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祖咒上《奇葩大會》瘋狂自嘲,他絕對是節目中最實至名歸的奇葩!

2021-02-20 果醬音樂

編者按:大家最近有看《奇葩大會》吧,最新一期節目中,左小祖咒出現了,並回憶起了自己曾經賣打口碟的日子,還稱汪峰當年可是他的客戶。今天就轉載一篇公路61號的文章,看看這個「奇葩」的故事。

一頂萬年不變的小禮帽,簡單的衛衣球鞋,不算特別大的舞臺。

短短的十多分鐘,左小祖咒就在奇葩大會上聊完了自己奇葩的前半生。

燈光有些亮起,沒有太多的掌聲,但是馬東非常感慨地說:沒有請到左小祖咒的《奇葩大會》不是完整的《奇葩大會》。

有這一句話,就足夠了。

左小祖咒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或許用「奇葩」兩個字形容真的是很恰當。

20多年前,現在的北京朝陽公園還叫「東村」,那裡住了一群非常非常窮的無業青年。

他們沒錢吃飯,沒錢買衣服,被人們驅逐,戲謔,經常光著屁股遊走著,還留下一些匪夷所思的裸體藝術創作。

這幅藝術作品叫做「為無名山增高一米」

這樣的故事放到今天,只會讓人覺得難以置信的可笑。

但是,在那群人中,曾今也有過左小祖咒的身影。

左小祖咒在奇葩大會上並沒有像很多有個性的選手一樣,很著急的提出自己有別於旁人的觀點,他上來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是船民家的兒子」。

他從小在南方漁船上長大,沒有在學校受過特別多的正規教育,一雙手也沒有當漁夫的那股蒼勁感,反而是格外的細皮嫩肉。

不帥、不高,卻想賺錢、想發財、想自由,少年的願望總是這麼的簡單。

「一個窮人他是怎麼活下來的,除了編故事,根本沒法說清楚。我想發財,如果不發橫財,我當時可能就會去搶劫。」

現在的左小祖咒再也不用擔心自己會因為貧窮而去搶劫,他火了,還是因為他出了名的跑調唱腔而火的。

世界上唱歌跑調的人這麼多,憑什麼他就能火?

「我生下來就是個噪音,無聊和荒誕就紮根在童年記憶裡。我是在船上長大的,別人還在小學時我就跟著父母跑船,沿著長江、運河、太湖、巢湖華東這些水系走,父母乾重活兒,我幹雜活兒。晚上總有人上船偷東西,運什麼偷什麼,水面上死人也經常見到,隨隨便便就死了。」

「我小時候會什麼呢,我會喊,嗓門特別大,沒人喊得過我。我留下第一個荒誕、無聊的作品,可能就是長江上,一個小孩在對著掉下船的屍體扯著嗓門大喊。」

左小祖咒完全不避諱自己唱歌跑調這個梗,他覺得這就是天賜的,沒有什麼對與錯。

好在,80、90的那個時代,還是能給很多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一條出人頭地的道路,總歸天無絕人之路。

為了生存,左小祖咒去上海倒賣了好一陣子的打口帶。

「打口」是什麼呢,就是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國,日本也加入進來)將國內賣不出去的音像製品,經過特殊加工(就是打口),以廢塑料的形式賣到中國,這也是那個時代了解世界音樂為數不多的一個途徑。

