融科技的金融屬性,把所有的金融活動納入到統一的監管範圍。

正如本文開頭所說的,改革開放四十年,風起雲湧,大浪淘沙。我們希望停止螞蟻集團上市成為扭轉中國經濟脫實向虛狀態的一個開始,我們希望國家大力鼓勵、宣傳像任正非這樣一心搞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的真正英雄,讓中國在一批、一代埋頭苦幹的科學家、企業家、普通國民努力拼搏下真正實現強國強軍富民夢而不是少數資本家的造富夢。

希望大家讀完順便點「在看,以資鼓勵!您的轉發、評論、滿意、支持,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相關焦點

  • ...也不僅是一家行動支付公司】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在致投資人的...
    2020-10-21 22:35:25來源:FX168 【井賢棟招股書公開信:螞蟻不是金融機構也不僅是一家行動支付公司】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在致投資人的一封信中表示,螞蟻集團不是一家金融機構,也不僅是一家行動支付公司,而是一家決心用今天最好的技術和資源,去助力銀行和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每一位消費者、每一家小微企業的科技公司。
  • 金融公司還是科技公司?螞蟻集團剛剛披露的招股書給出答案!半年大...
    金融公司還是科技公司?螞蟻集團剛剛披露的招股書給出答案!彼時,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表示:科創板和港交所推出了一些列改革和創新舉措,為新經濟公司能更好地獲得資本市場支持包括國際資本支持創造了良好條件,很高興能有機會參與其中。他表示「上市可以讓我們更透明地面對世界,面對公眾。」從7月20日到目前,短短一個月,螞蟻集團便披露了其上市招股書,進展可謂「神速」。
  • 螞蟻集團官宣擬A/H股上市
    我們會始終全力以赴,為客戶去創新,為社會去創造,為未來解決問題,做一家能活102年的好公司。  20日,上交所表示,歡迎螞蟻集團申報科創板。這展現了科創板作為中國科創企業「首選上市地」的市場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服務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和優質科創企業的主市場,科創板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支持科創企業發展壯大的集聚引領效應不斷增強。
  • 監管部門介入調查,螞蟻集團還有希望上市?
    監管部門介入調查,螞蟻集團還有希望上市?  都知道,上個月,螞蟻集團上市計劃被國家強制叫停了,原因是螞蟻集團百倍槓桿的融資模式,存在太大的風險,可能會導致國內出現金融危機。  當然了,螞蟻集團被叫停上市,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影響並不大,不過是一個飯後談資罷了。但是,對馬雲來說,螞蟻上市計劃泡湯,卻是一件相當難受的事。
  • 央行:螞蟻集團已成立整改工作組 螞蟻集團還能上市嗎?
    金融管理部門也在與螞蟻集團保持著密切的監管溝通,有關工作進展將會及時發布。  螞蟻集團還能上市嗎?  2020年11月16日,在成都一個公開場合,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教授劉煜輝表示,前段時間證監會開會,重申堅守科創板定位,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的潛臺詞是——螞蟻集團不可能在中國上市了。
  • ...也不僅是一家行動支付公司,而是一家決心用今天最好的技術和...
    【井賢棟招股書公開信:螞蟻不是金融機構 也不僅是一家行動支付公司】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在致投資人的一封信中表示,螞蟻集團不是一家金融機構,也不僅是一家行動支付公司,而是一家決心用今天最好的技術和資源,去助力銀行和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每一位消費者、每一家小微企業的科技公司。
  • 螞蟻集團推遲上市是好事還是壞事?有什麼影響?
    四個月前螞蟻金服已經改名為螞蟻集團,去掉金服並加入了「科技」二字,雖然僅僅是兩個字的改變,可是對於螞蟻集團來說,這是從本質上改變了公司的定位,以前其注重的是金融服務,但現在其定位是一家以科技手段為金融服務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如果上市的話,二者的針對性也是完全不同的。
  • 螞蟻脫了"金殼":計劃成立一家新的子公司
    文/虎嗅 李小貓不愛吃魚7月30日,彭博曝出螞蟻金服計劃成立一家新的子公司,用以申請金融控股公司牌照。彭博信源還透露,螞蟻金服計劃將旗下的業務拆分成兩部分,分別安置在兩個公司主體下。銀行控股公司如果要開展金融綜合經營,必須轉換為金融控股公司;日本的金融控股公司被定義為:擁有兩類或兩類以上金融機構的企業集團,或擁有一家與自身類型不同的金融子公司的金融機構;韓國的金融控股公司是指控制一家以上金融機構、資產總額達到1000億韓元以上,並取得金融委員會許可的公司。
  • 螞蟻集團全資控股螞蟻借唄運營主體
    摘要 【螞蟻集團全資控股螞蟻借唄運營主體】據天眼查APP顯示,12月4日,螞蟻借唄運營主體——重慶市螞蟻商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發生股東變更,萬向租賃有限公司、上海復星工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金融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寧波市金潤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從股東中退出
