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就出汗和很難冒汗的人相比,誰的身體好?中醫告訴你答案

2020-12-26 中醫科趙曉峰

經歷了一個夏天高溫的洗禮,大家都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有些人每天的運動量非常大但是身上一點兒汗都沒有,有些人稍微活動了一下還在呼呼地吹著空調卻大汗淋漓。有些人說長期不出汗的人群身體不好,那麼兩種不同的出汗方式相比,誰的身體更好呢?

一、到底是一動就出汗對身體好,還是很難冒汗對身體好呢?

出汗就是身體中熱氣升騰,多餘的津液排洩的過程。人體表層的肌膚就是蒙上了一層保鮮膜,汗液就是通過高溫從各個縫隙中流露出來。如果保鮮膜保護的非常密封,汗液就很難從體內排洩出來。長期很難冒汗對身體是沒有好處的,了解正常的出汗情況,更能有效地照顧自己。

二、中醫告訴你答案,關於出汗的幾種情況?

1. 自然環境下的高溫,身體會出熱汗

天氣非常炎熱的時候毛孔的大門就會自然地張開呼吸,將身體中多餘的熱量轉化成汗液排出。包括在正常體溫環境下過量的穿衣導致體表溫度升高,也易造成出汗。不過中醫建議大家要小心外界的斜風,要是喜歡貪涼身體就會容易遭到病毒細菌的侵害。

2. 自然環境下的高溫,身體會出冷汗

生活中大家肯定都遇到過空調間裡明明還很燥熱的人,但是也存在一小部分裹著厚衣服的人,時不時地還會打噴嚏,身上冒冷汗。準確而言,這種人群身體中陽氣不足,經常會畏冷畏寒。天氣溫差轉變時,出汗就會發生異常,中醫建議多出去曬曬太陽固本聚精,讓排汗系統恢復正常。

3. 自然環境下的高溫,身體很難冒汗

有些人一年四季都和常人一樣但就是身體不出汗,可能就是身體內部元氣損傷了。身體中有大量的冷氣寒氣就會造成皮膚表層緊閉,身體裡僅存的熱量都不足以維持出汗的體徵。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缺乏津氣,如果沉迷於一些傷脾傷腎的生活習慣中就回失去汗液的動力來源。

三、如何做才能促進排汗,恢復正常體循環

在右手的虎口位置有一合谷穴,不管是一動就出汗還是很難排汗,都可以堅持按摩擠壓。經常按摩這個穴位可以很好的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能力,幫助肌膚毛孔在正確的時間打開,讓多餘的汗液排出去的同時阻止足量津液的異常代謝,保護身體不受疾病困擾。

經常一動就出汗的人群就要保護好自身津液的消耗,平時多吃一些補陰養津的食物,比方說:松子、小米、山楂等食物,逐漸地將其補回來。很難冒汗的人群就應該勤加運動,讓身體的循環系統運作起來,恢復了以往的生機活力自然就能有規律的排汗。

綜上所述,出汗一定程度上體現著人體內環境的變化。中醫認為任何一種異樣都需要儘早的開始調理,雖然並不是判定身體健康的決定性因素,但是對於體質還是有著相應的促進作用。不管是出現異常的哪一種情況,建議大家都要儘早的留意和防護。

