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網訊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推動新時代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11月2日-14日,濟南市歷城區思政課實踐課跟隨黨團隊三旗傳遞活動,走過「思政洗禮」之旅。實踐教學活動在歷城革命烈士陵園啟動,這意味著歷城區思政課實踐教學步入正軌。
第一站
歷城烈士陵園
11月2日,濟南市歷城區王舍人中心小學少工委主任徐文棟帶領優秀輔導員、少先隊員代表來到歷城區革命烈士陵園,這片紅色的園區內安放著濟南戰役中英勇犧牲的華野九縱解放軍的英魂。
走進歷城革命烈士陵園,映入眼帘的便是「前僕後繼」主題雕塑、「無堅不催」、「魚水情深」巨型花崗石浮雕以及高15米的革命烈士紀念碑。這裡記錄著從第一次革命戰爭、第二次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到抗美援朝戰爭前赴後繼、英勇頑強的革命戰鬥歷程,描繪著無數先烈氣壯山河、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踏入園區,紀念雕塑、烈士墓、革命烈士紀念碑一一呈現在眼前,這些標誌的背後無一不記錄著當年浴血奮戰、奮勇殺敵的大無畏精神,讓我們能夠正視歷史、更深入地了解革命傳統文化,激發愛國情感。
羅布泊原子彈實驗基地老兵龐永貴向隊員們講解黨團隊旗的象徵意義,用真情訴說著當年的英雄故事。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艱苦卓越的光輝歷史,我們不能忘記,革命烈士無私奉獻、為國捐軀的精神,我們不能忘記!新時代下的我們要追憶革命的歷史豐碑,傳承高尚革新精神,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緬懷先烈,勇挑重擔、努力學習,早日成為勇挑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第二站
歷城抗戰史館
11月4日,初冬的暖陽灑在港溝中學的校園裡,增添了幾分溫晴。在這樣美好的日子裡,黨團隊旗傳遞活動第二站在歷城抗戰紀念館進行。濟南市歷城區港溝中學少工委主任高文寶,蘆南村書記賈虎平,抗美援朝的老兵鄭洪祥帶領優秀輔導員、少先隊員代表齊聚歷城抗戰紀念館,傳承紅色基因,繼承革命精神。港溝中學部分少先隊員,參觀歷城抗日戰爭紀念館。
歷城抗日戰爭紀念館展現了抗日戰爭中歷城人民反對外來侵略、勇於抗爭的英雄血性!歷城抗戰史館以中共領導的歷城抗戰為主線,以「區域史」的視角,全面記敘了日偽的殖民統治、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愛國官兵的抗日鬥爭,以及鄉治、文化教育及死難者,比較真切的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山東首縣」歷城的社會全貌。歷城抗戰史館充滿了對紅色基因的傳承,有新時代下賦予的重要意義。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70周年前,一群最可愛的人,本著國際主義精神,為了保家衛國的理想,毅然奔赴朝鮮戰場。今天抗美援朝老兵鄭洪祥爺爺來到抗戰史館寄語少先隊員,殷切囑咐少先隊員們要珍惜當下和平的生活,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跟隨小小解說員,隊員們來到第一展館:抗戰館。這裡講述了歷城人民的抗戰歷史。展館第二展館主題為: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面對日寇的鐵蹄與侵略,或出於民族氣節,現出於守土有責,或出於不堪日寇的殘酷壓榨,或出於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歷城境內和歷城籍的國民黨官兵、共產黨及武裝還有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勞苦大眾,同仇敵汽,勇赴國難,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抗日事跡。第三展館的主題是「緬懷革命先烈,建設美麗家鄉」,主要記錄了在14年民族解放戰爭中為國捐軀的歷城籍革命烈士,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歷城翻天復地的新變化。
通過參觀展館,少先隊員們,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偉大的民族精神必將世代相傳、永遠傳承!
