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廠長仙逝,今天主家在廣福禪寺放焰口,中午在齋堂宴請諸生前好友親戚。
我以為會見到好多老廠的同事,齋堂不大,一共才五桌人,我們這一桌是陶廠長的外甥一大家,然後才是我們原絲綢印染廠的袁廠長、朱廠長、吉財總,中層幹部就我與黃二兩人,還有半個同事「錢瓦匠」。
自從與陶廠長生前回到海安後我基本上每年正月都去他家給他老人家拜個年,嘮嘮嗑,今年因為疫情正月初二政府就號召隔離自愛,就沒能去成,我是從印花車間群獲悉此消息的,與他家人平時並無聯繫,終於找到陶大的電話號碼確認此事。
老人家是自己騎著電動車去某醫院看看的,這一看就沒能回的來,前後也就幾天時間,老人家身體挺棒的,正常的話活90歲應該沒有問題,唉!令人扼腕嘆息、唏噓不已!
在我人生青春的跋涉階段,陶廠長的「發現」提拔、重用,是我人生中的重大轉折,給了初出茅廬的我以信心極大的驗證。很難想像沒有伯樂陶廠長的青睞,我的人生之路會怎樣走?那一段時光將如何面對?
2018年2月在陶廠長家中。
2005年南通師院美木系85班20年回顧展在南通市王個移美術館舉行。開幕式後合影,左三為原江蘇省海安絲綢印染廠廠長陶金山先生,左二為原副廠長朱國華先生。左一為原海安縣絲藝設計公司副經理曹鴻德先生。右二為原海安絲綢印染廠副廠長 羌曉陽先生,右三為畫家鄭忠。
現在追思往事,才發現陶廠長之於我的恩澤還不僅僅在於發現、提拔了年輕的鄭忠,給了鄭忠一個恰當的位置與發展空間。在我任經理之前的五年裡設計師生涯裡,他的相信、關懷就給了我作為未來藝術家一個極好的物質環境。這啟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1988年大學畢業分到工廠,初來乍到,我就訂了郵局所能訂到的全部美術雜誌。這可是「身在孤島」上以藝術為己任的我的精神食糧啊!別的科室有意見,我的來單陶廠長照批不誤。
二,設計室其它人買畫材一律不批,只有鄭忠要什麼就買什麼,這簡直奢侈了。為勤奮、玩命的藝術青年鄭忠提供了足夠的彈藥。這在那個時代可是很令藝術同行們羨慕的很的啦!
三,我心血來潮搞發明專利技術,一片誹議聲中,他支持我,還給我專門搞了一個試驗室(在二樓技術科頂頭,還做了六、七米長的小手工臺板)這讓當時的某某科科長老甲魚十分不滿,一天老甲魚突然踹開我試驗室的門:「認悶悶的作耗啊!勞命傷財,你作的什麼耗啊!」正在專心幹活的我氣的甩手給他一巴掌,又一腳把他踢出門外「滾!」,他「滾」去陶廠長面前告狀,陶廠長說:「鄭忠招惹你了?你自己蝦兒勤顏的自找苦吃!」
事實上當時大家認為的我的「作耗」,不久便獲得了國家專利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並榮獲國家科委的發明金獎,列為江蘇省計劃經濟委員會1992年重點科技開發項目。陶廠長的獨具慧眼任人唯賢可見一斑。
不是他老人家的力挺、支持,怎麼會獲得如此的成功?