相關焦點

  • 疑問:吃飯都出汗的人,和不愛出汗的人相比,誰的身體更好?
    中醫裡有一個詞叫「飲食汗」,指人在吃飯的時候會出汗,有時候能把衣服都浸溼,相反有些人吃飯卻不出汗,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有人吃飯出汗,有人吃飯反而不出汗」?「吃飯出汗和吃飯不出汗的人相比,誰的身體更好呢」?一、吃飯出汗的人出汗是人體排洩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是機體通過皮膚散熱的主要方式。那麼吃飯出汗的原因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
  • 為什麼有人從不出汗,有人動不動就滿身汗?中醫告訴你原因!
    夏天天氣炎熱,出汗是十分正常的。但有些人出汗少,有些人卻出汗特別多。那麼出汗多是什麼原因?汗,原指人體在運動或其他因素下通過皮表毛孔排出的液體。出汗是人體排洩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前兆,應引起重視。
  • 動不動就出汗的人和很少出汗的人,哪種更健康?答案可能有些意外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有些人可能坐在那裡一動不動或者是吃著飯的時候就汗流浹背地,止不住地流汗。而有些人,就算天氣再熱,運動量再大都不一定會出汗。這兩種人在互相羨慕的時候也會總是覺得自己是不健康的,那麼這樣的情況到底好不好呢?出汗多和不出汗的人哪一種相對更健康?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有人動不動就滿身汗,有人從不出汗,這是為什麼?3個原因告訴你
    隨著溫度的升高,很多人開始出汗,在外面走一圈就已經全身溼透了。然而有些人幾乎沒有出汗或者出汗很少,和汗多的人相比,差別不是一般的大。那到底出汗少正不正常呢?你真的了解出汗嗎?其實出汗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機體天生的一種保護機制。
  • 夏季愛出汗是什麼原因?稍微動一動就汗如雨下
    汗水就像身體的天然「空調」,這個比喻很是形象,夏天天氣炎熱,是我們最容易出汗的時候。其實,出汗只是身體主要的一種排毒方式,還有一種方式是小便。 相比於小便來說,出汗排毒效果更佳。出汗可以有效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身體抵抗力。
  • 身體這些地方出汗或是疾病徵兆 尤其注意三種汗液異味
    上海熱線訊,夏天高溫,有的人耐熱倒還好,有的人在空調房裡都能動不動冒汗,就連睡著都能出汗!一早上醒來渾身摸著都是黏答答的…… 其實睡著出汗,醒來汗止,在中醫裡被稱為「盜汗」。 這些人常有手腳心熱、心煩、面部發紅髮熱、口咽乾燥等特點,中醫認為是陰虛表現。
  • 為什麼有人動不動就一身汗,有人再熱也不出汗?讓中醫告訴你答案
    出汗的多少,能告訴我們身體的不同情況嗎?儀錶盤採用的虛擬駕駛艙技術。也就是七同恐龍號了。屬蛇人天生就很冷靜。使天然提取物和菸葉香氣渾然一體。卻在尋找中。在小吃街附近住的酒店。如果你能處理好。也儘量減少一些高強度的運動項目。祥雲、金龍呼應。但是自從找回系統改版之後。隨著國家醫療水平的提高。自己在外這麼累了。較上年人均增加了2元。壓根沒發現別人不開心的表情。
  • 出汗未必是排毒,幾類出汗情況留心,可能是體內溼氣重了
    導語:現在這個天氣,潮溼悶熱,很多人為了躲開這個天氣就一味地抱著空調不放,幾乎二十四小時不出門,體內也會積累很富溼濁的寒毒。為了能排出這些毒素,又有多數人選擇出汗排毒,可以追求那種大汗淋漓的效果。但是,未必汗出得越多,身體就越健康哦。
  • 你身體哪裡愛出汗?出汗也會反映五臟健康,4個地方要留意!
    特別是一些朋友在進行一些劇烈運動以後都會出汗。而汗水主要是通過身體汗腺所產生的,下丘腦的汗腺中樞會控制排汗,但是下丘腦是有一個設定的值,若是身體溫度過高,那麼下丘腦就會激活交感神經,從而導致汗液的排出,隨著汗液的蒸發也會帶走身體上的熱量。不過一些排汗卻是異常的,同等條件下有些人是滿頭大汗,有些人卻很乾爽。異常出現反射五臟健康?讓中醫告訴你,身體這4個地方需警惕!
  • 別小看你的汗!身體最全出汗健康對照表,這9種出汗要警惕
    有人喜歡出汗,覺得汗是脂肪的眼淚(千萬別信);有人討厭出汗,因為汗液黏在身上不舒服。但不管喜歡或是討厭,都必須重視出汗這件事,因為你的身體可能會藉助出汗傳遞一些信息,這期,黃老師就來教你如何讀懂這些信息?