第三站
歷城博物館
2020年11月5日,在少工委主任宋愛芹和大隊輔導員曹亞平老師的帶領下,唐官小學的部分少先隊員們來到歷城博物館。
身處稼軒故裡,滿眼鵲華煙雨,少先隊員們走進歷城區博物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依次參觀「館藏文物陳列廳」、「大辛莊商代歷史文化展廳」、「近代民俗文化展廳」三個展廳,隊員們被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所吸引,緊跟講解員的步伐,了解文物背後的故事。這些充滿年代感的老物件,反映了歷城人民從艱難困苦中,一步步走出來,用自己雙手實現富強的足跡。隊員們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了解文物知識,了解了歷城的悠久歷史,感受家鄉厚重的歷史文化魅力,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新時代好隊員。
歷城區博物館深挖歷史資源,講好歷城故事,培育先鋒精神,讓古老的歷史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
歷城區博物館馮長雷主任為少先隊員送上祝福,期待隊員們做有高尚品格、有學習能力、有社會責任的人。
歷城區唐官小學黨支部書記、少工委主任宋愛芹同志寄語少先隊員們在隊旗的指引下,好好學習,牢記習爺爺的囑託:從小學習做人,從小學習勵志,從小學習創造。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紅領巾增光添彩!
第四站
歷城少年科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提到: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更多的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11月9日,黨團隊旗傳遞活動在歷城「少年科學院」舉行。
歷城「少年科學院」是歷城區中小學科技教育的「大本營」,將進一步整合科技教育資源,有利於培養少先隊員的全面、健康發展。
歷城區少年科學院院長高月峰被聘為濟南市校外輔導員,他主持研發的普惠創客教育體系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曾獲全國創新型名師、全國十佳科技教師、山東省科技教育先進個人、濟南市最歷城區名師、歷城區學科帶頭人等榮譽。高院長向隊員們寄語:希望同學們學習好科學知識、樹立遠大理想;好好學習、好好鍛鍊才有能力承擔起國家和民族交給我們的重任。
歷城區少年科學院院長高月峰,他主持研發的普惠創客教育體系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曾獲全國創新型名師、全國十佳科技教師、山東省科技教育先進個人、濟南市最歷城區名師、歷城區學科帶頭人等榮譽。高院長向隊員們寄語:希望同學們學習好科學知識、樹立遠大理想;好好學習、好好鍛鍊才有能力承擔起國家和民族交給我們的重任。
通過黨、團、隊旗的傳遞,全體少先隊員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他們不僅了解到了科技力量的神奇,更感受到了鄧稼先、郭永懷、程開甲等老一輩科學家用艱苦奮鬥、赤誠的報國之心,隊員們紛紛表示在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也要傳承紅色基因,學習先輩科學家們愛國精神,長大後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將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
第五站
冶河紅色教育基地
11月10日,濟南市歷城區冶河小學少工委主任趙偉立,冶河村黨支部書記郭朝元,黨員先鋒代表、冶河村主任於長友帶領優秀輔導員、少先隊員代表齊聚歷城冶河紅色教育基地,牢記習爺爺囑託,爭做新時代好隊員。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冶河村充分發掘核桃特色,積極實踐鄉村振興建設,冶河小學的少先隊員們立志要做核桃娃,將核桃特色多樣化,推向全國,走向世界!
紮根基層、帶領村民增產致富的老黨員先鋒代表、冶河村委主任於主任來到冶河紅色教育基地寄語少先隊員,希望少先隊員們牢記習爺爺囑託,珍惜當下幸福生活,爭做新時代好隊員。
自2008年以來,港溝鎮冶河村以黨支部為核心、以農村專業協會為紐帶,帶動農民增收,成為遠近聞名的「核桃之鄉」。這些年,冶河村民不忘習主席囑託,大力發展核桃產業,村居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幸福生活的見證者,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冶河小學的隊員們在黨團隊旗的引領下,刻苦學習知識,堅定理想信念,立志爭做新時代好隊員!
第六站
地鐵站——灘頭站
為讓隊員們進一步感受到家鄉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體驗到科技創新給社會建設帶來的快捷與方便,11月12日,黨、團、隊三旗傳遞活動在灘頭地鐵站隆重舉行。濟南市歷城區灘頭小學少工委主任李德志校長,灘頭村黨員代表李建華同志帶領優秀輔導員、少先隊員代表齊聚灘頭地鐵站,感悟祖國發展。一直以來,受技術方面的影響,地鐵一直是濟南人心中的夢想,隨著科技發展,如今泉城濟南全面進入「地鐵時代」。
作為灘頭村黨支部的一名老黨員,李建華爺爺見證了灘頭村歷年來的發展與變化,李爺爺代表灘頭村黨支部激動地向隊員們講述了家鄉灘頭的發展變化,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祖國、科技的不斷發展中,農村也開通了地鐵,家鄉駛入了新農村發展的快車道。
新中國成立71周年,71年的春華秋實,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異的變化。濟南軌道交通全線貫通,標誌著「泉城」濟南全面進入「地鐵時代」。農村小學附近也通上地鐵啦,隊員們用打快板的形式表達自己心中的喜悅與對中國共產黨的讚美之情!
