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愛上一個註定不能在一起的人,理性和感性誰贏

2021-01-13 留在後城

【一張椅子,一個故事,把你留在這裡】

文/Anna,Z

人的一生會遇到四種人。可能是他愛你,你不愛他;或者是你愛他,他不愛你;亦或是你們相愛,但是不能在一起;也有的是他不愛你,你也不愛他,但是你們要在一起生活一輩子。

很多時候,如果我們有時候身不由己愛上一個不能在一起的人,這種情感和理智的較量從一開始就處於「巔峰對決」狀態。因為心裡明白,愛到最後,總是免不了傷痛,但是就是捨不得。當你愛上一個不能在一起的人,怎麼辦?

一、原則性問題不能出錯

現在很多人宣揚愛情無國界、無年齡、無性別等等,國界、性別、族群都不是問題,我們今天拿年齡和已婚這兩種情況說說。

看到一個網友說,她喜歡上自己的叔叔,叔叔比她大三歲,長得好看,兩個人有共同話題,他對她特別寵愛。他今年高考,她今年中考。兩個人都是未成年,思維還沒有成熟,怎麼認清那是愛還是親情?

現在越來越多的爺孫戀、叔侄戀,這是大人很不負責的事情。我們這樣想,一個已經成年了,有完善的思考能力,一個是未成年,她對愛的理解還不完善,這就很有可能被誤導。我們先不說是不是真愛,如果成年的一方是有戀童的癖好,一心一意誘導未成年,未成年很可能特別聽他的話,一步一步被他教導,變成他想要的那種人。仔細地思考一下,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嚴重的話,有的還會觸犯刑事條例。

再說說已婚的情況,有網友說,他喜歡上一個有老公的女人,為了她,他經常去她的店裡消費,就這樣過了兩年。他前幾天向她表白了,希望可以在一起,哪怕三個人在一起也無所謂。

先不說每天看到愛的人和別人在一起有多痛苦,我個人是無法接受和別人一起分享一份愛,分享一個人。喜歡就是要麼成全,要麼佔有,沒有什麼是可以和別人共享的。別人有家庭,如果幸福美滿,你就不應該告白,愛一個人不就是希望對方幸福,對方已經很幸福了,你為何要去打擾對方的生活?假如對方生活不幸福,你們相愛,那也要對方先離婚,否則就是出軌。出軌這是原則性問題,有沒有想過這個婚姻裡另一個不知情當事人的感受?

二、錢才是硬道理

錢和愛情是世界上最難的兩件事。但是非要選一個,我選努力賺。以前年少無知,大言不慚「有情飲水飽」,長大了明白愛情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生活是需要柴米油鹽的,自己都過不好,沒有人願意在你身上浪費時間。

錢只是一個標誌,內裡是提高自己。既然愛而不得,不如先做些努力提升自己,就算最後兩個人還是不能在一起,你優秀了,也能吸引到更優秀的人,你優秀了,可選擇的範圍就更廣。

三、珍惜兩個人在一起的點滴時光

對於有些人來說,不能在一起可以變成至親,有些人可以變成知己,開心一起分享,難過彼此安慰,平時不打擾各自的生活,只是偶爾小聚時享受當下的依偎,偶爾小醉時,互訴你儂我儂的話語,這就足夠了。可是對於有些人來說,真的愛上了,不能在一起,再多看一眼都心痛到窒息,不如不見。

既然知道不能在一起,又放不下,捨不得,不如拋開一切,不去想太多,珍惜每次見面的機會。按我現在的想法是,兩個人能多在一起一秒鐘也是賺到了,能多看一次對方的笑臉也是知足的。

等你等到那個讓你朝思暮想魂牽夢縈的人,你會非常痛苦。理智告訴你不可以,感性又告訴你不要怕,那種感性與理性的撕扯,是一種深深的自我傷害。其實人活一輩子,最重要的是活著的時候,愛上一個能不能在一起的人,日子都是一樣要過的,祝福所有人都愛有所得。

