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聊城水上古城發展大事記本報記者 楊淑君

2021-01-13 齊魯晚報網
     以制度完善規範管理、以主題活動集聚人氣、以宣傳推廣樹立品牌、以招商運營完善業態、以細化管理提升形象,2016年,聊城水上古城景點、博物館陸續開放,主題活動豐富多彩,商業業態趨於完善,景區管理井然有序,成為中國自駕遊首選目的地、開始接待境外遊客,全年遊客接待116.5萬餘人次。
  2016年5月,古城依綠園正式對外開放,東昌八大勝景之一——「綠雲春曙」重現,恢復重建的依綠園採用江南園林建園手法,給廣大市民和遊客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將歷史文化與現代景觀相結合的好去處。
  2016年,名人堂、考院、府文廟、鐵公祠四處景點建設施工,年底完成主體。
  截至目前,古城內復建的16處古建景點和園林景觀中,七賢祠、萬壽觀、依綠園、縣衙、衛倉、清軍廳、任克溥故居、小西湖公園等8處已經建設完成。
  2016年「五一」期間,老照片博物館、鄉村記憶博物館、契約文化博物館相繼開館。
  2016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中國阿膠博物館在古城開館。
  2016年「十一」期間,古城保護與改造博物館、東昌博物館、印刷博物館、景陽岡酒道館、茌平黑陶博物館相繼開館。
  截至目前,聊城水上古城以打造全國「微博之都」為目標規劃建設的35處博物館,大部分已經建成,13處博物館對外開放,其餘的也在布展中。
景點、博物館建設
  位於古城西城門清遠門的聊城市鄉村記憶博物館。記者 楊淑君 攝_
節慶和文化活動
  2016年,古城共策劃組織了11場節慶活動和文化活動,旅遊氛圍濃鬱,逐步形成古城「三節、兩會」的特色文化活動體系。
  元旦嘉年華:引進「動漫冰雕」,並推出新年投福、幸運大轉盤等系列活動。元旦三天假期,累計接待遊客6萬人次。
  古城元宵燈會:邀請四川自貢的專業設計、製作團隊,深入挖掘運河文化、水滸文化內涵,結合中國春節傳統喜慶元素,輔以現代燈光工藝,精心製作20組燈組。累計接待遊客70餘萬人次。
  「五一」文化活動:以「暢遊水上古城,品味多彩文化」為主題,主要包括5大類14項活動,接待遊客5.6萬人次。
  中秋主題活動:以「花好月圓、情滿古城」為主題,舉辦樂遊七賢祠、免費領月餅等活動,吸引大批遊客參與。
  「十一」活動:以「賞民俗,品美食,感受千年文化」為主題,主要包括6大類20項活動。累計接待遊客34.9萬人次,首次嘗試收費類項目「神秘雨林」,吸引了盡5000名遊客參與。
  第二屆「書香聊城」誦讀大賽:2016年4月在海源閣廣場聯合齊魯晚報舉辦第二屆少兒經典誦讀大賽,活動近200名選手參賽,增強和展示了古城文化氛圍。
  5·18微博之旅活動:組織200名社會遊客參觀鄉村記憶博物館、契約博物館、明清聖旨博物館等景點,進一步增強了古城影響力。
  七賢祠常態國學活動:自5月14日開始,每周六、日在七賢祠教授孩童誦讀、國學德行禮儀等,增添了七賢祠的整體文化氛圍,有效提升了七賢祠景點的吸引力。
  畢業照活動:舉辦「我們的青春不畢業」2016年中華水上古城大學生畢業照徵集活動。同時配合古城內餐飲、休閒類商戶共同參與,以活動帶動古城商業消費。
  「非遺體驗月」活動:7月,舉辦以「走進古城、尋夢非遺、感受傳統文化」為主題的「非遺體驗月」活動,共5期,近200名市民參與。
  書法親子遊活動:8月7日、14日、21日連續舉辦三期「書法親子遊」活動,近200名小朋友和家長參與。
旅遊市場開發
  2016年,在完善景點講解詞的基礎上,強化講解員業務技能培訓,加大周邊市場旅遊團隊開發力度,旅遊市場開發成績顯著。
  2016年3月,設計10條旅遊線路,精選出3條用於市場推廣。
  先後組織20多次旅行社踩線活動,並邀請濮陽、菏澤、德州、安陽、天津等100餘家旅行社到古城召開推介會、踩線,實現了每個月都有旅遊團隊進古城的目標。尤其是2016年10月,有47個旅遊團至古城參觀遊覽,實現了每天1.6個旅遊團至古城的好成績,使古城旅遊獲得了質的突破。同月,實現與韓國旅遊團的實質性合作,開啟古城外賓接待之路。截至2016年11月底,古城累計接待旅遊團隊176個;散客接待57次,累計接待人數2053人;政務接待191次,累計接待人數2335人。

商業招商服務
  2016年,採取不同策略有針對性地進行招商,並加強對入駐商戶的服務管理。
  確定業態,主要引進老字號、知名餐飲、特色客棧、酒吧等項目。
  立足本地,引進老上海音樂酒吧、光嶽軒等項目。
  深入區縣,臨清名吃、東昌府羊肉湯、天龍驢肉、美食派小吃、風味涼皮等先後入駐,完成了地方小吃街的打造。
  拓展重點項目,與老誠一鍋、運河人家、東阿驢肉餐飲項目、民宿客棧等具有特色的大型項目籤約,運河人家、老誠一鍋已經開業,運轉良好。
  成立客服小組,對商戶進行定期走訪,對商戶提出的意見、建議及時予以溝通解決。先後為商戶處理了涵蓋租金、物業、工程、裝修、施工、招商、業態等多個方面問題。
景區品牌塑造
  2016年元宵燈會,先後被中央、省、市各級媒體爭相報導,形成了水上古城元宵燈會節慶活動品牌。
  2016年6月,「風從運河來——2016年全國網絡媒體聊城行」活動正式啟動。來自中央級、省級、市級的30餘家媒體記者走進聊城水上古城。
