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學大行其道、雞湯文泛濫成災的當下,我們想談些勵志的故事,都會顯得略為做作與蒼白。
世界上鼓舞人心的故事不勝枚舉,能治癒疲憊心靈的大道理,也不只是打雞血的說教理論。
它們暗含在社會的每個細微角落,平常得就如你我身邊的人,總能以溫暖強大的力量給你以啟示、讓你有所領悟。
與《肖申克的救贖》、《勇敢的心》等主題深沉凝重的勵志電影不同,《當幸福來敲門》取材於真人真事,主角的經歷似乎每個中年人都會遇到。
和現實的人們寫照一樣,不謀而合,電影才顯得更加具有力量和親切感。
每個人都能就其中的某個情節,找到自己的真實經境遇,所謂感同身受莫過於此。
電影一開始,你會看到一個「油膩的中年人」。
他身材高大卻微胖,從事普通的工作,養活一家子人,餓不死卻也吃不好。
他抑鬱不得志但也沒有辦法,一邊忍受妻子的嘮叨,另一邊硬著頭皮去討生活。
已近而立之年的克裡斯·加德納,是一名普通推銷員。
這名黑人男青年,用不多不少的薪水養活妻子與兒子。
日子不緊不慢,克裡斯跟美國所有普通男人一樣,過著平淡無奇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一系列突如其來的變故來襲,克裡斯開始了與生命與命運的真正較量。
公司的裁員,讓他丟了工作。
經濟上的拮据,讓妻子琳達棄他遠去。
陪伴他的,是僅有5歲的兒子克裡斯託夫。
在出租屋裡,這個中年男人顯得非常可憐。
在他的口袋只剩21塊錢時,他終於被房東下了逐客令——因為長期欠房租,克裡斯與兒子被攆出了公寓。
被趕出來的時候,克裡斯心灰意冷,被人瞧不起的感受令人難堪。
兒子灰頭土臉地跟在自己身後,這種連累後輩的恥辱感,更讓克裡斯永世難忘。
作為一個男人,最失敗的是什麼?
被自己的女人看低,也沒有出色的事業,更重要是連家人的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
這令男人自卑,也會令男人奮起——所以克裡斯開始了與人生的較量。
其中有個特寫令人印象深刻:克裡斯黝黑的臉龐上有雙明亮的雙眼,但由於囊中羞澀被人驅趕、看低,他的眼中布滿了血絲與淚光。
但最終,他依舊忍著沒哭,帶著男人的剛性與血性,他要帶著兒子活下去。
人到中年,失去工作,感情不合,克裡斯符合一切中年男人的「標配」。
只不過,他比一般中年人還要慘——老婆忍受不了貧窮生活,丟家棄子;自己還丟了工作,流浪街頭。
面對失業的困境,面對獨自撫養兒子的重擔,克裡斯不是沒有打過退堂鼓的。
但他作為男人,他知道自己不能退縮,所以一再與生活抗爭。
成熟男人是怎樣練就的?歷經感情的波折與事業的挫折,才會將絕望化為忍耐,融黑暗轉為曙光。
一點點的打擊沒讓他退縮,意志因困難磨礪得更頑強。
在流浪街頭的生活中,克裡斯帶著兒子從收容所、紙皮箱到公共衛生間,再到空無一人的地鐵站。
環境的惡劣,讓年幼的孩子感到害怕,但克裡斯扮演了個堅強父親的硬漢形象。
生活環境的窘迫,並未讓克裡斯放鬆對兒子的悉心教誨。
他賣血、賣醫療儀器、打散工賺錢,也小心呵護兒子。
他說:「別人覺得你不行,但你一定要相信自己,你覺得能行,那就去做。」
這是一個父親在低谷時,能做出的最好榜樣。
其中有一幕讓影迷熱淚盈眶:在孤零零的地鐵站內,這對苦命父子互相慰藉。
克裡斯用輕鬆的語言和兒子玩樂,讓兒子忘記無家可歸的煩惱;他還用充滿力量的手臂抱緊兒子,陪其度過漫漫長夜。
