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多VS出汗少,誰的身體更好?關於出汗這3點知識,你一定要懂

2020-12-24 健康之路

天氣越來越熱,身上流的汗也越來越多了。不過,人與人之間的出汗量卻有很大不同:

有人天熱的時候,一動不動也容易汗流浹背但有些人,不管多熱,即便運動了,汗也出得不多這是怎麼回事呢?出汗多VS出汗少,哪個更好?首先我們要搞懂一個問題

人為什麼要出汗?

人是恆溫的動物,體溫要保持在36.0℃-37.0℃(腋溫),身體才能正常運轉。

但是,外部環境的氣溫、運動等因素會讓體溫升高,所以為了讓體溫能保持在恆定的狀態,人體就「開發」了出汗散熱的保護機制。

也就是說,出汗是人體調節體溫的一種本能手段。

那出汗還有其他作用嗎,比如能排毒是真的嗎?假的!

不管是哪個身體部位出的汗,汗的成分都是差不多的:

99%都是水,其他1%的成分包括鈉、鉀、鈣、氯以及尿素氮等。

雖然說尿素氮和所謂的「毒」沾邊,但尿素氮主要通過小便排出人體,汗水裡的那點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Ps:出汗多才能減肥也是謠言。狂運動、流汗後體重立馬減幾斤,掉的是身體裡的水分,而不是脂肪,多喝幾口水,體重就又回來了。

為什麼有人出汗多,有人出汗少?

其實,除了以下的差異外:

性別的差異,如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出汗;體重的差異,如胖的人脂肪厚、散熱難,易出汗;運動量的差異,如經常運動的人一般會比不愛動的人更易出汗;……

決定人出汗量不同的主要原因在於:汗腺的數量和發達程度。

人體大約有400萬個汗腺,其中75%分布在體表,主要集中在手掌、足底、腋窩、前胸和臉部。

但汗腺分布的數量和主要位置,是存在個體差異的:

汗腺多且發達的,就容易出汗,反之,出汗就少;汗腺集中分布的位置不同,就會導致有人的額頭容易出汗,有人卻是脖子更容易出汗。所以,出汗多和出汗少,大多是因為汗腺的數量、發達程度等不同導致的,只要身體舒服,出汗多或少,都是正常的,並沒有所謂的好壞差別。

不過,有時候明明天氣不熱,人也沒怎麼動,但汗就是譁啦啦地流,這又是怎麼回事?

4種生理性汗多,是正常的

除了氣溫、運動等會導致出汗多外,還有4種常見的生理性出汗多:

吃飯的時候出汗多(味覺性多汗)舌頭上的味蕾有很多感受器,它們接觸到食物後,會向大腦發射信號促進排汗。緊張焦慮的時候出汗多(精神性發汗)人在緊張、焦慮的時候,交感神經興奮從而導致出汗多。孕婦出汗多由於神經系統變化、體溫的升高、汗腺功能增強,在孕期甚至產後一個月,女性都容易出汗。更年期出汗多這與更年期激素變化有關,雖然不是病,但如果太影響生活,可以找醫生尋求幫助,有藥物可緩解。以上這4種出汗多是正常的

大家不用擔心

但異常的出汗就要警惕了

異常汗多:

排除氣溫、運動以及以上4種生理性出汗的原因後,突然出汗量變多:

出汗的同時還發燒了正常室溫下,沒怎麼動汗多到把衣服都弄溼明明不熱,但睡一覺起來,床單都溼了(盜汗)就有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如甲亢、低血糖、突發心梗或心絞痛、神經系統疾病、腫瘤等,建議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Ps:緊張焦慮狀態下出汗多到像流水,有可能是手汗症(可能與交感神經亢奮有關),也建議看醫生。

異常汗少:

一直以來都很少出汗,身體也沒有不舒服的,那可能是先天性的汗腺少或不發達,但若是汗量突然變得少,特別是天氣熱、運動後,就要小心是疾病的影響了。如:

皮膚病:魚鱗病、反射性皮炎、皮膚萎縮等;神經損傷:交感神經、延髓、橋腦的損傷等;維生素A缺乏、甲減等……

都有可能引起全身性無汗或汗液減少,不用多說,趕緊看醫生。

當然,對大多數的人來說

出汗多還是少,通常都是因為體質差異導致的

不用疑神疑鬼害怕是疾病

只是,出汗量若突然(沒有原因)改變

就要引起警惕哦~

相關焦點

  • 出汗能排毒?出汗多VS出汗少哪個好?
    出汗多VS出汗少,哪個更好?出汗有助於排毒減肥?哪些出汗多屬於正常現象?哪些屬於異常出汗?……關於出汗那些事,今天為你一次講明白!01人為什麼要出汗?人是恆溫動物,體溫要保持在36.0℃-37.0℃(腋溫),身體才能正常運轉。但外部環境的氣溫、運動等因素會讓體溫升高,所以為了讓體溫能保持在恆定的狀態,人體就「開發」了出汗散熱的保護機制。
  • 疑問:吃飯都出汗的人,和不愛出汗的人相比,誰的身體更好?
    「吃飯出汗和吃飯不出汗的人相比,誰的身體更好呢」?一、吃飯出汗的人出汗是人體排洩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是機體通過皮膚散熱的主要方式。那麼吃飯出汗的原因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脾胃虛弱的人建議飲食方面多以易消化的軟爛食物為主,切勿貪涼,少吃生冷、刺激、辛辣食物。甲狀腺疾病和糖尿病也會在吃飯的時候出汗,那麼對於這種疾病建議去找醫生確診病情,按照醫囑調整飲食和吃藥,切勿擅自用藥。
  • 運動時,出汗較多的人和出汗較少的人,誰的身體素質更好?
    因此,不少人一直將運動時多出汗當作自己努力奮鬥的目標,可事實確實如此嗎?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先科普一下人為什麼會出汗?當你處在高溫的環境中或進行鍛鍊時體溫會快速升高,內分泌腺開始分泌汗液,藉由汗水的蒸發來降低身體的溫度。當然,巨大的壓力、內心的恐懼等原因也會讓人出汗。比如有一句話叫做驚出一身冷汗,人在極度恐懼的狀態下也會出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
  • 秋季出汗不是排毒,身體3個部位出汗多,暗示身體有疾,需重視
    但是,出汗是否有益於健康,也是有參考標準的,正常的出汗才有益於健康,出汗量一次不會太多,除了汗味沒有什麼其他的異味,是正常的現象。但倒也不必誇張成說出汗就是在排毒,出汗是很正常的現象,也不是所有的出汗一定就是排毒,兩者關係並不是很大,人在運動後本身就會出汗。
  • 身上不同位置出汗,是身體在發出警告?3種情況出汗不能掉以輕心
    隨著溫度升高,當外界溫度大於體表溫度後,人們便容易出汗。如熱得出汗、緊張時出汗、發燒時出汗、睡覺時出汗等等,都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可在關於出汗的傳說中,身體不同位置的出汗是身體在發出警告,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手腳心愛出汗?
  • 吃飯時出汗多與出汗少,哪種人體質最好?真正要警惕的是這3種汗
    可為什麼有的人吃飯不會出汗呢?出汗多與出汗少,哪種人體質最好?經過調查發現,出汗過多過少和胖瘦有關。相比於瘦人,胖人脂肪層較厚,隨著內臟脂肪的積累,體型越來越胖,罹患慢性疾病的概率越大。除此以外,脂肪還具有一定的保暖功效,和普通人相比,這些人體溫較高,可能更容易出現汗液增多的現象,在熱氣騰騰的飯面前,便會大量出汗,反而我們要警惕的是這幾種汗。吃飯時,汗液突然變多:在判斷出汗是否為異常現象時,一定要有一個對比性。
  • 出汗與健康也有關係!這5部位出汗,是身體在發出健康預警!
    在中醫上,出汗過多容易引起陰虛火盛,對身體不利。所以出汗不等於排毒,出汗多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也可能是身體不好的信號。出汗與健康也有關係!以下5種出汗情況,是身體在發出健康預警!提醒你身體需要呵護了1、自汗:動不動就會經常出汗。
  • 別小看你的汗!身體最全出汗健康對照表,這9種出汗要警惕
    有人喜歡出汗,覺得汗是脂肪的眼淚(千萬別信);有人討厭出汗,因為汗液黏在身上不舒服。但不管喜歡或是討厭,都必須重視出汗這件事,因為你的身體可能會藉助出汗傳遞一些信息,這期,黃老師就來教你如何讀懂這些信息?
  • 身體出汗就是排毒?注意:這3種出汗,或是大病預兆
    在感覺到悶熱的時候身體通常就會有出汗現象,通過汗液的流失,蒸發水分來帶走體溫,這樣才能保持體溫的正常。很多人在出汗的時候十分開心,認為這是身體排洩毒素的過程,可以將體內垃圾廢物排洩出來,維持身體健康狀態。那麼,出汗是身體在排毒嗎?
  • 你身體哪裡愛出汗?出汗也會反映五臟健康,4個地方要留意!
    特別是一些朋友在進行一些劇烈運動以後都會出汗。而汗水主要是通過身體汗腺所產生的,下丘腦的汗腺中樞會控制排汗,但是下丘腦是有一個設定的值,若是身體溫度過高,那麼下丘腦就會激活交感神經,從而導致汗液的排出,隨著汗液的蒸發也會帶走身體上的熱量。不過一些排汗卻是異常的,同等條件下有些人是滿頭大汗,有些人卻很乾爽。異常出現反射五臟健康?讓中醫告訴你,身體這4個地方需警惕!
