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課程思政育人大格局 高校打造「金課」有高招

2020-12-20 新華教育

  新華網北京12月16日電 2020年,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幹什麼、怎麼幹、誰來幹」進行全面部署。在日前舉辦的「2020·CIP教育創新大會」高等教育專場的圓桌論壇環節中,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鄭水泉、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宋敏、大連理工大學副校長朱泓、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鄔小撐圍繞《共建課程思政育人大格局》主題展開了討論。新華網教育事業中心內容總監商亮主持本場圓桌對話。

  教師要主動把教書和育人

  把知識傳授和價值觀培養結合起來

  課程思政不是「課程」加「思政」的混合,而是有機融合。如何「融」、怎麼樣「融」,才能真正融合為一、融出成效?鄭水泉認為,「要依託專業課程來開展思政教育」,他認為,教師要把教書和育人,把知識的傳授和價值觀念的培養結合起來,去思考怎麼用更好的方式、手段和理念去塑造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課程思政如何建設,需要學校進行頂層設計。」宋敏在發言中介紹了中央民族大學依據自身文化和歷史對課程思政進行的設計思路。「中央民族大學是黨和國家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和高級專門人才而創建的一所具有鮮明特色的高等學校。學校以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進行系統設計,打造了思政鑄魂工程、文化育人工程、實踐育人工程,希望通過這三個工程能夠使我們的思政鑄魂工程有人文情懷、有生動實踐。」

  在朱泓看來,不同的專業和課程,自身的思政教育資源不同,不能簡單進行思政和課程的「疊加」,而應重視對案例及思政元素的挖掘。「我們要充分調動老師的積極性,讓他們深入挖掘。在課程思政設計的過程中,思政的元素要像做菜放調料一樣,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只能嘗到、聞到,但是看不到,這樣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如何理解「課程」「思政」這兩個詞?鄔小撐認為,「課程」是主渠道,「思政」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要通過講好故事的方法把兩大功能有機結合起來。講故事容易、講好故事不容易,他建議教師從自身經歷入手來講好故事,「教師把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講好,從一定層面上就能比較好地在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

  多渠道多方式打造合格的課程思政建設「主力軍」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課程思政的建設,教師隊伍是「主力軍」。高校也要為專業課教師開展思政教育創造條件。對話中,幾位嘉賓分別介紹了各自學校的做法。

  「學校重視為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創造條件。」鄭水泉介紹說,中國人民大學開展了「讀懂中國社會實踐」活動,為青年教師提供了解中國國情、了解中國實踐的機會。「通過親身體驗,教師們可以用自己的所見所聞,用親身經歷的故事去教育學生。」學校還實施了「吳玉章課程思政名師工作室計劃」,評選設立多個「吳玉章課程思政名師工作室」,通過深度挖掘專業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針對性和教書育人實效。此外,學校還選派教師參加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比拼教學能力,提升教學水平,相互促進。

  宋敏介紹了中央民族大學的多項舉措,中央民族大學設立了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專項,通過專家「傳幫帶」,提高教師課程思政教育水平和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學校還實現了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機結合,通過讓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其他專業學院結對共建,讓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老師參與到專業學院老師的教研活動中,形成了從點到線、到面的課程思政體系。」不只是在教學層面結對共建,學校也把課堂教學延伸到實踐中,「通過學院與民族自治州的結對共建,打造了生動的實踐課堂。」

  朱泓表示,大連理工大學抓制度建設,形成了學科專業、課程、教師、教材+思政五位一體的課程建設體系;抓課程建設,在課程建設中採取教改立項做引領,帶動全校所有課程進行思政建設。此外,朱泓表示,學校還注重對教師能力的提升,「學校每年組織教師培訓,此外學校也注重資源建設,在環境營造上形成了氛圍。」「學校在所有課程中都設置了課程思政的監測點,把課程思政作為課程建設的重要指標,通過專家評價、學生評價等方式,約束和激勵老師更好地做好這項工作。」

  「打鐵必須自身硬」,鄔小撐認為,對於教師來說,教學是第一工作,授課是第一責任,「育人是第一要務」。他介紹了浙江大學課程思政的特色。「浙江大學實行「開門辦思政」——學校堅持院內與院外、校內與校外、網上與網下相結合,課堂日益鮮活精彩。此外,鄔小撐還介紹了雙創對教育教學改革帶來的引領作用,同時他也在思考課程思政下一階段的發展方向。