  • 螞蟻集團一旦上市 首富馬雲的身家會增加多少個億?
    在反推出螞蟻集團的稅前利潤後,應該用什麼估值方法呢?這主要取決於投資者對螞蟻集團的認知與定位,如果認為螞蟻集團只是擁有龐大用戶規模的金融公司,那麼估值方法主要是基於螞蟻集團的金融屬性;如果認為螞蟻集團是一家科技公司,金融行業只是螞蟻集團現階段賦能和聚焦的核心行業,那麼估值方法,將主要基於螞蟻集團的科技屬性。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 螞蟻集團衝擊IPO:估值2800億美元 它的市盈率是多少?
    媒體報導當前機構對螞蟻集團的估值區間給出了3,800~4,610億美元的區間。我們僅就螞蟻集團2,800億美元市值估計來分析,對應券商盈利預測的遠期市盈率20餘倍,僅為科創板平均市盈率1/3,也遠低於其他網際網路巨頭。
  • 公司與行研|螞蟻集團上市在即,2000億美元估值是金融科技的巔峰嗎?
    螞蟻集團下周五即將迎來上市審批,開啟A+H上市之旅後,其罕見地回應了與騰訊微信支付的服務競爭,稱二者「不具有可比性」。螞蟻集團在回應細節中表示,國內市場由騰訊運營的微信支付也提供類似的數字支付服務,但這些企業提供的支付服務和公司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業務存在一定差異。
  • 央行宣布將對螞蟻集團進行大整改,螞蟻集團的「老路子」或許已經走...
    12月26日,按照之前的計劃,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和外管局等監管部門對螞蟻集團進行了聯合約談。到了12月27日,央行副行長潘功勝代表四部門以答記者問的形式披露了約談螞蟻集團的諸多細節。
  • 解構「螞蟻」:螞蟻集團的商業模式與核心能力深度分析
    螞蟻集團的借貸業務從阿里小貸開始,致力於為電商平臺上的小微商戶提供信貸服務,業務模式經歷了從銀行合作到小貸公司自營再到成立網商銀行的過程,商戶也從線上平臺擴展到了線下的碼商。2、消費金融。螞蟻集團在 2015 年推出了花唄和借唄產品,以兩家小貸公司作為放貸主體,通過發行 ABS 進行融資。2018 年隨著監管趨嚴,業務擴張有所放緩。業務模式逐漸從小貸公司自營向金融機構助貸模式轉移。
  • 螞蟻集團為什麼敢借錢給沒有償還能力的年輕人?讓我來告訴你答案
    首先說明一點:螞蟻集團為什麼敢借錢給沒有償還能力的年輕人,這個是不成立的。因為:螞蟻是一家金融借貸公司,是做金融掙錢的,不是做慈善的。螞蟻集團是做金融借貸的,有金融支付牌照,在央行也要有儲備金的。螞蟻集團雖然不像銀行一樣開通備用金,花唄,借唄,網商貸的時候要你提供工作證明,銀行流水,或者營業執照,但他通過大數據分析就可以判斷出是不是可以借貸。即使一個沒有收入的年輕人開通了支付寶,有淘寶購物行為,螞蟻也可以分析出來你的消費行為是什麼樣的,月消費大概多少錢,經常去的消費場所是哪裡。
  • 全球最大獨角獸改名,螞蟻還是那隻螞蟻,金服變科技,螞蟻集團IPO...
    螞蟻金服變身螞蟻集團你熟知的那隻「螞蟻」正在悄然變身,在各個社交平臺和官方渠道上,「螞蟻金服」的名字已經改為「螞蟻集團」。 除了支付寶、餘額寶、花唄、借唄、芝麻信用、相互寶等這些日常用到的應用,去掉「金服」二字的名字,與螞蟻一直以來「科技公司」的定位不再有違和感。
  • 外媒關注螞蟻集團上市暫緩:加強監管規範控制金融風險
    參考消息網11月5日報導 全球最大的在線金融公司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引發境外媒體廣泛關注。  《紐約時報》網站4日報導,過去十年來,螞蟻集團改變了中國人與錢打交道的方式。該公司的應用程式支付寶已經成為逾7.3億用戶必不可少的支付工具,同時也是獲得小額貸款和購買保險及投資產品的平臺。但是,監管部門一直警惕地關注著螞蟻集團在某些領域的快速增長。  報導稱,中國銀保監會周一發布了有關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包括提高對貸款的資本要求和加強對跨省貸款業務的管控。
  • 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錯,而是錯過~螞蟻集團
    這是螞蟻集團的虛擬海港城。客戶交易後,螞蟻按照交易規模的一定百分比向商家和交易平臺收取服務費,相當於租金。沒錢買買買?好說,借唄,花唄,網商銀行幫到你。這些工具就是螞蟻帝國的虛擬中環。引無數英雄入駐。招股書披露,螞蟻的金融機構合作夥伴裡有約100家銀行、約170家資產管理公司、約90家保險機構。
  • 螞蟻集團上市出變數?螞蟻戰配基金如何運作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洪小棠 這邊螞蟻戰略配售基金剛剛售罄,另一邊卻傳來螞蟻集團推遲上市的消息。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報導,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正在調查螞蟻集團進行的350億美元的股票上市的潛在利益衝突,而推遲批准了這個原本可能是全球最大的上市計劃。
  • 大公司頭條:螞蟻集團計劃在上海香港兩地上市;中國可能對兩家歐洲...
    螞蟻集團計劃在上海香港兩地上市中國電子支付巨頭之一支付寶的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交所科創板和香港聯交所主板尋求同步上市的計劃。「螞蟻集團」的名稱是今年 6 月從「螞蟻金服」更名而來,後者已經被業界稱呼了 6 年之久,在這期間一直有獨立上市的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