打口帶

「2元的成本,我能買到十元,後來還賣過120元。」

說起這段經歷,左小祖咒顯得格外的興致勃勃。確實,這樣一筆豐厚的收益在當時看來真的挺厲害的。

「汪峰當年也是在北京西單音像大世界門口賣的打口帶的」,高曉松在一旁科普著。

「你們肯定都買過我的貨,汪峰是我的客戶。」

所有人聽到這都笑了,沒想到現在很多一線明星曾經也都為生存掙扎過。

其實,左小祖咒真的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人。

他從不會偽裝,哪怕是上節目也從不避諱談及自己或好或壞的經歷。

他的身上有一股迷之自信,這種自信裡又帶著真誠,讓人不由自主的跟著他的節奏和思維去思考。

左小祖咒從來就不按常理出牌。有人說他是奇葩,有人說他很荒誕,這些都對,至少左小他自己也承認的。

「到底是我荒誕,還是這個世界就是荒誕的?」

就像文章開頭說到的那副藝術作品「為無名山增高一米」一樣,左小祖咒他們當時可是費了大力氣。

10 個人脫光了按體重大小從下往上疊在一起,一共五層,還特地找測量局的人來量一下子高度,折騰的特別認真。

為此還投資了一筆2000 塊的巨款!10 個流浪漢,每人湊了 200 塊用來請攝影師、租車。

然而,這麼荒誕的事兒,在過了四五年後,這張照片居然還賣了 2000 塊錢,回本了!恐怕這個才是最荒誕的。

再後來左小就更能折騰了。

2005年出版了專輯《我不能悲傷地坐在你身旁》後,左小祖咒一下子就火了,在音樂圈佔據了自己的一席地位。

也正是2005年,他又開始騷動起來。

他為自己《我也愛當代藝術》這個作品又拍了一張神圖。

我也愛當代藝術

把豬疊羅漢,神還原當時「給無名山增高一米」,這個想法從萌生到實踐成功整整用了2年的時間。

1995年(「給無名山增高一米」作品誕生)是豬年,2007年(豬的疊羅漢圖完成)也是豬年。

十隻活豬,別說疊疊羅漢了,就算是站整齊也是不可能的。

左小給豬試過麻藥也喝過酒,都不成功。只有靠幾個人放上去,然後人馬上閃開,在豬滾下來之前的瞬間抓拍。

在經過多次上山,無數次的瞬間才堆出了這個作品。

左小祖咒操著一口標誌性極強的蘇北普通話,在奇葩大會的舞臺上認真的說著自己的經歷,只是臺下的觀眾怕是有多半都不會理解他的。

嘉賓席中也只有高曉松的偶爾圓場和馬東的插科打諢。某些瞬間,我甚至有些心疼他。

世界上從來沒有定義好的成功模式,左小祖咒能成功自然有他的道理,就像他自己所說的,「我沒想過刻意表達什麼,也沒想讓誰去理解、讀懂,那樣的話要累死了。但是這麼多年做下來發現,其實還都在卡夫卡的這個套子裡,無聊、荒誕、疏離、恐懼。」

「我也說不清到底是自己做的事情荒誕,還是這個世界荒誕了。人生就是這麼荒唐嘛。」

《奇葩大會》總是能請來一些腦迴路清奇和有過一些奇葩經歷的人來分享故事,但是無論怎麼分享,他們的奇葩還只是停留在短暫的片段感上,而左叔卻用一生在踐行著自己的「奇葩理論」。

這20多年,他一直都我行我素,從沒被規則改變過,或許這就是奇葩真正的意義,一個不肯向規則低頭,執著堅持自己的人,才配叫做奇葩吧...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推薦閱讀

這些曾拒絕參加《歌手》的大咖們,究竟是不敢還是不屑?

聽完這6首歌,我覺得自己可以坦然迎接30歲了

那些掰彎無數迷妹的女歌手,竇靖童只能排第二!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果醬音樂歷史文章!