他深知,自己在兒子面前不能退縮,自己是兒子的英雄,哪怕一窮到底,也要有志氣與骨氣。
有一回,倆人躲在廁所裡,外邊有人敲門。
克裡斯死死堵著門,因為他知道這是他與兒子唯一的住所,不能被攻破。
所以他只能奮力地頂住門,卻止不住滑落的淚水。
改變命運的機會很快來臨。
某天,克裡斯在停車場遇見一個開高級跑車的男人,克裡斯問他做什麼工作才能過上這樣的生活。
那男人告訴他自己是做股票經紀人的,克裡斯從此就決定自己要做一個出色的股票經紀人,和兒子過上好日子。
但想歸想,做不做得成是另一回事。
完全沒有股票知識的克裡斯,靠著毅力在華爾街一家股票公司當上學徒,通過惡補知識和死死抓住意外獲得的金融公司實習機會,開始新一輪的角逐。
他在學校和公司間奔波,努力平衡著新工作和照顧兒子間的矛盾,用比別人更快更辛苦的方式跑著業務,最終獲得了成功。
之後,他開上了自己的股票經紀公司,改善了生活,並終成為了百萬富翁,締造又一個版本的「美國夢」。
水滴石穿,寒釀梅香。
最讓人拍手稱快的瞬間,莫過於影片結尾,當克裡斯獲得大公司的認可,激動地流出淚水,又極力克制著內心的興奮,走在茫茫人群中的那個場景。
他走在人群中,開心得眼光流轉。
終於獲得薪水優渥的工作,終於不用帶兒子流浪街頭,克裡斯昂起的是男人的脊梁與鬥志。
看著周圍面帶笑容的人們,他舉起了想要慶祝的雙手卻又克制的放下,瞬間,所有的努力都化為激動的淚水。
那一刻,好幸福。
生活中的我們,不也是一樣嗎?面對努力了好久的東西,當你獲得之時,除了興奮或許就是感到幸福吧!
原來那麼珍貴的東西,通過努力也是可以得到的,原來普通如我,也能成為精英人士。這是多麼令人感動!
你曾遇到人生中的黑暗時刻嗎?一定有,身為凡夫俗子的我們,都經歷過最困難的時刻。
事業的挫折、感情的失意與生活的落魄,都讓人心灰意冷。你是怎麼爬起來的?
不管是靠外人的救濟還是憑藉自身的奮鬥,都需要一顆如克裡斯一般強大的內心。
對機會的珍惜,對命運的不妥協,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天生的聰穎與過人的智慧是很少人具備的,但勤懇的態度與傻逼似的努力,卻是每個人都能做到。
在克裡斯的「美國夢」裡,我們不難發現:他的用心與付出,讓每個影迷完美理解了最樸實的人生常態——失意難免人人有,努力才能把路走。
當你願意放低身段,當你願意勤勉付出,當你的腦與手願意為生活打拼,你就不會無路可走,而是絕處逢生、處處有希望。
最幸福的時刻,莫過于堅強不屈、努力逐夢的你,獲得了認可與欣賞;取得成功的內涵,也不再局限於獲得多少錢財與名譽,而在於你超越了自我。
勵志的名言訓語很多,打雞血的故事也不勝枚舉,但唯有貼近生活、與你類似的經歷,才會更賦予你激情與啟迪。
《當生活來敲門》是取材於真實故事的電影,更是一部值得所有人珍藏的勵志教科書。
無論你是青年迷茫,還是中年失意,抑或是老年無望,都能從這部片子裡找到希望與光芒。
正如電影傳達的那樣,我們都該認真去生活,勇敢去爭取:人生會有很多阻礙,人人都難免歷經挫折、打擊甚至絕望,但只要肯堅持,只要肯努力,幸福就會來敲門。
天下如克裡斯般落魄的人很多,像他那樣努力去爭取的人也很多。
你沒能成功或許不是因你不努力,而是因你不夠努力。
當生活走到極端,你被逼到無路可走時,也許你才能煥發出更多的活力,激起出更大的拼勁。
不著實努力一把,你永遠不懂自己多優秀,也無法看到隔岸的曙光及擁有常人不可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