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信玄為什麼要流放生父?

2021-02-09 小田原城六層天守

其實,很多人對武田信玄流放武田信虎之事有誤解,父子二人實際上並沒有大到要你死我活的地步。後世對此事一般描述為武田信虎不喜歡武田信玄,反而寵愛小兒子武田信繁,想要廢長立幼,這在許多小說作品以及影視劇中是相當常見的。

武田信虎

不過,真的如此嗎?

實際上,武田家正是在武田信虎時期走向戰國大名化的,在武田信虎統治時期,甲斐國開始徵收棟別錢、並剝奪了寺社的「檢斷不入」特權。而對於武田信虎是因戰國大名化而被流放的說法實際上是相當可笑的,武田信虎的戰國大名化始於永正十六年(1519年)修築躑躅崎館開始,武田信虎命甲斐國的國眾們前往甲府居住,而後在次年今井、大井、慄原等家族離開甲府掀起叛旗。不過,在次月國眾的聯合軍就被武田信虎擊敗,叛亂被迅速鎮壓。

在這之後,武田信虎前往小山田氏的郡內領地拜訪,宣示對當地的領有權,同時原本從屬於今川家的穴山氏也向躑躅崎館遞交了人質,從屬武田家。在這之後的大永二年(1522年),武田信虎前往身延山遊玩,隨後又登上富士山,這兩地分別是穴山氏與小山田氏支配的地域,均是代表甲斐的靈山,武田信虎以此舉向鄰國宣告自己對甲斐國的統一。天文元年(1532年)九月,武田信虎率領甲斐一國的軍勢將浦城包圍,最終城主大井信元投降,武田信虎最終實現了「一國御無為」,即甲斐平定。

武田信玄

此時武田氏與家臣們的從屬關係已經相當牢固,這年武田信虎為了慶祝小山田出羽守繼承家督,率領國眾們一同前往郡內谷村館遊玩,次年小山田氏便在甲府修築了官邸,搬到此地居住。自從大井信元歸降後,並沒有什麼家臣因反對戰國大名化而反叛,自然也就沒有家臣們不滿戰國大名化而舉起叛旗的說法。

至於有人提到的武田氏的「兩職」分別是板垣信方與甘利虎泰,說二人操控著武田家的實權,則更是無稽之談。板垣信方與甘利虎泰是武田家的兩個筆頭重臣本身就是電視劇《風林火山》的劇情,從身份上來說,拜領了武田信虎名字裡的「信」字的板垣信方,地位是要比甘利虎泰要高的,直到甘利虎泰的兒子甘利信忠時,武田信玄才許可其拜領「信」字,與坂垣氏並列。按照《甲陽軍鑑》的說法,武田家的「職」乃是主管警務的職務,所謂「兩職」說法也大抵是從中想當然的產物,更別提什麼兩職能掌控家中權柄的說法了。

躑躅崎館

實際上,按照現在的研究,武田信虎被流放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天文九年的自然災害。

天文九年(1540年)的五、六月,甲斐國鬧起了水災,而在八月,颱風登陸日本,甲斐國受此波及,影響巨大,居民的住宅、農田的作物均遭到毀壞。《勝山記》裡說,甲斐國的中下級在地領主們的宅邸在颱風後「千裡、萬裡才留一」。次年,甲斐國因為前一年的自然災害發生了百年一遇的大饑荒,遍地都是餓死的百姓,在這個時候,按照中世紀日本的慣例,領主是需要施行「德政」的。

「德政」原本指的是善政,在室町幕府時期,德政演變成了專指「免除債務」的代稱,在進入戰國時代以後,每當領主更替、發生自然災害、頻繁戰亂時,百姓們便會組成一揆(一揆並不是農民起義的意思,一揆的意思更接近於的「同盟」的意思),要求施行德政,德政意味著新時期的到來,意味著破除舊歲,同改元有著相同的意義。

北條氏康

永祿二年(1559年),關東發生了大饑荒,因為此事北條氏康引咎辭職,將家督之位讓給了北條氏政,同時北條家在次年於領內頒布了德政令。從這件事來看,在日本戰國時代,如果遇到自然災害家督是需要承擔起一定的責任的,而武田信虎呢?

天文十年(1541年),正是甲斐國大鬧饑荒的時期,武田信虎非但不頒布德政令,反而頻頻對信濃國用兵,使得甲斐國的國眾以及百姓們非常不滿,武田家在甲斐的統治迎來了危機。最終,為了維持武田家的地位,武田信玄與家臣們合謀,趁武田信虎前往駿河國探親時,將他逐出甲斐國,奪取了家督之位。

在戰國時代,驅逐原家督擁立新家督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但是像武田家這樣的例子卻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儘管後來上杉謙信稱武田信玄流放親生父親是惡行,但是這次流放事件甲斐國竟然沒有像其他領國一樣,有家臣站在武田信虎的一方導致甲斐分裂。這說明大家都對武田信虎非常不滿,這是一次自下而上的政變,在政變之後,甲斐國的百姓們無論貴賤都對此事感到十分欣喜。