一個人的夢,照進個人幸福;一群人的夢,點亮偉大時代。泉城人仰望星空,敢於有夢;濟南地鐵人不懈追求,勇於創新,創造歷史。隊員們也化身成一個個「紅領巾小創客」,創作出一幅幅多彩的手工繪畫,描繪出家鄉地鐵站的面貌,書寫出一件件精美的書法作品、表達出家鄉開通地鐵後的幸福心情。
今天大家齊聚灘頭地鐵站舉行黨團隊三旗傳遞儀式,深切感受到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祖國發展,科技創新,家鄉面貌日新月異,讓農村通上地鐵不是夢。
第七站
濟南東站
11月13日,王舍人實驗中學的部分少先隊員們來到歷城區黨團隊三旗傳遞至第七站——濟南東站。
濟南東站,2018年12月26日正式運營通車,位於中國山東省濟南市,隸屬於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是濟南鐵路樞紐的三個主客站之一,是集石濟高速鐵路、濟青高速鐵路、濟萊高速鐵路、濟濱高速鐵路、濟棗高速鐵路、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等多種交通於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體現了我國「安全優質、興路強國」的新時期鐵路精神與「中國速度」。
濟南東站團委書記黃偉以新東站為例給少先隊員們講解了我國鐵路的發展歷史,正是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表現之一。並寄語少先隊員要「志存高遠,刻苦用功,燃燒激情,放飛夢想,全面發展,使自己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把家鄉的未來建設得更加美好,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
隨後,濟南東站講解員張盈月帶領少先隊員們參觀了濟南東站,讓少先隊員們真切的感受到了中國力量。
濟南市歷城區王舍人實驗中學少工委副主任朱曉林帶領少先隊員們重溫了黨、團、隊旗的象徵意義。並對少先隊員們提出三點希望「要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志向;要刻苦學習鑽研,努力增長才幹;培養高尚品德,弘揚文明新風」。
第八站
幸福柳廣場
11月15日,濟南市歷城區大辛莊小學少工委主任王延忠,優秀退役軍人劉徽,優秀輔導員、少先隊員來到幸福柳廣場。歷城區黨團隊三旗傳遞至第八站——幸福柳廣場。尋找幸福的密碼,傳承紅色基因,繼承革命精神。
上世紀五十年代偉大領袖毛主席曾到此處考察農業,與鄉親們親切交流。廣場中的柳樹是不僅是歷史的時刻的見證者,更是農村人民走向幸福的見證者。
優秀退役軍人劉徽叔叔帶領隊員們重溫了三旗的象徵意義並教導隊員們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要敢於探索和實踐,培養自己不怕困難、頑強奮鬥的意志品質,要努力爭當品德優良、團結友愛、樂觀向上的好少年,虛心好學,刻苦鑽研,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長大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
主席的到來,給當地人們送來了溫暖和幸福,人們便把那棵柳樹稱為「幸福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棵柳樹見證了歷城走在幸福路上的點點滴滴,在它的周圍也建起了一座美麗的廣場——「幸福柳廣場」。偉人毛澤東的名字多年來不僅刻在了大辛村每個人的心中,也刻在了每位少先隊員的心中,隊員們在毛主席精神的引領下,也立志「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使隊旗高高飄揚,讓胸前的紅領巾更加鮮豔。
黨團隊三旗傳遞活動從緬懷先烈的歷城區烈士陵園、歷城抗戰紀念館出發,最後到象徵著幸福的幸福柳,每個站點都充滿了對紅色基因的傳承,有新時代下賦予的重要意義。這次傳旗的路線是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過程在歷城區的縮影。
隨著歷城區「行走的思政課堂」全面啟動,少先隊員們走出校園,在走與看,聽與問,學與思中,升華認知,激發熱情,通過生動的紅領巾研學活動,推動隊員們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與少先隊活動課的深度融合,少先隊思政課真正「實」起來、「活」起來、「動」起來,在隊員們的「拔節孕穗」期,系好了「人生第一粒紐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