相關焦點

  • 愛上一個註定不能在一起的人,看看吧!
    世間,總有一些愛情,註定沒有圓滿的結局,不管你是多麼的努力付出,愛得多麼的刻骨,都是無緣在一起,糾纏無用,埋怨無用,因為一切都有註定。註定得不到的愛情,最唯美,最傷感,最難忘,最讓人肝腸寸斷,只因今生得不到,若是能夠輕鬆得到的,那就不會有刻骨銘心的記憶,也不會有撕心裂肺的痛苦。
  • 理性和感性的人,誰是最後贏家?
    當喜歡的時候,你用盡感性,憑自己的意願放肆,而當愛的時候,你用理性來克制自己,為對方的意願做更多的考慮。Part 02每個人頭腦中都有一對姐妹在《理智與情感》這本書中,簡·奧斯汀寫了一對性格迥異的姐妹的情感經歷,理性的姐姐埃莉諾喜歡上一個名叫愛德華的男人,卻發現他早就有了未婚妻,感性的妹妹瑪麗安愛上魅力青年威洛比,但威洛比最終卻因為想嫁個富婆吃軟飯而娶了個富家千金。一個恨不相逢未「娶」時,一個遇人不淑,聽起來這對姐妹之中的哪一個都非常悲慘對嗎?
  • 理性和感性的人,誰是最後的贏家
    喜歡就會放肆,但愛會克制從這句話來看喜歡和愛似乎並不是同一種東西,其實不僅僅是年少時候的我們,甚至是現在的我們對喜歡和愛的區分都是困惑的,混沌的,但其實我們的心早已為我們做好了判斷,當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審視自己的時候,會發現我們本身就在以兩種態度對待這兩種情感,當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會變得感性
  • 理性和感性
    NO.332 一直以來,感性小人兒佔據我內心居多,理性小人兒偶爾會出來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但今年,我其實已經足夠理性,事情基本看得透。不過,要讓理性在生活裡作為主角登場,他還有些脆弱,走得不穩健,理性撲街的事情,還是會發生。
  • 韓紅:在感性和理性之間
    暫且不論以上這些觀點孰是孰非,韓紅這樣敢說、敢想、敢做的性格,註定會招一部分人的恨。更何況處在娛樂圈,誰不是一個八面玲瓏左右逢源的人精。在圈子裡那麼久了,韓紅難道會不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嗎?她肯定知道,只是她不樂意。她太直、太剛,太過感性,不夠圓滑。感性不一定是要在聽到愛情故事時哭哭啼啼,也可以是選擇不迎合,只聽從自己的內心去做正確、吃力但不一定討好的事。
  • 理性和感性的人,誰是最後贏家?(文末有福利)
    在《理智與情感》這本書中,簡·奧斯汀寫了一對性格迥異的姐妹的情感經歷,理性的姐姐埃莉諾喜歡上一個名叫愛德華的男人,卻發現他早就有了未婚妻,感性的妹妹瑪麗安愛上魅力青年威洛比,但威洛比最終卻因為想嫁個富婆吃軟飯而娶了個富家千金。一個恨不相逢未「娶」時,一個遇人不淑,聽起來這對姐妹之中的哪一個都非常悲慘對嗎?但是在故事的結局,她們兩個人都獲得了幸福。
  • 公義和憐憫、理性與感性
    神的這兩面特性看似對立,其實原因在於人的軟弱不足、作惡犯罪。因為若人行善,則神的公義帶給人的是祝福賞賜;反之,若人行惡,神的公義帶給人的就是咒詛刑罰。所以神的公義不必然令人畏懼,除非是人做錯犯罪了。但是問題就在於,自從人類始祖吃了神所吩咐不能吃的」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罪就入了世界(羅五12)。神的律法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審判之下(羅三19)。
  • 為什么女人感性而男人理性呢
    女人感性,男人理性;女人的感性來源於女性的陰柔、內斂、含蓄的特質和千萬年來進化的結果。女性骨子裡的陰柔、內斂、含蓄的特質註定她們無法採取主動出擊的方式來獲取一切她們想獲取的,比如愛情、婚姻、物質、精神等。
  • 庚子雜說——理性最好?感性最棒?
    其中,「理性」和「感性」就是一對很有意思的詞語,值得拿來琢磨一番。首先,「理性」和「感性」這兩個詞語,在當前的普遍認知中,內在具有一定的對立性,就像評價一個人十分理性的同時,潛臺詞就是這個人不夠感性。但是又有一點十分特殊的是,「理性」和「感性」這兩個詞又都是較為明顯的褒義詞,用在別人身上,只要不加過於極端的詞語做前綴,就都是誇獎。
  •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感性與理性並存
    可說到這裡就奇怪了,明明每個人都知道,如果自己想要減肥「管住嘴,邁開腿」就能夠做到了,可為什麼明明立志減肥、明明多次立志,卻還是最終敗給旺盛的口腹之慾、最終選擇吃藥呢?難道理性,最終就只能敗給感性麼?而這時候,你說是「反正人就這一輩子,死了就死了」這樣對家庭、健康不管不顧,還是遵從理性、遵從現實需要,選擇戒菸呢?如果你覺得這個問題對你來說還比較遙遠,那請問:假如現在的你已經有些過度肥胖,你是選擇聽從內心的聲音繼續大吃大喝,還是在身體得病前控制體重呢?