同樣,從武田信玄能夠順利接替家督之位來看,大家不滿的僅有武田信虎一人,而非戰國大名武田氏。武田信玄並未廢止父親的戰國大名化政策來尋求國眾支持,僅僅只是發布了「一國平均安全令」,表示暫時停止對外用兵,休養生息。而後諸如徵收棟別錢等戰國大名化標誌制度也是武田信玄時期定製的,充分說明了家臣們反對武田氏戰國大名化之事根本是子虛烏有。

大家好,我是日本史寫手北條早苗(原筆名伊勢早苗,先前有說過開始寫戰國史就將「伊勢」改為「北條」),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博,在其他平臺我們的公眾號名稱是「指尖看日本」,我會和我的朋友們不定期更新一些面向不同類型讀者的文章。

相關焦點

  • 流放生父 ,秘不發喪,「甲斐之虎」武田信玄的傳奇一生
    而我們今天要談的武田信玄就誕生於這樣的政治背景下。東海道的局勢位於東海道的甲斐國,即現在日本的山梨縣,領地之內多高山,土地貧瘠。除了地理上的劣勢之外,在甲斐國旁側,還有強大的,雄踞駿河、三河、遠江三國的今川氏和相模國的北條氏。
  • 《武田信玄》劇中的-各段悲情高潮橋段,經我更為藝術化地處理之後
    織田信長,將他身上的箭矢拔出來,緊緊地擁抱著死去的親生同胞弟弟抽泣,「你為什麼想要殺死我呢?你究竟為什麼一定要殺死我?你這個傻瓜~」。——「想要殺死自己親生弟弟的哥哥,也不需要再認了。這個罪惡醜陋不堪的世界,我要制裁懲罰,用正義裁罰!以顯天神的意志!」—— 長尾景虎 推翻了 自己昏庸無能胡作非為的哥哥。——「你為什麼要背叛我呢?是因為我不能理解你的苦衷麼?那麼我選擇原諒你,因為這原本是我錯在先。」
  • 甲斐之虎:武田信玄統治下武田家的鼎盛時期
    不過,在天文十年(1541年)六月時,武田晴信卻與家臣們一同將正當壯年的父親給流放了。除此以外,《勝山記》記載當武田信虎被流放以後,甲斐國自上而下都感到欣慰,並且武田家的這次父子內訌也沒有像其他家族那樣分裂,說明武田信虎被流放的原因可能沒有那麼簡單。那麼,為什麼武田家的家臣們要流放讓武田家蒸蒸日上的武田信虎呢?這大概是因為武田信虎的窮兵黷武政策所致吧。在武田信虎被流放的前一年,即天文九年時,甲斐國曾遭到颱風的襲擊,導致這年農作物欠收。
  • 日本戰國將星錄--武田信玄<上篇>
    囂張到沒朋友事小,囂張到沒爹就麻煩了1538年,父親巧立名目,讓武田晴信(信玄)「出國留學」,實則流放。兒媳婦三條夫人趕緊生了個大胖小子(武田義信),要照顧孩子不能出遠門,才沒有被迫出門打工。不過信虎和信玄這對父子之間的矛盾,看起來是沒救了。1541年,20歲的武田晴信(信玄)終於在家臣們的協助下,流放了暴戾的父親武田信虎。而管理人,就是信玄和老婆三條夫人的媒人——今川義元(足球小將)。
  • 「甲斐之虎」武田信玄能否在《九州劫》中振興武田家族?
    但要說起這位大名能夠上位的原因,卻要從一場武田家內部的政變開始說起即"放逐武田信虎事件",那麼為何武田信玄要放逐其父武田信虎呢?且聽月半叔娓娓道來。武田信玄掌權前,上一位武田家主便是武田信虎,他曾憑藉優秀的軍事能力,在勢力繁雜的甲斐國確立了自己的權威,進而掃除了國內的不滿勢力。
  • 武田信玄到底有多厲害?後世甚至為他編造了一生不敗的神話
    跟上杉謙信一樣,武田信玄也是戰國時代英雄人物,上杉謙信號稱「越後之龍」,那麼武田信玄就號稱「甲斐之虎」。所以說,後人將二人的對決稱之為龍虎相鬥。龍虎都是古代有名的圖騰,所以,二人其實也就在伯仲之間,上杉謙信有多出名,武田信玄就有多出名,甚至武田信玄的知名度還要超過上杉謙信。
  • 北川有聲書 | 武田信玄,一鳴驚人的少年
    他就是日本戰國第一名將: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喜馬拉雅FM  |  北川有聲書一鳴驚人的少年和冷漠的父親相比於前面講過的「戰國三英傑」,信玄的人生起點,要高貴和正統得多(用現代的話講,叫生來即自帶IP)。從出身的角度來說,武田家的遠祖,就是上一篇提到過的,把幾個子女降為臣籍,並賜「源」姓的嵯峨天皇。
  • 盤點國外劇情電視劇之武田信玄,網友:日本戰國等於中國鄉鎮群毆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日本劇情電視劇之武田信玄,網友:日本戰國等於中國鄉鎮群毆,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這個電視劇的簡介和部分網友的評論吧。武田信玄劇情概要 :《武田信玄》是NHK1988年(昭和63年)播放的大河劇。第26代作品。播放期間是1988年1月10日 - 12月18日,全50回。
  • 武田信玄要是不死,他能壓制住織田信長,甚至殲滅他嗎?
