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內容,才是國漫新機會?

2020-11-17 騰訊網

作者|顧 韓

編輯|李春暉

2017年以來,短視頻異軍突起,重塑著大眾的娛樂消費習慣與網際網路上的內容形態。當年因網劇精品化浪潮退出歷史舞臺的碎片化短劇,搭載著豎屏的新概念捲土重來,成為炙手可熱的新風口。近期播出的《只好背叛地球了》與《通靈妃2》就都採用了豎屏短劇的新模式。

前者改編自抽紙小jin同名漫畫作品,勝在短劇基礎上又加入了互動玩法。後者改編自騰訊動漫平臺上的同名作品,勝在題材夠熱門(古風奇幻少女心),IP經過了漫畫、動畫、真人短劇第一季的逐級放大,相比之下更具產業意義。

事實上,從全球範圍看,動漫和小說都是影視改編的源頭活水——美國有漫威宇宙,日本、韓國也有各具特色的漫畫與漫改作品,漫畫的IP價值得到充分放大。中國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後,國漫的量與質都有了很大提升,稱得上S級爆款的卻並不多,次元壁的突破似易實難。

如今,寒冬與疫情的影響、成本與集數的限令、短視頻帶來的碎片化消費方式,或許都意味著影視行業需要放下對連續長劇模式與長篇小說IP的依賴,尋求新的突破、新的內容出口。而這,會是國漫IP超車的機會嗎?

國漫掘金難

2019年,雖然動畫電影《哪吒》以50億票房制霸暑期檔,《羅小黑戰記》的劇場版則以高口碑出圈。許許多多的新動向,都將人們的目光吸引到了默默積累數年的國漫產業上。

根據艾瑞諮詢核算,2019年泛二次元用戶規模達到3.9億人,漫畫市場規模達到22.5億元,動畫市場規模將達到164.6億元。動漫行業整體發展宏觀環境主體向好。

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爆款的誕生仍具有相當大的偶然性。國漫的產業化程度,以及二次元文化在大眾中的滲透程度還遠遠不夠,作為IP的潛力也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原因何在?首先來說,動漫是低幼向內容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動漫作品很難從小眾走到大眾領域,為自己正名。網際網路分眾化、圈層化的傳播與互動模式也增加了破圈的難度。

更重要的是,網際網路上的娛樂內容百花齊放,國漫興起不算早,前有更加成熟的網文,後有蓬勃興起的視頻。如今更是短視頻、廣播劇等門檻相對更低的影音娛樂當道,將用戶的注意力分割至碎片化。漫畫作為圖文內容,在吸引受眾方面並不佔據很大優勢。

大IP時代也提供了一些應對之道,如強化與上下遊各產業鏈條之間的聯繫,向上借勢小說IP,向下通過改編授權等方法,利用多種新型媒介形式放大動漫IP價值,比較常見的改編方向是動畫與真人影視。

前者還原度高則高矣,但輻射範圍依然是二次元人群,破圈效果有限,除非做成院線電影。後者是一種傳統而有效的突破次元的方式,對小說與ACG類的IP來說都是如此,不過目前來看,能夠以院線電影、真人影視這種「重度方式」進行開發,且開發成功的國漫IP寥寥無幾。

究其原因,首先自然是重度開發投入高、周期長;其次,投入有保障並不等於結果有保障。2017、2018年左右,網際網路上就刮過漫改熱潮,然而作品大多沒能收穫太好的市場反響,改編效果往往會陷入兩面不討好的困局。

這固然有改編環節的問題,但從國漫本身來講,許多作品創意新穎,腦洞太大,但世界觀、劇情都不夠成熟,給影視化呈現帶來不小的挑戰。

因此,結合種種現實因素,國漫乃至漫改劇,是否應當嘗試一下新思路?硬糖君認為,開頭提到的《通靈妃》豎屏短劇便是一次舍長求短的實驗,也是國漫IP開發的一種探索。

短有短的「小心機」

正所謂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國漫想要出圈、被更多人看見,需要主動去適應用戶,短視頻何嘗不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從更現實的角度看,短內容的試錯成本也要遠低於傳統的重度開發,對非頭部的IP也同樣友好,還可以承載更多的功能性,比如豐富與共建內容、填補優化世界觀、放大強化優勢元素、定位觀眾high點等等,為將來可能的重度開發打下基礎。