相關焦點

  • 左小祖咒唱歌真「難聽」!
    聽了開頭的我,對這位朋友送上了大大的白眼,推薦給我的這首歌真難聽!這唱的都是什麼...左小「詛」咒。不對!是左小祖咒,祖國的祖。很多人都問他為什麼名字裡有詛咒兩個字,是「祖咒」啊...今年第二季奇葩大會,左小祖咒上節目訴說自己的音樂之路。他標誌性極強的普通話幾乎讓我一瞬間想起這首歌。
  • 「黃渤是電影界的左小祖咒,我就是音樂界的黃渤.」 |左小祖咒解密《一剪梅》來龍去脈
    歌曲中黃渤的演唱字正腔圓、有板有眼,近乎於古典傳統,而左小祖咒的唱腔則悲苦魔幻,滄桑感十足。黃渤的紮實認真與左小祖咒的天才和肆意,混搭在一起,讓這首歌曲獲得新的生命,同時,也在網絡獲得了極高的點擊量。對於左小祖咒來說,錄製這首作品儼然是再創造,把一曲早已被廣為傳唱的,堪稱「經典」的歌曲,重新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來演繹出來,看上去是一件頗有難度的事,其實以前左小祖咒也有眾多的電影配樂作品問世,《雲的南方》、《最愛》、《一座城池》,這些均是他在配樂領域的得意之作。
  • 不再做《奇葩說》第二的《奇葩大會》,變成了說出你的故事
    範湉湉如願演上了電影,馬薇薇和黃執中推出了教人說話的音頻付費產品,姜思達有了自己的訪談節目《透明人》而且口碑相當不錯。其餘大部分人也都成為各大綜藝節目的常客。前不久的一期《吐槽大會》上,王建國吐槽說:「《奇葩說》之於今日網綜的恩情,就相當於李湘之於王嶽倫」,但他其實在前面還有一句,「《奇葩說》是一個先驅者的角色,如果沒有《奇葩說》,很可能就沒有今日內地網綜的繁榮」。
  • 左小祖咒就像香菜和榴槤,有的人避之不及,有的人愛到不行.
    左小祖咒如是說。儘管當時的物質匱乏到難以延續生活,吃了上頓沒下頓,四周到處都是動物屍體腐爛的臭氣和蒼蠅成群結隊的掃蕩,但左叔還是找到續命的奧義。他喜歡把自己光著身子關在陰晦的屋子裡練習呼喊,練習一種力氣,他想著怎樣輕而易舉的讓別人聽著慘不忍睹。用他的話說,東村的每一個搞藝術的人都是K,所有人都在認真的無聊和荒誕。為了在無聊和荒誕上做出表率,他做出了很多努力,最有名的莫過於「無名山增高一米」事件。
  • 奇葩大會第二季,終於為奇葩正名了
    hello,大寶貝,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明明應該很火,但是沒有我想像中火的下飯綜藝《奇葩大會》,這個綜藝不用我怎麼解說,從戲經牡丹出來的那一瞬間就笑得我吃不下飯
  • 「奇葩大會」沒撕這個奇葩,才叫高級
    原本最適合在節目上「開撕」的話題,導師們卻並沒有往那個方向引,反而放開了,讓觀眾去討論、去思考。這樣的「不撕」,比「撕」更具有力量。這正是《奇葩大會》最難能可貴的精神內核——這個世界總是充斥不同的聲音,也許你以為是理所當然寶貴的東西,其他人卻棄之如敝履。重要的,是用坦蕩的姿態去面對這時代多元的觀點,在保持尊重、理解的同時,不要失去內心那份的清醒與辨證。就像肖驍說的,張雪峰老師認為的美好生活與他認為的美好生活不一樣。
  • 《奇葩大會》不一樣的「奇葩」配方,還是一樣味道嗎?
    今年一開年,表現搶眼的網綜就實在不少,但要說哪檔節目集萬千關注於一身,還得屬《奇葩說》系列。 《奇葩說》系列備受矚目不是沒有道理的,在網綜還相對沉寂之時,不正經的「馬曉康」天團+性格張揚的辯手+引人關注的話題,出乎意料地混搭出了一股「奇葩」味道,直接戳中觀眾興奮神經,以展現多元化視角附加娛樂值max的獨特氣質,成為很多人心中不可替代甚至不可與之相提並論的最愛。
  • 左小祖咒個唱搭檔陳珊妮 與曾軼可惺惺相惜(圖)
  • 從聲臨其境到奇葩大會,這場綜藝絕地求生中誰才會是贏家
    在剛過去的周末,《偶像練習生》繼續讓姐姐妹妹們瘋狂pick,兩檔熱血街舞節目同時段正面「剛」,網綜試水成功的《我是大偵探》接檔《聲臨其境》搬上了電視熒幕,欲做綜藝版的《唐人街探案》,多檔未來感十足泛科技綜藝玩轉「藍海」……綜藝似乎迎來了一個全面開花的時代。
  • 沒了老奇葩姜思達範湉湉,新一季《奇葩說》還是原來的味道嗎?
    等了一年多,芭姐最愛的脫口秀綜藝《奇葩說》終於回歸了《奇葩說》在之前馬東、高曉松、蔡康永的固定組合「馬曉康」基礎上,又增加了兩位新導師——隔壁《吐槽大會》的創始人李誕導師陣容中新加入的《吐槽大會》李誕和經濟學家薛兆豐,無疑是對節目在內容的趣味性和豐富性上進行了雙重保障
  • 《奇葩說》第6季,3點問題,讓節目不精彩,奇葩不奇葩!
    而且奇葩說在最初做這個節目的時候,也不是想要完全將這個節目做成一個純的辯論節目。作為綜藝節目當然需要有綜藝歡笑的一面。最初的奇葩說平衡的非常好。而且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我們想聽每一個辯手,發表不同的角度的觀點。但現在,基本上,看了幾個老奇葩的發言之後,直接就會跳到最後,看五個導師總結髮言了。為什麼會這樣?現在的奇葩說不也是秉承這,平衡綜藝和辯論在做嗎?
