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羊君按:寺山修司的身份,首先是詩人,19歲就獲得「短歌研究」新人獎;其次是電影導演,拍攝的5部長片,任何一部分量都絕不輸於大島渚和今村昌平,被日本影壇視為奇人;第三是戲劇先鋒,31歲創立話劇實驗室「天井棧敷(Tenjyo-Sajiki)」,寫劇本、演出,樣樣都來,這個組織的核心成員至今仍以「萬有引力」的名義活躍在日本先鋒戲劇領域;第四應該要算作詞好手,一生出版唱片的詞作有100多首,加上出現在影視劇中的將近600首;如果不算寫小說的話,他還有一件事也幹得非常有名:賭馬評論家。
貼在他身上的標籤數不清:幻想家、反叛文化旗手、攻擊型前衛藝術家……日本人乾脆稱他為「日本戰後風起雲湧的十二面相怪人」。可他不屑地冷笑:「我只有一種職業,我的工作就是寺山修司。」就其47年短短一生來說,有四個字再恰當不過——天嫉英才。
似乎不需特意要介紹寺山修司這個人,有很多人也確實受到寺山修司的影響,尤其是某一時期的臺灣廣告。
查維基百科上面註明了:
寺山修司(1935年12月10日—1983年5月4日)
「扮演」著多個角色,包括詩人、散文作家、劇團領導人、劇場導演、電影導演、
舞臺劇編劇、電影編劇、廣播劇編劇、作詞人、馬評家及拳擊評論家。
因此,他曾說:「我的職業是寺山修司。」
他的多重身份不但都有卓越的成就,也因為他多重的身分跟獨特的品味,讓他成為日本前衛藝術跟前衛劇場、實驗電影的開創者。如果你細心你會發現他幾乎和所有日本七八零年代重要的藝術家都合作過。而且當初跟寺山合作的這些人,也都是當今日本藝術界等各個領域的重要支柱。寺山合作的人有橫尾忠則、森山大道、丸尾末廣、宇野亞良喜、金子國義、篠山紀信等等。這應該是除了多才多藝之外,最令人佩服的事情--他總能發掘出那些可以創造時代的藝術家。並與他們維持一個良好的合作關係。
《寫真屋寺山修司》
是紀念這位早逝的前衛藝術家過世25週年的特別企劃,也是他自己的公司天井棧屋創立四十週年的紀念。本書以寺山在的歐洲所拍攝的照片為主,攝影集由長年保管這些照片的田中未知主編,田中未知不但是寺山生前的個人秘書,也在寺山的電影跟短片擔任製片或是配樂工作。
寺山修司自身的攝影啟蒙處源自於小時候住家旁的照相館,引發了他對攝影裝置的好奇。在開始劇場工作之後,荒木經惟成為了他的攝影老師,他成為荒木經惟的第一個弟子。荒木說當他把自己的第一本影印寫真帖送給寺山,很快就收到讚美跟鼓勵的信件,激起荒木的熱情進而做了25本影印寫真帖。而寺山也是每次都會回應給他熱情的讚美信,這是一個獨特的交遊經驗,也讓兩個人交互影響變得深遠。
荒木也在書中講了一個特別經驗,第二次攝影課,因為是實作,所以就帶他到我的拍攝現場。我叫他當燈光師,他卻在途中把燈光丟在一旁,開始用剛買的單眼廣角鏡頭拍照拍個不停。同樣東北出身還教過他光圈、快門的八重幡浩司郎(荒木很重要的工作夥伴)就嘴裡邊唸著「真是傷腦筋的新徒弟啊」邊幫他拿燈光。直到最後都披著白色大衣拍照的寺山修司,留著鬢角、眼光銳利……。
寺山的照片可以說是他個人對夢境跟幻想的具體呈現。作品裡充滿了變裝跟各式各樣的機械道具,在經過巧妙設計的影像,巧妙結合成寺山修司的影像世界。不知道是否因為現在裝置攝影當道,整本寫真集很奇特的感覺完全不出已經是十幾二十年前的作品。這些影像其實也可以看出幾個合作的藝術家的交互影響,眼球譚讓我連想到的是篠山紀信,一千零一夜的照片又令人連想到細江英公,犬神一家又有沢渡朔的感覺,並且也只有書末最後幾張照片有荒木經惟的影子,這是本小而奇的攝影集。