  如何打造思政「金課」?高校都有「看家本領」

  課程思政建設的基礎是「課程」,高校的思政教師育人自然是有各自的「看家本領」,說起課程思政的「金課」,幾位嘉賓也講出來了各自的見解。

  鄭水泉認為,建設「金課」需要優化課程體系,對課程優勝劣汰。「要講好課程,很重要的一個基礎就是教材,教材建設是課程思政『金課』建設的重要基礎。有好的教材才能為老師講好課提供好的基礎。」除了教材,他認為,建設「金課」還需要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能力的提高不僅體現在授課上,也體現在對待教學的態度上,「教師的第一責任就是教學,教師對教學嚴肅認真的態度本身就是一種思政教育。教師要真正教好書,需要了解學生、研究學生,要和學生交朋友。」

  宋敏認為,建設「金課」最終的目標是要將「立德樹人」的任務落到實處,要建設「金課」需要學校進行系統的頂層設計,「通過系統性的建設,能夠提高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和人才培養的能力。」據介紹,中央民族大學通過頂層設計,打造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識教育系列思政課程,共分為「中華民族疆域」「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民族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四個部分。

  「大連理工大學把『金課』建設的要求覆蓋了全校所有課程,在所有的評優、評獎各項工作中都把這個作為一個核心指標要求。」朱泓認為,要打造「金課」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堅定「四個自信」,在教學設計環節中根據課程目標和專業知識進行合理選擇,同時也需要教師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建設『金課』的過程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師知識淵博、掌握教學的藝術。」

  何為「金課」?在鄔小撐看來,它有表現形式和背後的邏輯,從矛盾論角度看,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仍在於教師,他認為,教師要有理想信念,明確教書育人是為了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是為了培養社會發展、知識積累、文化傳承、國家存續、制度運行所需要的人。「教師要有愛國情懷,要讀懂國家戰略發展需求,能夠從這個角度看待自己的職業。」除此之外,他認為教師還要具備學識見識、重視育人的方式方法問題、要嚴肅活潑。

  長期以來,新華網也持續發揮自身優勢,持續服務於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推出了一系列相關舉措。商亮介紹,「今年,新華網已經與大連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多所高校籤訂了共建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的協議,共同打造思政教育教學綜合服務平臺。」她表示,新華網將通過自身的努力,助力高校課程思政優質落地,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為院校教師提升思政教育教學意識與能力賦能。