  • 《奇葩大會》第二季收官, 13期《奇葩大會》,13組走心金句
    這裡匯聚了中國綜藝界最會說話的一群人,馬東、高曉松、蔡康永、馬薇薇、範湉湉、顏如晶……導師選手們的一句話就能讓觀眾產生恍然大悟之感,不僅如此,他們連廣告都打得特別招人喜愛,自帶洗腦魔力,非常值得我輩營銷人學習。 剛剛收官的《奇葩大會》第二季繼承了這樣的優良血統。
  • 《奇葩說》第六季群魔亂舞、神仙打架,奇葩星球黑科技花落誰家
    由愛奇藝和米未聯合出品的《奇葩說》第六季10月31日開播了。帶著爭議的第六季,開播當晚豆瓣上便得到了8.6的評分,作為一個老牌綜藝節目,實屬不易。這一切,就像主持人馬東所說:「這是一場瘋狂的遊戲」。第六季,導師陣容不僅高曉松遺憾缺席,就連老奇葩中觀眾熟悉的大王,陳銘、馬薇薇等也沒有出現在第六季的選手名單裡,這讓很多喜歡《奇葩說》的觀眾未免有些失落感覺有些許的遺憾。好在本季新奇葩選手還是很有看點的,像歪果仁星悅、脫口秀編輯程璐、狼人殺玩家小黑等等,不光職業五花八門,實力也是不容小覷。
  • 《奇葩大會》第二季全集下架
    4月10日,網傳網絡綜藝節目《奇葩大會》第二季下架。經骨朵證實,《奇葩大會》第二季全集已經從愛奇藝全部下架,均不可看。但是,《奇葩大會》第二季的聲量並不如第一季高,只是偶爾憑藉節目中的幾位「奇葩」帶出一定的熱度。最近的一次是4月7日周六晚的《奇葩大會》第二季第十集播出後,有一個「奇葩」的言論,將該節目推上了新高度。有質疑稱,該節目的下架或與此有關。
  • 《奇葩大會》首播!終於等到你!
    這麼懂美國的人居然此前都沒去過美國,令人驚訝。接下來,谷大向觀眾們講了他的故事——如何跟歐美大腕好好聊天。他曾任谷歌和微軟的全球副總裁。這個世界上,論及職業生涯履歷,能超過他的人屈指可數。離開谷歌后,他創辦了著名投資機構——創新工場,幾年來投資過很多成功的新興公司,其中就包括米未。他還曾經穿過生死線,戰勝了看似不可戰勝的第四期淋巴癌。感覺基本上是個半神半人了……
  • 強大IP助力,《奇葩大會》第二季商業價值嗨翻天
    內容創新 ,衍生IP變獨立IP第二季中,通過卡司陣容、主題和選手選擇等內容上的創新,《奇葩大會》已經由第一季的衍生IP成長為可以說是能夠獨當一面的相對獨立的IP。 卡司陣容上,趙又廷的加入不僅為節目增加了很多新看點、話題點和粉絲,他的暖男形象也為節目增加了幾分暖心氣質,提升觀眾對「奇葩大會」IP的好感度。
  • 《奇葩大會》第二季下架,價值觀的紅線就是娛樂的底線
    打開手機朋友圈,《奇葩大會》第二季被下架的新聞鋪天蓋地。一時間眾說紛紜。《奇葩大會》是一檔什麼樣的節目?「作為『奇葩』系列節目之一,節目打造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先鋒青年觀點集會,華人世界裡,先行、勇敢、新銳的青年聚集在這裡,放肆分享,自由表達,帶來自己最真實的生命體驗和人生觀點」——這是百度對於《奇葩大會》的節目核心闡釋。
  • 《奇葩說》,沒有奇葩也沒有說
    詹青雲在「擁有復活你最愛的一個人的權利,應不應該支持」中的發言一時金句與段子齊飛,在第五季的總決賽之夜,馬東表示:「奇葩說第五季讓我變得野心膨脹,我們要把它一季一季的做下去。」可之後的走向卻不像他想像的那麼樂觀。節目越往後做,專業辯手加入得越多,競技性愈發激烈之後,「奇葩」們竟然也開始學習專業辯手的風格——這就減少了節目很大一部分的可看性。
  • 《脫口秀大會》總決賽翻車 領笑全場的徐崢沈騰成「奇葩賽制」的...
    >  原標題:《脫口秀大會》總決賽翻車 領笑全場的徐崢沈騰成「奇葩賽制」的犧牲品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已經落下帷幕,王勉獲得了本季的冠軍,王建國亞軍、呼蘭季軍,說實話這個結果並不意外,畢竟王勉的音樂脫口秀相比傳統的脫口秀來說很新穎,而且每一次的演出都特別「炸」,上的熱搜也比較多,奪冠基本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 《奇葩說》第七季:節目的成功在於「奇葩」,更在於「說」
    正是這些選手告訴我們,「奇葩」是那些特立獨行的人,這是一檔辯論節目,但也是一檔觀點輸出的節目,藉助辯題和紛繁的觀點,讓我們這些觀眾也可以切實地思考自己和世界的關係,以一種更加包容的姿態繼續生活。那個時候,幾乎每一期節目之後,總會有一些「金句」流行,而這也是節目最大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