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時出汗多與出汗少,哪種人體質最好?真正要警惕的是這3種汗

2020-12-23 爆炸營養彭鑫蕊

出汗,是隨時時刻都可能發生的事情。偶爾出現一次、兩次,人們不會在乎。可某一階段經常出現,反反覆覆,便會引來眾多懷疑,甚至是認為是身體健康有問題,譬如很多人都會在吃飯時出汗。

為什麼一吃飯就出汗?

大家不用過於擔心,絕大多數人都會在吃飯時出汗,這種現象是生理性出汗,也叫味覺性多汗。和身體其他部分不同,在我們舌頭上分布著很多凹凸不平的味蕾。

它一方面可以通過感受器,不斷向大腦發送信號,促使人們排汗。另一方面,受食物刺激影響,如藤椒、辣椒、花椒等等,一點辣都不能吃的人,一旦接觸後,刺激大量多巴胺分泌後,也會讓人出汗。

可為什麼有的人吃飯不會出汗呢?出汗多與出汗少,哪種人體質最好?

經過調查發現,出汗過多過少和胖瘦有關。相比於瘦人,胖人脂肪層較厚,隨著內臟脂肪的積累,體型越來越胖,罹患慢性疾病的概率越大。

除此以外,脂肪還具有一定的保暖功效,和普通人相比,這些人體溫較高,可能更容易出現汗液增多的現象,在熱氣騰騰的飯面前,便會大量出汗,反而我們要警惕的是這幾種汗。

吃飯時,汗液突然變多:

在判斷出汗是否為異常現象時,一定要有一個對比性。如果你之前出汗量就比較大,每次吃飯都流汗,特別是溫度較高比較明顯,就不用擔心,屬於正常生理性現象。

相反,如果你是突然間在出汗時汗液增多,那麼一定要檢測下血糖水平,當血液中葡萄糖水平上升後,刺激胰島素,血糖水平不穩定,血糖控制力變弱,汗液便會出現明顯增多現象。

出汗時,體溫較高:

人的正常體溫範圍是在36.5~37.0℃範圍之內,如果你低於或高於這個水平,一旦要警惕是否低燒或高燒,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家裡的孩子有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忽視,避免超過正常體溫,誘發其他疾病。

夜裡出汗明顯增多:

這種情況很可能和女性更年期潮熱有關,並伴隨著失眠、食慾下降、情緒波動等情況,還有要注意在夜晚睡覺時出汗較多,甚至已經到侵溼被子、床單、枕頭的情況,要警惕盜汗。

一直出現,一定要去醫院做下相關檢查,避免病情加重。

相關焦點

  • 出汗多VS出汗少,誰的身體更好?關於出汗這3點知識,你一定要懂
    出汗多VS出汗少,哪個更好?首先我們要搞懂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要出汗?人是恆溫的動物,體溫要保持在36.0℃-37.0℃(腋溫),身體才能正常運轉。所以,出汗多和出汗少,大多是因為汗腺的數量、發達程度等不同導致的,只要身體舒服,出汗多或少,都是正常的,並沒有所謂的好壞差別。不過,有時候明明天氣不熱,人也沒怎麼動,但汗就是譁啦啦地流,這又是怎麼回事?
  • 一吃飯就滿頭大汗,難道是熱的嗎?警惕這3種異常出汗
    今天一個朋友跟我說了一件煩心事:每當吃飯時,都會不自主地出汗,而且是滿頭大汗,尤其是聚餐的時候,顯得非常的尷尬。這到底怎麼回事呢?我們也可能碰到過,有些人吃飯時愛出汗,只要一動筷子,不管春夏秋冬,就會汗流不止,額頭,鼻尖,頭上滿是汗珠。這是為什麼呢?
  • 這5種出汗,不論男女,暗示身體出現了大問題,需提高警惕
    出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同時又是人們排毒和調節體溫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氣溫非常高的夏季,出汗也會比平常多。但不同的人,其體質不同,出汗情況也不盡相同,有的人群稍微一運動就汗流浹背,而有的人劇烈運動後,出汗量也少得可憐,看到這裡,人們肯定會有疑惑了,出汗多或者不出汗是不是病?
  • 出汗能排毒?出汗多VS出汗少哪個好?
    炎炎夏日,出汗是常有的事!但不同的人出汗量卻有大有不同:有些人,一動不動也會汗流浹背有些人,不管天多熱運動量多大,也不易出汗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很多因素會導致出汗量差異,比如——1、性別: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出汗;2、體重:胖的人脂肪厚、散熱難,易出汗;3、運動量:經常運動的人一般會比不愛動的人更易出汗……然而,決定人出汗量不同的主要原因在於:汗腺的數量和發達程度。
  • 動不動就出汗的人和很少出汗的人,哪種更健康?答案可能有些意外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有些人可能坐在那裡一動不動或者是吃著飯的時候就汗流浹背地,止不住地流汗。而有些人,就算天氣再熱,運動量再大都不一定會出汗。這兩種人在互相羨慕的時候也會總是覺得自己是不健康的,那麼這樣的情況到底好不好呢?出汗多和不出汗的人哪一種相對更健康?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別小看你的汗!身體最全出汗健康對照表,這9種出汗要警惕
    當然,對於代謝旺盛的小孩子來說,頭部出汗多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胃火比較旺的人,頭汗也容易異常多。建議多吃大棗、山藥、蜂蜜、枸杞茶這類比較溫補的食物,多健脾,飲食上要注意清淡一點。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後頸椎一圈容易出汗,特別喜歡晚上出汗,醒了後脖子都是汗,這是因為內分泌失調,激素不穩定,建議多吃一點豆質類食物比如豆漿補充高蛋白進行調理,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建議及時就診,開一些調節內分泌的藥物。
  • 疑問:吃飯都出汗的人,和不愛出汗的人相比,誰的身體更好?
    中醫裡有一個詞叫「飲食汗」,指人在吃飯的時候會出汗,有時候能把衣服都浸溼,相反有些人吃飯卻不出汗,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有人吃飯出汗,有人吃飯反而不出汗」?氣虛的人無論是運動時還是安靜時都會出汗,而出現氣虛則多是大病初癒或者剛做完手術或者生活和飲食習慣的不健康導致的,建議調整自己的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減少吸菸,喝酒這種傷害身體的行為,多食用益氣補血的食物。
  • 一碰就青、手腳冰涼、超愛出汗,這3種體質是怎麼回事?
    耳朵能動超級能吃我還能喝而其中有一些體質,經常會被人懷疑是疾病,比如: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3種所謂的『體質』到底是不是病~01一碰就青不少年輕女性,有時會不經意發現自己腿上、胳膊上有一些瘀青。尤其在夏天,三天兩頭、此起彼伏。
  • 灸後不出汗、出汗多、出臭汗虛汗粘汗,分別代表什麼?怎樣健康出汗?
    一、艾灸出汗多,真相可能出乎你想像現在大家常用的艾灸方法基本分兩種,一是手拿艾條懸灸,另一種用艾灸盒或者隨身灸(統稱為工具灸)。手持艾條灸就像烤燒餅,工具灸就像蒸饅頭, 局部汗出不能蒸發 ,相當於種地時使用地膜,所以工具灸出現水痕,並不一定是溼氣大,如果懸灸,則可說明溼氣大。為什麼呢?
