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餘年,風起雲湧,大浪淘沙,既有英雄閃現,也有梟雄橫刀,既有數十年以實業和科技救國的真英雄,也有深深插入我們生活血管裡的「吸血鬼」。
當前處於輿論風口上的螞蟻集團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到底是不是大家形容的網際網路上的「吸血螞蟥」?
螞蟻金服是從阿里巴巴身體裡生出來的一家網際網路金融公司,依託的是阿里巴巴龐大的網際網路交易數據,不受監管的將這些數據轉化為網際網路金融數據,然後將這些數據用於金融領域的信貸、保險、理財業務,以獲取巨額利潤。
為了能夠讓螞蟻上市融資,實現快速斂取巨額財富的目的,螞蟻金服做了兩件事,一件事是將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改名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螞蟻金融服務變身為螞蟻科技集團,玩了一手狸貓換太子的戲法,使螞蟻集團成為了一家科技公司,由此就可以完成另一件事:在A股科創板上市,這就隱去了這家金融公司的真面目,掩蓋了其年均利率14%放貸的高利貸主的真實身份。
螞蟻的前身是阿里巴巴支付平臺支付寶,隨著擁有十億級用戶數據和超級資金流量,支付寶開始變身為螞蟻金融服務公司,在信貸、理財、保險等領域攻城掠地,迅速成長為一家大型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其收入的63%來自於信貸業務,而真正來自於科技賦能業務的收入佔比不到1%。
就是這樣一家披著科技公司外衣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整個上市程序的申報和審批流程,開始在A股申購,這次申購所堆集的資金量多達19萬億元以上,幾乎佔了2019年中國全年GDP總量的五分之一,預計融資額為350億美元,成為全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上市融資,螞蟻集團市值將超過2萬億元,市值佔整個科創板市值的40%以上,將來螞蟻打一個噴嚏,就會震動整個股市,已經大到絕不能倒的程度。
按照螞蟻現在的發展速度,將來其規模還會迅速擴張,就像阿里巴巴整死了大批線下銷售門店一樣,可能還會整死大批金融、保險、信貸、基金等線下傳統金融公司,小小的螞蟻將可能壟斷、控制甚至統治整個金融業務。
支付寶於2013年推出餘額寶,2014年成立包括支付寶在內的螞蟻金服,當年螞蟻金服成立浙江網商銀行,2015年推出花唄、借唄和芝麻信用,2017年成立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從此螞蟻的各項金融業務全面鋪開並迅猛發展,在銀行、保險、保險經紀、公募、基金銷售、私募、保險理財、小貸等金融全領域開展業務,擁有各種金融機構20多家。
螞蟻一出世就顯示出了其攻城掠地和獲取利潤的強大能力。目前螞蟻集團總資產3159億元,這個數據看起來並不高,是因為網際網路公司都是輕資產重利潤的公司,螞蟻集團的信貸規模達21356億元,其中消費貸款為17320億元,我們應該知道,到2020年6月,我國總的短期消費信貸規模只有8萬億元,螞蟻集團就佔了幾乎四分之一。按這個發展趨勢,螞蟻的消費貸款額將超過全國所有金融機構的消費貸款總額。
螞蟻的利潤的發展同樣迅猛。2020年螞蟻上半年淨利潤為219.23億元,全年淨利潤可能會突破450億元。螞蟻集團從2014年算起,利潤從56.56億元、42.54億元、29.06億元、82.05億元、131.9億元、182.72億元大幅遞增,除了2015年和2016年兩年有小幅下降,2017年以後淨利年複合增長率為48%,隨著螞蟻規模的逐年增大,相信螞蟻的利潤水平還會更高。
螞蟻集團收入來自於收租、放貸和科技賦能三塊業務,收租主要是支付業務和商家服務,佔比36%,放貸收入佔比達63%,其中小微貸款業務佔總收入的39%,螞蟻貸款業務平均利率為14%,遠遠高出國家傳統銀行的基準利率,幾乎就是一家民間高利貸放貸公司,螞蟻在上市前之所以要將螞蟻金融服務公司改為螞蟻科技集團公司,就是為了以科技公司的外衣掩蓋其高利貸公司的真實面目,這樣做還能逃避國家對金融機構的監管。
上市前螞蟻經過了七輪融資,PreA輪2.19億美元,A輪18.5億美元、B輪45億美元,PreIPO140億美元,2020年預計上市融資350億美元,由於這是一個超級造富機器,因此吸引了國內外最有名的私募及股權基金、投資財團如紅杉、凱雷、貝萊德、GIC、淡馬錫、加拿大養老基金、馬來國庫投資都有資本加入,而且在前此的指定融資中,國內的一些大牌人物、影視明星都有機會加入。由此螞蟻已經變身為一家國際性投資巨頭和馬雲周邊各類「朋友」雲集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螞蟻造富的群體並不是股市上的那些散戶小股民,而是惠及國際投資巨頭和馬雲「朋友」圈中的巨賈明星,如巨人集團的史玉柱、新希望的劉永好、華誼的王中軍、銀泰的沈國軍等人資產增長都在10億到100億不等。當然也會惠及阿里巴巴和螞蟻集團的高管層,據資料統計,阿里和螞蟻合伙人將有19人的財富增加百億元以上,還有二十人的財富增加在十億元到百億元之間,其中馬雲本人的財富將增加1841億元。