    要說明這個問題,我認為就要說一下公元1572年信玄上洛的事情了。1572年信玄上洛事件,是織田信長有生以來最大的一場危機,在這場危機當中,織田信長非常有戰敗的可能。就當時的形勢來說,織田信長處在了「信長包圍網」當中,雖然信長是一頭老虎,但周邊有很多條狼在死死地咬著他。
  • 龍虎之爭:上杉謙信vs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沒有了後顧之憂,在次年開始入侵信濃。一直到1553年,武田氏幾乎佔領了整個信濃,信濃守小笠原長時和一些信濃豪族紛紛前往越後投靠上杉謙信。上杉謙信本來就與這些信濃豪族交好,加上武田信玄與強敵關東北條氏又是盟友,後續雙方爆發了多次的領地衝突。從1553年到1564年,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進行了五次川中島合戰。
  • 武田信玄在日本戰國時代的地位
    武田信玄號稱日本戰國第一兵法家,對後世有著深刻的影響,從時間上說,他從古代一直影響到現在。
  • 亞歷山大大帝、武田信玄與史達林的一生摯愛
    亞歷山大大帝、武田信玄、史達林這些古今歷史上偉大的最高統帥,他們的感情生活是怎樣的?他們的一生摯愛又是誰?亞歷山大與赫菲斯提安如果帕克洛克羅斯死了,阿格硫斯要為之復仇而死。連亞帝的母親都因為這種情感而倍感嫉妒,在寫給兒子的信裡告誡他,要提防手下。亞歷山大卻回信說,他只信任赫菲斯提安。以至於歷史學家說,亞帝一生沒有敗仗,但面對赫菲斯提安的雙腿,投降了。
  • 盤點日本戰國時期的8大梟雄,其中德川家康排第七,武田信玄第三
    TOP、4 上杉謙信上杉謙信是越後國守護代長尾為景幼子,後作為長尾晴景的養子繼承家督和守護代職,之後開始進軍關東;似乎上杉謙信天生就和武田信玄是對手,雙方爆發過五次算是超大規模的戰鬥,互有勝負。但上杉謙信的人品卻極好,武田信玄病逝前曾囑武田勝賴與上杉謙信修好,並以為依託。
  • 乾隆時期流放民間的阿哥是誰?
    可是事實上,皇帝貴為天朝至尊,自然也不可能帶著紀曉嵐和和珅就隨便微服私訪的,不論乾隆是否真的風流,就算是他在出巡時真的臨幸過某個女子,無一例外地也要被記入《起居注》中,要麼帶回宮中,要麼在當地由專人照顧,等日後有了龍種或是皇帝有意,再接入宮進行正式的冊封。
  • 武田信玄對家人如何?信玄的親人不好當,付出多還沒回報
    摘要:武田信玄對家人如何?信玄的親人不好當,付出多還沒回報武田信玄以放逐父親作為自己真實進入戰國爭霸的開端,但不可否認,武田家所處的位置不佳,甲斐國窮山惡水,整體生產力不如周邊勢力,為了與他們抗衡,又必須要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
  • 日本戰國一代梟雄武田信玄和他的影子武士
    影片講述十六世紀末, 日本戰國時代,群雄割據,其中以武田信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的勢力最大。1572年, 武田信玄擊潰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的聯軍,並於次年包圍家康的屬地野田城。然而信玄卻急死於軍中, 一時間戰爭形勢急轉直下,先前佔優勢的武田軍忽然面臨著家族分裂,軍心大亂的危機。
  • 偏遠小國誕生的日本戰國第一名將,只因武田信玄說:我想看大海
    在挑戰模式中,玩家將要操作特定的諸侯,挑戰系統所賦予的各種不同目標,像是"招募武將"、"攻佔特定據點"、"消滅特定勢力"、"搜集家傳寶物"等等,不同的劇本將會有不同的目標要達成。《信長之野望革新威力加強版》的"挑戰模式"包括遊戲本體的10個劇本和PK版的10個劇本。
  • 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死磕12年,導致他失去奪取天下的時機
    川中島合戰,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耗了12年。很多人認為,武田信玄花那麼多時間和上杉謙信死磕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這也導致他失去了奪取天下的時機,事實真是如此嗎?
  • 古代犯罪被流放的人,為什麼沒有偷溜,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他是寧國侯戰功累累,同時也軌跡多端,就憑自己一人,就能玩弄京城權貴,但是最後在流放的時候默默死去,這樣的結局也讓很多觀眾意難平。這時就有很多網友就說:流放的地方那麼遠,皇帝也不可能一直盯著他,他有權有勢,一身高強武功,為什麼沒有選擇逃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