  • 人有理性和感性,你必選一性!
    我們應該很熟悉,現在很多家長的成功育子經驗:只顧學習,孩子的時間表上,一切和升學考試無關的東西都去掉,沒有藝術、沒有遊戲,沒有交友、沒有自由……        但要知道:影響人一生幸福最重要的東西,你沒有讓孩子學。        家長可能會認為,這樣就能讓孩子獲得他所希望的人生.
  • 《親愛的自己》陳一鳴,一個兼具理性和感性的人
    陳一鳴是很複雜的人物,複雜到你會想用很多詞來形容他,非要概括,那他就是兼具理性和感性的人,既有偏理性的原則邏輯感,又有偏感性的有擔當和重情義,並且他很愛他的女朋友。陳一鳴是原則性很強,有清晰的自我思想和處事邏輯的人,他對自己的觀點篤定且自信,這可能源於名校(上海財經大學畢業)畢業,且工作十年年少有為的原因。
  • 愛情世界裡:感性與理性的較量,勝者為王?這篇解析給你答案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理智與情感,愛情裡的天秤應該傾斜於哪一邊?其答案,不論傾斜於哪一邊,都是基於自身的幸福考量,而幸福在於你的選擇。愛情世界裡的男男女女,就是感性與理性的一種碰撞。Part 1 關於女人感性女人因感性比較情緒化,當判斷一個男人是否真正被自己擁有時,就會不自覺地依賴情緒,感性而發,在一些現象裡去找答案:他是否在乎自己?他是否真正愛自己?他是否會一如既往地愛自己?某天失去他會不會難以承受、會不會痛苦難熬?
  • 《幼女戰記 劇場版》感性和理性的鬥爭,神無法阻止的勝利!(內含劇透,慎入)
    ,希望譚雅能成為有感情有信仰的人,所以存在X選中的使者都是非常感性的人,安森和瑪麗。我想撇開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鬥爭,只單說感性和理性的鬥爭。 譚雅明顯是一個絕對理性的人,她把戰爭視為工作,就算說殺人無數也沒有半分愧疚,一點也不覺得自己哪裡做錯了。而瑪麗又說一個絕對感性的人。從她不顧父親的願望(讓她們母女在安全的地方生活)參軍這一點,感性就可見一斑了。
  • 今晚《非誠勿擾》,談談愛情中的感性和理性
    不少女嘉賓表示:「戀人之間的溝通也很重要,男嘉賓在那猶豫一分鐘,為什麼不告訴女生自己擔心的地方和內心的想法呢?」愛情到底該感性還是理性?成為了現場的熱議話題。女嘉賓劉明月認為:「情侶之間的一些小情調,比如女生問男朋友『我好看嗎』,男生可以感性一些。」張露文隨後補充道:「如果交往對象身上有一些很不好的習慣,可能會影響到你的話,這時候就要做出理性選擇。」
  • 活在當下 如何感性和理性共存?
    張艾嘉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首李宗盛。越理性的人,越能聽出李宗盛作品中的感性。也許你也經歷過年少輕狂,錯失過真愛,在深夜痛哭過,然後用理性和堅強將自己偽裝。但有那麼一刻,煽情的旋律和歌詞喚醒你的回憶,再怎麼理性的人,都會被擊垮所有防線,痛痛快快大哭一場。
  • 30歲,我註定愛上了一個不能走到一起的人!
    很高興百忙之中你來看我的文章,今天的故事是有關於我愛上了一個註定走不到一起的人的故事。30歲,對於一個男人而言應該有愛情了,而對於我而言還沒有結婚。家裡這一輩的人,就剩下了我一個人了。家裡現在就是父母催我趕緊結婚。
  • 理性與感性的辯證
    理性和感性經常被作為一對相互比較的詞,在我看來,無論理性還是感性都是情感的一種表達,理性是理智型的表達,感性是衝動型的表達。感性往往被理解成「感情用事」,感情上來了就不管不顧,什麼門當戶對,什麼醜俊、貧富的,說私奔就私奔——往往來得快也去得快。
  • 愛情是感性的,婚姻是理性的,而人是複雜的!
    圖:來自網絡、文:大牛忙因為有了感性,愛情才能溫馨浪漫。為了你,我曾經不計後果,只因為我還愛著你;因為有了理性,婚姻才能長久平安。這些年拒絕了很多人的追求,因為我的心裡,依然只愛著你一個人!以下這些話,你或許聽到過,或許能讓你找回似曾相識的記憶。
  • 《星際探索》理性和感性之間的矛盾
    個人認為,這是一部重點討論了理性和感性的關係的電影。雖然電影想要傳遞的結論我不同意,但並不影響導演把人類的理性狀態和感性需要表現的真實可靠。老Mcbride在電影中是一個追求不斷前進的人,這種執念讓他在面對隊員想要回地球的行為時,將其認定為是背叛。以旁觀者視角來看,追求極致的理性,是一種擺脫生物屬性的狀態,說白了,就是失去"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