90年代初陶廠長(中)與外國專家在調試機器時交流合影。
作品名稱:《米字格系列之一》
尺寸:65x65cm
技法:絲網版畫
創作年代:1990
作者:鄭忠
1993 年獲中國版畫版種大展 全國第五屆三版展 兩展銀獎
1993 年獲 美國廖修平優秀版畫作品獎
入選《中國百年版畫展》
入選《中國絲網版畫回顧展》
入選《中國版畫1979-1999》
中國美術館收藏
江蘇省美術館收藏
作品名稱:《驚蟄系列之一》
作品尺寸:48x56cm
技法:絲網版畫
創作年代:1993
作者:鄭忠
獲第十三屆全國版畫展銅獎
美國廖氏版畫獎
載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版畫卷
載入《中國當代美術1979---1999》
載入《中國百年版畫》
載入《中國當代美術圖鑑》
載入《中國絲網版畫二十年回顧展》
《中國版畫》發表
《美術研究》發表
《美術觀察》發表
中國美術館收藏
江蘇省美術館收藏
廣東省美術館收藏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國家核心期刊《美術觀察》1997年第五期「本期名家」隆重推介鄭忠版畫藝術
《米字格》與《驚蟄》這兩幅版畫代表作及在版畫上獲得的成就皆是拜海安絲綢印染廠之饋贈,是陶廠長的關懷與我努力踐行藝術理想的產物,是上帝的恩賜。
四,當時任新產品開發負責人,要去廣州、北京、南京、上海、新疆開會、考察,陶廠長總是全力支持。(這在當時的工廠,可讓人羨幕壞了)
五,任絲藝公司經理階段,鄭忠被評比上南通巿中青年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到了在報紙上公示階段,受到人家的妒忌、誣告「人民來信」,南通巿委組織部派員秘密到工廠調查鄭忠的五項嫌疑,在排除掉四項後,還有一項,「鄭忠私自消毀憑證」,其實是有一個月只開了幾張發票,被會計的抽屜推到頂頭夾縫中,一時沒有找到。當時陶廠長對調查小組拍胸脯:「我陶金山以共產黨員的人格擔保鄭忠沒有問題。」第二天會計找到憑證後,陶廠長派專人專車送呈有關部門,澄清事實,(這些都是在鄭忠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的)。
六,我任印花廠廠長不久,陶廠長就退居二線任書記,我知恩圖報,臨危受命,勇挑重擔,把頻臨關門的印花廠搞得風生水起,樹大招風,又招人妒忌了。於是處理好了爛事,就開始了我命運的第二場「轉移」。何嘗又不是新的輝煌的開始呢!
他老人家給了我機會,讓我得到了磨練、印證、提升、發展、思考的稧機,給了我相當豐富的人生歷練與印染專業知識的儲備,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這才有了獨樹一幟的鄭忠版畫與後來演繹而出的鄭忠水墨畫。大千世界芸芸眾生草根一族有幾人能得到這樣的幸運?
他老人家還不完全知曉,他對鄭忠的厚愛幫助是對中國文化藝術的一大貢獻。載入《中國美術全集》諸典藏、中國美術館及幾十家博物館、美術館收藏、參加三十幾個國家國際大展的鄭忠作品就誕生在他轄下的風水寶地海安絲綢印染廠這塊熱土,除了我的本職工作我盡心盡力,我還打出了另一番天地,我沒有辜負他老人家的栽培。
南無阿彌陀佛!
您老人家功德無量!
您一路走好!
海安絲綢印染廠不僅給我提供了一個磨練的機會還給了我一個巨大的世界科技當時最先進的「實驗室」,從印染工藝、化合物質衍生而來、無師自通的版畫「一不留神」又華麗轉身演繹為鄭忠水墨畫藝術。工廠歲月給了我一個獨特的理解藝術的通道與自主創新的創作體系,這是鄭忠的,也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感謝印染廠這塊熱土與工友們。
後記:
次日凌晨三點多就突然醒來,夢中還在縈念陶廠長生前知遇之恩的種種好處,忽然想到我倆友情的如此珍貴殊不尋常!當時的我純是一介武夫,屬完全專業型,對藝術熱情,自命清高,跟周圍格格不入,大凡人想進步,總是要巴結領導曲意逢迎,鄭忠沒有,他總是以本職工作為重,本職工作做好了再搗騰他的藝術事業。在工廠期間鄭忠沒有送過一分錢禮給陶廠長,而從88年鄭忠大學畢業進工廠,到1993年初突然被陶廠長「看中」迅速提拔,之前沒有任何徵兆,我與陶廠長甚至都沒有單獨喝過茶更談不上吃過飯,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他可是衝著「革命事業」的需要,「孺子可教」為黨物識企業的後備力量,坦蕩無私,可圈可點。
而事實上鄭忠也很「裹嘴」,做設計師是江蘇省優秀的設計師,在業內有很好的口碑,設計絲綢花樣合格率80%,做工程師獲得國家級幾項金獎,無愧於陶廠長的全力支持。
做經營公司經理,廠內八家公司中當年名列第二,僅次於經營科辦的公司。臨危受命做印花廠廠長,又做的紅紅火火。
受人知遇之恩當湧泉相報,其實活在陶廠長潤澤目光下的鄭忠既是幸福又是很辛苦的啊!回憶工廠的歲月四個字「衝鋒陷陣」,一個字「累」,還受多少委屈誹謗,心中誠惶誠恐,生怕辜負他老人家的一番心血、一番栽培,如臨深淵 如履薄冰。在工廠期間我們之間的相處沒有一點點社會習氣,完美闡述了黨的愛護人才、培養人才的宗旨。陶廠長慧眼識珠,大公無私,禮賢下士,重用賢能的高風亮節可謂典範。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海安絲綢產業的一代創始人,從無到有,從有到盛,正是有這樣的胸懷這樣的坦誠才吸引了那麼多的有識之士,在海安的絲綢產業史上寫下了前無古人隆重的一筆。
偉哉!陶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