  • 我家寶寶容易出汗,這屬於什麼體質?
    我家寶寶容易出汗,這屬於什麼體質? 4、中醫認為的容易出汗的幾種體質: 1)、氣虛型體質:這種主要是因為身體虛弱,當身體經過活動或者勞累之後出汗就明顯。出汗主要是以自汗為主,就是自動出汗,沒有其他的誘因,即使是不運動也會有出汗。而且這類人往往會伴有怕風怕冷、容易感冒、抵抗力下降、神疲乏力、氣短懶言等症狀。
  • 都說多出汗排毒好,但總是這個地方出汗可就要小心了!
    如果汗腺功能不正常,當人體處在高熱狀態時,不能發揮分泌汗液的作用,人就會發高燒,還可能造成心、腦、肝、腎及血液系統受損。中醫則認為,汗是人體五液之一,人體內的津液出於腠理,就叫做汗。《素問·評熱病論》說:「汗者,精氣也」。中醫還有這樣的說法,叫「汗為心之液」、「血汗同源」等。
  • 出汗都有好處?提醒:這七種異常出汗要警惕,或是身體出現異常
    1、自汗自汗是指患者不自覺出汗的一種情況,這一類人的身體通常比較虛弱,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感冒、疲憊和怕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保暖,多吃有營養的食物並堅持鍛鍊,從而達到改善體質和減少自汗的效果。2、盜汗盜汗是一種在人睡著以後大量出汗的症狀,中醫通常認為盜汗和人體質陰虛有很大的關係,容易導致人心煩意亂、難以入睡。針對盜汗,可以通過用西洋參片泡水喝來進行治療。
  • 手腳冰涼、超愛出汗、一碰就青,這3種體質到底怎麼回事?
    百草君總結粉絲留言,「手腳冰涼」、「總是出汗」、「一碰就青」是高頻出現的詞彙,三個現象雖然常見,但是粉絲們總認為這是身體出現問題的表現。那麼,這幾種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不是身體有病了呢?有的朋友一到秋冬就變成「寒冰掌」、「冰塊腳」,自然聯想到自己是陽虛,其實造成這個症狀的原因有很多。
  • 這5個部位出汗多,暗示著疾病上門,儘早去檢查
    但是每個人體質不一樣,排出的汗液也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出汗少,有些人出汗卻特別的多。一般臉部出汗可能是氣虛導致的,氣虛則衛表不固,容易汗出,如果還伴隨著全身乏力的症狀,那麼久很可能是氣虛體質。
  • 夏天出汗多要警惕,需要考慮這2種情況
    陽氣耗損的越厲害,出汗的情況就更嚴重。對於這種情況的人群,應該多吃一些有助於補氣健脾的食物,臨床上藥食同源的藥材有很多,比如說黃芪、黨參、白扁豆、茯苓等。2、緩解陰虛緩解陰虛出汗,就需要滋陰,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陰虛也就是指體內的津液虧虛,虛陽上亢的表現,患者會有臉色潮紅,手心發熱的情況。所以在治療方面,應該注意選擇滋陰生津的食物。
  • 吃飯頭部容易出汗怎回事?這2個原因要謹記,值得收藏
    平時所說的出汗是覆蓋全身皮膚的小汗腺分泌的。通過出汗能帶走身體產生的熱量,特別是做劇烈運動時。確實小汗腺遍布於全身,不過身體不同的部位,皮膚汗腺分布也不均勻。經過統計,身體上大約有200~500萬個汗腺,皮膚汗腺密度最大的是手心和腳底,這就是手心和腳底易出汗的原因。按照汗腺分布密度高低來排序,依次是前額頭、前手臂和背部。
  • 出汗是身體在排毒?這4種汗別忽視,第3種很多人都有!
    大家都知道身體健康才是做一切事情的保障,人體主要機能由五臟六腑協調完成,人體自身也具備一定的免疫能力,用於抵禦病毒的侵襲,當人體出現一些異常現象時,很可能是身體在向你「報警」,此時要引起注意,及時進行檢查和調養。
  • 為什麼有的人很容易就出汗,而有的人很難出汗?看完也許就知道了
    為什麼有的人很容易就出汗,而有的人很難出汗?到底哪一種會更利於身體健康呢?有些人特別的容易出汗,可能是因為以下原因導致的。可能是氣虛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有怎麼運動,卻還是出了很多的汗,這有可能就是氣虛導致的。氣虛的人是特別容易出汗的,即使沒有怎麼運動,卻還是會汗流浹背。
  • 腳汗、手汗、腋汗、吃飯時出汗妙方
    稿件可以是醫學,生活,勵志等方面內容,拒絕政治和非正能量三,凡錄用的文章一律標明出處,如果作者要求也會註明作者聯繫方式四,被我平臺錄用過原創文章10次以上的將被聘為特邀編輯,享受一定的固定工資和其他待遇五,稿件一律寄往郵箱1977634528@qq.com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內分泌科的柳紅芳教授,介紹幾種可以緩解腳汗、手汗、腋汗、狐臭和吃飯時頭面部出汗的小妙方
  • 有人動不動就滿身汗,有人從不出汗,這是為什麼?3個原因告訴你
    隨著溫度的升高,很多人開始出汗,在外面走一圈就已經全身溼透了。然而有些人幾乎沒有出汗或者出汗很少,和汗多的人相比,差別不是一般的大。那到底出汗少正不正常呢?你真的了解出汗嗎?其實出汗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機體天生的一種保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