以「漫改真人豎屏番」《通靈妃》為例,作為國漫頭部IP,《通靈妃》有著龐大的粉絲基礎:漫畫自2016年5月上線以來,總人氣433億,總收藏504萬;動畫2018年11月開播,全網播放量破10億;漫改真人豎屏番《通靈妃》由騰訊微視、騰訊動漫聯合出品,第一季於2019年12月底播出,全網總播放量達5億,在各大熱度榜單表現突出,微博總閱讀量高達9億,並作為豎屏短劇的一次創新嘗試在業內收穫關注。

「我們一直認為,漫畫跟豎屏短劇是天然契合的——都是豎屏觀看、都需要單章節具備足夠的吸引力,同時要有強連續性。並且短劇是在碎片時間內用關鍵信息抓用戶,這與漫畫這種輕娛樂形態不謀而合,所以我們從2019年初就開始跟各個平臺聊短劇的合作」,騰訊動漫內容負責人李筱婷告訴硬糖君。

也正是這樣的契合讓騰訊動漫和騰訊微視強強聯合起來。誠然,開行業之先河推出這樣一部創新作品,不僅需要膽量、勇氣和眼識,還需要有足夠的實力支撐。

由於短劇的IP改編還處於行業啟蒙階段,作為行業中首度試水的團隊,騰訊動漫與騰訊微視針對首部漫改作品的打磨長達半年之久。為了更好地展現動漫IP本身的特質,李筱婷提出,希望以騰訊動漫團隊主導、騰訊微視團隊協作的劇本創作方式,最大程度還原動漫劇情及情緒,微視團隊主構思如何用豎屏方式去表達和呈現。

不過,這件事的艱難程度還是超出了她的預期。作為首度試水,在能夠找到的編劇之中,影視編劇已經習慣了長劇的模式與節奏,反饋說這個故事不適合改成短劇,而短劇編劇又覺得漫改很難,需要時間。

無奈之下,李筱婷再次決定由騰訊動漫團隊操刀劇本,以三周時間,完成了前期資料梳理,將懸念點和動漫用戶喜歡的劇情點標註出來,並與微視團隊的編劇老師及四位網文作者一起完成了第一季全部50集的劇本。

從結果來看,兩個團隊的努力沒有白費。漫改真人劇之所以難做,是因為按照傳統連續劇的思路,漫畫往往內容量不夠,需要補充原創劇情,同時為了真人劇的可信度問題,視覺上不大可能高度還原,所以在粉絲看來,改出來往往就「沒內味兒」了。

但網劇、特別是網絡短劇可以大大降低這種顧慮。對於自帶鬼畜、空中飄來花字,甚至給動物配內心OS,網絡觀眾的包容度都是很高的。一分鐘左右的單集時長與豎屏規格與觀眾之前所認知的「電視劇」有很大區別,觀眾自然也不會按以往的標準去評價,反而大大燃起獵奇心理。

且微視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為《通靈妃》配備了非常好的製作團隊與演員,「製片方大腦天宮配合劇本,做了很多在短劇中難以做到的場景設置和高難度拍攝,比如屋頂戲,還有在皇宮裡柱子上的飛躍戲。」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通靈妃》並不是把四五十集的長劇切成了碎片播放,而是將原作核心的、已經得到動畫驗證的高能段落提煉出來,一集一梗,在一分鐘之內極致呈現,讓觀眾在「猝不及防」的同時高潮不斷,這是倍速與CUT時代的產物,也是短劇真正的優勢所在。

據悉,第二季在整合第一季播出的用戶反饋後,進行了全面升級,單集時長提升至1分30秒至2分鐘,提高劇情豐富度,增加亮點爆點,動畫特效、畫面效果、服化道美術、特效打戲也都進行了優化。

更主動才能被看見

短劇相較於長劇,還有一個突出優勢在於更加靈活的內容分發。長劇一般是在傳統視頻平臺獨播或聯播,小眾的漫改劇往往容易被衛視熱劇或頭部大劇掩蓋。

短劇則不然,從《通靈妃》可以看到,第一季在微視、騰訊視頻、快手、B站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短期收穫了大量關注。第二季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平臺玩法升級,騰訊微視開設專區推薦,並圍繞劇集定製了如互動答題、掛件拍攝等衍生玩法,形成了用戶和內容之間獨具特色的互動模式。