相關焦點

  • 課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金課、一流課程及課程教材的認識和實踐
    2016年初以來,中國高教學會教學研究分會聚焦課程思政與課程教材,開展了一系列研究與實踐。4年來,教學研究分會承擔中國高教學會「十三五」重大攻關項目課題「網際網路+課程——在線開放課程群建設的創新與實踐」,與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李向東團隊共同打造《宇宙簡史》課程,打造中國大學課程教材報告論壇,與江蘇省高教學會、江蘇省高校教學管理研究會以及江蘇高校共同創建江蘇高校「金課」工作坊。
  • 朱泓:思政元素的融入要像放調料一樣,不一定看得到,但能嘗到聞到
    新華網北京12月17日電 2020年,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幹什麼、怎麼幹、誰來幹」進行全面部署。在日前舉辦的「2020·CIP教育創新大會」高等教育專場的圓桌論壇環節,大連理工大學副校長朱泓圍繞《共建課程思政育人大格局》主題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在朱泓看來,不同的專業和課程,自身的思政教育資源不同,不能簡單進行思政和課程的「疊加」,而應重視對案例及思政元素的挖掘。
  • 育人潤物細無聲,上海高校首創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
    上海高校作出了成功探索。2018年6月19日,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為2018屆畢業生上最後一堂思政課,以「四問四答」形式對「復旦人如何答新時代的考卷」做了詮釋:「奉獻使人生突破自我的小格局,融入時代的大洪流。以奉獻為落腳點,實幹、求索、奮鬥才有意義和價值。」
  • 「停課不停學」——中國人民大學打造線上「思政金課」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中國人民大學把思政課程線上教學建設放在首位,馬克思主義學院在保障師生安全的基礎上,通過建設先進平臺、匯聚一流師資、共享優質資源、創新教學模式,將「思政金課」全面移植到網絡平臺上。
  • 高校思政大課 講好戰「疫」故事
    教育部從總體要求、加強教學內容創新、開展「思政課戰疫小課堂」專題活動、共建共享教學資源、加強網絡集體備課、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強化組織領導、加強信息報送等八個方面做出安排部署。《中國教育報》2月22日報導,全國各地高校因地制宜,凝聚特色化思政資源庫,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多種方式如期開課。
  • 鄭州大學堅持守正創新 努力辦好思政課程
    鄭州大學認真學習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始終將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守正創新、紮實推進,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黨政協同,共創思政課程建設格局。加強黨委統一領導,努力構建黨政各部門協同配合的思政育人格局。
  • 打好課程思政建設組合拳
    近年來,江蘇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推動高校有效發揮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協同育人作用,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取得初步成效。 一、不斷提高政治站位,聚焦根本形成共識。
  • 河南理工大學:以「課程思政」培養時代新人 書寫滿意答卷
    「思政彩」,形成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協同育人「大格局」,實現了課程思政和知識傳授、價值引領和能力培養、教書育人和素質提升的有機統一。強化頂層設計 讓所有教師都挑起「思政擔」為構建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思政育人體系,河南理工大學積極做好課程思政的頂層設計,以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統領課程思政建設目標,以項目化為抓手,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構建「十大」育人體系;建立由課程思政領導小組、學院、基層教學單位、教師四級縱向聯動機制,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濰坊醫學院:德醫相融,課程思政打造新
    濰坊醫學院強化德醫相融特色 推進課程思政改革德醫相融 課程思政打造新「配方」9月新學期,第一堂解剖課的教室裡,師生們面向「大體老師」(醫學界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鞠躬致敬。這是每個學期人體解剖第一課前,師生們都會舉行的感恩「無語良師」祭奠儀式。實驗課老師將醫學專業課蘊涵的德育元素融入專業課教學之中,提升課程思政育人實效。
  • 教育部發文,指導高校課程建設,大學生應重視思政課
    ,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大學課程當中涵蓋思政內容是非常關鍵的,能夠培養高校學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及是非觀念,也能夠讓他們學會客觀、辯證地去看待問題。因此如今教育部發文明確,強調了在高校課程設置當中思政建設的重要性,對於老師和大學生而言是福音,能夠讓大學老師意識到師風師德的重要性,也能夠讓大學生們自我警醒,學會自我反思。網友:受許可馨等人的影響?
  • 南信大物理課堂巧做加法 打造課程思政「金課」
    該校物理與光電學院院長、課程團隊負責人劉博說道。學院副院長、《大學物理》團隊帶頭人趙德林深耕教學一線多年,有豐富的專業課教學經驗。他認為,物理學的許多重要知識如物質觀、運動觀、相互作用觀等都是認識世界的核心內容,這是物理學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優勢。
  • 課程思政「三問」:課程思政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幹?
    隨著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近年來,實施課程思政逐步從部分高校在「點」上的探索發展為我國高等教育界在「面」上的共識。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理論工作者有必要從學理上明晰「課程思政是什麼?課程思政為什麼?課程思政怎麼幹?」這三個問題。課程思政是什麼?
  • 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
    《綱要》對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進行了整體設計。一是強調要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和育人要求,分別明確公共基礎課、專業課、實踐類課程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高校據此要有針對性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各有側重地開展課程思政教學。
  •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兩門思政課入選2020年山東省思政「金課」
    原標題: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兩門思政課入選2020年山東省思政「金課」來源:魯網魯網12月30日訊 日前,
  • 將「課程思政」嵌入法學研究生課程
    課程思政正是在對高校思政教育的全新探索下形成的綜合教育理念,是高校實現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標的具體要求。思政課程是指系統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是課程德育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與思政課程相對應,課程思政則是指以專業課程、綜合素養課程等課堂教學中專業知識的傳授為載體,將思政的內涵與要求分散至各類課程中,體現思政味道,凸顯育人價值。
  • 課程思政④|思行合一,大道行遠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課程思政...
    編制國內首部《交通運輸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成立國內首個交通學科思政教育研究中心;首次構建橫向覆蓋全專業的課程思政群、縱向貫穿培養全過程的課程思政鏈,形成完整的課程思政體系;率先制定每門課程立德樹人達成指標;首次系統提出專業教師課程思政勝任力提升路徑和工作機制……定標準,建平臺,繪藍圖,出「施工方案」,自去年年底入選「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重點改革領航學院」以來,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 南昌航空大學:突出育人價值,打造外語課程思政「金課」
    作為南昌航空大學設立的第一批「課程思政」示範課程負責人,《高級英語》課程負責人徐筱秋老師談到文化相關篇目的時候說。她認為,最成功的專業課堂可以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導的有機統一,達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隱形「課程思政」目的。  做好「經師」,更要當好「人師」。
  • 上好思政課 鑄魂育新人
    調研期間,宋才華一行與縣委宣傳部、縣教育局、縣教師發展中心相關人員和平遠中學校長、思政課教師代表們展開座談,聽取平遠中學及全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意識形態工作情況匯報,和與會人員展開交流。 宋才華強調,學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論述,從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新時代辦好思政課的重要性、緊迫性,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紮實做好思政課建設各項工作。
  • 首批國家級一流課程公布,五大「金課」初亮相,線下課程成關鍵
    淘汰水課,打造金課。也就是說,要將大學當中的注水科目全部進行淘汰,絲毫不保留,還要打造行之有效的對學生有利,有所幫助的「金課」。在此次信息中,國家還將大力打造「五大」金課的招牌,這些金課面對高校和社會上是學者進行開放,讓更多的人從中獲取知識,汲取營養。慕課就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個app。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效果。