仔細閱讀會出現很愉快跟獨特的閱讀經驗,這是一般攝影集不會出現的。他給你很多符號、很多關鍵字、很多的風格,讓你想到很多人。
我深信寺山的美學至今還影響著新一代日本甚至是臺灣的創作者,這點絕對是毋庸置疑,看著看著,這本攝影集的美學跟風格突然讓我想到蜷川實花。
寫真屋寺山修司
—摩訶不思議なファインダー
完
導演小傳:
寺山修司1935年12月10日生,日本著名詩人、評論家、電影導演,前衛戲劇的代表人物。戲劇代表作《草迷宮》、《狂人教育》。
寺山修司身份和義大利電影奇才帕索裡尼相仿,既是詩人、評論家又是電影導演,前衛戲劇的代表人物。寺山修司熱愛戲劇之餘,將主要的激情投在電影上。70年代初期,日本的小劇場活動達到高峰,寺山修司的樓座演劇實驗室是其中之一。於1983年肝病去世,年僅47歲。
生平經歷
寺山修司於1935年(昭和10年)12月10日出生於日本青森縣弘前市紺屋町,但是在戶籍上所記載的生日卻是1936年1月10日,根據寺山表示是因為「當時父親為了工作而忙碌,而母親生產後需要修養」才延遲了登記戶籍的時間。在寺山六歲時,全家搬遷到八戶市,但不久之後,隨著父親的出徵作戰,寺山和母親再度搬遷到青森市,進入青森市瑪莉亞幼稚園(マリア幼稚園)就讀。
寺山所居住的青森市在1945年的青森空襲中被嚴重破壞,而他和母親居住的房子也幾乎完全被燒毀,於是暫時投靠母親住在六戶村(現:三澤市)的哥哥。之後在1948年,寺山進入古間木中學就讀,但數個月後隨即轉學到青森市立野脅中學。三年後(1951年),寺山進入青森縣立青森高等學校中就讀,在學校他加入了文學社團。高中畢業後,寺山考上早稻田大學教育學部的國語國文學科(日語)。這段期間寺山開始創作和歌,並在18歲那年獲得第二屆「短歌研究」新人獎。但一年後,寺山便休學了。離開大學十幾年後,寺山在1967年組成了演劇實驗室「天井棧敷」,以劇作家、詩人、和歌創作家、演出家等身分活躍;寺山修司在藝術上表現手法,等同於西班牙達利、畢卡索的抽象主義,美國普普藝術安迪華荷,在當時保守的亞洲藝術界開啟前衛創作先端,也率先導航了日本視覺系藝術形成。
1983年,寺山在居住地(東京都杉並區永福)的河北綜合醫院中因肝硬化逝世,享年48歲。寺山過世之後,當初天井棧敷的核心劇團成員另外成立了演劇實驗室「萬有引力」,現在仍然活動中。而在青森縣的三澤市也設立了寺山修司紀念館。1935年12月10日生,日本著名詩人、評論家、電影導演,前衛戲劇的代表人物。戲劇代表作《草迷宮》、《狂人教育》。
1935年12月10日生,日本著名詩人、評論家、電影導演,前衛戲劇的代表人物。戲劇代表作《草迷宮》、《狂人教育》。
寺山修司身份和義大利電影奇才帕索裡尼相仿,既是詩人、評論家又是電影導演,前衛戲劇的代表人物。寺山修司熱愛戲劇之餘,將主要的激情投在電影上。70年代初期,日本的小劇場活動達到高峰,寺山修司的樓座演劇實驗室是其中之一。
1983年,寺山在居住地(東京都杉並區永福)的河北綜合醫院中因肝硬化逝世,享年48歲。寺山過世之後,當初天井棧敷的核心劇團成員另外成立了演劇實驗室「萬有引力」,現在仍然活動中。而在青森縣的三澤市也設立了寺山修司紀念館。
完
魚羊鮮藝術小組成立於2015年,是由多位藝術家組成的實驗藝術團體。致力於各種思想和觀念實驗在當下的可能性,旨在挖掘藝術行動在當下的現實意義。
微信公眾號:yuyangxian_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