李筱婷透露,已經有幾家長劇製作方找上門來。可以看出,短劇對後續的IP開發,確實有所助益。

究其原因, 5G時代,視頻已經成為人們日常交流、娛樂、獲取資訊的手段。有數據表明,2019年,中國短視頻用戶的使用時長便超越了長視頻。2020年初的疫情也加重了短視頻平臺的媒體屬性,使其覆蓋群體前所未有地廣泛。

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50億,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7.73億,較2018年底增長1.25億,佔網民整體的85.6%。

短視頻快速的病毒傳播,高效的用戶觸達,都是國漫作品所需要借力的。而國漫輕便的內容體量,也天然契合短視頻時代所要求的信息壓縮、簡單直給。

這也不僅局限於真人豎屏短劇,目前行業正在探索漫動畫、動態漫畫等內容形態,試圖以更低的成本降低漫畫作品的消費門檻,讓漫畫動起來,可聽可觀看。

最近剛剛曝光主演陣容的漫改大劇《長歌行》,原作在2015年便推出了動態漫畫版,12集、單集10分鐘左右,在B站獲得了566萬播放、8.7萬彈幕與9.6的評分。

主創團隊燃也文化成立於2015年,是中國最早製作動態漫畫的公司之一。「動態漫畫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為什麼那麼多內容沉澱在漫畫平臺上,但是只沉澱在漫畫平臺上,沒有擴展到其他圈層」,創始人南宮泓曾在採訪中表示。

2019年的騰訊UP新文創生態大會上,騰訊動漫發布了「漫動畫」,這是一種介於漫畫和動畫之間的形式,通過補幀,加入聲優演繹、音樂音效等元素以豎屏的形式展現漫畫劇情,且節奏較快,每集僅有1-3分鐘。

從製作角度來看,漫動畫最大的優勢,毫無疑問,在於它能夠以比動畫更低的成本、更高的產能、更短的製作周期進行內容生產,畢竟每年能夠進入動畫化的作品是有限的。同時,基於短視頻+動漫IP的商業模式,漫動畫能夠以漫畫和視頻的雙渠道進行分發,藉由大眾化的短視頻平臺,以更快的速度令成熟的漫畫IP及二次元人物形象觸達更多用戶,擴大IP影響力,豐富IP衍生開發的空間。

快看漫畫則在2017年便入駐了抖音,在上面發布動態漫畫短視頻,目前官抖已發布270多支作品,獲贊超過2000萬。其中一部分是用以為漫畫引流的高能場面,也有作品連載的合輯。

總而言之,技術大潮滾滾而來,用戶習慣也正在被網際網路改變,深閱讀、長內容固然有其魅力與價值,碎片化時間所催生出的新的消費心態,也需要認真對待。,給予符合其特質的內容來,小說、遊戲、動漫、影視……都是如此,未來,行業比拼的可能不僅是內容本身的品質與創意,更是模式的突破、迭代與適應性,甚至是在最短時間內吸引用戶的能力。