馬雲這樣一個以讓中國的銀行業「搖一搖」為其責任的「外星人」,同時還擁有阿里巴巴的股份,還開辦了由他本人擔任校長、由阿里巴巴控制的湖畔大學,表面看,馬雲已經從阿里巴巴退休,現在我們再看馬雲,他真的退休了嗎?他只不過是從阿里巴巴跳到了一個更大、更可怕的平臺螞蟻集團,他說他退休後要去當一名教師,可我們看到,他沒有去當一名教師,而是想做一名以湖畔大學為基地的教宗。
馬雲大力批判當前傳統銀行的抵押貸款是當鋪思想,四處宣傳螞蟻集團的無抵押信用貸款,以高達14%的利率向中小企業特別是年輕人放貸,不僅使向螞蟻貸款的中小企業背上了沉重的負擔,而且使一大批年輕人特別是學生產生了隨意借高利貸的惡習,深深地毒害了年輕人,使他們產生了超前消費的不良習慣。
當前螞蟻集團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已經處於絕對壟斷地位,他們以先期進入的優勢、以已經獲得的十億級消費者的龐大數據、以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擁有的強大話語權,極欲掙脫《巴塞爾協議》,排斥、抵制國家監管部門的監管,以便讓它更迅猛的野蠻生長,直到控制國家整個金融體系,控制人們消費習慣,控制社會風氣。
未來螞蟻集團會走向何方?我想暫停螞蟻集團上市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停止螞蟻集團上市,然後是第三步,即打破螞蟻集團的壟斷,對其進行市場壟斷調查。第四步是對螞蟻集團進行分拆,科技的歸科技,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按科技創新公司管理,金融的按金融公司和金融機構監管。
第五步最為重要,那就是將螞蟻集團的龐大數據和金融業務進行國有化改造。首先成立國家數據管理局,不僅是針對螞蟻和阿里巴巴,而且針對所有擁有大眾數據和企業數據的網際網路公司,將他們所擁有的個人和企業數據先確定數據權屬為數據所有者自己,然後將這些數據移交給國有的國家數據管理局統一管理,成為全體大眾共有的財富。這些數據可以按照國家數據法的管理辦法,在徵得信息所有者同意的情況下有償使用,所得利潤歸全民共享。然後再將螞蟻集團的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國有化,這裡還要特別強調,國有化並不僅僅針對螞蟻集團,而且微信支付、京東金融也都將進行統一的國有化改造,通過贖買的政策,將這些網際網路金融公司進行國有化改造之後,由國家成立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統一經營,其所得歸全民所有。
現在我們會想起改革開放四十年多來,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產生的另一類公司,中芯國際在高端晶片這片深井裡,死了多少次,可仍然從血流成河的死亡之地爬起來繼續幹,雖然面臨著美國的制裁,卻仍在進行艱苦卓絕的拼殺。華為始終高舉科技救國和實業救國的旗幟,不搞房地產,不上市,不融資,絕對不讓資本家控制,一心埋頭發展實體經濟,推動科技創新,打敗了一家又一家國際科技巨頭,在慘烈的國際競爭中,生存下來了,發展壯大了,成為了全球科技公司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無論是5G技術,還是智慧型手機都做到了全球第一,在美國以國家緊急狀態和舉國家之力的打擊、封鎖、制裁下仍然保持著強大的意志、堅定的信念和永不服輸的精神。華為和中芯國際都是現代公司,一個已經做到了全球領先,一個仍然艱苦努力,這些企業才是中國的脊梁。
而像螞蟻集團這樣披著科技企業外衣卻幹著放高利貸營生的企業沒有腳踏實地的幹實業,而是一心想著掙脫政府的監管,一心想著上市獲得巨額融資,一心想著讓少數人致富而讓更多的中國人背上債務負擔,如果我們現在不對螞蟻集團這樣的公司進行嚴格監管,不對他們進行壟斷調查,不對他們進行業務分拆,不對他們進行國有化改造,將來,必將對我們國家、給我們全體國民帶來深重災難。
在中國有多少人崇拜像馬雲這樣的「外星人」?可我卻只崇拜像任正非這樣永遠不會被資本家控制、永遠打不垮、以實業救國、科技救國的中國實業家、企業家,中國的未來絕對不能掌握在馬雲這樣的「外星人」、「吸血鬼」和資本家手中,中國的未來應該是任正非這樣的英雄創造、全國人民特別是由年輕人參與創造的光明未來。
11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資金去哪裡?要去實體經濟,不要去玩「錢生錢」的遊戲。堅持創新是為實體經濟服務,要為實體經濟做貢獻。我們按照金融科技的金融屬性,把所有的金融活動納入到統一的監管範圍。
正如本文開頭所說的,改革開放四十年,風起雲湧,大浪淘沙。我們希望停止螞蟻集團上市成為扭轉中國經濟脫實向虛狀態的一個開始,我們希望國家大力鼓勵、宣傳像任正非這樣一心搞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的真正英雄,讓中國在一批、一代埋頭苦幹的科學家、企業家、普通國民努力拼搏下真正實現強國強軍富民夢而不是少數資本家的造富夢。
希望大家讀完順便點「在看」,以資鼓勵!您的轉發、評論、滿意、支持,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