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處細節暗示寶玉出家的結局,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2020-12-22 紅樓小言

一、《紅樓夢》中寶玉出家是小說濃墨重彩的一筆,引起無數紅樓迷熱議。然而,在小說中多處細節已經暗示了寶玉出家的結局。開篇提到」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系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做奇傳。「被棄置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的頑石,因無法補天而日夜哀嚎,一僧一道念此攜石下世入凡塵去富貴溫柔鄉經歷一番。緣起緣滅,有因有果。自然經歷一番,歸彼大荒。

二、寶玉離經叛道,不好仕途經濟,從小在脂粉堆裡長大。他素有慧根,多次參禪悟道。看《南華經》,他「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關於感情,他念念不忘「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參禪悟道:「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雲證。無可雲證,是立足境。」

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對林妹妹的深情,有目共睹。他愛得小心翼翼,卻又不時惹黛玉傷心落淚。不止一次說道:「你死了,我做和尚去。」一語成讖。

一心一意要娶黛玉的寶玉,中了長輩暗自設計的掉包計圈套,娶了眾人眼中的金玉良緣薛寶釵。就像是與自己一直厭惡的仕途經濟之道捆綁在一起。沒有林妹妹,木石前盟又如何繼續?

苦絳珠焚稿斷情。摯愛的黛玉離世,美好的一切灰飛煙滅,寶玉又如何走完餘生?