相關焦點

  • 「狗哥傑克蘇」躥紅,豎屏漫動畫來襲,會成短視頻內容新風向嗎?
    1月23日,據百度發布的《2019內容創作年度報告》顯示,短視頻應用用戶規模已經達到5.94億。擁有龐大流量和用戶群的短視頻平臺,成了漫畫分發瞄準的新平臺。豎屏時代,漫畫正在擁抱短視頻。漫畫,在短視頻崛起實際上,褪下新奇的光環,漫動畫只是在動態漫畫的基礎上再升級的新概念。
  • 為什麼營銷人都開始瞄準國漫IP了?
    根據艾瑞數據預測顯示,2020年中國的泛二次元用戶規模近4億,在線動漫用戶規模也達2.5億多,Z世代對二次元和國漫的狂熱程度可見一斑。二來,國漫可開發挖掘的營銷潛力高。現在的消費者成長在物質豐盛的年代,他們對於產品的訴求並沒有停留在功能層面,情感層面的需求才是他們在消費行為中的主要驅動力。
  • 動態漫市場火熱,推動配音行業發展,卻難促國漫與世界接軌
    動態漫市場缺乏強有力的原創作品。此外,市面上很多作品大多以古裝、校園、玄幻、霸道總裁、娛樂圈等題材為主要內容,將網文的套路搬運過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內容的同質化,導致質量良莠不齊。各大平臺將其作為動漫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又會讓觀眾對國漫產生一定的質疑。唯一對國漫有幫助的就是,成為國漫的鍊金石,動態漫反映好就進行動畫創作,反之放棄。畢竟,這種試錯成本並不高。
  • 諾亞的國漫食用指南
    正因為這樣,美漫講究高效率的信息傳達,美漫中你很少看見日漫那樣連續的描寫同一個場景的分鏡,桂正和在《IS》裡用了整一頁的分鏡來表現伊織被告白之後的情緒變化,在美漫裡這種做法基本不可能出現。美漫的分鏡往往翻過一頁事情就有了顯著的進展,以戰鬥場景為例,日漫裡可能要打上十多話外加回憶個三四話的內容,美漫可能七八頁就搞定了。
  • 《塗山小紅娘》首創漫改聯動劇 探索國漫IP發展新路徑
    2015年,《狐妖小紅娘》動畫正式上線播出,已在全網收穫超75億的播放量,穩居女頻搜國漫國漫播放量第1。同時,還在Bilibili擁有621萬的追番數,常年位居搜國漫國漫品類第1的位置。兩個篇章之間的內容與人物貫穿,最終給觀眾呈現一個完整的塗山故事與「狐妖宇宙」。作為國內首部漫改聯動劇集,這將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全新嘗試。   恆星引力擔當《塗山小紅娘》的內容研發、製作及運營等工作,首次嘗試雙劇聯動的改編形式,既要保留原作精彩之處又要放大影視化的魅力,是個不小的挑戰。
  • 國漫IP怎麼玩?藏在騰訊動漫背後的商業開發思路是什麼?
    那麼國漫IP目前的現狀和未來的市場會怎樣? 隨著各大平臺對國漫IP的不斷投入和打造,至今中國二次元用戶群體已突破3.7億,預計2021年二次元用戶將打破4億大關。 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如下:  國漫IP商業生態趨於完善 IP孵化各賽道並駕齊驅,打造國漫IP 隨著新媒體、短視頻崛起,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的有效娛樂時間被更多娛樂應用所壓縮,漫畫市場也受到一定的衝擊。
  • 國漫沒有後宮漫?怕是沒看過這幾部,愛神巧克力並不是唯一
    最近幾年國漫的發展特別的快,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在國外也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但是大部分國漫還是劇情比較普通的,而且大多數是古風類漫畫,並不是像日漫一樣類型非常多,而且劇情特別有創意。但是這並不能說明國漫的內容也沒有意思,其實也有很多國漫的劇情也是非常有趣的,甚至還有一些後宮漫。
  • 網文漫改,國漫產業提速之路?
    鄒正宇也在會上坦誠地表達了:漫畫受到短視頻衝擊怎麼辦?除了頭部作者們,大部分創作者如何生存下去?「300部網文漫改計劃」應運而生。這是騰訊動漫和閱文動漫整合後的第一個大動作。推動網文漫改,不僅是為了打造以IP為核心的產業新生態,也希望為提高動漫行業整體產能和抗風險能力探路。需要指出的是,推動網文漫改和支持原創漫畫並不衝突。
  • 51部作品扎堆,國漫IP真人化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嗎?
    與此相對,國漫IP經過長時間的沉澱和近兩年的爆發,具有不輸網文的優質內容:像有妖氣王牌漫畫《鎮魂街》、《端腦》以及騰訊動漫推出的現象級動畫《屍兄》等,這些已經積累了大量人氣的動漫作品為其真人化改編鋪墊了良好的基礎。
  • 平臺作者年入超百萬,咚漫結成海外動漫內容聯盟,幫助國漫出海