  • 出汗就是排毒?提醒:身體這兩個部位出汗是疾病徵兆,希望你沒有
    汗水在皮膚表面蒸發的時候,會帶走一部分熱量,進而會達到給身體降溫的效果。此外,當人體在緊張、運動的時候也會出汗,這是正常的生理性出汗,對身體健康並沒有影響。需要注意的是,在大量出汗後,應該注意補充水分,避免身體缺水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不過如果是身體這兩個部位出汗,則是疾病的徵兆,希望你沒有。
  • 都說多出汗排毒好,但總是這個地方出汗可就要小心了!
    【做法】:晚飯的時候,把2~3瓣大蒜切碎了,擱置20分鐘,讓它氧化一下,大蒜的有效成分是要跟空氣接觸以後才能發揮出來的。然後,可以在吃餃子、吃麵條的時候,生吃這些大蒜。蒜是走肺的,它能夠幫助肺熱起來,有一定的驅趕肺寒的作用。對於心臟功能,它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 出汗都有好處?提醒:這七種異常出汗要警惕,或是身體出現異常
    事實上,除了在運動以及受熱後的出汗以外,其它的出汗情況大多數都是異常的,容易造成身體脫水,從而影響到健康。下面就教大家分辨七種異常出汗的類型,並用中醫教你該如何解決異常出汗的問題。1、自汗自汗是指患者不自覺出汗的一種情況,這一類人的身體通常比較虛弱,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感冒、疲憊和怕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保暖,多吃有營養的食物並堅持鍛鍊,從而達到改善體質和減少自汗的效果。
  • 出汗多,暗示哪裡出了問題?不同部位出汗,預示不同問題,要注意
    溫度高的時候,身體容易出汗,這樣的出汗情況,很多人都會遇到,出汗本身是身體代謝調節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情況,在這過程中,有些時候,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人會面臨出汗多,不禁很疑惑,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很多人會說出汗多,說明身體在排毒,確實出汗與溫度有很大的關係,藉助於出汗,會順利排出毒素,因此,有很多人會把出汗當作了排毒的過程,在夏天,出汗多,身體水分流失增多,一旦流出的汗液太多,沒有得到水分補充,很容易面臨水液失衡,通過多喝水,能夠調節身體,還能加強腎臟排洩水分的能力。
  • 天氣熱出汗多,是身體在排毒?四個部位出汗異常,或是大病徵兆
    這不是好事,得引起注意,胳肢窩出汗並伴隨著頭暈,身體乏力等,很多人都認為是天氣熱導致的。可是,這可能是身體虛的表現,身體虛弱由很多原因引起,可是出汗去是看病的關鍵,由胳肢窩出汗就知道可能是氣虛。了解了這個平時就要注意調養,多吃蔬菜水果,大棗,保持好心情。
  • 晚上睡覺出汗的原因有哪些?睡覺經常出汗,應該怎麼辦
    出汗是一種十分正常的生理現象,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情況。但是,很多人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會有很嚴重的出汗情況,一旦有這樣的情況,就需要多加注意了,平時也需要多多進行調理。那如果晚上睡覺經常出汗,應該怎麼辦呢?
  • 出汗多代表身體好?晚上睡覺老出汗的人,可能存在這4個問題
    一般情況下,大量運動之後身體產生的熱量多,因此就會有身體出汗表現,通過汗液排洩的方式來帶走熱量,才能夠維持體溫正常。另外,環境溫度改變也會讓人的身體有出汗的現象,在悶熱的環境下很多人就會大量出汗,這是體溫調節的一種表現。那麼,出汗越多,是否身體越健康呢?
  • 灸後不出汗、出汗多、出臭汗虛汗粘汗,分別代表什麼?怎樣健康出汗?
    一、艾灸出汗多,真相可能出乎你想像現在大家常用的艾灸方法基本分兩種,一是手拿艾條懸灸,另一種用艾灸盒或者隨身灸(統稱為工具灸)。手持艾條灸就像烤燒餅,工具灸就像蒸饅頭, 局部汗出不能蒸發 ,相當於種地時使用地膜,所以工具灸出現水痕,並不一定是溼氣大,如果懸灸,則可說明溼氣大。為什麼呢?
  • 一動就出汗和很難冒汗的人相比,誰的身體好?中醫告訴你答案
    有些人說長期不出汗的人群身體不好,那麼兩種不同的出汗方式相比,誰的身體更好呢?一、到底是一動就出汗對身體好,還是很難冒汗對身體好呢?出汗就是身體中熱氣升騰,多餘的津液排洩的過程。人體表層的肌膚就是蒙上了一層保鮮膜,汗液就是通過高溫從各個縫隙中流露出來。
  • 手腳、腋窩愛出汗的要注意了,有可能是身體出現了問題
    夏天是一個全民愛出汗的季節,如果一個人都不出汗的話,那才是不正常的。夏天在室外走不到五分鐘,不少人都會汗流浹背,人的手掌、腳掌、頭、脖頸等都是比較容易出汗的區域。對於出汗,我們把所有的出汗都歸結於「排毒」,其實這是一種片面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