四、寶玉向來覺得男人濁臭逼人,然而卻也有著真摯的友誼。與寶玉交好的蔣玉菡,「菡」是荷花的別稱。荷花是佛教的經典象徵。

與寶玉交好的柳湘蓮,名字中也含有「蓮」蓮花的意向,與佛教的象徵吻合。加之柳湘蓮之後的出世也暗示著未來寶玉的出家。

五、妙玉檻內人,而寶玉自稱檻外人。妙玉對寶玉格外關照,寶玉也與妙玉心心相惜,暗示著寶玉未來青燈古廟的結局。

遇到心事難題,寶玉找王一貼王道士求方子。參佛問道,寶玉內心有著難以釋懷的歸宿。

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相關焦點

  • 《紅樓夢》大結局,死的死,散的散,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黛玉死,寶釵出嫁,賈府沒落,寶玉出家。世家大族榮國府,說沒就沒了,真是「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是真情,還是假意,在落魄的時候就看得一清二楚,樹倒猢猻散,不落井下石就已經不錯了。但也有那些知恩圖報的好人,比如賈芸和紅玉,他們最後救出了獄中的寶玉,對於寶玉來說,經歷了這麼多的大悲大喜,生死早已無所謂了。
  • 《紅樓夢》中是誰選擇了「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歸途?
    紅樓夢在第五回 遊警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 警幻仙子在紅樓十二支曲的判詞最後[收尾飛鳥各投林]中最後唱到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在萬豔同悲,懷金悼玉的紅樓夢的最後,賈寶玉高中後在昆陵驛的清淨地方拜別了父親,在白茫茫的一片曠野上和一僧一道飄然登岸而去。
  • 飛鳥各投林,「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就是紅樓夢的結局
    迎春的結局是很明確的,嫁給了孫紹祖,被丈夫折磨而死。迎春悲慘的結局很大程度上是她木訥的性格造成的。第九首是惜春的「虛花悟」,惜春命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勘破三春」,由於三個姐姐,惜春看破紅塵,選擇了出家,這是惜春的結局,也是在告訴我們一種態度和觀念。迎春和惜春的結局都是不存在爭議的。
  • 《紅樓夢》中的佛學思想色空觀,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欲知短命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世間諸法無常,作者告誡世人,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若一味痴迷情執,勢必枉送性命。最末一句,強調觀色悟空,看破紅塵,遁入空門,便是作者人生最後的歸宿,空掉一切,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 好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好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走不出那片安靜而無奈的場景
  • 《紅樓夢》裡小人物芳官唱響「命運交響曲」,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到了第六十三回,在寶玉的壽宴上,寶釵掣出了牡丹花的花籤,於是讓芳官唱支曲子助興,「芳官只得細細地唱了一隻《賞花時》『翠鳳翎毛扎帚,閒踏天門掃落花……』才罷。寶玉卻只管拿著那籤,口內顛來倒去念『任是無情也動人』,聽了這曲子,眼看著芳官不語。」1 從芳官的《賞花時》說起《賞花時》出自湯顯祖名作之一《邯鄲記》。
  • 《北方一片蒼茫》不止落了片白茫茫大地,還有芻狗般的生靈
    但大雪下面的生靈,卻並沒有因此而停止了作息,反倒因為大地的沉寂,讓內心的欲望變得更加升騰,這個世界,從來都不甘於任何一刻的平淡。電影《北方一片蒼茫》,就發生於中國北方,山林、湖泊、荒野、田園、村莊、集市……形形色色,極其鄉土。
  • 《紅樓夢》: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痴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償。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 《紅樓夢》結局與火災,揭示真相
    夫妻惶恐,崩潰,進而一把大火,家業也被燒了個乾淨。如此描寫,也暗示了賈家的命運。一場大火,甄家變成白地,賈家卻遭受了比天災大火更不幸的人禍之火,君王一怒,家族傾覆,白茫茫大地一片真乾淨。甄士隱一小家的遭遇與賈家一大家的遭遇本質並無任何分別。都是內因人禍之火,外因天災大火,而這也是自古以來大小家族興亡的鐵律!
  • 秦可卿之死:直接導致賈府抄家敗落,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真如賈寶玉所言「賈府的結局:「忽喇喇似大廈傾,好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筆者,有看紅學作者的評論的習慣,對《紅樓夢》中的人物,秦可卿、賈敬,也予以關注。
  • 《美國諜夢 第六季》白茫茫大地一片真乾淨
    白茫茫,大地一片真乾淨。令人齒寒的,從來不是天氣和嚴冬,而是一顆顆失落的人心。致敬!《美國諜夢》!再見!簡寧夫婦!
  • 落了片大地白茫茫真乾淨
    說到天地一片蒼茫,又讓人想到那一句,讀出來總讓人感慨萬千的,那一句,「落了片大地白茫茫真乾淨。」
  • 蔣玉菡,柳湘蓮,美輪美奐兩戲子,終究不過是白茫茫一片大地
    真假兩玉,平生未曾謀面,卻於寶玉的夢中驚鴻一瞥,算是了卻了惺惺相惜之願。說到此節,就不得不說到大觀園之外又之外的另兩個男人。一個是蔣玉菡,寶玉因他而挨打,薛蟠因他而坐監。而他,卻是花襲人的最終良人。曹雪芹是絕不肯浪費筆墨的,也極少讓人物單個出現的。那麼,塑造這樣一個人物形象的目的何在呢?很簡單,為了對比。那另一個和他形成對比的人,當是柳湘蓮。
  • 賈環的結局
    還有一個對應的處所,叫凹晶館,指代山的低洼靠近水的地方。當年修建大觀園時,賈政試驗寶玉的才學帶他去大觀園各處讓他題詠。凸碧山莊和凹晶館所在之處,寶玉擬的不是太好,所以眾姐妹擬寫了出來,送給元妃看了,元妃拿給賈政,就用了。    八月十五日榮府晚宴後去凸碧山莊賞月,賈政讓賈寶玉作詩, 還不許用「水「「晶」」冰」「玉」「銀」「彩」「光」「明」「素」這種字眼兒。
  • 《紅樓夢》:揭秘賈政不喜歡寶玉的真實原因,賈母為何救不了賈家
    書中的很多人,比如寶玉、黛玉、空空道人、跛足道人和癩頭僧等,都讓人覺得他們身上充滿玄機,而書中的內容,則是詩裡藏意、大有玄機。比如第22回的猜詩謎,寶玉的父親賈政、祖母賈母和弟弟賈環都寫下了讓大家來猜的詩句,而正所謂「詩如其人」,他們寫的詩都暗示了自己後來的命運。那這三人日後的命運是怎樣的呢?
  • 《紅樓夢》:賈政不喜歡寶玉的真實原因,賈母難救賈家的根本原因
    書中的很多人,比如寶玉、黛玉、空空道人、跛足道人和癩頭僧等,都讓人覺得他們身上充滿玄機,而書中的內容,則是詩裡藏意、大有玄機。比如第22回的猜詩謎,寶玉的父親賈政、祖母賈母和弟弟賈環都寫下了讓大家來猜的詩句,而正所謂「詩如其人」,他們寫的詩都暗示了自己後來的命運。那這三人日後的命運是怎樣的呢?
  • 且看這一曲《紅樓夢》的飛鳥各投林,真經典
    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熟悉《紅樓夢》的人都知道,越是看到最後,就越是悲涼,林妹妹流乾眼淚,含恨去世,寶玉化作情僧,晨鐘暮鼓,寶釵獨守空房,寂寞冷清,賈府樹倒猢猻散,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 秦可卿的房間,為什麼有傷了太真乳的木瓜,暗示了寶玉的一個秘密
    《紅樓夢》第五回是非常重要的一回,這一回裡曹雪芹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那就是將整部小說人物的最終結局全部寫了出來,這對於小說而言可是非常大的創舉。就這樣賈寶玉到了秦可卿的房間,作者在這裡為了把寶玉引入到那個春夢裡,做了大量的鋪墊,從香氣到圖像,都是做了大量的鋪墊,尤其是對秦可卿房間的具體描寫,更是細緻入微一點點暗示出寶玉接下來的行為。
  • 寶釵嫁給寶玉真的是替嫁嗎?他出家也不是因為黛玉,而是為了避禍
    《紅樓夢》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的結局家喻戶曉,寶玉跟黛玉沒走到一起,反而跟寶釵成了親,林妹妹聽到消息後,大悲大痛吐血而亡。而寶玉並不是心甘情願娶寶釵,是被賈家人偷龍轉鳳忽悠的,最後看破紅塵,悠然出家。但寶釵嫁給寶玉真的是替嫁嗎?並不是,寶玉其實知情,他最後拋妻棄子出家,也不是因為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