    聯盟成員中,Naver Webtoon為韓國條漫平臺,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大條漫平臺,其業務覆蓋全球68個國家和地區;Line Manga是日本第一的條漫平臺;Line Webtoon在東南亞地區的條漫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一位,同時在北美也處於領先地位。
  • 2020年度盤點|國漫IP的蓄「力」之年
    不過在這個戰疫之年,挑戰與機遇共存,線下內容縮緊的同時,線上短視頻、長視頻動畫不乏爆款優秀作品。既有《鬥羅大陸》《狐妖小紅娘》《全職高手》《一人之下》這樣的長線作品,也有《霧山五行》《刺客伍六七》等原創作品,還有《天官賜福》《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這樣受到原著粉絲肯定的IP改編動漫。
  • 當新一與小蘭結婚之後 | 超甜短漫5篇
    本期推送中的短漫是柯研所插畫組成員的早期作品,發布於柯研所微信公眾號(ID:conanwiki),歡迎各位粉絲捲髮分享,其他自媒體平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塗山小紅娘》首創漫改聯動劇,探索國漫IP發展新路徑
    由「國漫女頻現象級這部在網絡收穫超高口碑的人氣之作,將被打造成漫改真人劇項目受到了業內外的高度關注。 首創漫改聯動劇開拓國漫市場新局面 由庹小新創作的《狐妖小紅娘》漫畫,創作靈感來源於中國古典神話,自2012年在騰訊動漫連載至今,人氣值已突破165.7億。2015年,《狐妖小紅娘》動畫正式上線播出,已在全網收穫超75億的播放量,穩居女頻國漫播放量第1。
  • 快看漫畫x天貓同好派,解鎖國漫IP跨界新方式
    來源:時刻頭條近年來,國漫IP已經從垂直內容升級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國產漫畫風生水起,表現搶眼,備受觀眾追捧,"國漫崛起"的話題一再被提及。藉助國漫IP強大的影響力來吸引年輕客群,成為品牌營銷越來越頻繁使用的方式,品牌致力於將喜愛國漫文化的年輕群體拉攏進來,為品牌累積更多潛在用戶,實現品牌聲量與銷量的雙向提升。
  • 咚漫第三屆條漫大賽圓滿落幕,平臺助力催生國漫新勢力
    本次大賽一方面是為了通過競賽形式發掘國漫新星,提振國內原創實力;另一方面咚漫也希望藉此機會將國內優秀漫畫作品輸出海外,讓國漫有機會贏得更廣闊的天地,從而大顯身手。    眾多優秀作品的出現讓我們欣喜不已,咚漫平臺舉辦咚漫之星條漫大賽的目的之一就在於此,激勵更多創作者投入漫畫原創事業,讓國漫展露前所未有的光芒。
  • 周深為什麼被稱為國漫御用OST?
    國漫電影《姜子牙》不久前公布片尾曲MV,宣布周深演唱其片尾曲《請篤信一個夢》,這是周深在給《妙先生》演唱片尾曲《能解答一切的答案》之後又一首新作,也是給諸多國漫電影演唱歌曲之後的又一首歌曲。這是一部頗具爭議的國漫電影,雖然好與壞至今還有爭論,但這首《大魚》無疑是最美的作品,也成為周深的代表作之一,不少人在聽到周深這個名字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是《大魚》。聽到《大魚》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是周深。周深憑藉著《大魚》獲得不少音樂類的大獎,而最可貴的是周深和國漫的不解之緣從此展開。
  • 韓漫短網址_韓國漫畫家趙石李光洙
    韓漫短網址_韓國漫畫家趙石李光洙 韓漫短網址_韓國漫畫家趙石李光洙 人民日報評論員觀察直播電商、內容電商等娛樂和消費相結合的新模式受到消費者喜愛。「無接觸」模式成䱳商品和服務直達消費者的重要渠道。   二是電商加快推動產業數位化發展。大型電商企業通過C2M模式,也就是以線上聚集的數據、技術、創意等反哺實體企業,打造「智能製造平臺」,實現促創新、降成本、補短板。
  • 2018國漫動畫題材分析
    作者 | 潘漫熳版式 | 小鹿
  • 淺談若鴻文化對國漫的布局,經常看若鴻作品的漫迷注意了
    現在的若鴻發展可謂一片大好,雖然很多人吐槽說若鴻文化,短的可怕,但架不住若鴻的作品多啊,拿數量懟質量,質量跟不上那就用數量來彌補,當然時長還是那樣,多是不會多了,正片就五分鐘,可是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人願意看。
  • 國漫高地爭奪,開啟加速度
    單從四大平臺推出國漫作品的「名號」來看,就能感受得到,優愛騰B站在國漫之爭中,已經亮出了真刀真槍,對於優質IP的爭奪以及原創內容的開發,即將進入白熱化。先來說說新鮮勁還在的兩部國民級動漫。 深入受眾,與受眾進行深度溝通、實現雙向交流,是國漫的必經之路。談起國漫,就不能遺漏掉國漫經歷漫長低谷後,再度迎來生長期的這幾年。 2015年,對於國漫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以它為起點,《狐妖小紅娘》《一人之下》《鎮魂街》等品質上乘的國漫,「扎堆」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