  2016年6月,「開放的山東」全國媒體行採訪團來到聊城,千年古城風採通過全國70餘家重點新聞單位、新聞網站、外宣期刊、知名門戶網站、商業網站等同時對外傳播。    
  2016年9月23日,「暢行中國·精彩聊城—全國交通廣播走進聊城水上古城」活動啟動儀式暨「聊城水上古城—中國自駕遊首選目的地」授牌儀式舉行,聊城水上古城成為中國自駕遊首選目的地。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

齊魯晚報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中國夢—非遺·情」聊城水上古城元旦活動精彩來襲!
    雖然最近天氣比較冷但是仍然擋不住我們出遊的步伐那麼聊城水上古城景區都有哪些精彩活動呢跟著小編去了解一下吧!在水上古城景區,「賞非遺」、「玩非遺」、「學非遺」、聽一聽那回味悠長的民間小調,看一看那風格質樸的民間舞蹈,走一走那穿越古今的文化長廊,盡情體驗原汁原味的傳統文化……地點:光嶽樓周邊時間:2021年1月1號—1月3日上午10:30—12:00 下午4
  • 聊城古城區擬建52處文化場館 打響特色文化元素
    文/片 本報記者 凌文秀 通訊員 孟慶峰      記者從聊城市文物局獲悉,為配合做好古城旅遊規劃,聊城擬在古城區內籌建多個博物館等各類文化場館,全部建成後古城區將有各種博物館、展覽館、藝術館等52處,將大大改善古城區文化環境,增強文化承載力。
  • 【沐川縣】2016年大事記
    發布哥整理了近五年的大事記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2016年大事記全省林業脫貧攻堅大會、全省林業科技扶貧行動啟動儀式和全省林業產業現場會在沐川召開,會議以現場參觀、交流發言、召開大會的形式舉行,吹響林業生態扶貧衝鋒號,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 「中國北方的威尼斯」——六維體驗聊城古韻之美
    中宏網山東12月6日電(記者 杜鄭敏) 水為魂,清靈之氣動古城,城中有湖,湖中育城。在水資源相對匱乏的北方,聊城卻出落得一幅秀美之容。公元1289年,會通河開鑿疏浚,成為京杭運河的重要河段,兩岸街巷縱橫,各種店鋪、民居依河而建。
  • 走進運河三城 :滄州、聊城、棗莊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6年多過去了,運河沿線的城市又發生了哪些變化?一起走進運河沿線的河北滄州、山東聊城和棗莊,去看看那裡的運河故事。  有著千年歷史的出土文物鐵獅子是河北滄州的重要名片,也是研究我國古代鑄造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資料。
  • 【商海弄潮】楊淑君:商海搏擊大潮,巾幗流芳時代
    在楊淑君的記憶中,她沒有忘記,也許這一生她永遠都會記得2012年7月某夜的那場大雨。暴雨來臨時她正在濰坊出差。暴雨急下,臨西八路以西很多地方積水齊腰深,設在那裡的天力公司的倉庫地理位置尤其低洼,如果不採取保護措施,後果不堪設想。
  • 樂活驛站|打造咱聊城的非遺小劇場!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
  • 聊城古城特色書店:古色古香 文化品讀氛圍濃厚
    古色古香又具有現代化的聊城新華書店·古城特色書店,一共兩層,坐落在聊城市古城區的聊城古建築代表光嶽樓的西向20米處,是以高端上檔次的裝潢,精美優質的圖書,多元化的經營,優良溫暖的服務,肩負著傳播知識與文化的使命,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為一體的以旅遊為主題的旅遊區書店。
  • 中秋遇國慶,聊城文化活動嗨翻天
    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注意到,8天的長假,聊城古城區的非遺購物節、景陽岡打虎實景演繹、京劇豫劇雜技演出,月季公園的3D光影水秀展演以及臨清宛園美食文化旅遊周、東阿阿膠城的各類表演等,著實讓假日外出遊玩的人們感受到了文化帶來的獨特魅力。
  • 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聊城中心投入使用
    □記者 李夢 通訊員 徐峰 宋五超 報導  本報聊城訊 近日,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山東聊城數據與應用中心投入使用。該中心由聊城土儲集團參與投資籌建運維,主營衛星大數據平臺業務,可在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國土資源調查、現代農業、交通管理、城市管理等多領域提供數據增值服務。  高分衛星聊城中心是全省獲批的第6個市級高分中心。將依託聊城土儲集團綜合優勢,與珠海歐比特、山東產研院衛星所、中科星圖、聊城大學、聊城環科院等合作夥伴開展深入合作,全面推動聊城高解析度對地觀測數據的應用向縱深發展。
  • 臺灣前跆拳道運動員楊淑君閃婚閃孕 暑期將產男嬰