  • 中醫實戰:愛出汗,就是痰太多!一張方子10味藥,讓我深思至今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病因病機學》、《中醫方劑學》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今天這篇文說,我想跟你聊聊,愛出汗這件事兒。對這件事兒,我有一段親身經歷。有一回,一個人託朋友的關係來找我。這個人是女性,年40多歲,身體偏胖。她在大概4個月之前吧,有一回患上感冒。
  • 運動時,出汗較多的人和出汗較少的人,誰的身體素質更好?
    運動時出汗再正常不過,尤其是炎熱的夏天,在室外坐著不動就會出汗,別提做高消耗的運動了。有的人會選擇在有空調的室內鍛鍊,而一些人則很享受大汗淋漓的感覺,認為出的汗越多則燃燒的脂肪也會越多,多出汗也有利於身體排出毒素。
  • 都說多出汗排毒好,但總是這個地方出汗可就要小心了!
    夏季氣溫一高,我們就容易出汗,特別是那些比較胖的人,動不動就出汗。很多人說出汗排毒好,但如果總是一個地方出汗就不是件好事了。發汗的原因有:外界氣溫升高引起發汗;或體內產熱增加所致的熱刺激引起發汗;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吃辛辣熱燙的食物、運動等亦可引起發汗。
  • 出汗與健康也有關係!這5部位出汗,是身體在發出健康預警!
    中醫認為,在夏季人體出汗量加大,可以排出身體的溼邪,減少溼熱和溼寒對身體的傷害。在夏季切忌貪涼怕汗,一味的貪涼吹空調會造成一些冬季高發的慢性病。但是凡事過猶不及,一味的追求出汗也是不對的,不是出汗越多對身體就越好。出汗越多,排毒越多嗎?
  • 睡覺出汗怎麼回事 可能是你的身體出問題了
    眾所周知,睡覺的時候出汗就可能是預示著身體出現了問題。那麼睡覺的時候為什麼會出汗?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睡覺出汗是什麼原因  晚上睡覺出汗,有兩種情況,一是室溫過高,被子過厚,這種出汗是正常的。另外就是盜汗(中醫的一個病證名)。盜汗是指睡覺時出汗,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洩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徵。
  • 千萬別把出汗當「大敵」!用「它」 洩熱、排寒溼,不傷身體
    其實,花盡心思讓自己不出汗的做法是大錯特錯的,平時出汗少,毒素排不淨、免疫力下降,感冒、關節炎、失眠就會找上你,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發病率也是成倍漲……不出汗,人不安千萬別把出汗當「大敵」在中醫看來,適當出汗有助於排出體內的溼邪和熱毒,人也變得精神抖擻,出汗的七大好處!
  • 身上不同位置出汗,是身體在發出警告?3種情況出汗不能掉以輕心
    相比於身體的其他部位,有些人手腳心特別愛出汗。如果出汗量較少,只是偶爾出汗,大家不用擔心是身體健康有問題。從身體結構上來看,手腳部位因為沒有毛髮,散熱功能會差一點。且還是人體汗腺分泌較為密集的地方,這個部位少量出汗並不能代表是身體健康有問題。
  • 愛出汗是否和淋巴瘤異常有關?提醒:愛出汗可能是4種疾病徵兆
    氣溫降低,晚上要蓋厚被子才不會著涼,可是老張發現自己每天晚上很容易冒汗,額頭汗津津的,早上起床後背溼透一片,以為是被子蓋多了,減了一床,還是一樣出汗,而且最近感覺人脾氣很暴躁,動不動就生氣,非常不舒服。 3月25日,老張起床洗臉,一摸脖子,有個小腫塊,趕緊到了醫院檢查,醫生幫他做了一系列檢查,讓他3天後來取報告。
  • 產後為啥狂出汗?正常現象,教你幾招減輕出汗還不影響恢復
    產後冒汗不僅會帶走身體裡大量的水分,還有鈉元素,如果這兩種物質沒有及時補充,很可能會導致產後寶媽出現「脫水」情況。寶媽月子期間狂出汗,是正常現象嗎答案是:確實是正常現象,這時候冒的汗都是虛汗,並不用太憂心。
  • 若是這3個部位出汗,暗示身體有大問題了,別以為只是太熱所致
    這本來就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更是正常生理情況下的反射活動,日常生活中,做完運動或大幅度動作過後體內會產生大量熱量,汗腺就會分泌汗液;此外,人在精神緊張或情緒激動時,也會冒汗,可以說沒有人是不會出汗的。不過,正因為出汗太過平常了,人們也就往往容易忽略一些異常的出汗,有時候身體會藉助出汗傳遞疾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