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紅樓夢》中寶玉出家是小說濃墨重彩的一筆,引起無數紅樓迷熱議。然而,在小說中多處細節已經暗示了寶玉出家的結局。開篇提到」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系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做奇傳。「被棄置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的頑石,因無法補天而日夜哀嚎,一僧一道念此攜石下世入凡塵去富貴溫柔鄉經歷一番。緣起緣滅,有因有果。自然經歷一番,歸彼大荒。
二、寶玉離經叛道,不好仕途經濟,從小在脂粉堆裡長大。他素有慧根,多次參禪悟道。看《南華經》,他「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關於感情,他念念不忘「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參禪悟道:「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雲證。無可雲證,是立足境。」
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對林妹妹的深情,有目共睹。他愛得小心翼翼,卻又不時惹黛玉傷心落淚。不止一次說道:「你死了,我做和尚去。」一語成讖。
一心一意要娶黛玉的寶玉,中了長輩暗自設計的掉包計圈套,娶了眾人眼中的金玉良緣薛寶釵。就像是與自己一直厭惡的仕途經濟之道捆綁在一起。沒有林妹妹,木石前盟又如何繼續?
苦絳珠焚稿斷情。摯愛的黛玉離世,美好的一切灰飛煙滅,寶玉又如何走完餘生?
四、寶玉向來覺得男人濁臭逼人,然而卻也有著真摯的友誼。與寶玉交好的蔣玉菡,「菡」是荷花的別稱。荷花是佛教的經典象徵。
與寶玉交好的柳湘蓮,名字中也含有「蓮」蓮花的意向,與佛教的象徵吻合。加之柳湘蓮之後的出世也暗示著未來寶玉的出家。
五、妙玉檻內人,而寶玉自稱檻外人。妙玉對寶玉格外關照,寶玉也與妙玉心心相惜,暗示著寶玉未來青燈古廟的結局。
遇到心事難題,寶玉找王一貼王道士求方子。參佛問道,寶玉內心有著難以釋懷的歸宿。
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