    (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5月6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1985年出生、現年28歲的前中華臺北隊跆拳道運動員楊淑君(現名楊宜蓁),與相戀半年的「中信兄弟」先發投手林煜清,今年元旦低調閃電登記結婚,最近傳出已有5個月身孕。經向楊淑君本人探詢獲證實,預產期將在今年暑假,已知是個男寶寶。
  • 中華臺北隊跆拳道選手楊淑君晉級 親友熬夜看比賽
    中華臺北隊跆拳道選手楊淑君晉級 親友熬夜看比賽 2012年08月08日 23:19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走進「江北水城」六維體驗古韻聊城冬季之美
    海外網12月7日電 流淌千年的大運河,見證了聊城的輝煌歷史,彰顯著聊城的深厚文化底蘊。聊城,以東昌湖和京杭運河聊城段的開發改造為契機,形成了「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江北水城」風格。據了解,聊城是受運河影響比較早的地區,大運河的貫通為聊城帶來了數百年的經濟和文化的繁榮。明清之際的聊城被譽為「漕輓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會」,為當時運河九大商埠之一。
  • 本報記者王薇榮獲「十佳記者」榮譽
    11月16日,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官網和《傳媒茶話會》同時公示第32屆中國經濟新聞獎項評選結果,以及2020中國經濟傳媒「十佳記者」「十佳編輯」「十佳策劃」/ 特別策劃獎評選結果。據悉,第32屆中國經濟新聞大賽於2020年8月啟動。
  • 楊淑君、劉聰達 上年代新聞面對面
    新臺灣之光跆壇「漂亮寶貝」楊淑君偕同爸爸和教練劉聰達一起上年代新聞「新聞面對面」接受谷懷萱與謝震武專訪,楊淑君回憶亞運時,淚灑跆拳道場的景象,她說:「當下並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
  • 山東一座「巨型」古城走紅,被譽為「小鳳凰」,卻以一樓勝南潯
    山東省伴隨著齊魯文化,形成了許多名勝古蹟,除了我們熟知的濟南趵突泉,大明湖,三孔之外,還有很多古城,或者歷史文化名城,在客人洽璞歸真正的影響,山東聊城客人的視線中,另外,作為歷史文化名城聊城的關注體現歷史文化古城,所以東昌古城走紅。
  • 聊城鳳凰片區、嘉明經濟開發區未來要這樣發展
    打造國家新能源汽車小鎮、建成聊城新興產業示範區  聊城南北兩個區域這樣發展  全媒體記者 劉亞傑  近日,我市完成了《聊城市鳳凰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聊城市嘉明經濟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並對外公布。
  • 聊城愛爾眼科醫院咋樣 一周年發展紀實 初衷未改,與愛同行
    江北水城——聊城,緊跟新時代的發展潮流,處處綻放著蓬勃與朝氣。聊城愛爾眼科醫院,如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在這座古城的勃勃生機中,光彩日益奪目如今,聊城愛爾眼科醫院從文化到技術,從人才到設備,從環境到質量,從管理到信譽,醫院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學科建設全面起勢,質量建設成效突出,智慧化醫院建設強力推進,服務效能顯著提升,為醫院未來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聊城愛爾眼科醫院在前進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勵精圖治,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值此院慶一周年之際,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醫院的發展歷程吧!
  • 「把清水送人,把黃河沉沙留到聊城」!探訪中國最大沉沙池位山灌區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廖偉 聊城報導  12月15日,聊城市首屆網絡文化節「新動能·新聊城」中央、省級媒體聊城行活動正式啟動
  • 航拍中國——山東·聊城,衝上雲霄,看見專屬於高空的聊城奇觀
    ,也叫中華水上古城。打開一卷聊城地圖,古建築、古街道、博物館,造景別致,湖光十色,人文遺蹟眾多,令人不禁感嘆,東昌古城真是徜徉在魯西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古城如今的風貌要追溯到公元1372年,明朝洪武年間的平山衛指揮僉事陳鏞,將原來的土城改築為磚城。由於築城的初衷是軍事需要,所以各個城門外均建有水門、吊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